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的第一章让我对产品经理的角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这一章中,作者详细介绍了产品经理的职责和能力,并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工具。以下是关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范文的内容,欢迎各位来阅读和参考。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1

在第一小节中,提到了为什么要做产品经理?作者并以非常通俗的例子来让小编明白了什么是产品。什么是好产品,什么是坏产品。作者在文章开头就说“好产品能改变世界”。小编深刻记得该小节中的一段话:Don’t Make me Think一书中说,Web的设计“不要让用户思考”。(其实小编就是做前端开发的)。

之后,在第二小节中作者提到了产品究竟是什么?产品经理一次的由来。作者用比较直白的话说出了产品是什么?产品就是用来解决某个问题的东西。作者在第二小节中用传统的产品经理和互联网产品经理进行了仔细的分析。

最后的两个小节中分别说了产品经理如何入行,和作者自己做产品经理的简单经历。在看完最后两节之后,小编觉得自己热血澎湃,激情燃烧,觉得自己就非常适合做产品经理。

在第一章中作者以几个实例就很好的解释了产品,产品经理,和自己做产品经理的主要经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2

此系列文章为阅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书的总结和思考。

若把用户比作人类,那么产品经理就是上帝。每个人都喜欢做上帝,但是却不一定开启了“上帝模式”。那么怎样才能开启上帝模式成为上帝呢?也就是说,作为一名产品经理,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和思维方式呢?

先看清问题,再选择方法

先看一个问题。一辆3.5米的货车要过一个三米的山洞,怎么办?

第一步要做的不是马上去解决问题,而是弄清楚真正的问题是什么?用产品经理的话来说,就是采集需求。可以先问自己这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过山洞?提出这个问题的是谁?别的方案的成本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后续的情况怎么样?此事发生的频次是多少?只做一次的事找可行解,反复做的事找最优解。

总之,就是在面对问题如何理解和基本应对,产品经理给出的答案是先看清问题,再选择方法。掌握了这些产品经理的思维后,才能实现“更多更好的选择”以及“价值判断”。

从现象到本质

穿透事物的表象,追问逻辑尽头,会发现事物的本质是简单的。多追问几个为什么,往往会把事情看得更清楚。淘宝的“拍下减库存”与“付款减库存”长达九年的争论,一层一层拨开,其实本质上是淘宝作为一个平台是制定规则还是提供基础设施让卖家制定规则?一个看似简单的技术规则问题,深究到最后,类似一个国家的治理问题。是小政府和大政府孰优孰劣,各自适用的场景分别是什么?这也告诉我们,产品经理遇到的实际问题往往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只有用心研究,才能找到相对合理的方案。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3

  很喜欢这种将自己实际经验总结写出来的, 现在大多数书都是攒出来的, 特别是IT类的, 再就是直接翻译的外文的比较多.

  试读了几章, 读起来很亲切. 而且用淘宝做例子, 大家理解起来更容易些, 理论用通俗的话写出来,受益匪浅.

这本书是作者在工作中,对工作内容、日程的日记和总结,这是一种对工作的态度。也就这样子才能成长更快一些。每件事、每个项目都会写下进程,所得和所失。

  作者是比别人多想了“为什么”,每个人都可以的。这是很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的方式。很值得学习。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4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首先需要界定两个概念,产品和产品经理。那什么是产品呢,广义概念的产品,是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载体,通俗来讲,产品是用来解决某个问题的东西,同时创造了价值。

  产品经理,是产品的亲生父母,产品经理是一类人,发现问题并且描述清楚->转化成一个需求->转化成一个任务->发动人群完成任务->跟踪,维护这个产物。产品经理是一类人,他的做事思路与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的生活问题。只要你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清楚,转化为一个需求,进而转化为一个任务,争取到支持,发动起一批人,将这个任务完成,并持续不断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跟踪、维护这个产物,那么,你就是产品经理。至少,你已经是自己的产品经理,这才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真谛。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按作者的意思是一个产品,是一幅画,一副描绘生态系统的画。

