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一,中国高原医学专家,从事高原医学研究6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为我国高原医学谱写新篇章。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主持制定一系列藏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吴天一事迹观后感想优秀精选,欢迎大家阅读!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吴天一事迹观后感想优秀精选1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线最长,施工条件最艰巨的铁路工程,每年有数万工人在海拔4000米至5072米的唐古拉山高强度作业。吴天一被任命为铁道部青藏铁路一期建设的高原医学顾问和二期建设的高原生理研究组组长。
吴天一多年的研究成果被运用于救治铁路建设者的高原疾病上。在他的指导下,青藏铁路建起23个供氧站、25个高压舱站。他提出“三高三低”急救措施,亲自撰写《高原保健手册》和《高原疾病预防常识》,并送到每一个施工者手中。
在工程建设中,大到铁路沿线供氧站、高压氧舱的建设,小到员工起夜,吴天一都想到了,并做好了保障工作。他说:“别小看晚上起夜,很多人就倒在这‘一泡尿’上。睡得热乎乎的,突然跑出帐篷去上厕所,外面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一旦感冒就很容易发生高原肺水肿。在我的建议下,使用带暖气的卫生车晚上与住宿室对接,供建设者上厕所,也防止环境污染。”
无论白日还是黑夜,吴天一都不能放松。“很多时候都是深更半夜打来电话,说出现了什么样的病情,该怎么办?我依照病情,该进高压氧舱紧急抢救的赶紧抢救,该往下转移的就赶紧转移。”吴天一说,5年中,他进行了不下几百次的电话紧急处理。
在吴天一的指导下,在青藏铁路5年建设期间,14多万人“零死亡”,被国际誉为“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主动请缨 参与玉树地震抢险救灾
20XX年,玉树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在4000米的高海拔地区,高原反应严重威胁着来自全国救援队员的健康。吴天一立刻向青海省卫生厅请战,因他的年龄和身份,省卫生厅未敢答应。
“我当时就去找主管副省长,只说了两句话,玉树发生高原地震,我是从事高原医学的,我必须去,而且现在就走!”于是,吴天一任组长,率领14人组成的高原病防治专家组赶赴灾区救援。吴天一是抗震救灾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救灾专家。他说“救命如救火,一看那种情景我就豁出去了!”他不顾年事已高,走进灾情最重、海拔最高的上拉秀、禅古、扎西科等乡村,他还发挥精通藏语的优势,对灾区群众进行心理疏导;马不停蹄地从一个救援点奔赴下一个救援点,为参与救灾的部队、消防官兵、医疗队员讲解高原疾病预防知识,为在震后第3天便将3000多名重伤员全部运出灾区立下汗马功劳,并成功抢救了36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协助卫生部制定“玉树地震高原病防治规范”……
半个多世纪以来,吴天一始终奋战在青藏高原第一线。他拒绝了内地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放弃了去美国跟年迈的父母、妹妹团聚。他说,“我的事业在青藏高原,我是‘世界屋脊’的儿子!”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吴天一事迹观后感想优秀精选2
然而,高原病当时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还尚属空白,吴天一摸着石头过河,经过长期研究,认为这是一种高寒低氧环境的特发性疾病。但是具体的发病原因以及相关应对之策还需进一步研究。这一研究,就是60多年。
“守护好高原人民和高原建设者的生命健康是吴天一的初心,也是他一生的价值追求,正如他所言:‘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高原医学研究。’”青海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李晓东在宣讲会上说。
据李晓东介绍,在超过半个世纪的高原医学研究生涯中,吴天一院士常年与高山、冰川、雪地、草地为伴。“60多年来,他不仅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还在安第斯山、落基山、天山、帕米尔和喜马拉雅等地进行了长期的综合考察和探索”。
1979年至1992年,吴天一主持了历时10余年、覆盖10万人的高原病大调查,到过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的大部分高海拔乡镇牧村。每到一个地方,吴天一就问哪里的海拔最高。在他看来,高原医学研究必须要去高、偏、远的地方,不落下一户一人,才能准确掌握疾病分布和患病因素。
1982年,吴天一在进行高原病大调查时发生了一次非常严重的车祸。当时他乘坐的吉普车行至橡皮山时,因山体陡峻、路面湿滑,吉普车发生侧翻,跌落近300米,他和司机血流满面,幸而大难不死。“作为高原医学人,没有献身精神,哪能获取一线科研资料?”事后吴天一回忆说。
在开创和发展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过程中,吴天一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全身14处骨折,40多岁双眼患上严重的白内障,耳朵鼓膜被击穿,年事渐高后,心脏还装了起搏器。
