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 读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心得体会

读后感是指读者在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部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之后,对其内容、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所产生的感受和思考。它是读者个人对作品的主观体验和理解,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心灵互动。读后感可以是对作品的赞美、批评、思考、感悟,也可以是对作品中某一场景或人物的感同身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 读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心得体会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1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于1992年出版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在购书网上竟然出现了缺货登记的信息,虽然在仅有的一条读者留言中写道:“适合研究教育的人仔细品读,有些晦涩。”但是读过《2010年卷每周一读》中推荐的这本书中的引言的人一定知道缺货的原因,这位伟大的女教育家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一个母亲真心的体验向我们阐述了关心教育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关心所体现的人类道德的美好境界。我想这本书确实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研读,也值得每一位母亲细心品味。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还在为取得一个完美的成绩而奋战题海?为什么我们的家长为了孩子能考得高分而费劲心力?为什么成绩不不优的学生要背负丧失自信的重创?为什么考不上大学的孩子会成为父母的奇耻大辱?成绩、分数,学生的命根、家长的自尊、教师的宝典、人才的标准……在这些墨守成规的社会准则和风潮中,中国的学生就像内尔教授说的一样在遭受着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

很难想象美国这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也存在这样的现状和尴尬,也许是因为世界强国不能忍受做世界第二,美国的孩子也有相当一部分列入了“我们不在乎你”的行列,所以,当美国的少女怀孕率、青少年自杀率、犯罪率急剧上升的时候,教育家开始探寻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就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阐述了应该怎样培养孩子们学会关心。而这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说也如久旱逢甘霖。

关心自己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热爱生命的情感,没有关心自己的能力,最终将带给亲人和社会沉重的灾难和深深的遗憾。

为了母亲对自己选择职业的强硬态度而自杀的青年大学生,为了家庭贫困而自杀的女研究生……近年来,多少这样年轻鲜活的生命陨落了,在无比伟大而尊贵的生命面前,这些孩子草率的选择了放弃,全然不考虑亲人会多么悲痛,社会有多么哀叹。我想死去的人儿不关心自己,亲人和社会也没有关心她们的内心需求,在人类灵魂如此需要关心的时代,关心却离我们日渐遥远,所以悲剧层出不穷。

热爱生命是人类最最基本的需求,教育必须唤醒这种需求。关心自己同样是提高生命质量的根本,教育必须传授这些技能。

我想数学家陈景润如果学会照顾自己,稍留心自己的生活和健康,他一定可以长寿延年,为国家和世界验证更多的猜想。我想英年早逝的好干部沈浩,如果在投入的工作之余能关心自己的身体,哪怕是早晨喝一杯温开水,上午吃一个苹果,或是睡前烫烫脚,生命也许不会突然暗淡,留给人们的愧疚和遗憾挥之不去。

我们不愿看到为了教育学生撇家舍业的教师,连自己最亲爱的父母孩子都不关心的老师不是什么道德楷模;我们不欣赏孩子生病也顾不上照顾的老师,自己的孩子都不关心,如何去关心别人的孩子。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是多么爱自己的家人比背负老师如此尽心学生还不好好学习的责备要阳光的多。所以一个热爱生命关心自己的老师才会感召一批热爱生命、关心自己的学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不生病的智慧》一书,书中介绍了很多自我保健、诊疗的方法,还把食物按照寒、凉、温、热进行分类,把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介绍的很透彻,书中说只要对自己的健康稍加留意,合理饮食调理,人类的平均寿命应该超过100岁。这本书我用了2天的时间就看完了,可是对我的震撼是强烈的,影响是深远的。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2

一、关于作者

作为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她强调教育的道德意义,主张教育应该培育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她就是本书作者内尔•诺丁斯,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和美国国家教育学会主席。此书是她在关心伦理与教育方面的重要著作。作为一个学者,她严密论述了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个母亲,她有她的随和亲切。

