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瓦流淌的方向》是中国与塞尔维亚首部合拍电影,该影片以一个中国旅行文学作家的视觉,目睹塞尔维亚这个在历史上经历多次战乱的国家,虽然凋败痕迹四处可见,但人民仍旧豁达乐观,文化依旧活跃的故事。该影片又将传递着怎样的故事,不妨就来看看关于萨瓦流淌的方向观后感吧!
萨瓦流淌的方向观后感1
陈丹燕的导演处女作《萨瓦流淌的方向》诞生了,它也是中国与塞尔维亚首部合拍片。这部非虚构电影以93分钟讲述一个旅行中的中国作家如何感受曾经存在的南斯拉夫,以及历经动荡的塞尔维亚人在今天如何如常又热烈地生活。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萨瓦流淌的方向》入围了“SIFF狂想曲”单元。6月2日晚,伴随着《献给埃武拉的探戈曲》的旋律,一场小型放映活动在思南书局举行,陈丹燕特意带来了一瓶塞尔维亚红酒,一瓶塞尔维亚白酒,一点55度冷泉修道院自酿的烧酒,跟来看电影的人一起举杯、关灯、观影。
“就像去拍一个作者电影那样,我想电影呈现的场所不是红毯和高级的影厅,而是书店里的一个空间,被书和纸质印刷品拥抱着,还有一杯塞尔维亚的多瑙河流域出产的红酒,这是个梦想,并不执着却也长久。”陈丹燕动情地说,“在这个时刻,世界真美好,梦想实现了。”
6月2日晚,一场小型放映活动在思南书局举行。这里也正在举办“书桌前的辽阔——陈丹燕图片展”。丁晓文 摄以灵魂感受“他们”和“我们”
在陈丹燕看来,这部电影说到底不是简单介绍一个国家,而是试图回答一个世界观的问题——面对世界上的种种伤害,人们要靠什么活下来。塞尔维亚人告诉陈丹燕,战争、创伤、经济……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永远是“你生活的方式”。
比如即便面临书店生存困境,书店老板也能在获得一小笔资金后笑言:“我们还可以去夏威夷了”;又比如书店人即便上午还在忧心能不能卖出十个欧的书,晚上朗诵经典时脸上又洋溢着另一种幸福的表情。
影评人王培雷(独孤岛主)发现《萨瓦流淌的方向》和前南斯拉夫作家、诺奖得主伊沃·安德里奇作品里的调性非常吻合。安德里奇虽然写的是大历史,但呈现的是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小人物。《萨瓦流淌的方向》也是如此,聚焦非常平常的生活场景,但缓慢地去接近当代的塞尔维亚灵魂。
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蒋卫民同样感受到,对于那片土地,陈丹燕不是一个旁观者,“她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那里的人,那里的情感,那里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与文化。”
“我相信一句话,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认识对方。陈丹燕在这部片子里有一种非常自觉的跨文化的追求。我们的民族也经历过创伤,但我们的民族里有一种非常顽强的东西,陈丹燕其实找到了我们这个民族跟塞尔维亚这个民族之间的一种关联度。”影评人、上海视觉学院客座教授孙孟晋说。
陈丹燕在书桌前一部“从未有过”的作者电影
观影中,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上影集团国家一级导演朱枫想到了四句话:“作家电影总如诗,左岸当年逞一时,萨瓦河边小夜曲,陈丹燕变杜拉斯。”
在他看来,《萨瓦流淌的方向》有自己的品格,自己的调性,它不光是一个作者电影,还是一个作家电影,这在中国就更稀缺了。1960年代法国新浪潮里有一个专门的流派——“左岸派”,许多作家参与了电影的创作,拓宽了电影的边界,比如阿兰·罗布-格里耶、玛格丽特·杜拉斯等,使得作家电影成为了一种新电影的标志。“包括另一位女导演阿涅斯·瓦尔达。前些年老太太也拍了一部纪录片《脸庞,村庄》,在戛纳引起了轰动。我觉得陈丹燕跟她特别像,都是用自己的眼睛和双脚,去展开一段心灵的旅行。”