60多年来,吴天一院士及其科研团队推动我国高原医学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所创建的慢性高原病量化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作为国际标准,并命名为“青海标准”,于20XX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为高原病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也是首个以我国地点命名的国际诊断标准。
今年已经86岁的吴天一坦言:“现在我年纪大了,主要责任是带好我的团队,培养好年轻的接班人”。
王晋说,吴天一院士常常勉励他们——“时代在召唤、祖国在召唤、青海人民正展开双臂欢迎你,你的事业就在这里,走进大地,走进生活,你就一定会成功”。
“走进大地,走进生活”是吴天一高原医学研究的真实写照。在进行高原病普查的时候,他骑着马,赶着驮满仪器的牦牛,饿了吃点牧民的青稞糌粑或自带的干粮,晚上同牧民一起睡在摄氏零下三十多度的帐篷里,深夜点着酥油灯整理数据资料……
过去,由于文化差异,牧民们忌讳抽血化验,吴天一穿戴上毡帽、皮袄、马靴,地道的藏语一出口,牧民就亲热地拉他坐进了帐篷。
“吴天一院士正是以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职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年轻一辈。就像院士所说,年轻一辈生在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国度,拥有伟大的使命和许多建功立业的机会,更应该珍惜这些机会,投身于伟大的事业中。”王晋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吴天一事迹观后感想优秀精选3
颁奖典礼上,视频短片里一个个感人的画面,一句句真情的话语,还原了这位耄耋老人的感人事迹。
作为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1958年,吴天一响应祖国号召来到青海。当时,**的高原医学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吴天一克服自身头痛、胸闷、失眠等高原反应,频繁出入高寒地带,爬冰卧雪,为牧民治病、收集生理病理数据。受强烈紫外线的影响,吴天一40多岁时双眼就罹患白内障。在高低压实验氧舱进行首次人体模拟实验时,他的鼓膜被击穿,听力严重受损。在调研途中,他遭遇过六次**,留下十四处骨折,最严重的一次,一根肋骨差一点儿戳入心脏……凭借着一股韧劲,吴天一的高原医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投身高原医学研究60余年,吴天一提出高原病防治救**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吴天一事迹观后感想优秀精选4
吴天一院士在青藏高原工作和生活_多年,从他身上折射出来的就是坚定和坚守。吴院士是我们新中国第一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毕业之后到现在60多年,一直工作在青藏高原,推动了我国高原医学从无到有、由弱变强。20XX50年代末,吴院士和他的妻子响应党的号召,来到高原建设青海,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建设大军来到青海建设青海,吴院士发现这些建设者都不同程度的有高原不适症,特别是心慌、头疼、胸闷等高原反应而痛苦不堪,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作为一名医生的他,当时他下了一个决心,说我要攻克高原病,我要守护高原人民和高原建设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个决定他矢志不渝,正如他个人所言:“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高原医学研究。”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一生的价值追求。
当时高原病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还尚属空白,在超过半个世纪的高原医学研究的生涯中,吴院士常年与高山、冰川、雪地、草地为伴,遭遇过多次的车祸,他本人也有14处骨折,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刚才短片里他也说到,耳朵鼓膜曾经被击穿,40多岁的时候就罹患白内障,这60年来他不仅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还在安第斯山、洛矶山、天山、帕米尔和喜马拉雅等地进行了长期的综合考察和探索,不畏艰险、严谨治学的求学精神,使他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高原人。可能大家也注意到了,吴院士的民族是塔吉克族,所以他大学毕业后回到了新疆,又来到了青海。20XX80年代,吴院士父母、妹妹都去了美国,而且定居在美国,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玻利维亚高原所都曾邀请他去那里工作,但他毅然放弃了美国绿卡。他说我的一生要奉献于青藏高原。20XX年,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的地震,年逾古稀的吴院士,不顾同事和家人的劝阻,带领医疗队连夜奔赴灾区。他说,这是世界最高海拔地区的地震,我们要以共产党员的精神战胜高原地震灾害,在灾区他往返救治点,指导抢救高原病患者,辗转医疗点讲解高原病防治救援知识,深入临时居住点宣传防病科普知识,并在震后全面总结面向国际介绍高原医学救援的经验。吴院士就高原医学知识宣传、防治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但是吴院士为什么要扎根在青藏高原投身高原医学研究?
