《大国的兴衰》读后感精选范文 《大国的兴衰》阅读心得体会模板

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后,对所读内容的感受、思考和评价的表达。它可以是一篇短文、一段话或一些笔记,通常包括对所读内容的理解、感受、思考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下是关于《大国兴衰》读后感精选范文,与《大国的兴衰》阅读心得体会模板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来参考。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精选范文 《大国的兴衰》阅读心得体会模板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1

500年的历史风云,夹带着多少人的血与泪,记载着多少国家的兴旺与衰落。当你还在为昨天的辉煌而庆祝的时候,死亡或许已经悄悄的向你靠近。世界格局在这500年内多次的更改,没有谁是永远的王者,只有不断发展提升综合实力才是永远的王道。

何为大国?大国的观念如今早已经不是以往的靠人多,兵强马壮来衡量,而是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构成的整体的综合实力强大。特别是在各国联系紧密的现代,一个大国的兴与衰会直接牵涉到其它国家和地区,从而对整个世界的经济产生影响。这就是一个大国的魅力。所以说了解一个大国的兴与衰,不仅仅对我们自身有借鉴作用,更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必须要做到的。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了解大国的兴衰更加显得有必要。 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以其睿智独到的眼光以及丰富的历史资料,再用富有魔力的文字为我们分析记载了这五个世纪里面发生的一次次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一个个大国的兴衰更替,一段段值得我们深思的历史。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每个大国在这五个世纪里面都不可能完全的独善其身,必然会受到外来的各种冲击。落后就要挨打,胜利才是王者,这句话在那段时期就像是真理一般存在。所以,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快速发展生产力,应该是当时很多统治者所日夜头疼的事情。欧洲人思想启蒙较早,眼光也比东方人看得长远一些,因此欧洲才会成为近代的萌芽地。

1500年的世界,欧洲各国不断混战,虽然各有损失,但是总的来说却促进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因为在他们不断的征战中,一些体制发生了变革,经济发生了碰撞,科技也不断进步。不知不觉中,欧洲人已经大大领先了他们梦中的神话一般的地方——东方。那时候葡萄牙和荷兰等国依靠自身强大的实力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可是接下来欧洲却风云突变,虽然各国之间依然纷争不断,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强大如葡萄牙与荷兰这般的国家却渐渐衰落,终成强弩之末。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五国渐渐发展成为欧洲五大强国。18世纪末,当欧洲格局相对稳定的时候,便是大力发展经济的黄金阶段。各国鼓励生产,大力发展科技,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欧洲俨然成为全世界科学技术最高的地区。但是欧洲本土却远远不能满足工业革命需要的大量原材料。于是一大批欧洲人便到处远航,到世界各地寻求原材料,几乎毫无争议的,他们来到了当时他们认为的黄金遍地的东方。当西方的使者把滑轮,蒸汽机等当时最先进的科技献给乾隆皇帝时却得到了漠视,种种愚昧无知的行为把当时中国的落后腐败展露的一览无遗。于是欧洲人把他们的坚船利炮开到了东方大陆,几乎是毫不费力的就把东方各国给瓜分了。欧洲人虽然从东方掠夺了大量的原材料,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方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后,由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世界格局再次发生了变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日本和德国纳粹被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打败,经济自然遭受极大打击,世界也逐渐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两大超级大国的对峙格局,但是这仍然不能阻止大国兴衰的历程。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2

保罗·肯尼迪在书中的描述认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会导致经济实力的增强,从而使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当国家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向外扩张,然而过度的扩张又会使一个大国走向衰落。近代的英国很明显就属于这种情况,当年英国的殖民地几乎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可是过度的扩张并没有使英国成为以后的超级强国。古代的中国一直都是世界的强国,但是中国人的血液里面并没有太多野蛮的成分,几乎都是在保卫着自己的家园。而面对比自己弱小的国家除了逼迫他们承认朝廷的伟大以及每年的朝贡之外并没有大肆的侵略压迫那里的人民,甚至在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还大施恩惠给途经的国家,这或许也是中国历史文化能够几千年来一直孜孜不断的原因吧。

保罗·肯尼迪在书中还认为领先国家的相对力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某些国家的相对实力,从而也就降低了其他国家的相对实力。一个国家的发展靠科技,

但是科技的发展必须靠教育!美国作为如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国,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在整个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美国之所以可以领导世界这么多年,教育应居首因。美国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教育既全民为对象,并涉及到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未来,故教育既是国家的大事, 又是各州和地方政府及社会团体的大事,大家都把人力, 物力, 财力, 精力投到教育上,使形成教育多轨制,调动起多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 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三全”(全民,全面,全程)教育, 这是美国教育体制的最大特色。美国人不仅在教育上花费巨大,而且还善于在教育中灌输先进理念,所以美国的教育往往会取得成功。一个国家有了高素质人才的保证,又怎么会轻易给人打败呢?如今中国有14亿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数,只要我们继续开放的姿态大力发展教育,中国人以后更会令人刮目相看。

书中作者多次提到中国,这不是偶然,而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世界大国却突然在19世纪被当时清王朝统治者所称为西方“蛮夷小国”所打败,甚至被一个向中国臣服多年的日本欺辱,这种种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一下。最终我们的领导人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从清王朝时期的“师夷”开始,中国人已经逐渐认识到科技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只是可惜由于当年的历史条件原因不适合在中国走资本主义,所以一系列的改革都宣告失败了。但这相对古老落后,思想保守的中国来说,这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了。中国,一个近代史饱含沧桑的国家,在天朝大国美梦被鸦片战争打碎了以后近一百年不断遭受着屈辱,但是突然遭受的大灾大难并没有让一个辉煌了几千年的民族丧失了节气。俗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计划,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们渐行渐近。虽然如今我们已经再次跻身世界大国行列,但是在很多方面我们还是比不上那些开放比较早的国家,林则徐当年说的“师夷长技以自强”今天仍然适用。虽然我们的近代史满目苍夷,但是中国人天生就有种不服输的精神,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无数人日夜操劳,前赴后继地奔赴建设的第一线,为的就是不让别人看不起,为的就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更好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如今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仍然在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再到胡锦涛的“八荣八耻”,最后到如今的习李执政,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但是最终目标还是带领我们国家不断的前进,最终走向繁荣。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的体会到,无论你当时是多么繁荣强大的国家,最终还是会走向衰落,无论你当时处于怎样的劣势,只要你肯开拓创新,最终也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随着时间的车轮不停的转动,谁可以把握好时机大力发展,谁就有可能“后浪推前浪”。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竞争存在,我们的世界才会发展,人类才会进步。对于我们这些大国而言,现阶段各方面都比小国更有优势,我们应该更加应该时时刻刻反省自身,居安思危,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努力的完善自己,作出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

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大国,一直都坚持非霸权主义强国,并且坚持五项基本原则的外交政策,与其它国家友好相处,为全球繁荣竭心尽力,所以我们国家才会在国际上赢得良好口碑。相对于美国来说,虽然现阶段我们国家的繁荣程度比不上,但是美国的强权政治以及霸权主义已经使他在世界的地位逐渐衰弱,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未来世界的中心还会向我们亚洲倾斜,到时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总之,我们拭目以待吧,未来会是我们的。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3

本书提出的论点可概述如下: 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不同;二是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可使一国比另一国得到更大的优势。例如,公元1500年以后问世的帆动力远洋炮舰和大西洋贸易的繁荣,就使欧洲各国受益不同,一些国家的发展速度比另一些国家快得多。同样,后来开发的蒸汽动力及其依赖的煤炭和金属资源,大大增强了一些国家的力量。一些国家的生产力一旦得到提高,便自然能比较容易地在平时承受大规模扩军备战的负担,能在战时保持和供养庞大的陆军和舰队。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具有浓厚的重商主义色彩,但财富通常是支撑军事力量的基础,而要获取和保卫财富又总是需要军事力量。然而,如果一个国家把它的很大一部分资源不是用于创造财富,而是用于军事目的,那么,从长远来看,这很可能会导致该国国力的削弱。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扩张(如侵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很可能被它付出的巨大代价抵消了。如果这个国家正处于相对经济衰退时期,这种困境将变得更加严重。自16世纪西欧进步以来,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和目前的美国等第一流强国的兴衰史表明,在国家的生产力和取得收入的能力与军事力量之间,从长期看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一章的论述为以后各章奠定了基础,即考查公元1500年前后的世界形势,分析明代中国、奥斯曼帝国及其在印度的穆斯林支脉莫卧儿帝国、俄国、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和中西欧诸国这些当时的“权势中心”的长处和弱点。16世纪初期,中西欧诸国能否在世界民族之林脱颖而出,显然未见端倪。但是,东方帝国中的一些国家与欧洲各国相比,尽管显得不可一世、组织得法,但它们都深受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后果之害。这些中央集权制政府都要求其国民统一信仰和实践,不仅要信奉一个官方国教,而且在商业活动和武器发展等领域都是如此。在欧洲由于没有东方式的最高权力机构,各王国和城邦之间争战不已,这就推动人们经常寻求军事变革。军事变革又有力地推动了在竞争、积极进取的环境中出现的科学技术与商业贸易的发展。欧洲社会碰到的变革的障碍很少,很顺利地进入了持续向上的螺旋式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军事效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就使欧洲社会走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前列。

科技的进步和军事的竞争推动着欧洲各国以其通常的互不相让、各显其能的方式向前发展。尽管如此,仍有可能在各个敌对国家中,有一个国家因拥有充足的资源而脱颖而出,超出其他国家,控制整个欧洲大陆。在公元1500年以后的大约150年中,西班牙和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王朝——宗教联盟就企图这么做,而欧洲其他强国则竭力阻止“哈布斯堡王朝争当霸主”的活动。