在书中,内尔·诺丁斯主张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围绕这一主旨,书中详尽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关心物质世界,关心知识和学问以及关心陌生者和远离自己的人。诺丁斯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探讨了这个以“关心”为核心的新教育模式所涉及到的各种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我想这不仅对教育工作者有特殊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而且任何关心孩子的人也都有必要阅读此书。诺丁斯强调“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尺通过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指挥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利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

二、关于现状

但是,与诺丁斯相悖的是显然我们目前的教育目标并不是培养会关心的人,而是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在学校里,我们想尽各种办法,甚至是“威逼利诱”,不断强迫学生弄清、记牢每个学科每一个知识点,以便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这种教育,占据了老师和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我们理直气壮地这样做,并美其名曰是真正地关心学生。但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孩子们到底为什么应该学习我们认为他们“能够”学好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人类为了活得智慧、道德和幸福而必需的吗?事与愿违,我们那么费神地让每个学生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考试之后,他们又是那么快地把好多知识忘记。我认为在保留学术训练的同时更应该让所有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关心其他生命或者事物。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今天当你走进任何一间教室就会发现孩子们来自千差万别的家庭,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三、关于方法

在《教室中的危机》一书中,查尔斯•赛尔博曼说:“未来所需要的并非是成堆的知识分子,是大量受过教育的人——会感觉、会行动也会思考的人。”所以,当前人文教育课程的内容不是所有学生都需要的,而关心的态度、知识和技巧却更有必要让学生们掌握。

那么什么是关心呢?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将关心描述为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他认为关心既是人对其他生命所表现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作为教师,真正关心学生就要认真去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或许不是永远的关心者,同样学生也不会是永远的被关心者,诺丁斯所描述的这种关系是可以互换角色的,所以教师和学生的想互作用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怎样才能实施关心教育呢?首先,诺丁斯在“关心和连续性”一章中提出的“午餐时间”值得参考。诺丁斯认为午餐时间可以被利用成教育机会,如同那些重视教育的家庭一样,可以在此期间和学生回顾一上午发生的事情,进行信息交流和意见表达。这会让我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从而能更好地实行关心教育。其次,感恩教育是很重要的。要教育学生学会说“谢谢”, 要让他们知道“心中有春天的人,身外才会有春天;懂得播种春天的人,才会收获春天。”并且利用教材中出现的典型人物进行感恩教育。

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将关心渗透到自己的教育方式中,更要教会学生关心。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习惯,不要强迫他去做什么,而是要让他把这些作为一种习惯,让他从学校教育中懂得付出与给予等方面的善行给他所带来的快乐。要想让学生懂得讲礼貌、尊老爱幼、不欺弱小的道理,首先要让他学会去尊重他人,并且要付出行动,只有这样,他才会真诚地并且是不图回报地去帮助别人。

四、关于期望

诺丁斯说,如果我们真正爱孩子,我们就要不仅尊重孩子们所显示的各种才能以及他们后来所从事的各种职业,我们还要深切关心他们。我们要认识到人的智力因素不仅仅只有一种,学生个人情况也千差万别,每一个孩子的独特天赋、能力和兴趣都需要教师给与充分的注意,都值得学校为之提供发展的机会。读完此书,我盼望着我的学生们都能在我的关心教育下学会关心。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3

当我读完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时,了解这是用一本书来阐述“关心”,想必一定能充分地阐释这个词语的原始意义。这使我联想到现代人的关心现状:不关心(对任何人或事物都漠然视之),部分关心(关心知识、伟大事业、物质世界、动植物,却对同类缺乏同情),就像我们的教学,老师和同学过多的关心学习成绩,关系自己的未来,而缺乏一种真正的关心,只关心自我、而且是不正确的自我关心。 