我想正是因为他为民服务的初心,矢志报国的理想,求实进取的追求和甘于奉献的品格。在漫长艰辛的奋斗历程中,他用脚丈量大地,用心服务人民,用科学报答祖国,用最真实的经历和最昂扬的精神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展现了一名高级知识分子赤诚的家国情怀,诠释了一名医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的职业精神。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吴天一事迹观后感想优秀精选5
上世纪50年代末,吴天一响应党中央支援西北的号召,毅然来到青海,扎根高原。雄伟的昆仑山和雪域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然而,缺氧、疲劳、头痛等高原反应症状相继出现,有的人身患重病,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认为该病是吴天一高寒低氧环境下的特发性疾病,有必要寻找高原反应的对策。正是从那时起,吴天一开始了高原医学的研究。“一个决定,一辈子”。在一切都得从零开始的条件下,在缺氧环境常年伴随我们的日子里,吴天一凭借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对科学真理的追求,成为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使我国高原医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高原医学研究不同于一般医学研究,它的研究地点不仅仅是室内,还包括情况多变危险的山区。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吴天一不仅要克服自己的头痛、胸闷、失眠等高原反应,还要频繁出入高寒地区,爬冰卧雪,救治牧民,收集生理病理数据。从事野外调查多年,在强紫外线影响下,40多岁双眼白内障,后接受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他和战友们坚守着“生命禁区”。他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全身有14处骨折…吴天一对这些经历很淡然:“不这样战斗,怎么爬上高原医学这座山?”平静的话语透露着勇气和毅力,更体现了医生的善良和无边的爱。
青藏铁路第二标段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的铁路。可想而知,施工难度如此之大,工人们时刻面临着急性高原反应的威胁。为了应对严寒缺氧,保证铁路建设顺利进行,吴天一作为专家组组长,多次带队沿青藏铁路行进,研究确定了一套卫生防护措施和急救方案。他们在整个青藏铁路工程部署了17个制氧站、25个高压氧舱,保证工人的氧气需求,创造了14万筑路部队急性高原反应“零死亡”的奇迹。
80多岁的吴天一继续“与高原反应作斗争”,他仍然带着心脏起搏器坚持在高原上进行医学研究。他说,“青藏高原是我的生命之根,青藏高原是我的科学之根,所以我坚决留在青藏高原。”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追随吴天一的脚步,一批批高原医学研究团队进驻喀喇昆仑和雪域高原。他们一个接一个,决心不求轻松,但求事事避难,继续守护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吴天一事迹观后感想优秀精选6
为获取特高海拔地区人类生理资料,1990年,吴天一组织中日联合医学考察队攀登坐落于青海省的阿尼玛卿山。
途中,日方科研人员遭遇了明显的高原反应,不得不中途放弃。而吴天一继续带领中方人员向上攀登,最终在5620XX特高海拔地区成功建立起高山实验室。此次科考成果丰硕,国际高山医学协会授予吴天一“高原医学特殊贡献奖”。
那些年,吴天一总在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他设计了一座高低压氧舱,是全球首个可模拟上至高空1.2万米、下至水下30米环境的综合氧舱。第一次人体实验谁来做?“我是设计师,我进!”实验中,由于气压变化过快,吴天一右耳“嘭”的一声,鼓膜被击穿了。
1992年,这座国产高低压综合氧舱启用揭牌仪式上,吴天一登台致辞,只字未提奉献和付出,而是即兴引用了一句xxx同志的诗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从事田野调查多年,在强烈的紫外线影响下,吴天一40多岁时双眼就罹患白内障,后来做手术植入了人工晶体;跋涉广袤高原,数度遭遇车祸,全身有14处骨折,右大腿里至今还装着钢板……“不这么拼,怎么能攀上高原医学的山峰?”吴天一说。
年事渐高,吴天一前些年装上了心脏起搏器。“挺好,有了它,我还要继续跟高原病较劲,较一辈子劲。”如今,吴天一仍在登攀。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吴天一事迹观后感想优秀精选7
“祖国的需要是我的选择!”