第二章的中心思想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们尽管拥有大量资源,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使地盘扩展过大,战线拉得过长,致使自己日益衰落的经济基础无法支持过于庞大的军队。其他欧洲大国在这些长期战争中也损失巨大,但它们想方设法地(虽很勉强)比哈布斯堡王朝更好地保持了物资资源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平衡。

第三章的内容是发生于1660—1815年的大国之争,但这些战争很难轻易地概括为一个

大集团与许多对手之间的斗争。在这个纷乱动荡的时期,西班牙、荷兰等以前的一流强国正沦为二流国家;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5个主要大国脱颖而出,逐渐主宰了18世纪欧洲的外交,并进行了一系列长期的联盟(这些联盟的成员变化很快)战争。在这一时期,最初由路易十四、后来又由拿破仑统治的法国,比历史上任何国家都更接近于控制整个欧洲。但是,它的努力总是由于其他强国组成的联盟反对而无法实现,至少是功败垂成。由于到18世纪初期供养庞大的常备军和国家舰队耗资巨大,能够建立先进的银行借贷系统的国家(如英国)比金融系统落后的对手,享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地理位置这一因素,在决定大国在许多变幻莫测的争斗中的命运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有助于说明为什么到了1815年,俄国和英国这两个“侧翼”国家已变得十分重要。两国既可随时参与中西欧各国的斗争,又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而不易受这些斗争的影响。此外,进入18世纪后,它们都在确保欧洲大陆均势的情况下,开始向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最后一点是,在18世纪中叶之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这使它更有能力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和挫败拿破仑统治欧洲的企图。

在1815年以后的100年中,显著的差别是,长期的联盟战争完全绝迹。在欧洲形成的战略均势,得到了“协调的欧洲”各大国的支持,因为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或试图建立霸主地位。在1815年以后的数十年中,各国政府主要关注的是国内动乱,并在本国所在的大陆不断进行领土扩张(如俄国和美国)。这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形势,不仅使英国这个在海军力量、殖民地和商业贸易等方面的全球强国发展到顶峰,而且由于良性的相互影响,还有利于它垄断以蒸汽为动力的工业生产。然而,19世纪下半叶,其他一些地区和国家也开始实现工业化。这使国际力量对比逐渐变得不利于旧有的一流强国,而有利于那些既有资源,又善于组织利用新生产工具和新技术的国家。在这一时期发生的几场重要战争(如在某种程度上的克里米亚战争,尤其是美国内战和普法战争等)表明,一些国家之所以在战争中失败,是由于它们未能实现军事系统的现代化,没有基础稳固的基本工业设施,来支持其庞大的军队和制造正在改变战争性质、造价昂贵、结构复杂的武器装备。

因此,进入20世纪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快慢不同,国际系统与50年前相比变得更加动荡,更为复杂。其主要表现是:第一,1880年后,世界列强为了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更多的殖民地,展开了疯狂的竞争,它们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掠夺财富,另一方面是怕相形见绌;第二,各国在陆地和海洋竞相加强军备;第三,各国政府为了寻求盟友,准备战争,在和平时期便纷纷建立固定的军事同盟。然而,在19xx年之前的一个时期内,除了各国为殖民地问题争吵不休和发生了多次国际危机外,每十年统计一次的经济力量增长指数表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一变化不利于已持续三个世纪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法国、奥匈帝国和刚刚统一的意大利等传统欧洲强国尽管做出了巨大努力,在竞赛中却逐渐落伍。相比之下,地大物博、横跨大陆的美国和俄国(这个沙皇国家的生产效率较低)则脱颖而出。在西欧各国中,可能只有德国有足够的力量跻身于未来世界强国之列。另一方面,日本不想把手伸得太长,只想称霸东亚。毫无疑问,所有这些变化将给大英帝国带来难以克服的巨大困难。现在,英国确实已经感到比半个世纪之前更难保卫其全球利益了。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4

虽然19xx年以后的50年的主要发展可视为两极世界的形成时期,但一些“中等”国家(在第五、六章中将谈到)却多次陷入危机,整个体制的变动也绝非一帆风顺。相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目不忍睹、血淋淋的大规模战役,却显示出德意志帝国比沙皇俄国具有某些优势,因为德国的工业生产组织有序,全国上下工作效率很高;而俄国虽然加快了现代化步伐,但仍很落后。可是,在战争的头几个月,德国尽管在东线取得了胜利,在西线却遭到失败,且其盟国在意大利、巴尔干和近东战区也连连败北。由于后来美国出兵,特别是提供经济援助,西方盟国终于拥有战胜其敌对联盟的资源。但是,对所有参战国来说,这都是一场使人

精疲力竭的战争。奥匈帝国从地球上消失,俄国发生了革命,德国战败,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也为争取胜利遭受惨重的牺牲。仅有的例外是日本和美国,前者进一步加强了在太平洋地区的地位,后者到19xx年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世界头等强国。

19xx年后,美国迅速从国外撤军,布尔什维克掌权后俄国奉行孤立主义政策,使国际体制与基本的经济现实之间变得很不协调,其程度甚于本书论及的五个世纪的任何时候。战后,英国和法国的实力虽已削弱,但仍然是国际外交活动的中心。但是,它们的地位到20世纪30年代遇到了意大利、日本和德国等军国主义化了的“修正主义”(revisionist)国家的挑战。德国在欧洲称霸的野心远甚于19xx年。从本质上看,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而斯大林的俄国也正在迅速发展成为工业超级大国。所以,“修正主义”的“中等”强国遇到的难题是,如果它们不想被美苏两个大陆强国超过,就必须迅速对外扩张。对原有的中等强国来说,它们的难处在于,如应付德国和日本的挑战,它们自己的力量很可能也要受到削弱。第二次世界大战尽管跌宕起伏,却肯定了人们对国力衰微的担心。轴心国在战争初期取得了辉煌胜利,但最终无法克服生产资源比1914—19xx年战争时更为不足的弱点。它们确实做到的一点是,占领了法国,削弱了英国,尔后即被同盟国的优势兵力所打败。19xx年,人们在数十年前预测的两极世界终于来临,军事力量对比再次变得与全球经济资源布局相一致。

本书最后两章涉及的时代是两极世界时期。这一时期,在经济上、军事上和意识形态上,世界的确分为两极。两极世界在政治上的表现是多次出现冷战危机。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属于独特类型国家的地位,由于出现了核武器及其远程投射系统而似乎又得到了加强。这说明,目前的战略格局和外交格局已完全不同于20世纪初期,更不用说19世纪初了。

尽管如此,大国兴衰的进程仍未停止。当然,各大国力量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速度各不相同。这不仅使全球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也逐渐影响到政治和军事力量对比。从军事上看,美国和苏联从60年代至80年代始终是一流强国。由于两国领导人都像摩尼教徒那样站在极端的立场解释国际问题,它们之间的对抗必然导致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这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

然而,在上述30年间,世界生产能力对比的变化比以前的任何时期都快。在19xx年后的10年中,第三世界的工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很小,此后却不断增大。欧洲各国也治愈了战争创伤,成立了欧洲共同体,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集团。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前进。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非常之快,据测算,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苏联。相比之下,美国和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却慢得多,它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财富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自60年代以来便急剧下降。因此,撇开所有的小国不算,只从经济指数上看,多极世界已经再次变为现实,这是不言而喻的。鉴于本书主要探讨战略与经济的相互影响,用最后一章既论述目前各大国军事力量对比与生产能力对比之间的不协调性,又指出中国、日本、欧洲共同体、苏联、美国这当代五大政治经济“力量中心”所面临的问题和机会,看来是适宜的。这五大“力量中心”都想处理好国家拥有的手段与国家目标的关系这一自古有之的难题。大国兴衰的历史绝不会到此结束。

观察一下过去500年的“大国兴衰史”,可以作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例如,我们发现在综合经济力量和生产能力对比的变化与国际系统中各大国的地位之间有一种因果关系。两个最好的例证是: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后的几十年中世界工业品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崛起。这些新大国总有一天会对世界军事形势和各国领土状况施加决定性影响。过去几十年发生的全球生产的重要力量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不只是引起经济学家的关注,原因就在这里。

同样,历史事实还表明,从长远看,在每个大国经济的兴衰与其作为一个军事大国(或

世界性帝国)的兴衰之间,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联系。其原因有二:第一,支持庞大的军队离不开经济资源;第二,在国际体系中,财富与力量总是联系在一起的。300年前,德国商业理论家冯·霍尼希写道:“一个国家当前富强与否不取决于它本身拥有的力量和财富,而主要取决于邻国力量的大小与财富的多寡。”

在本书各章中,这种观点将多次被证实。18世纪中叶的荷兰肯定比100年前要富有,但那时它已不再是一个强国,因为邻国法国和英国比它拥有更多的力量和财富。19xx年的法国无疑比1850年的法国强大,但与强大得多的德国比较,法国就显得逊色,因此,它决不会由于自己比过去强大而感到慰藉。与鼎盛时期(维多利亚时代中期)相比,英国现在拥有的财富要多得多,其武装力量的武器装备的威力也大得多。但这些已毫无意义,因为它的产品产量已由占世界总产量的25%下降到约3%。如果一个国家比邻国强大,它的日子就好过;如果一个国家比邻国弱小,它就会遇到麻烦。