     这本书的作者诺丁斯是美国的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她在书中告诉我们: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是呀,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时刻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关心,而这种基本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只成为单方面需求,而不希望自己给予他人。诺丁斯同时同意海德格尔的观点:关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是对生命的同情,是一瞬间的怜悯,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但诺丁斯更强调: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在我们的教育中,过分的强调智力,往往这种关心形式、关心关系,不能得到正常的维系。但现实生活中常常会给人带来喜悦或烦恼,带幸福或悲伤,带来顺利或困难,带来成功或失败,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人都需要别人给予相应的理解和关心。所以还是存在关心的关系。  

就像你的父母应该是很关心你的。也许天天向你嘘寒问暖;你生病了,主动侍候;你有困难,主动帮助你;丢三落四时,父母是保姆;提笔忘字时,父母是老师;尽情高兴时,父母是小伙伴;心情烦燥时,父母是心理医生。他们的关心就在一点一滴中,你发现了吗?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谁真正的关心自己的父母。记得他们的生日,在他们劳累时沏过一杯热茶,为他们洗过脚。有谁静静倾听他们的心声。这些你的父母做到了,我们呢?做到了吗?  

除了父母,谁关心过被儿女抛弃的老人?关心过可怜的乞丐吗?谁关心过一只受伤的小鸟吗?你关心过……  

学会关心,关心父母;关心老人;关心乞丐;关心……,关心一切需要关心的生物。这也是我们在现在教育中存在的巨大问题,我们的孩子接受关心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去关心他人成为他们最陌生的事情。古时候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时候的教育,在我们的现在化教育下,已经是空中楼阁不复存在。作者正是用这本书揭示我们千疮百孔的教育。我们需要别人的关心,别人同样需要我们的关心。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需要你去关心。  

我认为如果想要得到幸福,那就应该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得到他人的关心是一种幸福,关心他人更是一种幸福。 让我们一起去关心他人,并因此得到幸福。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4

在现阶段的学生教育中,我的感觉是我想去关心学生,但是对于学生的关心不得法,没有学会如何关心学生,因此,在看到这本书的题目《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这一课题时,我兴奋的拿起了这本书,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合适的关心学生的方法。

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通常把自己置身于一位教师的角色,而学生到底在想些什么,我们没有深入的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是我所想要的”和“什么样的教育是你所想要的”必须同时探讨。

我希望孩子们幸福,但是“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所希望的幸福与孩子们所希望的幸福是否相同?我们强加于孩子们身上的幸福真的是幸福吗?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书介绍了需要我们关心的几项重点:关心与连续性、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陌生者和远离自己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我认为在平时工作中我们所做到的只是关心自我和关心知识,而对于其它的方面并不十分重视,因此导致的问题有许多,需要弥补的地方也有许多,所以我又认真阅读了我们最熟悉的两部分——关心自我与关心知识。

关心自我的组成部分有自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职业生活、娱乐生活情感和智力生活,本文主要介绍了前四项;而关于关心知识则重点讨论了数学和艺术这两门学科,以上各方面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心知识中数学方面。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他已被用来作为筛选学生的工具。但是学生学不学数学不应该受年级的限制,要让学生了解如何关心数学、接受数学,这才是我们现阶段的教育中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心学生,应该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注重平时教学中的引导。无论是现阶段热爱数学还是在数学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我们都应从我们的教学出发,从我们的教学设计出发,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趣味,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鼓励那些热爱数学,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多学数学,也应该帮助那些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觉他们在数学上的潜力,创造一种学习数学的氛围。不能让没有数学能力的人决定一个学生的自我价值。因此,教育过成长的引导就成为数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进行引导便成为我现阶段思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学会关心,不是仅在理论上完成就万事大吉了,而是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发现,修正,再实践,如此循环反复,最后达到最终的教育目标。

关心是一门奇妙的学问,如何才能与更多的学生建立一种充满关心的师生关系,怎样帮助他们更好地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动植物,关心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奇妙的知识和学问?在不断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有可能会发现教师的真谛所在,也就进一步了解教育的方法,关心的方法。