1958年,21岁的吴天一响应党中央“支援西北”的号召,带着一个誓言来到青海。此前,这位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的志愿军战士刚刚随陆军医院离开朝鲜。
“青海好,青海好,风吹青海的石头……”那时候的青海,就像歌谣里唱的那样,到处是沙漠和荒凉。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肆虐的高原疾病,吴天一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新的“战场”。从此,他和胡杨树一样,深深扎根于青藏高原,全心全意保护高原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年复一年,他创造了无数医学奇迹,填补了国际医学领域的多项空白,成为中国高原医学的开创者,被藏族人民誉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医生)”…
每当谈起自己的经历,这位塔吉克院士总是说,“中国高原医学做得好,不是因为吴天一有多伟大,而是因为高原人民伟大,青藏高原伟大。这里,是我科研的‘河山之源’!”
“高原医学只能诞生在青藏高原。我不能离开这里!”
20XX五六十年代,大批建设者来到青南地区开垦。沉寂已久的高原,一时变得热闹起来。
***,一个病人被紧急送往吴天一的医院。
吴天一清楚地记得,这位患者是一位20XX的退伍军人,操着四川口音。他呼吸困难,脸色发紫,口吐白沫,鼻子喷涌而出…医生两天两夜没睡觉,也救不了他的命。
“在朝鲜,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和大炮没有把我打倒,我在高原上得了这种怪病。看来我是活不下去了!”病人死前的这句话刺痛了吴天一的心。
此后,这种致命的“怪病”接连出现。吴天一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肺炎和肺充血,而是一种在高海拔缺氧环境下的特发性疾病。那时候中国的高原医学研究还是空白的。吴天一下定决心要突破这片“无人区”!
然而,研究环境流行病学并不容易。经验表明,只有自然人群普查率达到90%以上,才能准确掌握疾病的人群分布和发病因素。在高原上,牧民的蒙古包往往相隔几公里,调查难度可想而知。
“组织调查,一个也不能落下!问题,可能就在这一个。”穿上靴子,戴上毡帽,跃上马背。吴天一冒着风雪,冲向***最远的地方。
在吴添治病、调研的同时,他初到青海时学的藏语派上了用场。挨家挨户走着,他和他的藏族兄弟们混在一起——饿了,吃点牧民送的青稞;渴了,借点开水喝;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蜷缩在帐篷里过夜,整理白天收集的资料。
这项调查持续了很多年,覆盖了10万人。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吴天一首先提出了“高原心脏病”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理论,并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高原病防治措施。
在工作间隙,吴天一写了一篇关于高原藏族人的科普文章,发表在《光明日报》上。没想到,这篇短文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吴天一,你在美国的父母打电话找你!”1981年的***,吴天一刚从昆仑大滩考察回来,同事们兴奋地告诉他。
原来,早在1948年,当吴天一11岁时,他就和所有在美国的亲戚失去了联系。30多年来,他一个人生活,学习,参军,成为一名医生。
机缘巧合在大洋彼岸,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员的吴有***翻看《光明日报》,“吴天一”的名字让她怦然心动:“这不是她失散多年的哥哥吗?”