但这并不是说,一个国家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的增减将同步进行。从本书提供的大部分历史事例中可以看出,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升降曲线与军事影响升降曲线之间,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时间滞差”。同样,这一点也是不难理解的。一个经济正在迅速发展的国家(如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90年代的美国和今天的日本)总希望自己越来越富,而不希望将巨资用于军备。半个世纪之后,国家的投资重点就可能发生变化。以前的经济发展造成的后果之一是,海外义务增多(因为要依赖国外市场、原料、军事联盟,可能还有基地和殖民地)。现在,其他或敌对国家在经济方面则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并同样希望扩大在国外的影响。因此,世界上的竞争愈演愈烈,市场股票的价值不断下跌;悲观主义的观察家谈论衰退,爱国的政治家号召“复兴”。

在这种令人担忧的环境中,大国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以比两代人之前多得多的费用用于国防,但仍然感到国际环境不够安全,这仅仅是因为其他国家发展得更快,正变得更加强大。西班牙帝国在纷乱的17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所花的军费,要比16世纪80年代卡斯蒂利亚经济繁荣时期多得多。爱德华统治时,英国在19xx年的国防开支,也比1865年帕麦斯顿去世时英国经济处于鼎盛期时多得多。难道19xx年的英国人感到更安全吗?目前,美国和苏联似乎面临同样的问题,这在以后还要论述。大国走下坡路时的本能反应是,将更多的钱用于“安全”,因而必然减少经济“投资”,从长远看,使自己的处境更为困难。

从本书论及的500年历史中,还可以得出另一个普遍适用的结论,即为争夺欧洲或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大规模联盟战争的最终结局,与双方动员的生产资源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反对西班牙-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等18世纪大规模冲突,以及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都证明了这一点。一场令人烦恼的长期战争是检验双方力量的试金石。随着战争的进行,交战各方资源的多少将起越来越大的作用。不过,我们应该既做出上述概括,而又不陷入错误的经济决定论的罗网。尽管本书作者对追溯500年世界事务的“主要发展趋势”兴趣颇浓,但并不是说,经济决定一切,各国的成功与失败都出于经济原因。大量事实证明,还有其他多种原因,譬如地理位置、军事组织、民族士气、联盟体系等许多因素都可以对各国的国力起制约作用。例如,在18世纪,荷兰“联合省”是欧洲最富裕的地区,而俄国则最穷。可是,荷兰却衰败了,俄国却兴起了。个人的愚行(如希特勒的)和高超的作战技能(16世纪的西班牙步兵团和20世纪的德国步兵都很善战),都是决定战斗、战役胜负的重要因素。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在一场大国间(通常是联盟间)的长期战争中,胜利往往属于有坚实的经济基础的一方,或属于最后仍有财源的一方,就像西班牙舰长们过去常说的那样。本书述及的许多事实都将证明,这个重要意见虽然具有讽刺意味,却是正确的。正因为五个世纪以来大国的国力与经济力量相辅相成,弄清目前经济与技术发展趋势对当前力量对比可能产生的影响才有意义。这并不否认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人必须在既可提供机遇又可限制机遇的历史环境中创造历史。

一篇较早论述本书探讨的问题的论文,是普鲁士著名历史学家利奥波德·冯·兰克1833年发表的评论“诸大国”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兰克考察了西班牙衰落以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情况,并试图说明为什么一些国家崛起后又逐渐衰微下去。在文章的结尾,他分析了当时的世界形势,以及法国发动拿破仑战争想称霸欧洲的企图失败后发生的国际事件。在审视各大国的“前途”时,出于历史学家的职业习惯,他也踏入了预测未来这一无法确知的领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5

本文写于1989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前,距今已有二十几年,但现在读来有一种预言已被验证的惊喜,不禁感叹保罗.肯尼迪是如何精确地洞悉世界的走势、全球形势的风云变化,一件看似不经意的小事甚至可能会影响世界的走势,可保罗.肯尼迪却将未来之事把握的如此之准确,并且面面俱到,不得不让人佩服。

对于21世纪的展望,关于中国,大师的讲述如同他亲身经历过一般。从文章可以看出大师对于中国的前景以及中国的领导人信心满满,赞美之词跃入纸上。对于中国发展的优势和困境,描述的也是面面俱到,问题也分析的针针见血,甚至许多预言已然实现。如中国的的生产总值已经超过英国和意大利;中国加入WTO并成为亚洲发展银行的成员;可以说中国在今天已然成为在全球政治中拥有独特地位的大国;保罗对中国军事的预测也不禁让我更加佩服邓小平的远见及魄力,因为他们都早已意识并运用到实际当中:经济是发展一切的基础。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再一次郑重地强调这本书中一直贯穿的论点:要成为一个大国,必须有可使国家欣欣向荣的经济基础。再一次强调经济的作用,但是每个大国都面临着两种挑战:第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是紧张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国际形势,迫使每个国家在追求近期军事安全和长远经济发展之间做出抉择。而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取决与各国领导人的智慧了。其实这一点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尤其是在二战后就得到了很好的印证。50年代到70年代的中国,周边环境十分严峻,在美苏争霸的夹缝中艰难生存,为了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人民不得不勒紧腰带,优先发展军事工业以及与之相关的重工业,才取得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的胜利。但这些都是建立在牺牲其他部门发展的基础上的,造成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中国经济仍十分落后。七十年代之后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形势的好转,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论断,中国才逐渐大规模的裁军,开始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生产中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腾飞不仅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有关,也与中国集中精力,全心全意搞经济建设有很大关系。最近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消息引起了很多的议论,有人批评说:耗资巨大对中国经济建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的确用保罗.肯尼迪的观点来看的话,这的确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但是也应看到,当前中国外交环境,周边环境出现很多不利的因素,周边几乎形成了对中国的半月形包围圈。最近几年中国与邻国在领土、领海的纠纷不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人必须在追求近期军事安全和长远经济发展之间做出抉择,在现实的或想象的危险时期,必须“花钱购买”军事安全,而过后如何最低限度地减少这种安全对国民经济的负担,这将取决于中国领导人在“时间长河”中驾驶航船的“技能和经验”。

可见历史人物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即便如此不管历史人物如何优秀,在外交上如何翻云覆雨,最终都越不过历史的车轮,如果它的存在与历史前进的方向一致,无疑会加速历

史前进的步伐,而自己也可以站在历史的车轮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但若与历史背道而驰的话,也许只会成为历史前进道路上的一个石子,最后只能仰天长叹,感叹自己英雄末路了。如同拿破仑,不管他的军事才能如何优秀,如何英明,他的非正义、侵略征服非法兰西民族的行为违背了历史,导致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失败。梅特涅亦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外交官,但不管他在外交上如何纵横捭阖,左右逢源只因为他是封建秩序的维护者,即使他再怎么努力,积极奔走,都改变不了奥地利日渐衰落的事实。“梅特涅瓦解独立运动的种种企图,不断地消耗哈布斯帝国的元气。” 但是从反面讲如果历史人物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紧跟了历史的脚步,这无疑会成就他的事业,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顾问兼国务卿基辛格就是这样以为外交家。他独特的视角(在当时看来)以及冷静的观察力和外交上的智慧,使他洞察到当时世界力量对比格局以及将来会发生的变化,提出判断大国应根据其所作所为,而不应根据其国内的意识形态,并欢迎世界的多极化,认为“大国实现和谐,互有节制,任何一国都不想控制他国,可以创造一个比在两极情况下更安全,更美好的世界”他的这些外交思想,不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而且充满了智慧和实用性,从而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引领了一场“外交革命”,为美国外交开创了一个新天地。

本文从国际关系的方面认为一个大国若想长久的保持它的地位,就必须在防务、消费和投资这三个相互竞争的需求中求的大致的平衡。在这里将防务提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高度,在我看来是具有创建性意义的。同时作者认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保证经济与军事安全都是必不可少的,从而抓住了本质,对于在今天也是同样适用的。因为作者同时指出本书论及的所有大国间长期大规模战争都说明,在战争期间和两次战争之间的和平时期,经济力量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同经济增长率可使不同国家变得相对强大或弱小。1500-1945年间发生的多次大规模联盟战争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长期以来一直在进行的经济力量的变化。现在中国看起来很强大,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中国外交上的软弱或者说中国外交上的谨慎,通过以上作者的观点我似乎可以理解了,中国不是不强大但是中国没有强大到可以同时对付那么多得邻国。如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英国一样,当时英国的实力毋庸置疑:海军力量激增,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商船队,英国还是全球经济最大的投资者、银行家、保险商以及商品交易者。但是这一时期英国的许多挑战国的实力相对强大多了,而且几乎各种威胁同时出现:中日战争之后中国可能崩溃,英国的商业可能受到最严重的损害;亚美尼亚危机造成的奥斯曼帝国的垮台,几乎在与美国就委内瑞拉—应属圭亚那边界问题进行争吵的同时,与德国在非洲发生了正在逼近的冲突;法国在赤道非洲的军事远征;以及俄国向兴都库什的推进等。这些问题把英国内阁搞得焦头烂额。因为英国它不可能处处强大,往往顾此失彼。现在反观中国,的确中国处在一个上升的阶段,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在积极着手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舰等等。一系列指标、数字、排名似乎都在彰显着中国的进步与强大。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现在的中国人均国民生产值1【美】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 1989年9月P200