孙孟晋直言《萨瓦流淌的方向》是一部跨文本的对话,是一个写作者在灵魂中的访问,“这样的电影,这样的纪录片,可能中国之前真的没有。”上影集团国家一级编剧、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张琪深以为然:“我们好像从来没见过这样独特的电影表达,它对电影语言可以说是一种革命性的运用。”
“它不是一部简单的纪录片,更是一部用镜头书写的文学作品,或者反过来说,是一部用文学和文化视角去讲述的纪录片。”让蒋卫民最为感动的是,从前书写上海无比细腻的陈丹燕,拍出了《萨瓦流淌的方向》这样一部世界公民的作家电影。
在所有“不确定”里,等待真爱
“对于电影来讲,我自己的体会是和我写书是一样的,当你进入一个创作状态的时候,你能够做的就是把你全身的力气使出来,把你心里想要说的话合适地表达出来。”
在活动现场,陈丹燕也分享了《萨瓦流淌的方向》的创作心路与花絮故事。“我记得自己当年写第一个长篇小说,整个冬天就穿一套运动服,因为它非常宽大。只要衣服碰到我的身体,我都觉得这是束缚。其实这个电影也是用这个方式完成的。”
工作中的陈丹燕在拍摄过程中,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不知道这一天会发生什么。早上四点半,导演周洪波会手拿一卷佛经来回踱步,念叨着“今天我要怎么办”。而且拍摄团队由两个国家的成员构成,中国团队讲中文,塞尔维亚团队讲塞语,联合开会讲英文,有时就同一个英文单词,两边人理解的意思还不一样,“会出现很多误会,很多不确定性,我们的片子就是在这样的‘不确定’中拍出来的。”
恰恰塞尔维亚就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的地方。但从《捕梦之乡》到《萨瓦流淌的方向》,陈丹燕看到了塞尔维亚人面对悲剧或宿命的顽强与乐观。她无比希望大家都有机会去到塞尔维亚,去感受一个受创无数的民族,如何一次次勇敢地、热烈地、义无反顾地去追寻生活,去拥抱爱。
就像塞尔维亚一首歌里唱到的:“但愿在我生命的最终,我相信这世界有真爱”。
萨瓦流淌的方向观后感2
陈丹燕创作执导的这部记录电影,是中国和塞尔维亚合作拍摄的首部纪录电影。将通过一个中国旅行文学作家的视角,目睹和发现这个在历史上经历多次战乱,九十年代又经历了长达三个月轰炸的国家,人民仍旧豁达乐观,文化仍旧活跃,对精神生活依旧热爱。电影将通过两个纪实故事予以表达这一积极主题:1.一架得而复失的,放在街角酒吧树下的德国旧钢琴。对钢琴的寻找过程。2.一家巴尔干地区最重要的塞尔维亚书店的生存故事,人们对它的尊重与热爱以及依赖依旧,书店里百年来塞尔维亚最重要的作家们的大幅黑白照片,仍旧在墙上深深注视着书店中发生的一切。
塞尔维亚是欧洲第一个向中国游客免签证的国家。据了解,陈丹燕的写作得到塞尔维亚读者的共鸣,塞尔维亚旅游局决定在2016年11月授予陈丹燕塞尔维亚旅游形象大使的称号,以推动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与文化交流。陈丹燕也是塞尔维亚历史上第一次授予形象大使称号的外国人。
中国与塞尔维亚远隔万里,民族不同、文化迥异,透过《萨瓦流淌的方向》这样一部非常别致的电影,将会为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架起了桥梁。通过这部合拍片,透过一位中国女性作家、导演的视角,塞尔维亚也将展示出自己独具魅力的文化和历史,中国观众也会对塞尔维亚的文化、艺术获得更多更全面的认识。
萨瓦流淌的方向观后感3
由著名作家陈丹燕执导的纪录电影《萨瓦流淌的方向》,入围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狂想曲”单元。《萨瓦流淌的方向》是陈丹燕的导演处女作,也是中国与塞尔维亚首部合拍片。
5月的一个下午,我们来到思南书局,在顶层阁楼里,遇见正在为一周后的图片展忙碌的陈丹燕。这个名为“书桌前的辽阔”的图片展,展出的是20幅陈丹燕拍摄的照片,也记录了8年来,一部电影的诞生。