一番接触之后,电话那头传来了无尽的叹息。我的父母和姐姐告诉吴天一他们的相思病,并呼吁他在美国定居。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闻讯后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来美国吧,这里是你的家,还有更好的科研条件!”
吴天一渴望团聚,但他无法放下自己热爱的事业,更别说青藏高原及其人民了。
“高原医学只能诞生在青藏高原。我不能离开这里!攻克‘高原人类适应与高原反应防控’课题后我再来拜访你。”吴天一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
这又是一个无怨无悔的选择。第二年,吴天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事高原医学研究,就得做好投身科学的准备!”
“山就在那里,在风的背后,你能感觉到,但你还没看到。”作家阿来在《果洛山河》中描绘了神秘的阿尼玛青雪山。
这座山,位于黄河源头,昆仑山东端,具有非凡的科研价值。
1985年,在青海高原医学研究所工作的吴天一和信州大学高山医学专家酒井昭夫接受了国际高山医学协会的一个重要项目——以团队形式攀登阿尼玛青雪山,对生活在海平面的人和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高原适应性研究。
正当准备工作加紧进行时,意外发生了。
有一次去海西调研,去了橡胶山,坡很陡,吉普车不小心翻下悬崖。由于在附近工作的村民及时赶到,浑身是血的吴天一被拖出了扭曲的汽车。
事故发生后,吴天一摔断了四根肋骨、肩胛骨、腓骨和胫骨,髌骨粉碎性骨折。
“从事高原医学研究,就得做好投身科学的准备!”吴天一平静地接受了。106天后,他又奇迹般地骑到了雪山脚下。
五年过去了。1990年,阿尼玛青雪山的医学考察进入“决定性时刻”。
攀登从海拔2261米开始。吴天一带队,后面跟着驮着x光机、心电图机、脑电图机等重型设备的牦牛。
每海拔50米,队员们就要卸载和安装仪器,测量心跳、脉率、呼吸、内分泌、细胞的氧利用率等指标。
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牦牛“磕磕绊绊”和“高原反应”在科研设备中频频发生。不久,3名日本人因严重缺氧被抬下山,6人呼吸困难。无奈之下,酒井法子宣布日本不再攀登。但是吴天一从未想过放弃。“人在高原,缺氧,但不能缺志气!”他要求每个人都戴上脉率仪,心率超过180就停止行走,然后降到160。
历时45天,中国队终于登上了海拔5620XX极高海拔。用肩上扛着的科研仪器组装一个高山实验室。
次年,第四届世界高原病医学大会在日本召开,阿尼玛青雪山的医学考察成果在大会上大放异彩。吴天一还被国际高山医学会授予“高原医学特殊贡献奖”。
“我们的目标是防止一个人因为高原反应摔倒!”
20XX末,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了青海:“火车要去青藏高原了!”