还很低,很多方面还很落后,而且现在在外交上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地位上:与中国积怨颇深的日本与中国在东海油气田、钓鱼岛、历史问题上的纠纷不断。而且还有正积极发展并壮大的强有力的邻国印度的存在,南有菲律宾、越南等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进行不断的争论,这些邻国对中国形成了半月形的包围,并且这些国家背后都有着强大的同盟:美国和东盟。再加上国内各种自然和地质灾害等,现在又发生了泰国军人枪杀中国船员的重大事件,似乎中国一直想和平崛起,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但内部的和外部的环境都要出来破坏。中国处在这一复杂的地区,有着这么复杂的地缘地理,邻国如此之多,而且在这么多邻国之中与中国真正是“朋友”的似乎没有,但是“明里”“暗里”是“敌人”的倒是占多数。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坦言中国外交上的阻碍也可以说是“困难”吧主要是其邻国太多也就是保罗.肯尼迪所说的“地缘政治”。中国外交的表现在我看来虽然有情可原,但是不符合中国这一政治经济大国的地位,太过于谨慎,似乎有点“懦弱”,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谴责”,“强烈抗议”“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等等那一套书面上的套话、空话,对于其他国家的挑衅我们只是一味地“冷静”,这种过于“谨慎”“瞻前顾后”的做法正在损害我国在联合国,在世界人们中的形象,最后是什么都没有解决反而让别有用心的国家认为我们“软弱可欺”。我认为外交上的谨慎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要“和平崛起”并不代表“一味忍让”,一心一意搞建设并不等于放弃外交。我们应“有利、有力、有节”的维护国家的尊严,打下他们的嚣张气焰,维护国家的利益。

本书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者对世界各时期各大国的经济都有深刻研究,无论是从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在对外贸易、产品类型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作者善于运用经济问题来分析政治问题,将两者结合起来,而并不是将大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孤立,分割的来分析。作者指出“在国际体系中财富与力量或经济力量与军事力量是相互依存的。”作者善于从人口、能源、军队数量、武器装备、军队素质、外贸等方面来分析一个国家的状况,对国家进行各方面的对比,找出各方的优缺点,从而为战争胜负的原因提供十分有力的依据。作者从各方面解释了各个大国各时期的经济、军事、内政等情况,使我们了解到当时各个国家采取的外交政策的国际国内背景,对于了解以及理解当时各国领导人采取的外交政策有很大帮助。例如作者并不像其他书中陈述的那样仅仅只是陈述一个结果或自己的见解。很多书中只是写到二战中英法一直采取“绥靖政策”,以及一些表现,但从未认真详细地分析当时英法为何会采取“绥靖政策”,当然除了那个十分明显的空洞的论调“为了本国的利益”以及实现“祸水东引”等等。而本书从当时英法的经济基础、军事装备、国内政治、领导人的目光短浅方面深层次的挖掘了英法采取此种做法的原因。

本书作者的很多论点和预测在我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许多事件和结果已经真实的发生。作者在美苏争霸中美攻苏守的时候,在美国可以说正处在鼎盛的时期做出这样的预测和论断,的确是非常大胆和令人佩服的。因为作者透过了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正如他书中写到的那样:“美国的衰落被其目前拥有的强大军事能力及其资本主义和文化在“国际化”

方面的成功所掩盖。”但是作者拨开了这层迷雾,找到了美国衰落的种种迹象以及深层次的原因。作者对美国的了解可谓是了如指掌,对美国个方面因素的描述也极尽全面和准确。他指出当前美国面临着两种考验:“在军事或战略领域,该大国能否在其预期的国防需求和它所拥有的履行所承担义务的手段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同这一点密切相关的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生产格局该大国能否在相对的衰落中保持其实力的技术和经济基础。”重点论述了当时美国最大的困境是全球战线过长,在海外有太多、太大范围的军事义务。作者分析了美国在远东、中东、拉丁美洲、东欧等地区更不用提与苏联的对抗所产生的军事和安全困境,最后又将这一切回归到经济上,再一次强调经济基础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指出“如果美国的工业基础继续受到削弱,它的大战略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给予美国领导人警告:在未来几十年里应清醒地认识到正在发展的广泛趋势,必须很好地处理好任何事态。指出美国的衰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但是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得出的预测又一次得到验证:“世界的力量正在重新组合,国际格局正从两级向多极发展;而在这一多极化进程中美国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实力可能仍比任何一个国家强大。”“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仍然是个十分重要的大国。”

当然大师的很多观点我也是有疑虑和不认同的。作者认为二战已经在日本人的良知中种下了一种对战争和战争工具的厌恶和疑虑感,因为“东京政府将千方百计的避开那些外部压力或在不造成同华盛顿的裂痕的情况下尽可能使其防务开支保持低水平。”在我看来观点正好与之相反:日本因为二战后美国的“保护”不仅保留了天皇制而且使许多战犯免于惩罚,战后军国主义思潮死灰复燃之势愈演愈烈,对二战中犯下的罪行没有悔改之意,反而处心积虑的为之狡辩。日本政客多次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民族感情。东京政府千方百计的通过各种手段如向海外派兵,修改“有事法案”,增加军费等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军事大国。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6

在《大国的兴衰》书中,保罗·肯尼迪回顾了五百年以来世界主要大国的兴衰更迭,这些大国和他们的国家行为构成了全球化时代以来决定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动力;并且分析了促成这些权力与力量中心得以翻云覆雨所依赖的发展因素与生存模式,以及伟业所不能摆脱的日落西山为人所替的命运之因。在这个历程中,新兴大国的聚合力随着越来越紧密发展的世界历史,更加顺利的替代前任,并且更加成功的左右着世界的格局,至少五百年以来如此。

这种聚合力表现在大国在不断地优化权力、国家以及世界结构(现代化军队、代议制政府、中央银行、殖民体系……),不断地扩充自身的影响力,这也是一个大国的标配。简单来说,这种影响力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五百年来首屈一指的大国,是从地区性的大国到全球性大国的转化。通过新航路开辟而兴起的暴发户西、葡两国,他们的影响力从来就没有深入到世界主要的文明中心,在拉美和西太平洋的殖民只能说明当时的大国影响力还是区域性的。更加明显的表现是德国和法国,二者在全球性方面与英国有天壤之差,但他们都是数百年来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虽然德法更执着于欧洲大陆的霸权,是天生的陆权国家,这也表明了单就影响力而言他们只能算地区性的大国。英国显然是全球性大国的代表,但他的“成果”在二十世纪中叶后基本为美苏所瓜分。美苏的影响力,毫不客气地说,覆盖了这个世界上存在文明成分的每一个角落,影响力大的惊人,这是地区性大国所做不到的。

大国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它处于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他对一个地区的影响是从单一或者说少领域扩展到多领域的过程。地理发现以来的世界大国,最初通过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从军事领域或者说单纯的征服掠夺影响世界,继而不再依赖这一野蛮行为,采用相对文明的贸易和政治和关税来影响世界,大英帝国加速了这一深化过程,他在语言、文化、政体等方面影响了几乎全世界。二十世纪以来江河日下的英国,由于他本身不再文明领域内领先世界,所以渐渐被美苏所取代,两个超级大国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影响力,大到决定世界战争和人类存亡、小到游戏一样的干涉一国内政,更换一国政权。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学术等诸多领域深刻地决定了许多现代国家的基因。

从英、法、德等国家主导世界到美苏主导世界,当中一个直观的表现是,后二者在国土、人口和资源上更有优势。在全球国家和民族主义泛滥的时代里,前三位所拥有的殖民优势已然损失殆尽,故而同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美苏的本土优势把他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中国目前在经济、国土面积、人口、资源等硬性指标上优势明显(印度和巴西也是如此),但迈向一个世界性大国的路,真正的崛起是要在文化、人类优良思想成果、学术和科研等层面在世界上有较大的分量,质言之,话语权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中国的国家崛起还面临着另一个重大的挑战,国家发展和政治文化在骨子里不被西方所接受,并且一直受制于国际上的遏制。客观的说当下中国难以对美国霸权形成有力的挑战,但美国却担心的是中国的潜力和未来。

上一次的世界权力权柄的交接,是在两个文化基因高度相似,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着良好的政府与民间友谊的国家间进行。但中国远未达到挑战世界领导权的程度。一个一百零几年前还存在着绝对君主制,六十多年还没有统一、三十多年前还十分封闭、至今国家发展尚不均衡的国家,崛起的道路仍然遥远,换言之中国的当下的重心应当是发展而不是自矜和着急于超越。

大国主导历史风云,这是肯尼迪书中所展现的,也是历史的画卷。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7

利用这个国庆假期,第一次看完了《大国的兴衰》这本书,在这里也要感谢老师,让我汲取了这样一片广阔的知识营养。从第一眼看见这个书名,我就联想到了很多年前央视一套拍摄的一部大型历史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不同的是,《大国崛起》是通过电视媒介的方式讲述大国的崛起,而《大国的兴衰》是一本书,通过文字的方式讲述讲述了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这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巨著。

对于这部1988年的美国畅销书,内容上来说确实很详实,分析的国家包括中国、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时间从古至今,非常有条理。对于这部书的主旋律,我觉得作者似乎在反复强调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力量,强调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至于大国的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之衰,衰于国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度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一、学习成果

这部著作主要给了我两点主要学习成果。第一,系统地学习了解了各大国的历史进程和兴衰,补习了世界历史知识;第二,通过各大国兴衰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于当前祖国的发展和现状有了借鉴和参考作用,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最重要的是,《大国的兴衰》这部书中也涉及了中国的部分,选取明代中国的兴衰和20世纪后中国的发展进行解析预测,对于中国的发展战略选择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很有借鉴意义。当然,从今天来看,这部书对世界格局和国家发展的预测非常精准,前瞻性非常强,说明历史是有规律的,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吸取历史教训,对当代国家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书中历史知识收获