学会关心,学会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我们便又向一位好教师走近了一步!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5

在放开二胎生育政策的这几年,独生子女正逐渐减少,而二胎生育所带来的教育问题层出不穷,究其缘由,应该是老大是按独生子女的模式养育成长的,突然之间多了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全家人的注意力一下子从自己身上转移走了,吃穿住行上的落差,特别是心理上的落差自然是非常之大的。家庭教育问题必然引起学校教育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寒假,我选择了《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作为假期读物,希望从这本书中能找到一些方式方法,以期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有所裨益。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1993年在美国出版,2003年在中国出版,虽然时隔一二十年,但其现实意义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减,反而书中的很多观点、描述很切合现代中国的实际,对中国的现代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的作者是内尔.诺丁斯教授,她曾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是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新泽西州中学数学教研部主任、芝加哥大学杜威实验学校校长。她是一个哲学家,但同时也是一个母亲,更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她热爱教育事业,有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必须立足于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

一、对“关心”一词的理解

曾以为自己对关心一词的含义早就理解的很透彻,读罢此书,我才感觉到自己曾经的理解有多肤浅,越往后读我的内心就越感被书中不断出现的“关心”一词重重地撞击着——“关心”这两个书写起来很简单意义却极其深刻,让我回味,让我深思。在书中,作者内尔.诺丁斯教授引用了大量的前教育专家(特别是杜威)和学者的先进教育理论来阐述“关心”在现代教育的重要意义。她在书中告诉我们: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她同意海德格尔的观点:关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是对生命的同情,是一瞬间的怜悯,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但诺丁斯更强调: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诺丁斯还批判了现代人的关心现状:不关心(对任何人或事物都漠然视之),部分关心(关心知识、伟大事业、物质世界、动植物,却对同类缺乏同情),伪关心(以关心的名义干危害他人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她赋予关心全面的含义: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关心自己的精神生活。

二、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关心教育

作者内尔•诺丁斯博士在书中指出:我们更愿意看到学校培养出这样的人:他们能够与别人和平相处;他们善待自然环境;他们待人接物都追求一种理智与和谐。联系到书名,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能接受到关心,同时也能关心他人的人。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将关心描述为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他认为,关心既是人对其他生命表现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我们在自己的经验中可以体会到,被关心可以说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几乎所有的人都期望被关心,但并非所有人都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换句话说,我们都期待接受关心而没有主动想到给与关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接受关心的同时学会去关心他人。

三、“关心”教育应该怎样达到

这样的关心教育究竟应该怎样达到呢?作者也给出了建议:教育最好围绕关心来组织: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孔夫子时代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我们教育工作者也时时把“因材施教”这四个字放在嘴边,但究竟怎样才算是因材施教?可能我们中有很多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我们不妨在这本书中去找找答案,作者在书中提醒我们,不要过分追求教学手段的先进和多样化,而应当更加关注我们的学生个体,关注他们的差异性,并且是我们的教育更加人性化的去尊重和保护这种差异性。关心实际上是一种接触,一种交流。当我们真正关心一个人时,我就会认真去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关心者,你必须敞开心扉接纳另一个人,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心者,就必须在日常的教学中由衷地关注、接受每一个学生。只有我们真正地在日常教学中给了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感觉,我们的学生才会在他们的生活中主动地去关心他人。

四、表达关心、构建关心关系的有效途径

书中还介绍了表达关心,构建关心关系的一种有效途径——对话。对话允许我们表达各自的心声,同时给了学习者问“为什么”的机会。对话是无固定答案的,是开放性的。作为父母或者教师,我们不能先作出决定,然后才来与孩子们对话。有了真诚平等的对话沟通,才能使彼此信任和亲密,也能更好的表达和感受关心。

二胎时代,父母教师要多与老大对话,让老大从被关心中学会关心他人,这是我们教育应有的自然状态,从而也使关心他人成为一种自然教育。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6

