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的意义》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指德国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我认为,深入了解和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各国文化和思想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500字范文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心得体会合集,可供大家参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以及著作在当时未能出版的缘故,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这样的概括:“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楚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从马克思的回顾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即已有“我们的见解”,但还未对之作出全面的阐发,因此,在这部著作中,对论敌的批判被用作作者阐述自己见解的方式。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著作的的主题是要“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这就是说,作者认为,他们的新见解与整个德国思想传统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划界。由此可见,这部著作有其独特的价值:新思想是在同旧思想的批判关系中确立的,阐明这种批判关系本身,无论对于新思想的创立者来说,还是对于新思想的学习者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这部著作之前,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文献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后者其实可以看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思想的一个纲要。应当把这两部作品联系起来阅读,它们同时是被命名为“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的开山之作。至于1844年的那部著名手稿,则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在那里,马克思发动了一场哲学上的革命,新世界观是这场哲学革命所结出的果实。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2
我们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创立 “新” 唯物史观的一部巨著,是马、恩为了清算他们以前的哲学信仰达,达到自己弄清问题的目的而概括出来的。全书共分为两卷,其主要内容是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娜等人的哲学观点。其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第一次”真正做了经典的表述。
在对新的唯物史观作表述时,马、恩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我从中得出其阐述的几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马、恩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人类为了解决“个人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以满足自己衣食住行的需要,更高一层次说是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我们之所以说唯心主义是一种对社会历史错误的想象其原因就在于他没有看到人类历史的真正发端。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的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恩指出“由此可见,一开始就表明了人们之间是由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马、恩还指出:社会现象是纷繁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人们在生产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由此我们引出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②社会存在的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更变),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而马、恩以前的哲学不管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没有正确揭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在唯心主义那里,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他们被生活中感性的认识所蒙蔽了,生活中我们总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我们的行为是受意识的支配的,似乎是意识决定存在,而他们只是在此浅尝辄止了,没有看到自己在大脑中形成的意识其根源还是来自实践的,是客观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而在马、恩以前的唯物主义那里,他们在自然界承认存在决定意识,到了社会历史领域他们被纷繁发杂的社会现象所迷惑同唯心主义走到了一起,造成了马、恩以前的唯物主义自然界领域的唯物主义社会历史领域的唯心主义的畸形变态的发展。马、恩旗帜鲜明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指出唯物主义在自然和社会历史领域同样适用。
(四)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马、恩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革命或变革的核心力量。所以我们党总是强调要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群众观点,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不要“眼高手低”。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读书心得。列宁曾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有过高度评价,他指出:“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1),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2)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
强烈推荐大家去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便使自己对马、恩的唯物史观有新的全面的了解。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3
单纯的批判,也就是马克思从中决裂出来的青年黑格尔派为了让现实合理化而作出的批判。马克思评论说他们的回答甚至是问题本身都是黑格尔式的颠倒了头尾。因为他们是唯心主义者,认为意识决定生活,而民众又受困于意识中的字句。那么为了让现实变得符合理性就需要对意识进行批判,用一种全新的意识替换目前的意识,那么一种全新的生活就会替换目前的生活。马克思认为他们和对手(即老年黑格尔派)一样保守,即使他们的态度是激进的。他们所做的只是再一次解释现实,接着就会像老年黑格尔派那样去理解现实,参见马克思举出的费尔巴哈,诗蒂娜等人的例子。而重点则是改造世界,不是靠字句,而是靠双手。