因为喜欢小说《哈扎尔辞典》,2014年陈丹燕前往作者的故乡塞尔维亚,一段旅程注定了她与电影的缘分,于是,就有了辽阔世界里的这部电影,以影像的方式表现作家内心的成长,探索和理解这个世界。
在忙碌的间隙,陈丹燕和我们聊起了关于这部电影的故事。
萨瓦流淌的方向观后感4
《萨瓦流淌的方向》既是陈丹燕的导演处女作,也是中国与塞尔维亚首部合拍片,93分钟的影片,将塞尔维亚的历史和当下不疾不徐地娓娓道来。这部影片让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朱枫想起了1973年的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其实这两条河是连在一起的,在地理上、历史上也是相连的,都给我们一种特别惊艳的感觉”。他表示,这是陈丹燕的电影,也是一部典型的作者电影、作家电影,是在中国影史稀缺的电影类型,拥有自己的独特品格和调性。“1960年代,法国‘左岸派’电影中,许多作家也参与了电影的创作,拓宽了电影的创作。比如罗伯·格里耶、玛格丽特·杜拉斯等等,使作家电影成为一种新的电影的标志。包括前些年阿涅斯·瓦尔达带来的纪录片《脸庞,村庄》在戛纳就引起了轰动,陈丹燕跟她特别像,就是用自己的眼睛和双脚去推行一段心灵的旅行。”
在《捕梦之乡》中,陈丹燕如此描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留给自己的印象:“这个城市被占领过四十次,它久经沧桑却不屈不挠地活下来,所以这里的人才懂得享受一朝一夕之乐。”在以影片表现这个国度、表现这个民族、表现文化时,朱枫认为,陈丹燕展现了一种凝视的态度和特别深情的笔触,“凝视它的人物,凝视它的场景,凝视它的历史,不光是凝视历史的废墟和灰烬,更是被那种沧桑所引渡的沉静之美、灵魂之美。她在影片中对这段历史的态度拿捏得特别精确,表现得非常清晰。这是一部特别诗性的电影,也是中国从未有过的一部作家电影。”
从文字跨越至影像,陈丹燕试图打通不同媒介在审美和理解上的隔阂:文字带给读者的是抽象的想象力,电影带给观众具象的想象力,这两个想象力之间,有没有一个可以联通的通道?这种联通是损失了两部分的想象力,还是有一个灰色地带可以包容二者?“我希望这部更多基于文学的非虚构电影,可以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可以跨越不同领域的隔阂,跨越语言、文化背景上的障碍,展现出一种辽阔的世界观。”陈丹燕说。
“这是一次跨文本的探索,从战争到对文明崩溃的感知,陈老师是从非常敏锐的角度去看的。在这部影片里,有一种非常自觉的跨文化的追求。”上海视觉学院客座教授孙孟晋表示。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孙孟晋谈及许多画面中的“隐语”,并提出影片从纪录片的角度而言拥有非常流畅的流动感,“她是以一个作者的角度进入的,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去接近这个民族的本身,让我感受到了在灵魂中的一个个访问,并形成了一个跨文本的对话。”
影片中,陈丹燕以26段独白串联起了作者电影的个人性、文学性以及内在的思考性。这也是在反复思索之后所形成影片结构线——作家独白系统。与此呼应的,则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她伏案整理素材、写作的过程,她将其称为“作家书桌系统”。“我要自己完成一部影片的编剧和拍摄,是想要探索在文字的抽象思维和影像的具象思维之间,是否存在一个相融并放大想象力的空间。因此在影片里建立了一个纲领化的作家书桌叙事。”陈丹燕说,“坐在巴尔干漫游之路上的那些书桌前静默,我心里嗡嗡地酿着思想之蜜。酿成的蜜,就成为写作的材料,也成为我生命历程的门牌。”