在教育的世界里,我们知道孩子需要关爱,有爱才有教育,可是,当我们碰到教育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我们真的做到了关爱关心了吗?怎样才是真正的关心我们学会了吗?正当我对这些感到质疑的时候,我有幸拜读了美国作家内尔·诺丁斯博士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

内尔·诺丁斯是一位身份显赫的学者,她是美国长青藤名校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著名教授,美国国家教育学会现任主席。她拥有两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和许多荣誉团体的会员资格,她还是哈佛大学杰出妇女教育贡献奖和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但在她的书中,没有丝毫的居高临下,没有任何的卖弄和炫耀,而是既显示了一个学者固有的严谨慎密,又不乏一个普通人的随意和亲切。这就使普通读者非常容易地进入她的思想世界,领受她的启迪,与之产生精神共鸣。

书中告诉我们: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诺丁斯更强调: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在我们的教育中,过分的强调智力,太注重分数的高低,往往这种关心形式、关心关系,不能得到正常的维系。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放大孩子的优点,真诚地接受孩子们的笑容,用心体会他们的世界,孩子们才能感受到他们真的被关心了,他们就更有信心有勇气大胆地探索知识,体会探索的乐趣。而我们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还有一个我们需要反复拷问自己的问题——“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从书中我们也可以明确一点: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的是一个能感受关心并学会关心的人,包括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陌生者和远离自己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

看了整本书我觉得深有感触.对于那些孩子,我们希望能好好地哺育他们成长,以可接受的理想来引导和教导他们.但是如果我们真正爱孩子,我们就要不仅要尊重孩子们所显示的各种才能以及他们后来所从事的各种职业,我们还要深切的关心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一切应当关心的。这使我想到了我们自己,作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不是无度的纵容,不是华丽漂亮的言辞,也不是虚无缥缈的承诺,更不是物质的给予,而应是发自内心地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之上。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有一颗爱生之心,用爱心来教育学生,学生才有可能拥有一颗爱心,从老师的身上,学生就能学到人性的光辉,感受到关心的力量。

   我想,《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给予我的另类启示就是在学会关心这种教育模式下的人文性的课堂还需要我们教师学会等待,等待“千年的铁树开花”。教师不要指望一次教育就能成功,不要指望学生一口吃成胖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待更是一门教育艺术,让我们以正确的教育理念,真诚的鼓励,做到在不经意的举手投足之间,都能给学生以新的体验和启发,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7

在这本书中内尔·诺丁斯主张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围绕这一主旨,书中详尽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正如内尔·诺丁斯在书中说到“关心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读了这本书,今后在家或在学校我会经常教育孩子:帮下班回家的爸爸妈妈端杯水、拿双鞋,帮劳累一天的爷爷奶奶揉揉肩、捶捶背,帮辛苦一天的老师整理一下玩具、书本,热情招待到家里玩的小朋友,给值得同情的人捐款、帮助,和身边的人分享食物、玩具和快乐,关心知识和学问。只要我们老师和家长这样持之以恒地耐心的教育和引导,我们就会建立一个充满关心的环境,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人才,社会也会和谐发展。

读这本书,让我静心审视我们目前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我们是关心孩子,可我们关心的只是部分关心,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绩,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总是想尽各种办法,甚至是“威逼利诱”,不断强迫孩子弄清、记牢每个学科每一个知识点,以便让学孩子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令大家满意。我们理直气壮地这样做,并美其名曰是真正地关心孩子。但我们忽略了一些重要问题:孩子们关心过这些知识吗?他们对这些知识感兴趣吗?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呢?现在看来:真正关心孩子的内心需求和兴趣爱好,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那孩子们定会关心所学的知识,并努力去学好它。

     阅读这本书,使我接受了精神的洗礼,我终于明白了: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让人类活得智慧、道德和幸福。要实现这个目标老师学生都必须学会关心。希望更多家长和教师都来读读这本书,让我们一起学会真正的“关心”,关心他人、关心自己、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因为学会关心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

有些词,由于说得太多用得太多,反而弄不清它的真正含义,《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譬如“爱”,譬如“关心”.当我读到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的目录时,眼睛一亮:用一本书来阐述“关心”,想必一定能充分地阐明这个被岁月尘垢所蒙蔽的词语的本来面目吧!