  用经验能把事情做到50%,用科学方法能把事情做到80%,省下来的20%只能是艺术成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把知识体系类比为一幅画,非常有创意。

  这本书,给大家详细讲述了画中的这个生态系统,有云和雨、河流、动植物、太阳和大地。

  一个生态系统中,水是万物生命之源,而水之源又是天上的云,它们转换为雨,滴落并滋润大地。云和雨是映射需求。

  生态系统中,云变成雨流入河流,河流会把水运送到各地。河流中,有乱石、有浅滩,处处潜藏了危险。河流是项目,是怎么把产品落地的方法论、s是产品落地的执行过程。

  生态系统里,有了水汽的循环,仍然没有生机。这时候需要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这个系统灵动起来。动植物就是团队,是产品的所有相关人员,产品的干系人。

  在动植物的.帮助下,水汽通过云、雨、河流形成了循环,可是,它们的原动力其实是太阳,因为“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就是战略,是产品的灵魂。

  一个生态系统,有了云和雨、河流、动植物、太阳之后,看似完整了,可我们忽略了它们的根基,那就是大地。大地是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这本书的体系结构,如下图。从需求、项目、团队、战略、修养层面进行了体系化的讲解。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5

自从萌生了想转PD的想法之后,用Google搜索到了iamsujie这个博客。点击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几个大字很有噱头。让我本来还只是上下而求索的心态,顿时觉得既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话,那么我也可以是。于是在苏杰的博客中逛了一段时间,觉得他的文章挺有意思的,阅读起来体验不错,不会感觉很累,而且信息量也很大。想想干脆去买一本他的书吧,也好系统的了解一下产品经理的实际工作状态,思维方式等。   

不过我买书还是相当谨慎的,怕买了不爱看浪费了,或者看完一遍之后觉得没意思搬家时是累赘(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吧),又或者可以在书店快速看完就不用买了。于是12月5号去中关村图书大厦去预览了前面一两章,并且了解了后面几章的主题,觉得买下来还是很有必要的。12月6号对比了dangdang和Amazon的折扣,最后在Amazon上以5.8折的价格并且免运费买下了。从12月7号~12月20日,花了将近两周的时间仔细阅读了这本书。收获还是不小的,下面就是我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  

  全书行文的风格非常风趣幽默,主要从需求,项目,团队,战略,修养几个方面阐述产品经理工作中所涉及的范畴。通篇苏杰用一副有山有水的生态系统图画来把这几部分内容串联起来并赋予了抽象的含义。其中需求比喻成水源,项目比喻成河流,团队比喻成动植物,战略比喻成太阳,修养比喻成大地。或许没有看到书就看到这样一段比喻会觉得难以理解。不过他书中的诠释还是非常make sense的。  

 先来说说书中的亮点:

1,苏杰把他的人生当做一个产品,来进行规划,设计运营,并进行了实战演练。非常独特也非常成功。比如他的三个一工程(P266页的Roadmap规划得非常棒),运营推广(成绩非常不错,我就是从Google搜索“产品经理”的结果首页中而找到了这个博客)。这些实战成果是可以让读者有目共睹的。

 2,出了总目录外,每章都有章目录,详细列出每章陈述的要点。并且每章开篇的预览性介绍,让读者能直观的知道每小节的联系,以及为什么会有这小节的内容。看具体看内容的时候会有一种心中有数的感觉。

 3,每章节得内容都会用图来示意出来,并且每章后总有一张大图去汇总这些节里面的小图。让读者看完这章后可以根据这样的图来回忆,梳理内容重点。并且汇总的大图放在章后的安排也是非常合适的。如果放在章前可能读者看看并不理解,瞥一眼就晃过去了。而放在章后通过一章的`讲解,读者会对这样的图深有感触并加深对本章的各模块联系的理解。