“这部影片最让我感动的是,她不是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而是用自己的灵魂和心灵在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人,感受他们对文化历史和一去不复返的那些情感,并进行追溯。许多镜头,让身为观众的我们有一种熟悉而又陌生,很难言明的东西。”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蒋为民对影片的感受正像陈丹燕所展示的,是一部用镜头在书写的文学作品,或者反过来说,是用文学和文化的角度去书写的纪录片。“在这样一个跨文化的作品里,她精准地找到自己的知音,让大家一起徜徉在这条我们没有看到的萨瓦河里。”
“《萨瓦流淌的方向》中,文学性是在慢慢流淌的,是通过所有的造型、所有的画面、所有镜头的移动带着我们一起走进去,然后慢慢地感受的。”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张琪说,“我们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独特的表达,这对电影语言来说是一种革命性的运用。”观看这部电影,让影评人王培雷博士(网名独孤岛主)想到的是塞尔维亚作家伊沃·安德里奇小说的调性,“安德里奇虽然写的是大历史,但是以小人物的生活流呈现的,各种各样的人在他笔下的画面里走来走去,陈老师的电影其实也是这样子聚焦的,都是平常的生活场景,在其中缓慢地去接近当代塞尔维亚式的灵魂。”
“电影跟我写小说是一样的。”对于自己的创作心态,陈丹燕说,“当你进入一个创作状态的时候,你能够做的就是把你全身的力气使出来,把心里想要说的话合适地表达出来。并不是在想我要用什么手段,要用什么姿势,那些全都是不重要的。”
萨瓦流淌的方向观后感5
《萨瓦流淌的方向》是上海女作家陈丹燕第一次执导的纪录长片,也是中国与塞尔维亚的首部合拍片。缘于对“1984年南斯拉夫最佳小说奖”获奖作品《哈扎尔辞典》的喜爱,2014年陈丹燕前往小说作者米洛拉德·帕维奇的故乡塞尔维亚,并将沿途见闻与思考结集为《捕梦之乡——<哈扎尔辞典>地理阅读》。
行走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这座历经磨难、几番被毁又浴火重生的城市,会给每一位进入它的旅行者带来文化、情感、现实的多样触动。也许对文字本身的表达局限忽有所感,也许对影像的光影魅力一直情有独钟,陈丹燕又创作了纪录电影《萨瓦流淌的方向》。在这部影片里,没有出现帕维奇故居等旅行文字中描绘过的场所,也没有关于塞尔维亚古老文明的追溯,换句话说,这部作品在内容上并没有与《捕梦之乡》形成互文,展现在银幕上的,是萨瓦河静静流淌着的“此刻”。
影片讲述了三位生活在贝尔格莱德的知识分子,如何费尽心力守护当地文化,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热爱、坚守和信念。故事层面,我们看到童年亲历过大轰炸的中年策展人,试图用衣服、明星海报、警车等在时光消逝中已然蒙灰、黯淡甚至被人们遗忘的南斯拉夫时代的日常用品,做一场短暂的展览,以此纪念或者追问今日之来处;看到曾经出版过众多经典著作的书店日益难以为继,年迈的经理为基本的运营费、图书存储仓库四处奔波;看到从宽敞展馆搬迁到单幢小楼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在极其逼仄的环境中因地制宜,仍然推出画作展览。主线之外,我们还看到街头拉琴为参加国际比赛攒钱的美丽少女、嬉闹的孩童和一个又一个诸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
由此出发,故事之上,我们看到了同为知识分子的陈丹燕带领观众进入的影片精神层面。在纷争不断的巴尔干半岛,这些具有理想主义光芒的普通人,面对历史遗留和现存的种种困苦,带着旁人眼中的“傻气”,为文化传承和发展一直默默努力。他们焕发出的精神魅力,即民族所独有的文化力量,也就是影片最后人们口中非常朴素的理念——任社会动荡变迁,他们依旧会坚守的“生活方式”。