我感受最深的部分是书中对于中国部分的描述,先是自豪,后是痛心,再是希望。看到古代中国的灿烂辉煌,领先于世界的地位感到自豪;看到明清之后的固步自封,落后挨打的局面感到痛心;看到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的步伐越迈越坚实,实现伟大复兴前途广阔的希望。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国元朝时代的兴衰吧。元朝时中国似乎在马可波罗的描述下成为了西方世界向往的黄金之地,那里地大物博,农业发达,社会繁荣,财富泛滥到了“遍地黄金”的地步。它拥有众多的人口,灿烂的文化,并且有受到儒家良好教育的官吏治理的、统一的、等级制的行政机构。那时的中国人不可一世,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将自己放置于地球中心,却茫然不知欧洲大陆上轰轰烈烈的变革与显著的发展。并且中国开始了长时期的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从此落后于西方各国。这段历史总是会让后来的中国惋惜不已,假如一开始就对外开放,一开始就发展科学和科技,现在是不是另一番景象?或许历史不容许假设,但即使是这样,在一个封建专制的传统大陆国家,没有政治体制的改革甚至变革,发扬现代民主,科技又从何谈起?好在改革开放,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正在一点一点地追赶着西方先进国家的脚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科技先进了,教育发达了,国防先进了,经济总量一举跃居为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改革开放,团结一致,人民富强,国力强盛,伟大复兴都不是梦。

对于西方其他国家的兴衰发展,给我最清晰、印象最深的是第三章。第三章的内容主要是写了发生于1660到1815年之间的西方各大国的纷争。在这个纷乱动荡的时期,西班牙、荷兰等以前的一流强国正沦为二流国家;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5个主要大国脱颖而出,并进行了一系列长期的联盟战争。在这一时期,最初由路易

十四、后来又由拿破仑统治的法国,比历史上任何国家都更接近于控制整个欧洲。但是,它的努力总是由于其他强国组成的联盟反对而无法实现,至少是功败垂成。由于到18世纪初期供养庞大的常备军和国家舰队耗资巨大,能够建立先进的银行借贷系统的国家(如英国)比金融系统落后的对手,享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地理位置这一因素,在决定大国在许多变幻莫测的争斗中的命运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有助于说明为什么到了1815年,俄国和英国这两个“侧翼”国家已变得十分重要。两国既可随时参与中西欧 各国的斗争,又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而不易受这些斗争的影响。此外,进入18世纪后,它们都在确保欧洲大陆均势的情况下,开始向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最后一点是,在18世纪中叶之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这使它更有能力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和挫败拿破仑统治欧洲的企图。从这一系列西方国家的兴衰更替中至少我们能得出资本积累、地理位置、战略联盟、经济实力等方面对大国的世界地位和实力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这也启事我们在国家的发展中要更加注重这些方面的发展。同时,避免战争,毕竟,战争,无论对战争胜负双方,带来的只可能是消耗,包括经济,资源,人口,国土。

三、发展启示

如今身处21世纪,世界潮流已经是一超多强,世界格局呈多极化已经是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不断发展加强。从改革开放,到假如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逐渐开放对世界的怀抱,加入到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去,中国引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当然也迎来了很多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我们的唯一出路,以史为镜,改正当前不足,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平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坚持和平崛起的同时也要加强国防建设,维护国家利益。

四、对整本书的评价

这本《大国的兴衰》写于1987年,1988年便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可见其确有可读之处。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历史意义依然影响深远。本书的基本论点是“就世界格局而论,财富同力量,换句话说,即经济实力同军事实力总是相对的”,国际政治均势总是处于不断变动之中,这种变动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经济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这种发展的不平衡的特点。再简而言之:作为大国权力基础的军事实力在根本上被其经济实力所决定,经济实力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大国战略地位和国际政治结构的变化。以上观点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价值。我们一直提倡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观点与之不谋而合,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发展规律吧。

当然,《大国的兴衰》也有其局限性。比如作者过于强调经济实力对战争的 影响等,实际上有些国家在进行战争的因素当中,政治制度、动员能力、民族凝聚力、地理位置等都对战争的进程有着重要影响。比如明清时代的中国经济实力世界领先,但对于列强的侵略却屡屡战败,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是政治制度起的决定性因素,封建专制的腐败,即使经济再怎么雄厚也会被挥霍,而人民大众受到上层压迫,民族凝聚力不行,对战争的影响也同样深远,只有人民群众支持的正义的战争才可能胜利。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8

《大国的兴衰》读起来,开始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笔者对近代欧洲各国的军事对抗的细致表述和分析,笔者仿佛不是文人或学者,而是一个军事专家。但是仔细读下去,却发现作者不止在书写军事史,还包括经济史、国际关系史。笔者广泛考察500年来影响大国兴衰的各种可能因素,提出诸如“在大规模联盟战争中,可以预计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一方会取得最终胜利”这样的观点,加之严密的逻辑推理分析令人信服,也让我对500年来大国的起起落落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但是这本书也有值得反省之处,正如许知远主笔的《推荐序一:兴衰的秘密》中所指出的,保罗·肯尼迪描述的大国的兴衰过于倾向于经济技术决定论,历史证明苏联的崩溃不仅仅是由经济的因素决定的,历史也告诉我们世界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就可以条理化成清晰的认识,“过分清晰化只是学者头脑想像中的产物”。

无论这本书存在何种缺陷,但是它确实引起了我的思考,什么是兴衰的秘密?相对于美国的崛起和英国的衰退,中国如何超越美国,再次实现大国的兴替?中国人经历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苦难与衰弱,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是现实主义者,我们都相信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如何回复中国昔日的地位?经济的发展是必需的,但也不仅仅是说经济发展了国家就必然强大,例如今日的中国,经济的飞速的发展不只带来了国家的荣誉,带来的更多是问题,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作为一向具有“天下主义”抱负的中国,作为力图回复汉唐盛世的中国,如何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占得先机,拔得头筹?作为一个大一学生,我自己的学术水平有限,无法对于“兴衰的秘密”这一命题做出令人信服的权威论断,只能接过保罗·肯尼迪的接力棒,在下文谈谈自己的粗浅的认知与理解。

很明显,影响大国实力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都有所不同,经济决定论并非绝对。普鲁士统一德国后,德国始终被东西两方的强大的国家所掣肘,但到今天的它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大清国因为国力虚弱而被外夷反复侵略,而今天中国的主要问题也许看向国内了,社会弊端丛生,政治改革停滞不前,社会阶层裂痕拉大;冷战的美国时刻面临着苏联的威胁,但今天它却深陷经济衰退的泥潭,不可自拔。

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好多事情已经清晰化了,但更多的事情仍然模糊不清。中国式的政治体制在效率方面更盛西方民主政体一筹,但是它内部决策机制是否也能够保持令人羡慕的正确性和前瞻性呢?中国的教育,是否真的如大家公认的那么不堪呢?又如何解释中国人在航空航天、超级计算机、农业革命、军事现代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呢?仅仅认为窃取西方的技术并不能解释这些。总的来说,中国人自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中国人相比于大清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前者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并且开始了西方式的民主的尝试;后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虽然内陆地区惊人的贫穷仍然少见不鲜,但是沿海省市高水平发展和几乎全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已经体现了这一个伟大的成就),并在立下大志,准备进行大规模的经济转型。这是康有为、孙中山等伟人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为什么好多人都要称中国当今为“盛世”的依据。伴随着经济的飞腾,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国防、医学、法制等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高铁、载人航天等方面拥有可以和西方国家抗衡的实力,并且大力投资着新能源、生物、计算机等决定未来的战略新兴行业,为未来而准备。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技术水平整体来说还是不如欧美日韩的先进,这与中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有很大关系。中国的军事技术不断进步,歼-20战机、东风反舰导弹、新式坦克、航空母舰、“晋”级潜艇等一系列世界级装备正在研发,或已取得巨大突破,或已经投产;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2010年GDP总量为397983亿元,但军费预算仅有5321亿元,占GDP的1.3%,这低于西方

大国的普遍的3%到4%的安全标准,所以中国军费开支仍然过低,在中国并没有参加军事联盟的情况下,这是不足以保障中国的安全的,按专家的说法,将军费提至GDP的4.7%是合理的,也就是18705亿人民币(2010年),军事上升空间还是很大的。在教育方面,大学的普遍扩招使得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提高,甚至高于的市场的需求,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值得怀疑。学术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比如中山大学教授朱熹平破解世界级难题,但是学术腐败令人吃惊,还有惊人的学术垃圾的制造。有一次我参加两岸学者共同出席的一个研讨会,中大的部分教授表现令人气愤,意味照本宣科,讲着陈旧的东西,让人想起了腐朽的树。而坐在上面主持的中大副校长吊儿郎当,旁边台湾的嘉宾正襟危坐,高下立显。社会构建方面,应当看出我们还相当的落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全没有建立起来。收入分配方面,更不消说,消费主体的收入一直不见明显增长。有一种民富论是如此描述的:国家的经济向高级形式——以消费为基础的、以知识密集型企业为导向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的必要条件是居民的收入大幅提高。可想而知,如果美国人均收入只是每年1000美元的话,Iphone这种产品在美国根本不会被研发出来,因为很少人买的起,也就是没有市场。而低端的商品,如电视之类的会更受欢迎,电视工厂的兴旺是可以想象到的。所以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公,阻碍着中国的十二五的目标——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这是中国的一个软肋,毕竟没有现代经济就谈不上国际竞争力,进而只能沦为发达国家的廉江商品批发商,永远谈不上复兴„„