马克思认为需要一种健康的批判,首先就要对神圣家族的批判加以批判。对他们的批判首要的是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对哲学基地的批判。对作为神圣家族中唯一值得认真对待的费尔巴哈而言,当他谈论历史的时候他也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只把人当做一种感性的现实,忽视了人之为人的主观能动,而马克思的批判就是要奠基于这种现实的人身上。生活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生活,马克思以自己的方式“摧毁”了唯心主义的哲学基地,从此依附于其上的“哲学批判”自然就会烟消云散。
问题来了,作为唯物主义者的马克思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是好像成了一个二元论者,单独为精神和哲学批判画出了界限。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中,世界的本元是物质,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形而上学的,法律的,道德的)都是物质在头脑中的反应(不精确的说法)。另一方面,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批判,针对的对象是控制奴役着民众的意识形态,背后的理论预设是“意识决定生活”。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哲学批判不会改变决定了意识的物质条件,(会单单地改变意识吗?)解放就无从谈起。意识或精神成了某种单纯的,与物质没有关系的东西,它之所以能够作为“批判”也要归因于现存的社会关系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这样一来,哲学批判的位置就灰常尴尬了,因为失掉自己的基地,它自身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4
人类社会的基础在于生产活动和“交往”——笔者认为这里的“交往”应该等同于政治经济学中的“交换”,但这个小问题没有太大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先搁置——在此基础上,社会发展出了“所有制”,包括奴隶制,封建制和市民社会的金本位制度。在所有制的基础上,产生了统治阶级,统治阶级控制了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统治思想,后者包括道德和法律。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在不断变化。制度的变化是通过革命实现的,这一过程就是人的历史。最终人类将走向“自由的联合体”,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这一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部分的基础,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马克思此时并没有找到人类社会运动的内在规律,他只是简单的将黑格尔学派的概念从意识形态领域移植到社会存在之中,也就是简单的类比。
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后期的代表作《资本论》中,试图补全这块拼图,他觉得自己重构的政治经济学可以将意识形态和社会的物质基础联系起来。
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更关心马克思的早期作品的思维痕迹。下面笔者将说明,为什么笔者认为马克思的早期作品中蕴含着“绝对主义”的思想,以及其与“形而上学”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这里,“绝对主义”的第一层意思是历史发展的绝对性。马克思认为,在原始社会,人类是一个“共同占有财富”的“共同体”,而在之后,人类社会则以“私有制”为主导,最终人类社会会因为物质基础的发展而抛弃“私有制”,再次回归“共同体”。
这一历史的绝对性和黑格尔学派的“集体意识”是同构的。黑格尔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集体意识”“自我觉醒”的过程,奴隶制社会人的意识是被束缚的,而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入,“社会观念”便开始了“进化”,最终在市民社会,人类实现了“平等”。
因而,黑格尔的历史观是绝对的。在黑格尔眼中,历史的发展是存在方向的,社会的变革总是沿着这个方向,最终到达某个终点。而人类只是实现这个过程中的“工具”。
在马克思早期的唯物史观中,同样有这样的色彩。不过在这里,绝对的存在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物质基础”。“物质基础”总是在向一个方向发展,这个方向就是物质的“增殖”。在历史的起点,物质基础几乎是不存在的,因而也处于停滞状态,没有“运动”。而到了历史的终点之后,物质将“极大丰富”,也就不需要再“运动”了。
这么看来,马克思和黑格尔一样,将人类视为了某种存在的载体。只不过黑格尔将人类视为“意识形态”的载体,而马克思则将人类视为“物质基础”的载体。而这种论断是存在问题的。
当马克思和黑格尔将人视为某种存在的载体后,个体的人也就让位于整体的“人类”。这很容易理解,对于一个抽象的人类个体而言,道德准则完全是空中楼阁——因为根本就不能使用。只有当人与人发生关系的时候,道德才有价值。
反过来说,如果物质基础是第一性的,那么个体的人就无足轻重。因为在现实中,个体的物质生产是几乎不可能的,而物质生产是依赖社会组织的。这就导致道德准则只与人类这个整体有关系,而与抽象的人的个体无关。
然而,这种观念依然是形而上学的。因为马克思默认了以下概念——整体的人类社会,整体的社会效率,整体的社会制度。然而这三个整体都不一定是有意义的。
以物理规律为例,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机械的。然而大量分子的热运动却与单个分子的运动规律没有直接联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枚举了若干物质生产的例子,然后指出物质生产与社会意识形态——国家机构,道德和法律——的联系。
但问题在于,马克思的论证过程是采用具体的,局部的,现实的例子,而结论却是抽象的,整体的,理论的规律。如果马克思仅仅是总结过去发生的事,那么这样的抽象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后人想用这套理论去预知未来,或者改变现实,那一定会大失所望。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马克思坚信,社会主义革命会在英法德三国率先发生,然后这一工人联合体将领导世界。然而在十九世纪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反而是东方国家率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这种错觉的来源归根结底就是受“绝对主义”思想的影响。
实际上,“绝对主义”和唯心主义联系紧密。亚里士多德将人的本质归根于“至善”,不同身份的人“至善”的表现不同,最终他们共同确立一种“至善”的制度。黑格尔则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人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载体,社会的发展服从“意识形态”的运动规律。无论他们何人,都默认了“价值观”是绝对的,或者说人类社会存在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普世价值。
马克思理论的独创性在于,他将“普世价值”与“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社会结构是不同的,而人的价值观也因此不同。
同时,人的价值观也会反过来影响社会结构,从而构成一种“正反合”的运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也就在这种过程中不断对抗和发展。
当然,笔者个人以为,这个“绝对主义”的建构毫无必要。马克思将历史的发展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部分,另一个整体。历史的每个部分是唯物的,而历史的整体则是辩证法的。唯物的部分是相对的,但辩证法的整体则是绝对的。