精神之外,影片还展现出了深厚的情感力量。导演陈丹燕的独白贯穿始终,其具有的多重身份带来了奇妙的情感交汇。对于故事发生地而言,她是外来者、旁观者和记录者,对影片观众而言,她是引领者,而对被采访者而言,她就是来自异国他乡又精神相通的朋友。陈丹燕诸多文字中饱含的真挚情感,同样流露在影片之中。她和片中人物以及银幕前的观众所进行的情感交流,具有动人且持久的光彩,某种程度上,那也是能够超越距离与隔阂的力量。
《萨瓦流淌的方向》以影像展示了陈丹燕艺术世界的另一面,她以具有“作者电影”的美学追求和“作家”的独特视角,为以商业电影为主的电影生态带来别样风姿。也许这样的电影排片不多也并不盈利,但代表了上海电影的文化品格,实在多多益善。
萨瓦流淌的方向观后感6
《萨瓦流淌的方向》用3段真实故事,勾勒出今日塞尔维亚剪影:贝尔格莱德闹市中,一间著名书店不复昔日光景,举步维艰;一座当代艺术馆,一直在倒计时等待重开;一位年轻的艺术策展人,在默默收藏时代、记忆和气味,筹备他理想中的展览……
2014年,陈丹燕带着塞尔维亚长篇小说《哈扎尔辞典》造访塞尔维亚,深深爱上了这个“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后不断重游,拍下大量影像素材。
“每一次去塞尔维亚,都看到很多不同,我想把它记录下来、留下来。”陈丹燕说。
因一个偶然的机会,陈丹燕与电影人王晔相遇。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以塞尔维亚为主题拍摄一部人文纪录片。从2017年至20xx年,中塞两国制作团队携手合作,克服各种困难以及疫情的影响,完成了拍摄创作。
制片人王晔说,纪录片《萨瓦流淌的方向》聚焦当下塞尔维亚人的日常悲欢,展示塞尔维亚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历史魅力,也描绘出塞尔维亚人民豁达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群像。
“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他们骨子里那种乐观和坚持。”陈丹燕说,希望观众能通过这部纪录片理解人心,了解世界的不同,从而体会“千山万水”的意义。
萨瓦流淌的方向观后感7
由陈丹燕创作并执导的《萨瓦流淌的方向》将以一个中国旅行文学作家的视角,目睹塞尔维亚这个在历史上经历多次战乱的国家,虽然凋败痕迹四处可见,但人民仍旧豁达乐观,文化依旧活跃。
“其实这片大地对中国人来讲,是非常亲切的,也非常神秘的。亲切是因为它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我们曾经有过古老的联系;神秘是因为,很多年后中国人开始旅行,去的都是巴黎、纽约等一些耳熟能详的地方。”陈丹燕说,“我希望能够在电影里,表达一个中国作家对那个神秘而亲切的世界的体会。”
“中国与塞尔维亚相隔很远,民族不同,文化也不同,但是电影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架起了桥梁。我相信,《萨瓦流淌的方向》将展示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特点,中国观众也将通过这部影片对塞尔维亚的人文风光、历史文化艺术获得更加丰富、全面的认识。”
萨瓦流淌的方向观后感8
《萨瓦流淌的方向》系中国与塞尔维亚首部合拍片,两年前即已入选20xx年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去年初在广州第8届金红棉影展上也做过放映,这个盛夏回到了导演和作家的故乡上海——6月2日晚,《萨瓦流淌的方向》在思南书局进行了一场面向资深影评人与媒体人的小规模放映。与该片一同入选今年“SIFF狂想曲”单元的,还有纪念德国现代舞编导家皮娜·鲍什逝世10周年全新演出实录的《起舞的皮娜》、香港电影新浪潮杰作之一的《半边人》等。
