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心得

德意志意识形态,你了解吗?它是什么样的思想体系?它如何影响了世界的历史进程?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内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吧。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心得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1

 “德国哲学从天国到人间,而我们从人间到达天国。”

  这里面解释了许多对于共产主义的误解,有些说法甚至是直接开除另外三位“导师”的共籍。 唯物史观认为观察世界通过现实的生产关系和经验现象,是最为准确的,因为任何观念的只能通过这样而呈现。 同时也阐明了马克思心中的原始状态,古代共同体,封建和资本主义四大社会,我只能说和特色的(例如把秦到清说成是封建)完全不一样。前二者的阶级分裂是是公民(普通人)和奴隶,封建是领主和农奴,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就我看来,我们所谓的封建不过是老马所谓的“古代共同体”,阶级分裂为“国人”和“野人”。我们在老马所谓的“封建”时间段处的时候很少。 之后老马也详细说明了宣言第一章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推理,主要是对于被规定的“分工”的阐述 最后阐释了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达到的真正的自由,那就是不被规定的“分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限制,实现自我价值。 老马对于在物质充沛后足够理智的人们会选择共产主义(因为只有这样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发展,从欧洲的历史上来说,人们会去选择),很有信心。(或许太有信心了,因为,印度,可谓是没有选择)

  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怵摸的

  贴图就行了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我觉得,这是一部能让人了解历史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中,虽然仅有14篇文章,但是每一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德意志民族独立》和《德意志民族团结》。

《德意志民族独立》中,我最喜欢的是《德意志民族独立》。我很喜欢这篇文章中的德意志民族,因为他们个个都很聪明。我很喜欢他们对于自由的追求。他们对于自由的向往和对自己的要求很明确。而《德意志民族独立》中,欧洲人民反抗的口号没有停止。《德意志民族团结》中,康德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他公开的说明了自己的观点。虽然对于欧洲来说,他们的观点是有一定的限制的。但是,他们的观点却体现了他们的积极性。他在介绍他们之前,不在想答案。他把他的观点分析了一遍,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才使得德国人真正的明白。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让自己成为一个拥有自由的人。

《子夜》中,他们为了扩大自己的殖民地,向人类发起了内战。他们不畏艰难,不惧,用生命和瑰宝来捍卫自己的家园。他们就是这样一个顽强,有勇有谋的人物。我们也应该像他们学习,在生活,学习中,我们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功名利禄,而忽视前方危险,更不要失去自己的宝贵时间。

《中国轨道号》是作者刘抑美所著,他将自己的思想,童年,成长的经历和体验真实的刻画了出来。从一开始,我就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将它分成几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讲述着关于他们的事情。书中有这样的一些事:借通信机,家里有两朵向日葵,陈晓晓彤说:”我给爸爸打电话,但爸爸没有,家里有一位妈妈在医院检查过,她身体不舒服,但她对待病人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没有伤痛,没有心。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3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以及著作在当时未能出版的缘故,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序言》中作过这样的概括:“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楚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从马克思的回顾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即已有“我们的见解”,但还未对之作出全面的阐发,因此,在这部著作中,对论敌的批判被用作作者阐述自己见解的方式。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著作的的主题是要“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这就是说,作者认为,他们的新见解与整个德国思想传统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划界。由此可见,这部著作有其独特的价值:新思想是在同旧思想的批判关系中确立的,阐明这种批判关系本身,无论对于新思想的创立者来说,还是对于新思想的学习者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这部著作之前,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文献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后者其实可以看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思想的一个纲要。应当把这两部作品联系起来阅读,它们同时是被命名为“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的开山之作。至于1844年的那部著名手稿,则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在那里,马克思发动了一场哲学上的革命,新世界观是这场哲学革命所结出的果实。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世界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只是一种历史观,不是简单地是一种将唯物主义本体论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去的观点,而是把唯物主义原则和历史原则统一起来的新本体论境域。这个统一的前提是把感性世界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这一重要的本体论思想,发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次明确地表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而后详尽地阐发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费尔巴哈》章中。因此,我们从这部篇幅浩大的著作中选取《费尔巴哈》章研读。这样的选读也有马克思本人的说法作为依据,马克思在该著的序言部分曾有一段话说:“在我们对这个运动的个别代表人物进行专门批判之前,提出一些能进一步阐明他们的共同思想前提的一般意见。这些意见足以表明我们在进行批判时所持的观点,而表明我们的观点对于了解和说明以后各种批评意见是必要的。我们这些意见正是针对费尔巴哈的,因为只有他才多少向前迈进了几步,只有他的著作才可以认真地加以研究。”由此可见,《费尔巴哈》章不仅是针对着费尔巴哈的批评文字,而且主要地具有从正面阐明作者自己的见解的作用,它可以被视为整个《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总论。