但是笔者认为,既然历史的每个部分都是唯物的,那么整体的辩证法就是多余的。如果放弃“绝对”这一观念,将每种实在视为“相对独立”的,道德准则的基础反而牢不可破,哲学的难题反而迎刃而解。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5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至1846年合写的著作。这本著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等基本原理。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指导当今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确立新历史观的出发点是从研究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开始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现实的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强调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当代中国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发展。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回首过往的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复杂挑战,更应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汲取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长久丰富和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6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一本重要著作,是他们对于德国社会、意识形态、哲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这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从而对我深入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理论阐述,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其次是分析德国哲学、政治经济学、民族问题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根源;最后是对革命和社会变革进行提倡和呼吁。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邃和广泛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究和总结,它不仅可以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两位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和问题,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都有全面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剥削的现实,号召人民争取民主、平等和自由。
总的来说,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让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让我对当前的社会和现实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以及如何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7
《德意志民族独立》中,我最喜欢的是《德意志民族独立》。我很喜欢这篇文章中的德意志民族,因为他们个个都很聪明。我很喜欢他们对于自由的追求。他们对于自由的向往和对自己的要求很明确。而《德意志民族独立》中,欧洲人民反抗的口号没有停止。《德意志民族团结》中,康德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他公开的说明了自己的观点。虽然对于欧洲来说,他们的观点是有一定的限制的。但是,他们的观点却体现了他们的积极性。他在介绍他们之前,不在想答案。他把他的观点分析了一遍,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才使得德国人真正的明白。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让自己成为一个拥有自由的人。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8
1845年7月,马克思、恩格斯在英国旅行考察之际,详细考察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现实状况,并会见了宪章派领导人。回到布鲁塞尔后,马克思决定暂时中止社会经济学研究,转而对青年黑格尔派提出明确批判。促使马克思作出以上转变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鲍威尔在回应了《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的批判后把马克思、恩格斯标识为“费尔巴哈式的教条主义”;此外,另一位青年黑格尔派施蒂纳出版了《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他认为压迫人类的一切力量都是虚幻之物,人们应该通过沉浸于自觉的利己主义把自己从这些虚幻之物中解脱出来。马克思、恩格斯立即感觉到有必要澄清自己与鲍威尔的“纯粹批判”和施蒂纳的利己主义,甚至是与费尔巴哈之间的理论界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至1846年联合撰写的这部《德意志意识形态》全名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全书分为两卷八章,约50印张手稿,第一卷由序言和三章构成,主要观点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人哲学观点的全面批判以及对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正面说明。第二卷由五章构成,主要批判了所谓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德意志意识形态》直到恩格斯逝世30多年后的1932年在苏联出版。这本书的第一章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哲学新视界的第一次系统阐释,因此也是我们认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经典读本之一。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阐释
建立在唯物主义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是经验的历史哲学,即马克思把观察社会历史的出发点放在了现实的具体的个人的社会活动中,而不是运用某种绝对理念来统摄社会现实,也不是通过集体的人的类本质来考察历史。马克思把现实的个人作为感性活动的主体,这里的个人既不是生物学或宗教意识里的个人,也不是离群索居的、社会之外的个人,而是有血有肉、有利益需求和价值关怀的人,是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占据一定地位的能动性的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马克思主义把历史看作是一个以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相继发展的过程。相对于西方传统哲学而言,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革命性特征主要体现为,它强调面向现实的批判精神与彻底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它对历史的反思始终立足于现实社会生活和历史实践,用历史生成的视野和分析方法展开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从而揭示出现实社会生活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主义时期无产阶级陷入绝对贫困的内在根源。