诺丁斯是美国的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她在书中告诉我们: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她同意海德格尔的观点:关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是对生命的同情,是一瞬间的怜悯,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但诺丁斯更强调: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

学会关心的首要秘诀在于专注.专注在此并不意味着疯狂或者痴迷,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和接受.当真正关心一个人,就会认真去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这种专注或者关注可能仅仅持续片刻,以后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但在任何关心的交流过程中,它都是关键因素.诺丁斯说:当一个陌生人向我问路,我们之间的交流就可能变成一种关心关系,即使这种交流的时间很有限.我专注地倾听他的问题和需要,然后认真地回答他.当他接受了我的专注、认真和答案,这种关心的关系就完成了.

诺丁斯还批判了现代人的关心现状:不关心(对任何人或事物都漠然视之),部分关心(关心知识、伟大事业、物质世界、动植物,却对同类缺乏同情),伪关心(以关心的名义干危害他人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她赋予关心全面的含义: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关心自己的精神生活,读后感《《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她还坚定的说:毫无疑问,作为教育者,我们的责任包括正视精神信仰问题.

无疑,诺丁斯是在用“关心”来治疗千疮百孔的教育.她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让人类活得智慧、道德和幸福.

如何具体地实践关心教育?诺丁斯告诉我们,需要因地因人采用不同的策略:或严厉或温柔;对严肃者要敬慕和尊重,对温柔随和的人可以通过拥抱;有时,关心只需几分钟的注意,有时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她提醒我们,智力上的注意力并非就能转移到人际关系中去,很多智力高度发达的人对其他人和其他生命形式毫无兴趣,漠不关心.

教育学生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一种鼓动关心和连续性.如果希望教育成功,必须从建构信任关系开始,并且持续维护和完善这种信任关系.

在学校里我们会过多的强调学习.所有的话题都离不开学生的学习.这样过多的强调就在无形之中加深了孩子对成年人的不满.他们抱怨大人们不关心他们.在任何地方都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孩子是国家的未来等等.可是现在我们的教育是以学科教育为主,很难再花很多的时间去关心一下孩子.所以当我们的孩子遇到火灾的时候他到底会不会自己逃脱危险?

教会孩子学会自我的关心.自我的身体只是一个方面,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义自我的情感部分,精神部分和智力部分.

关心不是孤立的,自我从来就是存在与一系列人际关系之中的.在特定的时间内,我们作为个人的态度与行为将会影响身处的各种人际关系的质量,我们要教会还学会关心他人.作者用整整的一章节文字来讲述.总结下来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作者认为存在很多所有人都共同关心的领域,因而孩子在这些领域内的能力必须得到开发.第二,驾驭必须开发所有孩子都具有的某种特殊能力或者智慧,这要求我们对猛力的多元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第三,对各种关心领域的重视和能力的开发必须要考虑由于性别,民族和宗教而导致的各种差异.