陈丹燕在20世纪80年代以儿童文学创作步入文坛,20世纪90年代转入主要面向成年人群体的文学创作,其“上海非虚构7书”和“陈丹燕旅行汇13书”等大规模创作广受赞誉。这位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的中国第一批“背包客”从1990年开始“在路上”,迄今涉足了全球600余座城市。“塞尔维亚”和“贝尔格莱德”之于国人熟悉又陌生,似乎很多时候停留于历史教科书和国际新闻。塞尔维亚共和国位于欧洲东南部,系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家,与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及阿尔巴尼亚接壤,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经其境内,其首都是贝尔格莱德。贝尔格莱德位于多瑙河与萨瓦河的交汇处,是欧洲和近东的重要联络点,被称为“巴尔干之钥”,它也是仅次于伊斯坦布尔、雅典和布加勒斯特的东南欧第四大城市。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贝尔格莱德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历史上曾先后被奥匈帝国和土耳其统治,经历过几十次战火摧残且多次被夷为平地,直到1867年才真正回到塞尔维亚人手中。历史上的塞尔维亚王国由南方斯拉夫人建立,“一战”后成为南斯拉夫的主体部分,1992年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改名为塞黑)——贝尔格莱德在1999年遭北约轰炸,黑山在2006年宣布正式独立。
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1929-2009)1984年出版了《哈扎尔辞典》并获得该年度的“南斯拉夫最佳小说奖”,这部辞典小说的开先河者扑朔迷离地描述了哈扎尔这个民族在中世纪突然从世界上消失的谜团。2014年,钟情于《哈扎尔辞典》的陈丹燕带着这部奇书前往作者帕维奇的故乡塞尔维亚,试图“带着自己的身体走进小说环境里”,陈丹燕循着《哈扎尔辞典》的阅读脉络回溯了伊斯兰教的静谧精致、东正教的严肃幽远,以至多神教时代古希腊式的原始优雅……2016年8月,陈丹燕出版了《捕梦之乡——<哈扎尔辞典>地理阅读》,同年11月她被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任命为“塞尔维亚中国旅游形象大使”,20xx年还获颁塞尔维亚总统金质功勋奖章。
自2017年起,塞尔维亚开始对中国实施全面免签政策;去年,中国海南航空公司与塞尔维亚航空公司分别开通了贝尔格莱德至北京和天津的直航航线。20xx年5月,贝尔格莱德与上海结为友好城市,陈丹燕在这年6月中旬与塞尔维亚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莉莉安娜·戈约维奇的对谈中谈了对两座城市的体认:“贝尔格莱德在巴尔干半岛的核心位置,是座建立在巴尔干走廊中央的古老城市,总是不得安宁,被强人践踏,经历坎坷,但它总能一次次从战争废墟里活下来,顽强、乐观是这座城市的精神”,“而上海是亚洲的沿海城市,它有海岸线上的优越位置,背靠着富饶而广袤的中国内陆,它天生会成为一座生机勃勃的商业城市。上海需要时刻打开自己,一旦关门,就是‘死了’。作为中国首批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上海具有强烈的现代性和包容性。所以,开放和包容是上海的生命力。”
写完《捕梦之乡——<哈扎尔辞典>地理阅读》之后,陈丹燕对于“南斯拉夫的知识分子是怎么生活的”“面对伤害,人应该靠什么活下来”这类问题,仍然没有足够明晰的答案,探索仍在继续。在上海与贝尔格莱德结为友好城市之前,陈丹燕在与电影人王晔的一次偶然相遇中一拍即合,发愿以塞尔维亚为主题拍摄一部人文纪录片。就这样,这个中塞合拍项目2017年正式启动,克服了资金有限、疫情干扰等困难,在20xx年拍竣并开始国际发行。陈丹燕的26段个人独白,串联起了这部93分钟的纪录电影——贝尔格莱德在几个世纪里饱经战火,被摧毁又重建了四十次,那片大地上的民众依然热烈地生活着——影片将塞尔维亚被轰炸的历史影像资料和破败凋敝的建筑群形成古今历史对话,通过对多人的采访,对比展现这个多灾多难民族乐观豁达的心态。