修建青藏铁路是世界性难题:铁路将穿过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在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开凿1338米的隧道…寒冷缺氧,让筑路工人的健康保障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刚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吴天一,被任命为青藏铁路建设一期高原医学顾问、铁道部二期高原生理学课题组负责人。“我们的目标是防止一个人因为高原反应摔倒!”他做出了承诺。
开工前,吴天一把认真编写的高原疾病预防常识和《青藏高原卫生防护手册》带到每个施工现场,指导高原反应自我判断方法;施工中,他督促修建了23个供氧站和25个高压舱站,提出了“三高三低”急救措施,把抗缺氧药物装进了每个工人的口袋。
吴天一看到了铁路沿线的点点滴滴,并把它们记在心里。
“晚上睡觉热,跑出去上厕所,外面温度低,一旦感冒,很容易出现高原肺水肿。”在他的建议下,带暖气的卫生车和晚上的住宿车连接起来,既解决了工人晚上起床的问题,又防止了环境污染。
20XX年至20XX年青藏铁路建设期间,抢救高原肺水肿病例千余例,成功率100%。14万劳动力无一人死于高原反应。国际高原医学权威韦斯特教授认为,这是“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一年四季穿越高山、草原和冰川,吴天一遭遇了数不清的事故。也许是命运吧。如今,84岁的他虽然全身14处骨折,但走路却很稳。虽然经历了两次耳膜穿孔和多次白内障手术,但她的听力和视力都很好。他每年都坚持带队去“黄果树”(黄南、果洛、玉树)等地义诊。
6月底,吴天一从西宁赴京参加“七一”奖章授予仪式。透过飞机的舷窗,他深深凝视着这片扎根了63年的土地——
昔日的荒山早已改头换面;胡杨林在戈壁滩上茁壮成长;河流,在高原流淌,永不回头,奔向远方…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吴天一事迹观后感想优秀精选8
1978年,吴天一和他的同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原医学研究所。为了尽快掌握各种急慢性高原反应,1979年至1992年,吴天一主持了一项历时10余年、覆盖10万人的高原反应调查。“每到一个地方,我都问海拔最高的地方在哪里?”吴天一说,为了准确掌握疾病分布和致病因素,高海拔地区的医学研究必须到高、远、远的地方去,每家每户不留一人。
“我在牧区下乡的时候,会计室一间,仪器一台。引擎一响,牧民以为是电影放映队。”克服了头痛、胸闷、失眠、腹泻、呕吐等高原反应,吴天一骑着马,赶着满载仪器的牦牛,深入牧区帐篷,做高原反应普查。饿了就吃点青稞或者自己的干粮。晚上会和牧民一起睡在零下30摄氏度的帐篷里,晚上点一盏酥油灯整理数据…
精通汉语、塔吉克语、英语和俄语的吴天一还学习了藏语,研究青藏高原藏族人的生理特点。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他跑遍了青藏高原大部分高海拔地区,救治了数万牧民,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藏族牧民亲切地称他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医生)”。
吴添对青藏高原一对急慢性高原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医学进行了系统研究。他提出了慢性高原病的量化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山医学会采纳为国际标准,命名为“青海标准”。20XX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为高原病的防治做出了突出贡献。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吴天一事迹观后感想优秀精选9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玻利维亚高原所先后邀请吴天一去美国从事研究工作,被吴天一拒绝。他说,“我的一生要奉献于青藏高原。”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XX年,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当时,吴天一已经75岁高龄,又是桃李满天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却坚持要去灾区参与救援工作。他的同事和家人担心他的安危,百般劝阻,但他说,“这是世界最高海拔地区的地震,我们要以共产党员的精神战胜高原地震灾害”,带领医疗队前往灾区。在灾区,他往返于各个救治点之间指导抢救高原病患者,在医疗点为后辈们讲解高原病防治救援知识,在临时居住点宣传科普防病知识。震后,他又将这些宝贵的高原医学救援经验加以总结,分享给了国际各方。
吴天一今年已是86岁高龄,依旧凭借着饱满的热情和求知的精神,在青藏高原继续进行高原医学研究工作。20XX年末,《吴天一高原医学》一书出版发行。这本历时4年,共340万字的著作,凝结了吴天一60多年来在高原医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该书从语言学、人类学、考古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角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高原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为高原医学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指引,同时也对高原卫生保障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0XX年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xxx、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xxx向“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颁授勋章。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吴天一院士曾经说过,“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高原医学研究。”60多年来,他深深扎根于青藏高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高原医学的研究工作之中。从一名普通医生,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始终保持着为民服务的初心、矢志报国的理想、求实进取的追求和甘于奉献的品格。在漫长艰辛的奋斗历程中,他用脚丈量大地,用心服务人民,用科学报答祖国,用最真实的经历和最昂扬的精神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展现了一名高级知识分子赤诚的家国情怀,诠释了一名医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的职业精神。吴天一坚守着高原医学研究的阵地,矢志不渝地探索科学与真理,将高原医学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一生只做一件事,却将这一件事做到极致。他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职业精神,为年轻一辈树立了榜样。