 4,书中的可行性三部曲理论对我帮助很大。我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人,但以前经常计划无法成功达成,而且还经受“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困扰,让我比较苦恼并且害怕去做计划了。看完这部分内容后,反思以前,如果想清楚“在哪里,去哪里,怎么去”,思路变会清晰很多,也不会做出无法控制的计划了。 5,苏杰看了很多书也做了很多的积累而出的这一本非常有诚意的作品。他书中的很多理论都有根据,并且严格标识出处。书中和书后的附录推荐了很多根据产品经理的发展可以参考的网络资源,书,培训等,很有分享精神,很有爱。对于-1~3岁的产品经理们很有用。在看完这本书后,我就根据推荐买了另外两本设计的入门书籍《Dont make me think》和《用户体验的要素》。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6

之前读书, 一般看的都是技术、算法、数学、哲学这些方面的, 为什么突然想看这本书呢? 身为一个开发人员, 每天打交道最多的, 除了开发和测试, 就是产品了. 还记得我刚来公司的时候, 在和产品的沟通过程中, 听到最多的话估计就是: 你要懂产品, 你懂了就不会做错. 确实有很多需求, 听到后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 get 到了点上, 然后闷头哼哧哼哧的做完了, 结果交到测试手上之后, 发现做的根本就不是人家想要的. 这点上公司的测试前辈教了我很多, 包括如何去和产品沟通需求等.

后来我想了, 为什么和产品的沟通上总是不到位呢? 其实人家早就告诉我了. 要懂产品. 你在和身边的开发沟通时, 会觉得费尽吗? 不会, 因为同为开发, 他说的你都知道, 你说的他也能听懂. 这感觉有点像代沟, 你和身边的大爷大妈根本聊不到一起, 但是人家大爷大妈凑一堆, 能聊一整个下午.

所以, 为了之后能够和产品在沟通上更加顺畅, 最好的方式就是, 你也是一个产品. 但是, 术业有专攻, 咱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有点掂量的, 做不到专业, 了解总可以吧. 这时, 正巧这本书出现在了我面前, 那没办法了, 你困了的时候, 面前就有个枕头, 还能不用吗?

通读一遍之后, 书中的大部分专业知识我没做深入的研究, 不过也学到了不少.

什么是真正的问题

如果现在提出了一个需求: 一个装满货物的火车, 高3.1米, 要过一个3米高的山洞, 怎么办?

在拿到需求的第一步, 不是想方设法的解决需求, 而是要先了解这个需求背后更本质的问题, 比如:

为什么要过山洞呢? 可能是为了运货, 所以过山洞并不是需求本身, 只要能将货物运到, 不过山洞也可以.

除了山洞有没有其他的路? 如果旁边正好有一条环山公路, 就可以作为备选方案, 具体考量绕远的路程是否能够接受.

发生的频率有多高? 如果只是这一次的临时需求, 完全可以再叫一辆小货车将货物分摊, 就可以过去. 如果是每天都要发生的, 那可能长远来看, 扩建山洞的长期收益更高一些.

所以, 当拿到需求的时候, 不应该只关注需求本身, 而应该想一下需求解决的背后问题. 了解的多了之后, 可以解决需求的途径也更多了. 可能在刚听到需求的时候, 要额外开发很多内容, 但其实改个字段就解决了.

需求也分轻重缓急

用户的需求总也满足不了, 很多年前, mp3还流行的时候, 手机如果增加了听音乐的功能就会成为一个亮点, 如果有一款手机不支持听音乐, 那也没什么, 毕竟功能还没有这么普遍. 但是现在, 手机带有听音乐的功能, 已经成为默认的标配了.

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需求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考量:

真实: 需求是否是真实存在的. 比如运营提了个想给后台加上图片 ps 的功能, 这玩意有更专业的工具使用. 即使真的做了, 可能也不会用到.

刚需: 需求是否强烈, 如果不做能不能忍受. 比如做了一款聊天软件, 那么聊天就是刚需, 必须要做. 关于这点我还没有理解的较为透彻, 之后慢慢体会吧

高频: 需求发生的频率高不高. 如果是每天都会发生的场景, 那优先级自然要相对高一些.