这就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对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现实感、历史感和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展现出的以人类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现实批判,是哲学批判范式的一种创新,迥异于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以人类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历史哲学,注重哲学与现实的真实联系,既反对黑格尔历史体系中的“抽象”概念,又反对青年黑格尔派尤其是费尔巴哈的“投射”概念。前者被描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创造者与被创造者之间的颠倒。后者把宗教看作是人的本质在一种超自然上的存在,从而颠倒了投射者与被投射者之间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费尔巴哈的错误不在于他使眼前的东西即感性外观从属于通过对感性事实作比较精确的研究而确认的感性现实,而在于他要是不用哲学家的‘眼睛’,就是说,要是不戴哲学家的‘眼镜’来观察感性,最终会对感性束手无策。”
马克思把历史理解为现实的个人及其发展的历史。个人的共同活动生成家庭、国家和共同体,并在其共同生活领域中表现为分工、交往、所有制、市民社会等。归根到底,历史的发展表现为生产力与交往方式之间矛盾的不断调和与再生的过程。虽然交往、分工、所有制、市民社会等历史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和表面化的,但是马克思把这些历史的外在表现形式都统合于生产力与交往方式的本质抽象之中,使得这些外在表现形式都能够得到历史的具体的理解,而不是从概念本身加以理解。
意识形态概念的三重理解
意识形态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提出来的,他希望在学理上建立一种精神的哲学并以此区别于古代的形而上学,然而他自己并没有完成这一任务。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变革实现了特拉西所设想的新的观念学的构建。马克思不是从思想问题本身来分析、批判甚至构建新的观念或观念体系,而是以人们现实生活为出发点来解决思想问题并重新构建观念学。
目前学界对意识形态的定义方式有三种:一是在肯定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的前提下,揭露这种反映的虚假性,并以此揭示被这种虚假、歪曲反映所掩盖着的社会存在的真正本质。二是秉承价值中立的研究原则,从描述意义上解释意识形态与其所处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三是在相对肯定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认为意识形态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并从此渠道来理解意识形态的存在本身。纵观《德意志意识形态》,可以发现马克思是在这三个层面上来综合理解意识形态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9
话从心来,虽然自初中就开始上政治课,至今十年有余,我对于马克思这位“超级”伟人还停留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浅水区,背起书来可能头头是道,然而从未真真正正地去深入了解他的思想。印象中的马克思、恩格斯是死板、无趣的,而读这本书过程中我渐渐觉得他们好帅,更加想要“深挖”下去。说到这里,应该感谢老师,给我这么一个契机,逼着自己去啃完这么一本看起来很薄,实际上无比厚的原著,真心被马克思的思想逻辑折服,再结合到之前读的米歇尔·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当时一些似懂非懂的点瞬间豁然开朗了起来。
我看的这本是196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单行本,书包括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节选,之前看的书评说是马恩联合“怼”黑格尔,看完后才发现实际上是怼“伪黑格尔”而已,而且重点还是在阐述自身的唯物史观;另一部分是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恩格斯后来对其的修改版本。整本书读完下来,真的感受到了自身思想上的一个升华,以至于晚上十点仍然兴奋地想要接着读!
此刻闭上眼,我脑海中对这本书的关键词有两个:实践、社会(当然这里不是小猪佩奇社会人的社会啦)。这本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对费尔巴哈的伪黑格尔思想进行了批判,他们指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实践)去理解,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而后第一次系统地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论证了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依次更替的必然性,从而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书中关于“人”“国家”“人的社会化”“分工”等等的论述实在太深刻,反正,政治课本里没有。
总结了一下,书中令我最“大吃一惊”的论述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一直宣称“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而马克思认为这忘记了环境由人所改变、教育者本人也是受教育的。马克思在这里对费尔巴哈等唯物主义学家关于环境和教育的观点——认为人是教育的产物进行了批判,费尔巴哈认为人的发展就是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变化和教育的发展。很显然,这种旧唯物主义的观点只看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却忽视了人对环境和教育的能动的反作用,忽略了“人的活动”实践性。
此外,马克思还认为“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即真正的教育者只能是那些天才人物和统治者,而人民群众则成了天生的自然的被教育者,并把改造世界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希望都寄托于那些天才人物和英雄人物身上,纯属虚假的唯物主义。这不就是精英主义,寡头政治吗?我也想来一句精英也不是胎生的精英,也是由普通人慢慢发展而来的不是吗?马克思真的太有先见之明。
第二,马恩关于“社会化的人”观念的提出。基于我是学传播学专业的,接触到的“社会人假设”是20世纪三十年代梅奥经由霍桑实验提出的,在我看到马克思1848年就有了相关论述的时候,我感觉十分震惊。马克思的思想如此前沿(请原谅我读书少,正在努力)。
他在书中指出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人受人的活动的压制,人们作为创造者反而从属于自己的创造物。前段时间我读了一本书叫做《普通人与媒介》,作者是澳大利亚的特纳,书中给我反复灌输的一种观念就是,人创造了媒介,而反过来为媒介所控制,媒介利用大众的欲望和需求赚钱。马克思如果再多活125年就可以跟特纳握个手了,当然,特纳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或许也拜读了不少马恩的论著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马恩相较于特纳更进步的一点是,同时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强调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人既受自然性的支配,同时又能以自己的能动性来改变自然,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