关于中国的优势和缺点,可以写好多好多,而如果将同时期其它国家考虑进去,就可以写一本21世纪的《大国的兴衰》了。这种工作大可不必做,因为意义不大,正如前文提到的,保罗·肯尼迪笔下的世界相当的简单,浮于表面。再次回到中国的角度,你可以写到中国的弱点,学术腐败和学术垃圾问题,如何改进?大学教育为人诟病,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公,如何改进?腐败盛行,如何革除弊端?实际上,中国的社会一直在进行着反思(除了比较敏感的政治领域),我们不再需要另一本《大国的兴衰》来开拓我们的视野了,我们需要的是深入思考,需要的是如何去做。关于教育,大学校长都知道学校教育的问题,但他们不能确定哪种方式适合中国。北大建立元培学院,华东师范选择和纽约大学共办大学,两个大学走着截然不同的路,探索着中国大学教育的改革之路。收入分配悬殊已是共识,其危害也被广泛讨论了,认知方面已经不存在问题,关键是政府怎么打破即得利益,提高人民收入。所以现在的我们认识水平已经很高了,但缺乏具体合理的行动措施方案与意见。

即使如上文所说,但《大国的兴衰》的观点还是可以用来观察这个世界。正如一战让美国提前超越欧洲各国一样,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一下子被推到了国际舞台之前,显示出了一直无人重视的力量。许多人认为中国已经是超级大国了,西方强国也要求中国承担必要的责任。别人可以出于不同的目的捧中国,但我们自己要清楚,我们还不够强大。即使从有争议的经济决定论来讲,虽然美国正遭受着金融危机的余波和过大规模的债务拖累,力量相对下降,但中国的GDP仍只有美国1/3。美国仍然是现代科技创新、理论创新的策源地,是中国最重要的技术来源国。它保持这世界上最大军费开支和最精锐的部队,它的盟友遍布全球,它的社会比我们的要先进„„我们仍然是一个年轻人,虽然在猛长,但还是打不过大哥。也许中国需要100年的时间全面的才能超过美国,但那已经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了,当下许多紧迫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如何保证中国的安全?如何继续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如何成功实现中国的经济转型?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中国进一步复兴的基础,我辈必需殚精竭虑,这也是保罗·肯尼迪告诉我们的:

“经济影响率的相对变化决定到了大国的相对地位的变动。”

“历史从来不曾赋予任何国家永久地超越其他社会的权力。”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9

500年的历史风云,夹带着多少人的血与泪,记载着多少国家的兴旺与衰落。当你还在为昨天的辉煌而庆祝的时候,死亡或许已经悄悄的向你靠近。世界格局在这500年内多次的更改,没有谁是永远的王者,只有不断发展提升综合实力才是永远的王道。

何为大国?大国的观念如今早已经不是以往的靠人多,兵强马壮来衡量,而是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构成的整体的综合实力强大。特别是在各国联系紧密的现代,一个大国的兴与衰会直接牵涉到其它国家和地区,从而对整个世界的经济产生影响。这就是一个大国的魅力。所以说了解一个大国的兴与衰,不仅仅对我们自身有借鉴作用,更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必须要做到的。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了解大国的兴衰更加显得有必要。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以其睿智独到的眼光以及丰富的历史资料,再用富有魔力的文字为我们分析记载了这五个世纪里面发生的一次次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一个个大国的兴衰更替,一段段值得我们深思的历史。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每个大国在这五个世纪里面都不可能完全的独善其身,必然会受到外来的各种冲击。落后就要挨打,胜利才是王者,这句话在那段时期就像是真理一般存在。所以,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快速发展生产力,应该是当时很多统治者所日夜头疼的事情。欧洲人思想启蒙较早,眼光也比东方人看得长远一些,因此欧洲才会成为近代的萌芽地。

1500年的世界,欧洲各国不断混战,虽然各有损失,但是总的来说却促进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因为在他们不断的征战中,一些体制发生了变革,经济发生了碰撞,科技也不断进步。不知不觉中,欧洲人已经大大领先了他们梦中的神话一般的地方——东方。那时候葡萄牙和荷兰等国依靠自身强大的实力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可是接下来欧洲却风云突变,虽然各国之间依然纷争不断,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强大如葡萄牙与荷兰这般的国家却渐渐衰落,终成强弩之末。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五国渐渐发展成为欧洲五大强国。18世纪末,当欧洲格局相对稳定的时候,便是大力发展经济的黄金阶段。各国鼓励生产,大力发展科技,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欧洲俨然成为全世界科学技术最高的地区。但是欧洲本土却远远不能满足工业革命需要的大量原材料。于是一大批欧洲人便到处远航,到世界各地寻求原材料,几乎毫无争议的,他们来到了当时他们认为的黄金遍地的东方。当西方的使者把滑轮,蒸汽机等当时最先进的科技献给乾隆皇帝时却得到了漠视,种种愚昧无知的行为把当时中国的落后腐败展露的一览无遗。于是欧洲人把他们的坚船利炮开到了东方大陆,几乎是毫不费力的就把东方各国给瓜分了。欧洲人虽然从东方掠夺了大量的原材料,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方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后,由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世界格局再次发生了变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日本和德国纳粹被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打败,经济自然遭受极大打击,世界也逐渐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两大超级大国的对峙格局,但是这仍然不能阻止大国兴衰的历程。

保罗·肯尼迪在书中的描述认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会导致经济实力的增强,从而使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当国家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向外扩张,然而过度的扩张又会使一个大国走向衰落。近代的英国很明显就属于这种情况,当年英国的殖民地几乎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可是过度的扩张并没有使英国成为以后的超级强国。古代的中国一直都是世界的强国,但是中国人的血液里面并没有太多野蛮的成分,几乎都是在保卫着自己的家园。而面对比自己弱小的国家除了逼迫他们承认朝廷的伟大以及每年的朝贡之外并没有大肆的侵略压迫那里的人民,甚至在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还大施恩惠给途经的国家,这或许也是中国历史文化能够几千年来一直孜孜不断的原因吧。

保罗·肯尼迪在书中还认为领先国家的相对力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某些国家的相对实力,从而也就降低了其他国家的相对实力。一个国家的发展靠科技,但是科技的发展必须靠教育!美国作为如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国,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在整个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美国之所以可以领导世界这么多年,教育应居首因。美国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教育既全民为对象,并涉及到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未来,故教育既是国家的大事, 又是各州和地方政府及社会团体的大事,大家都把人力, 物力, 财力, 精力投到教育上,使形成教育多轨制,调动起多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 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三全”(全民,全面,全程)教育, 这是美国教育体制的最大特色。美国人不仅在教育上花费巨大,而且还善于在教育中灌输先进理念,所以美国的教育往往会取得成功。一个国家有了高素质人才的保证,又怎么会轻易给人打败呢?如今中国有14亿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数,只要我们继续开放的姿态大力发展教育,中国人以后更会令人刮目相看。

书中作者多次提到中国,这不是偶然,而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世界大国却突然在19世纪被当时清王朝统治者所称为西方“蛮夷小国”所打败,甚至被一个向中国臣服多年的日本欺辱,这种种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一下。最终我们的领导人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从清王朝时期的“师夷”开始,中国人已经逐渐认识到科技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只是可惜由于当年的历史条件原因不适合在中国走资本主义,所以一系列的改革都宣告失败了。但这相对古老落后,思想保守的中国来说,这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了。中国,一个近代史饱含沧桑的国家,在天朝大国美梦被鸦片战争打碎了以后近一百年不断遭受着屈辱,但是突然遭受的大灾大难并没有让一个辉煌了几千年的民族丧失了节气。俗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计划,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们渐行渐近。虽然如今我们已经再次跻身世界大国行列,但是在很多方面我们还是比不上那些开放比较早的国家,林则徐当年说的“师夷长技以自强”今天仍然适用。虽然我们的近代史满目苍夷,但是中国人天生就有种不服输的精神,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无数人日夜操劳,前赴后继地奔赴建设的第一线,为的就是不让别人看不起,为的就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更好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如今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仍然在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再到胡锦涛的“八荣八耻”,最后到如今的习李执政,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但是最终目标还是带领我们国家不断的前进,最终走向繁荣。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的体会到,无论你当时是多么繁荣强大的国家,最终还是会走向衰落,无论你当时处于怎样的劣势,只要你肯开拓创新,最终也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随着时间的车轮不停的转动,谁可以把握好时机大力发展,谁就有可能“后浪推前浪”。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竞争存在,我们的世界才会发展,人类才会进步。对于我们这些大国而言,现阶段各方面都比小国更有优势,我们应该更加应该时时刻刻反省自身,居安思危,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努力的完善自己,作出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

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大国,一直都坚持非霸权主义强国,并且坚持五项基本原则的外交政策,与其它国家友好相处,为全球繁荣竭心尽力,所以我们国家才会在国际上赢得良好口碑。相对于美国来说,虽然现阶段我们国家的繁荣程度比不上,但是美国的强权政治以及霸权主义已经使他在世界的地位逐渐衰弱,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未来世界的中心还会向我们亚洲倾斜,到时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总之,我们拭目以待吧,未来会是我们的。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10

《大国的兴衰》是一生的写照。他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都倾注在《大国崛起》中,这部纪录片是他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事,有的让人感觉到悲痛,有的让人感到愤怒,有的让人感到惋惜。

《大国崛起》的中心思想就是:国家是个人与人的关系,是一个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与他的国家共存,如果他没有能力,他与他的国家都将会被其他国家欺负。一个国家的崛起,离不开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15世纪开始了对国家大的变革。150多年中国的崛起,让中国有了很多的发展空间。

16世纪以来,英国的社会发展经历了很多的改变,但英国的国情仍然是发展比较缓慢。20世纪初,英国开始向法国和西班牙发动一次报复行动。150多年来英国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反抗英国的统治。