不过现在在做的时候, 需求的优先级一般都不是由我来判断, 毕竟我不是提需求的人, 不过可以在提出需求的时候, 先自己悄悄的判断一下, 当长此以往, 发现我判断的优先级与其真实情况相符, 那我就不一样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7

  读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对我的感触很深,尤其是作者说的:“不是每个人都能以产品经理为业,但在我看来,产品经理是一类人,他们的做事思路与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的生活问题。只要你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清楚,转化为一个需求,进而转化为一个任务,争取到支持,发动起一批人,将这个任务完成,并持续不断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跟踪、维护这个产物,那么,你就是产品经理。至少,你已经是自己的产品经理,这才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真谛”。作者以分享经历与体会为出发点,以“朋友间聊聊如何做产品”的语气,将自己数年产品工作过程中学到的思维方法与做事方式,及其它们对自己的帮助,系统性地梳理为用户、需求、项目、团队、战略、修养几大话题,完整而生动地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而做”、“在做什么事,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问题”、“何时,和谁一起做”、“需要什么能力”等人人都要面对的核心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浅谈三点感受:

  第一,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不断的学习,提高、充实自己,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弊端和使用不便之处,及时创新、调整、改进。解放思想、提高境界、放大格局,以公心、真心、善心来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在工作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思想观念问题,就是对待工作的态度。应该明确工作责职,增强责任感、尽职尽责地去做好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这种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都是不可忽视的首要因素。做好本职工作,不但要以大局为重,以企业的利益为重,还应该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放在前列。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做好本职工作起决定性的作用,即人的素质是做好所有事情的主导、保证。只有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社会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在日新月异的进步,这就要求我们要做“终身学习型”的员工,只有加强知识业务的学习,着实提高文化理论水平,不断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修养。强化业务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用正确而又科学的方法投入到工作中。对工作忠诚、守信,把对工作的责任心,作为一种习惯落实到实际中,才能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第二,以用户为中心和需求的转化。关于产品的每一个决策都不是贸然决定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和用户沟通,站在用户的立场还原真实场景,不断挖掘客户的真实需求。询问客户的感受时不要直接问我们的产品好吗?客户会顾及情面做出违心的回复。可以让客户对产品打分,询问客户是否会把产品介绍给其他的同事使用,以此得出用户对产品真实的喜爱程度和建议。当产品日趋成熟时,更要关注种子用户的需求,种子用户的需求往往更实际一些。对于需求,以前我的理解是错误的,通过学习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需求采集后是要不断的分析和筛选才能开发的。采纳需求的时候我们要考虑需求的实现难度、性价比和创造的价值。并不是说用户提出什么需求,我们就一定要满足,我们要做需求分析,看是否转化成产品需求,既满足了客户,又减少人力和财力。同样,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如此,对于各个部门提出的问题和需求,也需要认真的做出分析,是否符合公司的规章制度;是否有改进和满足的必要;是否更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是否能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

     第三,做好一个产品一定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耐心。重要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和激情,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自我修养,爱生活,爱工作,才能在产品中激起更多的灵感。有爱能让自己更多地关注到美好的一面,有激情则能够让那美好的微弱地光变得更加灿烂。在工作中,我们每位员工并不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作为公司的一员,我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同样还要对他人、对公司的各个部门负具责任。公司就像是一台大机器,而每一个员工就是这台机器上的一个齿轮,假如其中有一个齿轮松动了,都会引起其他齿轮的不正常运转,而且还会影响到整台机器设备的操作运行。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所有人团结友爱、齐心协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不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

     当然,想做出一个好产品,首先要做好自己:热爱生活,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拥有理想, 让前行的每一步都有目标可寻;学会思考,产品源于生活,而创意源于思考;敏捷沟通,在任何团队协作中,好的沟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8

花了一整天时间,终于把苏杰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看完了。说真的,真正为互联网产品经理写的书很少,写得好的更不多,但这一本算是十分不错的。正如书上说的,很适合1-3岁的产品经理看。