第三,关于“对国家的迷信”一说。马恩对于费尔巴哈、施蒂纳等人的批判性并非完全否定,马恩认为这些人的进步之处是将所谓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观念、政治观念、法律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其他观念纳入宗教观念或神学观念的领域;还在于将“一般人”宣布为宗教的人,宗教的统治被当成了前提。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关系逐渐地被宣布为宗教的关系,继而被转化为迷信——对法的迷信、对国家的迷信。
读到这我又想起之前读的福柯的《规训与惩罚》,整个社会是一个圆形监狱,统治者站在圆心,所有人被时刻监视,统治者通过文化渗透等等形式灌输给每个人一定的意识形态,进而潜移默化中让大众自愿服从国家政党的统治与管理。结合马恩书中的观点,这种“全景敞视监狱”或许也即一种抽象的“迷信”的养成。
其实,我认为人们对党的忠诚同对基督教的信服是同质的。基督教有自己的圣歌,中国共产党有党歌。有着自己的logo,信奉的教条相当于党的章程……马恩一语见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向心力不就是公民对国家的迷信吗?小而论道,脑残粉对于明星的追崇,不也是迷信吗?迷之相信。但现在我们谁会将这些同宗教联系到一起的呢,马恩是伟大的,此时此刻我也成为他们的“迷信者”。
第四,马恩对于“人解放的前提”的阐释以及“需要”的论述。在他们看来,人区别于动物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人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这一观点刷新了我的认知,一直以来都被告知的是前者,马恩的这一论述的确让我重新开始思考生产资料和需要的关系。
书中提到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等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而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普通人与媒介》中同样提到,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发明创造了媒介,而媒介的发展进步又促使人们产生新的需要,进而实现媒介的赢利动机。相隔一百年,马恩大大真的是先锋,膜拜。
总而言之,无论《费尔巴哈》还是《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都是不容忽视的存在,我有幸在入门之际就拜读了此本著作。其实还有很多感悟想说,比如说“绵羊意识”、“普遍利益”“史前历史”等等,都是令我惊喜的观点,在最后就以一个“马恩式”幽默结尾吧。书中开头马恩说道本书意图时如此描述:揭露这些自称为狼而且别人也把他们看作是狼的绵羊,指出他们的咩咩叫声不过是以哲学的形式来重复德国市民的观点。
感谢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其中,“分工”作为《费尔巴哈》章节中的重要概念,对于正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论述,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章节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考察了分工与生产力、分工与生产关系、分工与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了使每一个人得到全面的自由和发展,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又认为必须消灭分工。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也就是没有了分工。这就是说,共产主义必须以消灭分工为前提。分工表征着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分工的消灭必将表征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分工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因而消灭分工最终将彻底消除私有制,从而消灭阶级利益的矛盾,实现人类平等的社会;分工导致了人的异化,因而只有消灭分工才能打破束缚人的枷锁,实现人的全面的自由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是消除了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所以,消灭了分工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铺平道路。
当然我们必须要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消灭分工,是指消灭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人与人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把“人分为不同等级”、“把人看作有高低贵贱之别”的分工,消灭使分工具有对抗性质的私有制,并不是要消灭分工本身。同时,要消灭分工,解决分工导致的社会矛盾,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上,“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也就是通过实践,依靠集体的联合,重新调整分工,消灭人与人之间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到了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体力、需要、偶然性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但是,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的时候,才产生真正意义上分工。对于某些名族而言,名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了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了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如此一来,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的基础之上,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并由商业劳动来流通和交换,人们就很便利的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的兴旺发达,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等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有先进作用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世界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只是一种历史观,不是简单地是一种将唯物主义本体论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去的观点,而是把唯物主义原则和历史原则统一起来的新本体论境域。这个统一的前提是把感性世界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这一重要的本体论思想,发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次明确地表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而后详尽地阐发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费尔巴哈》章中。因此,我们从这部篇幅浩大的著作中选取《费尔巴哈》章研读。这样的选读也有马克思本人的说法作为依据,马克思在该著的序言部分曾有一段话说:“在我们对这个运动的个别代表人物进行专门批判之前,提出一些能进一步阐明他们的共同思想前提的一般意见。这些意见足以表明我们在进行批判时所持的观点,而表明我们的观点对于了解和说明以后各种批评意见是必要的。我们这些意见正是针对费尔巴哈的,因为只有他才多少向前迈进了几步,只有他的著作才可以认真地加以研究。”由此可见,《费尔巴哈》章不仅是针对着费尔巴哈的批评文字,而且主要地具有从正面阐明作者自己的见解的作用,它可以被视为整个《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总论。
