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风格建筑
中式风格建筑特点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因为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气候地形的不同,所以中式风格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中式建筑可以根据据风格和用途分为皖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川派六大派系,每个派系的建筑特点都是不同的。
1、皖派
皖派比较有代表性的分支系列就是徽派。
皖派建筑特点:
(1)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
(2)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
(3)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有特色;
(4)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徽派的另一个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均用高墙围起,谓之“封火墙”。
2、闽派
闽派建筑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土楼”,是一种供聚族而居、具有防御性的居民建筑。
闽派建筑特点:
(1)一般单体建筑规模宏大,形态各异,依山傍水,建筑风格独特,工程技术高超,文化内涵丰富;
(2)在空间结构上,用厚实的夯土墙承重,内部以木结构、穿斗式结构为主;
(3)在功能上,楼内生产、生活、防卫措施齐全。
3、京派
京派建筑是中国北方院落*为典型的民居,四合院就是*典型的京派建筑。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
京派建筑特点:
(1)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
(2)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
(3)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
(4)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
四合院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的。
4、苏派
苏派建筑是南北方建筑风格的集成大者,园林式设计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苏派建筑特点:
(1)苏派民居以南向为主,这样可以冬季背风朝阳,夏季迎风纳凉,充满了江南水乡古老文化的韵味;
(2)翻墙黛瓦,体量小而轻巧,低层高密度,错落有致,有多数建于沿河,形成前街后河、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情。
5、晋派
晋派只是一个泛称,不仅指山西一带还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部分地区,只是在这些地区当中山西一带的建筑风格较为成熟。
晋派建筑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山西的城市建筑,另一类是陕北及周边地区的窑洞建筑。
晋派建筑特点:
(1)稳重,大气,严谨,深沉;
(2)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瓦磨合,精工细做。
6、川派
川派建筑是流行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一种建筑风格,为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建筑风格,其中吊脚楼*为典型。
川派建筑特点:
(1)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设计,建材以木、石灰、青砖青瓦为主;
(2)为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传统民宅建筑多为木穿斗结构,斜坡顶、薄封檐,开敞通透,轻巧自如;
(3)建筑的梁柱断面较小,外墙体的高勒脚、半桩台,室内加木地板架空。
除了吊脚楼,傣族竹楼和侗族鼓楼也很有代表性。
中式风格建筑代表
中式风格建筑代表除了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之外,还有很多民居特色的建筑,例如南方的干阑式建筑、西北的窑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毡包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等。
1、干阑式建筑:
干阑式建筑是以桩木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龙骨)承托地板,构成架空的建筑基座,于其上立柱架梁的干栏式木构建筑,是原始巢居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2、窑洞建筑:
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具有冬暖夏凉,不破坏生态,不占用良田,经济省钱等优点。
3、毡包建筑:
毡包一般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易拆装、便游牧。
4、四合院建筑:
四合院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中式风格建筑大师
1、贝聿铭
简介:
男,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
学习经历:
贝聿铭于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
获得奖项:
曾获得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大师”。
代表作品:
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
2、梁思成
简介:
男,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学习经历:
1915年,入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1924年,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肄业)。
获得奖项:1984年中国*建筑设计一等奖、198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代表作品:
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以及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
3、潘谷西
简介:
男,1928年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历任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讲师、教授、建筑系副主任,我国古建筑学家。
学习经历: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
获得奖项: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届全国*图书一等奖、江苏省及南京市"五个一工程"奖等;
代表作品:明孝陵保护规划与修复设计、南京朝天宫建筑群修复设计、高邮南门古街保护与修复设计、高邮古驿站--盂城驿修复设计、苏州瑞光塔修复设计、常熟燕园修复设计等。
原创文章,作者:fengj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ality-surveys.com/zhishi-55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