看了整本书我觉得深有感触.如果我们真正爱孩子,我们就要不仅尊重孩子们所显示的各种才能以及他们后来所从事的各种职业,我们还要深切的关心他们.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8

我给大家推荐的一本好书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内尔.诺丁斯教授,她热爱教育事业,有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必须立足于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别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

在这本书里,作者首先教会了我作为普通人如何正确善待身边的人;其次,更教会我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对新时期教育理想的另一层面的思索和追随,让我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关心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同事,每一件事情……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觉和平时的书籍有不一样的感觉,初读时,感觉这本书难读,难懂,更谈不上理解。什么原因呢,我想,这可能是跟个人粗浅的知识水平有关,或者是自己原有的对“关心”的真正实质含义上的认识与理解不够深入有关,其实平实平淡的生活,我们不也是在关心着一些人和事吗?这些让我们司空见惯的关心不以为然,也不足为奇。但是,以上的观点在我读完这本书后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那样的深刻,那样的有内涵。所以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我们当前的教育成果,不时会出现只重知识而轻能力的现象,从而导致“高分低能”的学生的产生,这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这让我们无比担忧。我们有必要去思考这个严竣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育对策,让学生在学校里面,得到教师的关心教育,锻炼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与学生共同成长,学会关心他人。

平等的关系可以培养自信的人。作为老师平时应该重视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身作则,共同关心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学校里面感受家一样的温暖;内尔.诺丁斯教授在书中就谈到她在学生时代得到老师的关爱使她产生对师生关系的终生兴趣,结合自己,我学生时代也得到多位老师的悉心关怀和鼓励,才能在求学路上慢慢成长起来,对于其他得不到老师喜爱的同学来说,我是幸运的,所以,今天的我们,作为师者,应该有责任去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留下清香的幸福的味道。

当然,我们也要教会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知道同学之间的友谊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朋友间也需要共同维系,并真诚共处,懂得和同学分享,帮助同学解决问题,鼓励同学积极求进。

2、与同事一起合作,学会关心每一个学生。

宽容和尊重是良好的同事关系。没有共同目标,不会走同一条路,不走同一条道,我们不会成为同事。而共同作为教育人,我们更有着有共同的教育目标,那就是培养人,培养社会人,培养优秀的全面发展的适合社会进步的人。所以,共同学会关心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当有了责任,我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从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环境、心理情绪、思想动向开始,如果做到了,我们的教育将成为理想。

3、每天留出一定时间进行关心教育。

这是作者的设想,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在学校这样做,读到此处时,我猛然想起我们现在大部分学生都生活在优越的条件当中,成长在蜜罐里,可谓是温室里的小花。他们对别人的关心,特别是父母的关心都视而不见,甚至是理所当然,不会感谢,不会感恩。如果学校有了这样的显性的主题教育,我想,我们的学生成人后,必定是一位善良的社会有用的人,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成就友邦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用作者的话作为结束语,她认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当代教育可以借助关心而重新焕发生机。我们谨记,我们行动,让关心成为真实可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这种感性的教育模式似无形是有形,因为它就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是一种教育思想,我们当将这样的教育信念化作行动力,在教育征途中渗透,培养健康、有能力、有理想、有智慧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9

1.家长或者教师往往觉得他们知道学生的利益是什么,因此他们会很轻易的决定那些利益是什么,而从来不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当学生们被迫做他们不愿意的事情的时候,他们会说:“有一天你会感激我强迫你做这个!”有时候这种预测会成为事实,我们确实对当初坚持己见的教师心存感激。不经意间,我们视这种强迫有利无害或者无伤大体,但是实际上那些行为对特定的关心者甚至甚至对未来整整一代人的有害影响不过是被掩盖了而已。那么,被掩盖的有害影响是什么?P3

2.“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学校、教师和家长。”这句话是否正确?

如果搞不清楚要教什么,以及付出什么代价来教,那么宣称所有孩子都可教就是毫无意义的。大多数孩子都能学会很多东西,但事实上,不管老师教的多么好,学生们之间的接受程度总是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譬如,对数学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学生在几何上的成绩就会有所不同。一些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可能永远不明白数学推理的逻辑与魅力。我认为这部分学生应该享有发展其他方面才能的机会。道理很简单,这就像总是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搞不明白印象派画作的技巧、音乐赋格曲的结构或者神学的精要一样。P44