《费尔巴哈》章作为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全面阐发新世界观的文献,论题广泛,内容丰富,在其中得到正面论述的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以下试分别简要述之。
1、“生活决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费尔巴哈》章的开头部分同时也是全书的序言,揭示了作者所要批判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整个德意志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前提。这个前提就是“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统治和束缚,是来自意识、观念的,因此,人的解放,就是把人们从意识、观念和词句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但是,事情的真相是,“人从来没有受到过这些词句的奴役。”同意识、观念和词句展开斗争,只是提出了改变意识的要求,并以为意识的改变必然带来世界的改变。这就是在当时的德国思想界继续存留着的黑格尔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因此,重新理解生活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批判德国哲学、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2、“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始概念
如果“生活决定意识”,那么,生活就不是“意识”所过的生活,历史也不是意识自身的一个发展过程。生活是现实个人的生活。
何谓“现实个人”?他们既不是纯粹的“意识主体”,也不是作为单纯的生物个体的生命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个人”表述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个表述有一个在本体论上突破纯粹意识之内在性的新本体论境域作为其深刻的背景,即把人从本源上看做是在世界中存在的。这是以“感性活动”立论的本体论,最初阐发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后概括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现在则凝结在“现实个人”这个概念上。先是个人的“活动”,不是意识在其自身内部的自我活动,而是创造和改变“物质生活条件”的活动,因而它是在外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与此同理,外部世界也不是与感性活动无关的单纯的“物质环境”,而是与“活动”相应的、作为“活动”之“条件”的“世界”,这其实正是“感性世界”之概念。
由此出发,才能发现历史之为历史的本体论根据:“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历史不是思想史,而首先是生产史。
“生产”不是“思想”的外化,而是本来就在世界中的现实个人之生存。现实个人的“生存”不是由自在的自然界所设定的生物行为,而是他们以自身的“感性存在”作用于对象的创造活动:“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地的方式来进行”。这就是“生产”的生存论意义来说“历史”的本体论根据。由此获得理解的历史,就既不是神的历史,或绝对精神的历史,也不是一个生物物种的历史,而是现实个人的生产史。
3、以“历史的自然”取代“抽象的物质自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原则
历史之真正的本体论根据既已确立,就不应当再把历史与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的物质性,若脱离它与现实个人的生产史的联系,就不是自然界之真正的感性存在,而只是一个关于自然界的实在性的理论抽象。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的抽象的感性本体论时,正是指出了他由于不能理解在人的感性活动中建立的“历史的自然”既是自然科学的真正对象与材料,又是人类社会状况演变的真实根源,从而必定重新陷入唯心主义:“他没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依赖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4、以“交往形式”概念揭示生产力是生产关系乃至一切其他的社会关系(包括观念的关系或思想的关系)的感性本源
正是通过《费尔巴哈》章,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本体论内涵:“生产关系”是个人在其中实现其感性劳动的交往形式,亦即它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因此它在本体论上确证了一切社会关系(包括家庭、经济组织、政治国家、宗教共同体等等)的感性本源。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根本原理。
建构感性世界的感性劳动,不是单个人的自然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在感性上彼此创造其社会存在(此即“感性交往”)的活动,这就是劳动的社会本质。因此,生产力既不是单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亦非一般人类理智的物化力量,而是人们之间的感性交往的力量,因而它本质上是社会力量。
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感性基础,它不是思想的产物,不是一种理智事物,而是一个让人们的感性交往得以进行和发展的社会形势。这个形式本身是感性的:在它身上直接体现了感性劳动对于社会的生产。
因此,正是在生产关系这个概念中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洞见:人们在劳动中不仅生产出物质生活资料,而且生产出人与人之间“物质联系”的方式,即生产关系,并且间接地生产出其他一切社会关系。这就是历史运动的本质真相,是历史运动区别于思想运动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历史科学”所要描述和加以理解的对象,就是这种生产出社会关系的历史运动。
5、私有制是自发分工的产物,它处于劳动积累的必然性
生产关系是从现实个人的活动中形成起来,又反过来制约着现实个人的生存条件。与自发分工这种感性交往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必定是所有制的关系。而所谓私有制,即是一部分人使用和支配另一部分人的劳动的权力。
这种权力不是从思想、观念或意志中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奴役和对抗,是从私有制这种生存条件本身中生长出来的。究其实质,人与人之间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的支配欲被支配的关系(即“社会权力”,区别于“政治权力”)是处于在自发分工的前提下的实现劳动积累的必然性,是积累起来的劳动(物质财富)对于现实的活劳动(劳动者)的统治权。因此,统治不是恶的意志或理性迷误的结果。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生产关系之“理性前的”的本质来历的揭示,若对生产关系的感性本质进行超感性的抽象,便会得到财产关系来自理性的“权力”这样一种法哲学的理解,但是,按照事情本身的真相,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6、共产主义是现代历史运动本身的实践趋向
根据历史运动归根到底是感性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运动的原理,人类解放的理想,作为扬弃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理想”,如果没有现实的历史运动提供出感性实践的基础,那就只能是一种存在于观念世界中的“应然”。
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章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证了共产主义是现代资本运动本身所包含的消灭资本原则感性实践趋向。这一趋向体现在两个基本事实中:一是现代生产力的高度社会化(现代生产工具本身的社会性程度及其所必然带来的感性交往的世界化);一是现代劳动者的生存条件(即,被资本主义生产抽取了感性生命的现代无产阶级),一方面是资本的存在基础,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的全球化,正在成为一种对于人的感性生命的“世界历史性”否定。