本书从需求的收集开始,到项目的管理,文档的写作,团队管理,到自我修养,把产品经理的神秘世界逐层解开。它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颇具指导意义佳作。本书结构清晰明了,语言通俗易懂,彷佛是一个导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你面前生动有趣地给你简述什么是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是做什么的,应该怎么做。他时而严肃,时而风趣幽默,时而轻松俏皮,让你乐在其中却受益匪浅。

本书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论点,而这些例子都是十分契合,恰到好处,而且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读起来很好理解,甚至感觉十分有趣。感谢作者苏杰,把我们带离迷途。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9

在用户访谈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用户“说”和“做”不一致的问题。用户经常会骗我们,先看一个经典的索尼游戏机的故事。

索尼找了一些用户来,问他们喜欢黄色的还是黑色的游戏机,结果发现说喜欢黄色的用户比较多。之后,索尼告知用户为了感谢他们的配合,将送他们一台游戏机,颜色可以任意挑选,而同样一批用户选择黑色的游戏机带回家的更多。很明显,有部分用户说喜欢黄色却带走了黑色的游戏机。

用户倒不是想故意欺骗我们,而可能是:他们被问了自己也没仔细想过的问题,又不想回答不知道,就在现场编造了一个看似有理有据的理由,或者他们有讨好访谈者的心理,会回答他们觉得你希望听到的答案,而不是自己真正的想法。

对我们来说,防止被骗的方法恐怕像索尼一样,尽量在用户可以和产品发生交互的场合下进行,让用户在“说”的同时也“做”。

【关于传统行业产品经理与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区别】

互联网上的产品经理跟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经理不一样。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经理侧重的是对已有产品的管理和营销。而互联网上的产品经理侧重的则是产品的规划、需要分析、用户研究、功能设计和项目管理。

【关于改版】

2007年底豆瓣为了庆祝注册用户过100万的改版、2009年百度贴吧的改版,都因为用户的反对声音太大不得已道歉、改回去,我们真的很幸运。

对于改版,对于升级,我们要把“暴力革命”变成温柔和谐的“和平演变”。在改版的时候,我们可以先从部分次级页面改起,或新旧版本并存一段时间,或者做小面积试验。

【关于处理用户的需求】

听用户的但不要照着做。

在开始需求分析之前,我们先回到2007年7月——我写了一篇里程碑意义的博文,是《产品设计体会》的第一篇,也可以看作是为这本书写的第一笔。2007年6月28日,网店版2.0上线,这是我主导的第一个付费产品,之后的三周我基本天天都会在淘宝论坛上泡不少时间,最大的体会就是:要听用户的意见,但不要照着做。

有的用户很“危险”,在提意见的同时还说你们应该做成什么样子,这时候产品经理一定要头脑清醒了,用户提的解决方案往往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的考虑的。比如对快递单打印”的功能,用户提出要添加一个他经常用的小快递公司的快递单模板,而我们会发现,这家快递公司可能只是一个区域性的快递,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做了一个“自定义快递单”的功能。

有时候,用户给出的做法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就算他给出的解决方案合理,也要再深挖用户内心根本的需求,比如用户描述“新建非支付宝交易订单的时候必须要选择用户不合理,希望能自己填写客户”。这里更深层的需求就可能是他需要把线下客户也管理起来,所以我们或许更应该做一个新增线下客户的功能,而不是在新建非支付宝交易的时候让用户自己填写客户姓名。

我们是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师,最终怎么做应该由我们决定。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10

 我是在多看上买的电子书,总的来说,这本书很不错,也不枉那么多推荐。

  看完这本书,抛开作者写的一些工作经历、工作方法先不谈,我觉得关于产品经理的一些说法很有用,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开发人员,平时的工作更多的是编写代码,并没有考虑编码之外的东西。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谢谢作者。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11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更适合刚刚成为产品经理的人,而《结网》更适合入门,对产品经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结网用的是彩色的纸张,分析了很多案例,读起来比较轻松;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更注重的是实用技巧,例子比较少,可能是因为我还是学生,对产品经理的事情接触的不多,读起来感觉有点枯燥,总之两本书都值得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12