16世纪末,美国发起了第一次战争,这次战争是17世纪初,美方经济恢复时期,英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冲突。英军进攻英国,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九一八”事变。20世纪初美国对西班牙发动战争。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从开始时就有所发生。

xx年的xx月xx日,英法联军发动了西班牙贸易,并向我军发动了第二次战争。这次战争是20世纪xx年代的美国。

17世纪末的美国,经济开始恢复,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已经达到了xx年前美国经济的总和。20世纪初,英国已经有了一个强大的经济结构——“日本”。17世纪末以来,美国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7世纪末,英国经历了xx年的变革。在xx年的xx月xx日,英军发动了第三次战争,这次战争是17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危机。英国发动了第四次战争,这次战争是17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危机。

xx年英国的经济危机在西班牙的统治下逐渐成为过去。19世纪末的美国经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xx年后的今天,我也不再感到悲痛,因为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中国正在崛起。我想:我们现在过着安稳的日子,不愁吃不愁穿,过着安宁的日子,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为了祖国繁荣富强,我们也要努力学习吧。我们的国家正在崛起,我们的正在崛起。让我们一起为了伟大的祖国奋斗吧。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11

《大国崛起》是葡萄牙,西班牙,伊莎贝拉,荷兰,英国的兴衰史;是世界的文明史,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这是一部记录葡萄牙的辉煌史。

在这本书中,葡萄牙的崛起、西班牙的崛起、荷兰的衰退、法国的崛起等都是一个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写照、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对世界文明史、是对世界文明史的全面展示、是对世界的历史演义、是对世界文明史的深度描写…

一百六十五个大国,五个大类。在大国崛起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事情都有相通的地方,而且都有对应的地方。

xx年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在葡萄牙,在葡萄牙,他们发现,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一伙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一伙的,葡萄牙也发现西班牙与葡萄牙是一伙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都认为西班牙与葡萄牙是一伙的,葡萄牙认为,西班牙与葡萄牙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葡萄牙在西班牙的统治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统治下,葡萄牙在葡萄牙有很多的霸主地位,葡萄牙还建立了很多的殖民地,西班牙也在这些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西班牙还建立了自己的大殖民地,葡萄牙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奴隶国。而西班牙在西班牙有很多的地方也有相通的地方,西班牙的统治下,葡萄牙开始建立了自然博物馆,葡萄牙还在这个地方的霸主地位也有了很大的地位,西班牙的奴隶商在此期间也开始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和奴隶商朝,葡萄牙也开始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西班牙还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葡萄牙也在这个地方的霸主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地位。

xx年以后,西班牙的英国,开始了和西班牙一起的殖民扩张,并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殖民帝国—葡萄牙,西班牙还成立了自己的殖民地,葡萄牙也开始了一个强大的殖民帝国—英国。

xx年以后的西班牙,开始了一个新的殖民大国,在西班牙的统治下,葡萄牙还开始建立了一个自然博物馆,西班牙还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英国,西班牙还成立了自己的殖民地—葡萄牙。

xx年,西班牙的统治下,葡萄牙的统治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统治下,葡萄牙还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葡萄牙,葡萄牙还成为了一个自然博物馆,西班牙还在这个地方的统治下,葡萄牙还在这个地方的统治下,葡萄牙还开始了一个新的殖民大国—葡萄牙。

xx年,西班牙在葡萄牙的统治下,葡萄牙又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殖民大国—葡萄牙!葡萄牙和西班牙也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殖民地—葡萄牙,葡萄牙还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殖民大国—葡萄牙。而西班牙却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殖民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还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殖民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还在这个地方的统治下,葡萄牙还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殖民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还成立了自己的殖民地—葡萄牙,西班牙还成立了自己的殖民地—葡萄牙,西班牙还成立了自己的殖民大国—葡萄牙。而西班牙,葡萄牙又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殖民大国—葡萄牙,葡萄牙还在这个地方的统治下,葡萄牙还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殖民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还成立了自己的殖民大国—葡萄牙。

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我觉得书中的葡萄牙是世界的历史上最富有想象力的国家,它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一大瑰宝。书中对人类的认识,对大国历史进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描述,使我感受到了人类的聪慧,使我增长了知识,更使我增加了对未来世界的向往!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12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觉自己的视野和思维都宽阔了许 多。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这本书的思路有多么开阔 作者自己也坦 言说只是从某一个主线去论述国际政治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对于 一个非国际政治学专业的人来说,阅读这本书是一种无与伦比的 享受和无容置喙的受益。这本书带给了我们思考国际政治问题的 专业眼光,以及鞭辟入里的分析方法,我认为这些知识是我们在 这本书之外很少能够系统性地获取的。因此,我愿意把最热烈的 赞美之词献给这本书以及它的作者,为其给我所带来的更为宽阔 的视野和思维而深深致敬。 我感觉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学科发展越来越深入的今天,每个知识分子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基于自己所学专业的某种偏执。就我而言,作为一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我曾 经毫不动摇地坚信加里·贝克尔博士的“经济学帝国主义”,用 一种经济学有色眼镜去观察世界的每一种外在现象和内在规律。 然而,当我读完这本著作的时候,我蓦然发现解释世界的角度和 理论远远不是我之前所接受的那么狭隘和单一,其立论的方法和 依据也远不是我之前不以为然的松散和薄弱。当学科的融合成为 一种时代潮流,思维的定势已是知识创新的“反动警察”,我觉得这种跨学科阅读所带来的思维的激烈碰撞和快速切换,真的是 一种进步和享受。

至少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对以下四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收获。在大国战争,特别是大国联盟战争中,对最后结果起 决定性作用的是国家联盟的经济能力和信用评价,前者决定了从 本国资源中能够转化为军事力量的数目,后者决定了从他国资源 中能够转化为军事力量的数目。此外,国家地缘和国民素质也是 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两者概括了经济因素所不能涵盖的、但是对 最终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的东西。由此及彼,我领悟到了 1978 年改 革开放以来,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的伟大转变的意义所在。

意识形态的不同,意味着国家的发展路径不同。然而,“不 同”并不等于“对立”,这是前苏联领导人一直没有注意到的问 题。在冷战思维和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下,意识形态成了禁锢创新 和生产力的铜墙铁壁。正是对“指令性经济”的偏执,导致了 20世纪 80 年代东欧国家和苏联的死气沉沉;同样,美国在 20 世纪 30 年代和 70 年代所发生的严重的经济危机,也是基于其对“自由放 任经济”的绝对信仰。所不同的是,后者进行了自我调整和修复; 而在前者,笼罩在自东欧大平原到东西伯利亚山地上空的意识形 态之云,在铁幕之后强调着两种经济形态的对立性,从而产生了 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敌我化的国内阶级斗争。这导致了前苏联 的訇然倒地,同时也以鲜活的实例,验证了 1978 年秋《光明日 报》上的那个举世瞩目的标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 是思想上的解放,释放了创新精神,激发了生产力。“解放思想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坚持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 滞”。历史的轨迹也暗含了这一点。

在这本书中,作者多次强调了现代国家平衡“大炮、黄油和 投资”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在一个国家有限的经济资源中,应该 如何合理地在这三者之间进行分配?这是一个非常考验政治智慧和 外交头脑的问题。大炮对应着国防开支,黄油对应着消费,剩下 的一部分则是投资。国防开支减少,对应着国民生活水平(黄油) 和长期经济发展(投资)的提升,但是当前的国家安全则成为问 题。消费减少,意味着有更多的资源用于国家安全建设(大炮)和 长期经济发展(投资),但是国民生活水平的恶化及随之而来的稳 定问题则不容忽视。投资减少,那么当前的国民生活水平(黄油) 和国家安全(大炮)都可以显著提高,然而从长期来讲,消费支出和国防开支都会受到削弱。从军事的角度来说,这更像是一个短 期国家安全和长期国家安全之间的权衡取舍。在这里,理想主义 的经济学也许就会失去了解释能力,因为只有在良好的国际环境 中,发展经济才是最重要的目标;而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中,领导人 所应该考虑的问题就不再那么单一了。为什么“伊朗花大笔的钱 提炼浓缩铀,而不是提炼石油”,为什么“21 世纪初我国面临着 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等等。

作者在书中强调了历史人物的贡献,例如哈布斯堡帝国的联 姻背景,沙俄大军的宪兵作用,梅特涅、莫洛托夫等明星外交家 的纵横捭阖。正如铁血宰相卑斯麦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所有国家 都在“时间的长河”中航行,它们“不能创造或控制时间”,但 却“能以不同的技能和经验驾驶航船前进”。这样的认识并没有 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而滑入历史唯心主义,因为作者在论 述大国力量对比的文字中始终强调了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相 反,它让我们认识到了人才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并在某种程 度上激励了我们对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新见解。人们一直在谈论 着这样的话题:假如历史上没有拿破仑、是否一定会有另外一个 领军人物去扮演同样的角色?尽管历史车轮的前进方向是昭然确定 的,但过程和格局也许会有所不同。用更通俗的话来说:游戏规 则不会改变,但游戏对手是不断变化的。由此联想到,“党的自 身建设”的重要性,“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性。

我深深地感到教育因为如下几点而至关重要:所培养的人才能影 响历史的轨迹和进程;所传播的理念能统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13