这两个基本事实都表明:资本的存在基础愈是展开、愈是有力量,就愈是与资本原则本身相矛盾、相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据此写道:“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为,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了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7、历史唯物主义扬弃传统哲学,代之以“实证的”历史科学
马克思关于传统哲学之终结的思想最初表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和第十一条中。在《费尔巴哈》章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思想作了更加明确和深入的阐发。
根据“生活决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哲学在那种凭借意识分析和意识批判来理解世界的理论态度下,就只能产生种种“关于意识的空话”。不同的哲学理论之所以只是不同的空话,是因为它们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的时候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承认了现存的东西。“多少向前迈进了几步”的费尔巴哈也不例外,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说他“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确立对存在的事实的正确的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存在的东西。不过,我们完全承认,费尔巴哈在力图理解这一事实的时候,达到了一般理论家一般所能达到的地步,他还是一位理论家和哲学家。”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用语中,“理论家”和“哲学家”具有贬义,这是耐人寻味的。对现存世界力图达到正确的理解,这仍然只是在思想本身的范围内表达现存的事实,却丝毫没有涉及造成了现存事实,以及必将改变现存事实的历史运动。所谓“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主攻存在的东西”,指的正是要去把握那既造成、又推翻现存的东西的历史运动本身。这就要求突破哲学把现实翻译成意识自身逻辑的那条“思辨路向”,而代之以根据人们的实践活动来把握现实自身的历史性的“历史科学路向”。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2
马克思思考的起点是人的异化问题。
从这一个起点出发,走向了两个向度的批判:其一是意识形态的批判;其二是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在《资本论》中,这两个向度的批判被结合在一起。
这一“异化”的主题在不同思想者中被以不同的方式反复探究。它也体现于海德格尔的“此在的沉沦”,体现于弗洛伊德的神经症研究——并在拉康手中将它深化与扩展为人的根本的症状式的存在。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仍然沿袭了“异化”的概念。即便之后,在马克思的写作中这个词语不再出现,但是它仍然隐蔽地渗透在文字的背后。“异化“,这就是马克思的原罪。因为所谓“异化”无非是默许了人的本质的先验存在。从这一点出发,马克思的思考就如同用尽全力从形而上学的泥潭跃起,然而最后落下来时,仍然稳稳地坐在形而上学里。
诚然,马克思将各种社会关系给人进行加冕,但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把一个形而上学的命题倒转过来还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命题。”同样,把一个形而上学的命题加上现实关系的约束还是形而上学的命题。就此而言,海德格尔认为自己一直还在“思”的边缘无疑是清醒的认知;而马克思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揭露了“意识形态”的幻象时却仍然陷入了“意识形态”之中。
在八九十年代,早期的马克思被重新挖掘出来,“异化”成为知识界的热门话题,人们用早期的马克思来对抗晚期的马克思,这种策略只反映了知识界的无知。难道晚期马克思的理论不是早期马克思的问题及提出问题思路的合乎逻辑的演进吗?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因此,要了解马克思理论的秘密,只有从它的后果中去了解它的起点。
这样的清理工作显然尚未真正展开。马克思曾经批判当时的德国知识界对待黑格尔如同一条“死狗”,而今天的知识界同样对待马克思如同一条“死狗”。因为今天的社会似乎已经从阶级分野的社会进入了个人主义的时代。然而,是怎样的个人呢?它难道不是在“民族”、“国家”、“阶级”、“人民”这些庞然怪兽解体后从母体里诞生的吗?就此而言,我们今天所谓的“个人”仍然只是一个历史地形成的概念。而在我们的幻想中,却以为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完成与实现。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3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首先是指意识形态的现实的具体的形式。如马克思所指的“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其次是指在一定社会结构中受社会现实限制并由社会现实所塑造的一整套观念、价值或意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没有自己的历史,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历史的产物,意识起初只是一种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反应,这种纯粹动物性的意识随着分工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最后,意识形态也表现为一种虚假反映,但这种虚假的意识形态是构建出来的上层建筑,这个构建过程反映阶级统治的实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和实质进行了深刻思考。因此,意识形态被看作是一种惰性的反映。在马克思以后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意识形态的这种虚假性可以在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的关系中得到很好的诠释。普遍利益归根结底将表现为一种特殊利益,但不是纯粹的特殊利益,特殊利益转化为普遍利益需要一番过程,个人利益先被转化为阶级利益,而让后者代表普遍利益。“个人利益总是违反个人的意志而发展为阶级利益,发展为共同利益,后者脱离单独的个人而获得独立性,并在独立化过程中取得普遍利益的形式,作为普遍利益又与真正的个人发生矛盾。”马克思认为,每一个特殊利益的承担者都倾向于声称自己是社会的普遍利益。这种情况在阶级斗争激烈的社会尤其突出,“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如果它的统治就像无产阶级的统治那样,预定要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态和一切统治,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上述引言隐含着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一个重大变化,即马克思不仅把意识形态看作是受一定社会结构和经济状况影响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同时意识形态也具有能动性的功能,这种功能集中表现为为现存的国家事务或既定阶级的统治提供合法性的功能,它根本上是阶级统治和争取政权的工具。这种意识形态工具化色彩在马克思以后的著作中如《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表现得更为明显。