 从事移动互联行业后,慢慢接触到产品经理的角色。这本书,本来是奔着学习产品,但收获最大的却是“用产品经理的角度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承认,我觉吾滞后,所以我不断地挖掘自己。希望些青年仔多看看书,不要像我,快奔三才真正开始接触到自己。不是每一本书都能“叮”一声地触动你,就本书“自序”短短的开头,发现自己又晋级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13

  这是一本在业界(中国互联网)知名度很高的书,高的原因是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话的吐槽太多。

  苏杰写这书时,只是一个从业仅有 4 年的产品经理,全书弥漫着浓浓的阿里气息,老实说是开篇他的真诚打动了我。

  读完此书,彻底纠正了我之前对于这个职位的偏见,也让我了解到互联网公司的组织结构。

  另外,关于吐槽「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人,很可能没好好读过这书。

  学习用产品经理的思维去理解这个世界。

  希望再版时,对某些章节再修改修改。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14

 看到题目,觉得会比较抽象,理论的书,却写得那么简单易懂,而且有很多可操作性的学习,对一个—1岁的梦想着进入产品经理这个领域的孩子还说,有启发性。大概懂得了,整个产品出生过程,pm的职责和要求,还有团队的人员组成,最重要的是你会发现你在哪方面有着过于别人的长处。这在之后的求职中肯定会有帮助。但是,很多的内容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和巩固,所以我要去找实习岗位咯!

  1、产品——解决用户某类需求和困难的东西

  2、好的产品是同时满足公司和用户的利益

  3、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的区别,产品从无到有,没有预先的客户与品牌效应——需要规划能力和敏锐的蓝图

  4、Uc设计与demo——一个功能的改变,可能带来充足的流量和客户

  5、在资源充足的时候,你正确的去做事,反之,最做正确的事。

  6、管理不仅仅只是存在与高层,若是你有资源,你也是一个管理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而且可行。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15

苏杰的这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早有耳闻,却迟迟没有拿来翻阅,最近把其阅读完了,有一些体会和感悟。

  全书用了一张画将整本书的内容贯穿了起来,讲述了一个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

  产品从用户需求开始,到MRD,PRD审核通过,再到项目立项,部门协作,最后上线,上线之后的反馈。产品经理好比一只带线的针,将各个步骤联系起来。可以说,一个产品成也PM,败也PM,有点创业团队的味道。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没有华丽的辞藻,都是作者的生活和工作的点滴感悟,看了很多就产品经理的描述,PM的灵魂是懂得用户,其他很多都是外在,但是懂用户 又是一个很虚无的东西,谁也拿不准。

  最近在追隋唐英雄这部连续剧,看出点心得,李世民不是武功最好的,也不是一个很会带兵打仗的人,文韬武略相对其他都是平平,而他却命中注定是真命天子。是的,PM不是要你设计多么牛逼,要你懂得多少的代码,要你懂得多好营销推广渠道,PM最重要的还是你要用一个怎么样的策略带领一群人创造一个伟大的产品。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里讲述的,我认为大多数是跟项目管理有关,对产品本身的讲解貌似少了很多,或许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管理有规则可循,产品本身就没有规则可循。用户不会告诉你他们要一个怎么样的东西,所有的功能和最后展示方式是产品提炼出来,给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优化和打造的。

  到底是读一本书好,还是做一个产品好?

  读书给人的感觉是当下充满愉悦,过后还是空无飘渺的。会有力量但是却施展不出的感觉。

  读书,实践。实践,读书。

各位小伙伴,上面这些都是有关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范文的优质内容,相信以上这些内容中一定有大家在书写过程中所需要的东西,希望它们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书写灵感上的启发。如果喜欢小编这期分享的内容,也请多关注本站。

原创文章,作者:fengj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ality-surveys.com/zhishi-128592.html

(0)
fengjun
上一篇 2024年9月1日 下午10:00
下一篇 2024年9月1日 下午10: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