读《大国的兴衰》,一览 500 多年世界风云,大国兴衰。

我总想起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差不多也是 500 年。旧有的秩序打破 了,新的秩序需要重新建立,于是群雄并起,征讨不已,欧洲终 于把战火染遍世界,两次世界大战让世界格局重新洗牌,如今中 东地区还是战火不断。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意大利、德 国、俄国、日本、美国都称霸一时。 战争向来都是利益冲突最露骨的表现。为了土地、为了资 源、为了贸易、为了人口,披着宗教的、民族的、自由的旗号进 行着你死我活的争斗。只要利益存在,争斗就不可避免,过去是 这样,未来也是这样。有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在战斗,而是国家 联盟之间的争斗。 在《大国兴衰》中作者特别指出:在大规模的,持久的大国 (并且通常是联盟)间的战争中,在交战双方都平等地投入全力争 取胜利的情况下,经济和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他在书中也 一再强调了地理环境、外交关系、军官素养勇气、后勤技术保 障、经济生产力转化军事效能等方面的作用。 《大国兴衰》没有过多强调领袖在大国塑造中的作用,但也 注意到强人们如何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用自己的方式回答时代 的问题。如果我们翻阅《东周列国志》,看到更多的是英雄人物的风采,而《大国的兴衰》看到的是战争背后的经济和创新力 量,也许从这个角度来看,历史确实是人民创造的。看过《东周 列国志》,可能会萌生建功立业,征战沙场的斗志,看过《大国的兴衰》,才能明白个人命运和国家捆绑在一起,民强则国兴, 国强则民富。

《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 3 《大国的兴衰》这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 外交和历史的宏伟巨著。作者反思五百年世界各大国兴之盛衰, 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 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大国的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 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兴衰,衷 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渡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 退落后。 保罗·肯尼迪认为一个大国的成就,既不在于与过去比较获 得多大进步,也不在于其当前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而是取决于邻 国的横向比较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这个观点与孟子的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有相似之处,都强调竞争的重要性。在 《欧洲的奇迹》一章中,这个观点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什么近 代欧洲可以脱颖而出?正是由于欧洲各国长期存在的竞争关系,如 军备竞赛,殖民地争夺。一个国家兴起了,另外一个紧紧跟上, 几乎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这使得欧洲国家们得以保持前 进。反观《明朝的中国》一章,中国闭关自守,自认为是大国强

国不需要发展,内部抑制商业的竞争性,在安稳的天朝旧梦中渐 渐衰败。因此,竞争是复兴的源泉,闭守则是衰败的土壤。中华 民族的复兴,竞争是必要的。

中国的复兴,竞争对手很多,邻近的日俄,印度,世界范围的欧美。简单地从经济竞争而言,其中每一个经济体都是对世界 经济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如西谚所讲“与高手过招的时候,弱者 也会变成高手”。更何况,我们不是弱者。因此,中国的大企业 应该做的不是守着国内市场,依靠排挤竞争的垄断来牟利,而是 走出去,与外国企业进行竞争。同时,也应该改变国内市场由某 些大型国企垄断的局面,扶持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市场经济是 竞争的经济,如今中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不断深化,对于竞 争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从经济方面来讲,无论是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 筑”还是保罗·肯尼迪的“经济与战略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看 到了经济对一个国家兴起的重要性。就以《大国的兴衰》中《财 政革命》一章为例,讲述了西欧的荷兰,英国,法国的“银子优 先”政策。以经济实力为支柱,进行军事扩张与商业贸易,最后 先后成为强国。而对于当代中国经济的描述,主要集中于《中国 的平衡术》一章,比较详细地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 展。经济,对于穷了一百年,而现在正处于复兴阶段的中国而 言,太重要了。中国经济主动融入世界,成为全球经济环节中不 可或缺的一环。一来可以利用经济收入,完善基建,增强国防。甚至支撑起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二来可以在经济上与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

大国的兴起,军事一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正如保 罗·肯尼迪所说,“任何一个大国的胜利,或者另一个大国的崩 溃,往往都是军队进行长期战斗的结果”。英国有三次英荷战 争、七年英法战争。美国有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德国有普 奥战争、普法战争。日本有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军事手段是获 得资源比较直接的方式。退一步来讲,即使没有对外战争,但积 极的防御力量还是必须的。引用《大国复兴》的一句台词,“中 华民族是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但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又何来和 平的保障?”例如中国海军的索马里护航,就是典型的军事保障经 济。反观近代中国,经历两次中英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 华等多场战争的失利,逐步衰落。落后的军事实力连国家都保护 不了,更不用说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了。

国家的强盛,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业务。我们必须做好自己的 本职工作。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 只要我们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认准一个目标,这种巨 大的正能量,就会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地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利益,冬 天更感太阳的温暖。我们每个人都更希望国家的强大。我们共同 生活在这一片热土上,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为了国家,为了民 族,为了我们自己,努力工作。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14

 国家在不同的时代,发展也是很不同的。正如工业革命之前,古老的东方帝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而在工业革命后,东方帝国们纷纷没落了,西方资本新兴国家崛起。而近年来,随着西方陷入经济迷离期,东方国家大有复兴之势。本书作者保罗·肯尼迪,英格兰人,曾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皇家历史学会会长。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重点研究和讲授当代战略和国际关系,是多所大学的客座研究员和客座教授。曾撰写和编辑过10本有关海军史、帝国主义、英德关系、战略和外交等方面的著作。尤其这本《大国的兴衰》,被译成多种版本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其中关于中国的说法,我很是赞同。中国人素来有天下主义的抱负,他并不孜孜于追求中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也不反对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但是,当今这个世界上还是现实主义者多过理想主义者。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们有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在这种情况下,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就要准备好有朝一日担当“最后的大国”的`历史责任。如果中国有机会在21世纪成为最后的大国,那就不仅仅是一种“崛起”,而且是一种“复兴”。中国与英国和美国不同,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有过多次的沉沦与复兴。中国最近的一次沉沦不过是19世纪的事。中国最近一轮的复兴,也不是21世纪才提上议事日程,而是过去一个世纪艰苦卓绝努力的延续。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大国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之衰,衰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度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国家没有一直领先的,毕竟国与国之间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15

 在《大国的兴衰》书中,保罗·肯尼迪回顾了五百年以来世界主要大国的兴衰更迭,这些大国和他们的国家行为构成了全球化时代以来决定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动力;并且分析了促成这些权力与力量中心得以翻云覆雨所依赖的发展因素与生存模式,以及伟业所不能摆脱的日落西山为人所替的命运之因。在这个历程中,新兴大国的聚合力随着越来越紧密发展的世界历史,更加顺利的替代前任,并且更加成功的左右着世界的格局,至少五百年以来如此。

  这种聚合力表现在大国在不断地优化权力、国家以及世界结构(现代化军队、代议制政府、中央银行、殖民体系……),不断地扩充自身的影响力,这也是一个大国的标配。简单来说,这种影响力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五百年来首屈一指的大国,是从地区性的大国到全球性大国的转化。通过新航路开辟而兴起的暴发户西、葡两国,他们的影响力从来就没有深入到世界主要的文明中心,在拉美和西太平洋的殖民只能说明当时的大国影响力还是区域性的。更加明显的表现是德国和法国,二者在全球性方面与英国有天壤之差,但他们都是数百年来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虽然德法更执着于欧洲大陆的霸权,是天生的陆权国家,这也表明了单就影响力而言他们只能算地区性的大国。英国显然是全球性大国的代表,但他的“成果”在二十世纪中叶后基本为美苏所瓜分。美苏的影响力,毫不客气地说,覆盖了这个世界上存在文明成分的每一个角落,影响力大的惊人,这是地区性大国所做不到的。

  大国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它处于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他对一个地区的影响是从单一或者说少领域扩展到多领域的过程。地理发现以来的世界大国,最初通过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从军事领域或者说单纯的征服掠夺影响世界,继而不再依赖这一野蛮行为,采用相对文明的贸易和政治和关税来影响世界,大英帝国加速了这一深化过程,他在语言、文化、政体等方面影响了几乎全世界。二十世纪以来江河日下的英国,由于他本身不再文明领域内领先世界,所以渐渐被美苏所取代,两个超级大国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影响力,大到决定世界战争和人类存亡、小到游戏一样的干涉一国内政,更换一国政权。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学术等诸多领域深刻地决定了许多现代国家的基因。

  从英、法、德等国家主导世界到美苏主导世界,当中一个直观的表现是,后二者在国土、人口和资源上更有优势。在全球国家和民族主义泛滥的时代里,前三位所拥有的殖民优势已然损失殆尽,故而同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美苏的本土优势把他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中国目前在经济、国土面积、人口、资源等硬性指标上优势明显(印度和巴西也是如此),但迈向一个世界性大国的路,真正的崛起是要在文化、人类优良思想成果、学术和科研等层面在世界上有较大的分量,质言之,话语权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中国的国家崛起还面临着另一个重大的`挑战,国家发展和政治文化在骨子里不被西方所接受,并且一直受制于国际上的遏制。客观的说当下中国难以对美国霸权形成有力的挑战,但美国却担心的是中国的潜力和未来。

  上一次的世界权力权柄的交接,是在两个文化基因高度相似,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着良好的政府与民间友谊的国家间进行。但中国远未达到挑战世界领导权的程度。一个一百零几年前还存在着绝对君主制,六十多年还没有统一、三十多年前还十分封闭、至今国家发展尚不均衡的国家,崛起的道路仍然遥远,换言之中国的当下的重心应当是发展而不是自矜和着急于超越。

  大国主导历史风云,这是肯尼迪书中所展现的,也是历史的画卷。

以上就是关于《大国的兴衰》读后感精选范文的全部内容了,好的读后感范文可以促进读者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成长,增强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希望这些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创文章,作者:fengj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ality-surveys.com/zhishi-2944.html

(0)
fengjun
上一篇 2023年12月3日 上午6:02
下一篇 2023年12月3日 上午6: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