也就是说,马克思既将意识形态进行结构性解释,也将意识形态进行功能性解释。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就是从对意识形态的这种功能性进行解释的体现。同时,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为揭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找到了中介评价因素——经验观察。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揭示是通过社会、历史的分析,确立经验的合法性,应由经验来说明意识。在这个逻辑下,意识形态及其诸形式在事实之外产生的、基于想象的解释,便会发展为纯粹的谎言,自然就不会有自己的历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4
分工使人类社会走向了繁荣。在古代,人们群居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利用物品。这虽然有利于人们抵御野兽的攻击,有助于生命的延续,但这没有一种竞争的精神动力。大家都知道,人因为有理想、有目标、有抱负,生命才会更有动力。从而艰苦奋斗、奋勇向前,在标新立异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以便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分工为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分工的出现,奴隶制也随之出现,分工出现了贫富差距,这是社会向前迈进的表现。人们为了让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不得不努力奋斗,成为奴隶主。而那些懒惰、无知、不学无术的人就成为了奴隶。其实,奴隶制的出现,就如“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目标和愿望。奴隶主就是先富起来的人,奴隶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向前,谁不想当奴隶主呢!就如现在这个时代,谁不想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个好的社会地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人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完善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每个人都这样去追求,那么对祖国输入的“新鲜血液”其质量将会是很好的。那社会会不向前发展吗!会不成为世界大国吗!
分工使生产过程更加专业化。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分工的出现,人们各自所从事的活动也就不一样了,生产活动更加专业化。比如,从事农业的人们,就会细心去关注农产品的生长过程,其所适应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从事技术工的人们,会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
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分化组成的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在大的社会实体中,都被分化成细小的部分 ;它们在共同的集体意识的组合下实现社会的良好运转。为此,涂尔干还从社会量、物质的量和精神的量这三个要素分析了社会分工为何会产生。笔者个人是赞同涂尔干的这些观点的。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只会越来越精细,而绝不可能像马克思所预想的那样社会分工会被消灭。即使在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虽然带有统治性的国家消失了,只剩下单独存在的社会。但事实上社会的管理客观上也要求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其实也是一种分工。而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每个人天赋的不同,肯定也会有体力和脑力的分工。而笔者也无法想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工业和农业的差别。所以对于社会分工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而言,由分工所形成的阶层、阶级必定是多样的。对待这些由分工所造成的群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强化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达到群体的共存共荣,而非强化彼此之间的矛盾、用暴力的手段消灭对方。所以分工不可能消灭,由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将消灭分工的论调也就是值得怀疑的了。
我们要理性看待“分工”这一问题,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集结大家的力量,共同为建设我们的祖国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的祖国将会更加的美好,从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5
所谓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就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要注意,这里讲的“实证科学”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所讲的实证科学根本不是一回事。后者的对象是所谓直接的经验事实,前者的对象则是“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形成”,这是两种不同意义上的“实证”。一种是“实证”给定的现存事实,另一种是“实证”现实的人及其世界的历史性构成。
实证主义的科学需要独立的哲学为其划定事实领域,确立理论前提和目标。而“实证”的历史科学所要把握的,乃是从人们的历史实践中产生的、规定了人们对现存事实的理解和解释的那些前提本身。这种对于一切理论解释之历史前提的把握,是历史科学的真正主题。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这种新型科学的道路。这种科学是对“能动的生活过程”的描绘,它“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的哲学观的明确表达,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悉心领会。
总之,《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费尔巴哈》章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制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源头之作,它在本体论革命的渊源中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本来内涵,对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具有关键的启发意义。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500字范文的内容就收集整理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对有需要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帮助,大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参考以上范文,以此来帮助自己顺利展开书写工作。如果这期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也请大家多关注本站。
原创文章,作者:fengj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ality-surveys.com/zhishi-128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