塞尔维亚历史最悠久的书店Geca Kon的店长兼总编辑米兰科维奇与艺术策展人乌诺斯这两条老、少塞尔维亚知识分子的主线,在片中并行着。影片的英文名是“The Storage”,即“仓库”,或具象或抽象的“仓库”遍布片中。米兰科维奇教给陈丹燕一个塞尔维亚语单词“Riznica”,特指存放珍宝的库房。隶属于普鲁斯维塔出版社的Geca Kon书店在南斯拉夫1992年解体前红极一时,最高峰时期拥有上千家门店,私有化浪潮后萎缩到只剩下这一家店,米兰科维奇艰难又自尊地维系着Geca Kon的生存,至暗时刻还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度)的前南斯拉夫作家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作品的出版筹措到印刷经费。可即使Geca Kon搬到租金更便宜的郊区库房仍无济于事无力回天,20xx年的一场暴雨将转运到这里的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旧书彻底报废了。在影片制作完成后,Geca Kon已经被一家私人出版公司收购而终结其昔日辉煌,《萨瓦流淌的方向》成了献给它的一首挽歌。
与米兰科维奇老先生同样举步维艰又不轻言放弃的,是中生代的艺术策展人乌诺斯,当城中的当代艺术博物馆难以为继后,他只能靠着做婚礼策划的零工来维持生计,但只要手头略有宽裕,他就开始策划各种有关前南斯拉夫主题的艺术展览。在当代艺术博物馆闭馆十年后,当一个只有24小时的临时展览得以在鲜花市场举办时,乌诺斯还是费力地从尘封的仓库里取出了最昂贵的藏品:一辆上世纪70年代在城中街头巡逻的警车。
93分钟的《萨瓦流淌的方向》放映完毕后,知名策展人、文艺批评家和纪录片导演孙孟晋即席发表观感,他认为“这是风格鲜明的‘作者电影’,是一部跨文化的诗意纪录片,从战争与文明的瓦解带给一座城市的创伤入手,导演找到了互文性和人类体验的相似点,整部片子结构上有成熟的处理,书商和艺术策展人的双线结构,无不隐喻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第一人称的画外音很吸引人,配之以很流动的镜头语言,导演没有直接造访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宫殿’,也没有聚焦萨瓦河,但一个访问者和小人物世界的对话与沟通,却是生动有趣的,也是‘作者电影’的范本。有几处如纪念碑的出现,简直是智利名导古兹曼《纽扣战争》的关联。”
一次25个座位的放映结束了,陈丹燕像做了一场梦,映后第二天的清晨她还感慨:“就像去拍一个‘作者电影’那样,我对电影呈现的场所不是红毯和高级的影厅,而是书店里的一个空间,被书和纸质印刷品拥抱着,还有一杯塞尔维亚的多瑙河流域出产的红酒,这是个梦想,并不执着却也长久。有点像我小时候结巴,心里有点想将来当一个不用说话却能一直表达的作家那样。这个梦想小,飘忽而执着。”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在即,入选“SIFF狂想曲”单元的《萨瓦流淌的方向》将于6月11日和6月17日分别在院线进行正式展映。除了祝贺,孙孟晋更希望“陈丹燕老师更沉浸于西语诗意纪录片的魂,贡献更世界语言的范本”。
萨瓦流淌的方向观后感12
萨瓦流淌的方向观后感13
萨瓦流淌的方向观后感14
萨瓦流淌的方向观后感15
原创文章,作者:fengj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ality-surveys.com/zhishi-13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