正如吴天一的学生和同事、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副院长王晋所说,“看着吴天一院士日复一日从不停歇地工作,无怨无悔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确实鼓舞和激励着我们,我们作为吴天一院士的学生,第二代乃至第三代,一定会以吴天一院士作为榜样,争做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将不断地在科学技术历程中砥砺前进,吴天一院士的科学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吴天一事迹观后感想优秀精选10
1935年,吴天一生于新疆。1950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一员,吴天一进入中国医科大学军一期学习。当时,中国医科大学正为抗美援朝培养军医,吴天一即隶属于该校的军一期。在校期间,吴天一成绩优异。军一期的学生需要修习38门考试课程,吴天一有27门课程获得了满分。毕业后,吴天一先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新疆工作。不久之后,他和妻子一同响应党中央号召,前往青藏高原,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一起,投入到建设青海的伟大事业中。初至青海,他就发现身边的同志们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不适症,心慌、头痛、胸闷等症状频繁发生,甚至有人因此献出生命。作为一名医生,年轻的吴天一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守护高原人民和高原建设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定要攻克“高原病”!
当时,中国的“高原病”领域还处于空白状态,吴天一和他的同事们面对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处境。青海的建设刚刚开始,各方面的条件都很不足,他们的工作条件也很艰苦。为了收集到第一手的实地考察资料和临床资料,他几乎全年都在第一线开展工作,从高山到冰川,从雪原到草地,双脚踏过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与生活、工作在高原各处的人们深入接触。而这一做,就是60多年。除了工作条件的艰苦,他还要面临生命的危险。在高原上的60多年里,他曾多次遭遇车祸,全身有14处发生过骨折,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的耳鼓膜曾被击穿,40多岁时就得了白内障。但这些危险和困难,全都吓不倒他。1990年,年已55岁的吴天一组织了国内第一支国际阿尼玛卿山医学学术登山队,用45天时间,在海拔5000米和5620XX位置建立了高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使他们获得了大量人在特高海拔低氧环境下的生理和急性高山病的宝贵资料。除此之外,他还曾到安第斯山、洛矶山、天山、帕米尔和喜马拉雅山等地进行长期探索和综合考察。
60多年里,吴天一从昔日的青年医生,变成了如今的耄耋老者。他将自己的大半辈子都献给了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研究,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高原人”。凭借着大无畏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吴天一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在高原医学领域屡立功劳,使中国的高原医学研究走到了世界前列。他是我国报告高原肺水肿、成人高原性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第一人,创建了我国首个高原医学专业研究机构——青海高原医学研究所。通过对青藏高原上各型急、慢性高原病进行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学的系统研究,吴天一及其团队建立了一套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该标准先后通过三次国际专家组讨论,最终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定为国际标准,命名为“青海标准”,于20XX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这是首个以我国地点命名的国际诊断标准,为全世界高原病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于20XX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除此之外,在高原低氧适应生理学研究领域,吴天一也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对青藏高原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在不同海拔(20XX、3000、4000、5000米)的高原现场和模拟高原低压舱内进行静息和运动负荷下的对比,吴天一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多个层面展开研究,开拓了“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提出了藏族已获得“最佳高原适应性”的论点,为人类低氧适应建立起一个理想的生物学模式,引起国际高度关注,并于20XX年获得香港何梁何利奖。迄今为止,吴天一共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省部级课题数十个,在国际权威性学术刊物和国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50多篇,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9项。
以上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吴天一事迹观后感想优秀精选的所有内容,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启示。谢谢阅读!
原创文章,作者:fengj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ality-surveys.com/zhishi-13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