3.在当前的人文教育体系中,什么样的学生将会从事蓝领工作?造成的后果是什么?P48

按照当前教育体系的设计,蓝领工作将由在标准人文教育课程竞争中落后的人来做。没有多少人认识到,成功应该具有不同的形式,持各种不同才能的人应该都有成功的机会。在这种教育体系里,众多可尊重的工作与职业被忽略了。事实上,虽然人文教育不是某种职业的训练,却是某些职业的训练。普通教育成了为学生升入大学做准备的教育。这种实践的结果是,大多数孩子既没有得到任何有实际价值的知识或者技巧,也没有养成一种对未来最终要做的工作的欣赏和喜爱。相反,他们很有可能学会一种对体力劳动者的鄙视,这种鄙视也有可能指向他们自己。

4.建立一种新教育模式,它包括什么?

首先,关心自我,包括对身体、情感、精神,智力的关心,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潜力与局限。自我的另外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有关职业的考虑。教育要让学生搞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再者,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要学会关爱他人。新教育模式应正大光明的赞美传统的女性职业。所有有能力的成人都应该把关心孩童和照顾老弱病残视为己任。这些工作不应该只由女性来承担。学会与周围的人建立一种富于关心的关系,学会如何对待各种人群组织或者社会集团,学会与不同人打交道的不同技巧,学会欣赏植物生命的奇妙,怎样关心非生命的物品和器具,关心意识形态世界里思想和知识。P58-73

5.“真正的教育变化只能在权力的转换过程中实现。”是什么意思?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10

在现阶段的学生教育中,我的感觉是我想去关心学生,但是对于学生的关心不得法,没有学会如何关心学生,因此,在看到这本书的题目《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这一课题时,我兴奋的拿起了这本书,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合适的关心学生的方法。

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通常把自己置身于一位教师的角色,而学生到底在想些什么,我们没有深入的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是我所想要的”和“什么样的教育是你所想要的”必须同时探讨。

我希望孩子们幸福,但是“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所希望的幸福与孩子们所希望的幸福是否相同?我们强加于孩子们身上的幸福真的是幸福吗?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书介绍了需要我们关心的几项重点:关心与连续性、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陌生者和远离自己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我认为在平时工作中我们所做到的只是关心自我和关心知识,而对于其它的方面并不十分重视,因此导致的问题有许多,需要弥补的地方也有许多,所以我又认真阅读了我们最熟悉的两部分——关心自我与关心知识。

关心自我的组成部分有自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职业生活、娱乐生活情感和智力生活,本文主要介绍了前四项;而关于关心知识则重点讨论了数学和艺术这两门学科,以上各方面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心知识中数学方面。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他已被用来作为筛选学生的工具。但是学生学不学数学不应该受年级的限制,要让学生了解如何关心数学、接受数学,这才是我们现阶段的教育中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心学生,应该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注重平时教学中的引导。无论是现阶段热爱数学还是在数学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我们都应从我们的教学出发,从我们的教学设计出发,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趣味,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鼓励那些热爱数学,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多学数学,也应该帮助那些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觉他们在数学上的潜力,创造一种学习数学的氛围。不能让没有数学能力的人决定一个学生的自我价值。因此,教育过成长的引导就成为数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进行引导便成为我现阶段思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学会关心,不是仅在理论上完成就万事大吉了,而是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发现,修正,再实践,如此循环反复,最后达到最终的教育目标。

关心是一门奇妙的学问,如何才能与更多的学生建立一种充满关心的师生关系,怎样帮助他们更好地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动植物,关心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奇妙的知识和学问?在不断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有可能会发现教师的真谛所在,也就进一步了解教育的方法,关心的方法。

学会关心,学会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我们便又向一位好教师走近了一步!

以上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原创文章,作者:fengj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ality-surveys.com/zhishi-2401.html

(0)
fengjun
上一篇 2023年12月1日 下午6:00
下一篇 2023年12月1日 下午6: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