《费尔巴哈》章作为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全面阐发新世界观的文献,论题广泛,内容丰富,在其中得到正面论述的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以下试分别简要述之。

1、“生活决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费尔巴哈》章的开头部分同时也是全书的序言,揭示了作者所要批判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整个德意志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前提。这个前提就是“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统治和束缚,是来自意识、观念的,因此,人的解放,就是把人们从意识、观念和词句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但是,事情的真相是,“人从来没有受到过这些词句的奴役。”同意识、观念和词句展开斗争,只是提出了改变意识的要求,并以为意识的改变必然带来世界的改变。这就是在当时的德国思想界继续存留着的黑格尔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因此,重新理解生活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批判德国哲学、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2、“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始概念

如果“生活决定意识”,那么,生活就不是“意识”所过的生活,历史也不是意识自身的一个发展过程。生活是现实个人的生活。

何谓“现实个人”?他们既不是纯粹的“意识主体”,也不是作为单纯的生物个体的生命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个人”表述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个表述有一个在本体论上突破纯粹意识之内在性的新本体论境域作为其深刻的背景,即把人从本源上看做是在世界中存在的。这是以“感性活动”立论的本体论,最初阐发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后概括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现在则凝结在“现实个人”这个概念上。先是个人的“活动”,不是意识在其自身内部的自我活动,而是创造和改变“物质生活条件”的活动,因而它是在外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与此同理,外部世界也不是与感性活动无关的单纯的“物质环境”,而是与“活动”相应的、作为“活动”之“条件”的“世界”,这其实正是“感性世界”之概念。

由此出发,才能发现历史之为历史的本体论根据:“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历史不是思想史,而首先是生产史。

“生产”不是“思想”的外化,而是本来就在世界中的现实个人之生存。现实个人的“生存”不是由自在的自然界所设定的生物行为,而是他们以自身的“感性存在”作用于对象的创造活动:“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地的方式来进行”。这就是“生产”的生存论意义来说“历史”的本体论根据。由此获得理解的历史,就既不是神的历史,或绝对精神的历史,也不是一个生物物种的历史,而是现实个人的生产史。

3、以“历史的自然”取代“抽象的物质自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原则

历史之真正的本体论根据既已确立,就不应当再把历史与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的物质性,若脱离它与现实个人的生产史的联系,就不是自然界之真正的感性存在,而只是一个关于自然界的实在性的理论抽象。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的抽象的感性本体论时,正是指出了他由于不能理解在人的感性活动中建立的“历史的自然”既是自然科学的真正对象与材料,又是人类社会状况演变的真实根源,从而必定重新陷入唯心主义:“他没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依赖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4、以“交往形式”概念揭示生产力是生产关系乃至一切其他的社会关系(包括观念的关系或思想的关系)的感性本源

正是通过《费尔巴哈》章,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本体论内涵:“生产关系”是个人在其中实现其感性劳动的交往形式,亦即它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因此它在本体论上确证了一切社会关系(包括家庭、经济组织、政治国家、宗教共同体等等)的感性本源。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根本原理。

建构感性世界的感性劳动,不是单个人的自然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在感性上彼此创造其社会存在(此即“感性交往”)的活动,这就是劳动的社会本质。因此,生产力既不是单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亦非一般人类理智的物化力量,而是人们之间的感性交往的力量,因而它本质上是社会力量。

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感性基础,它不是思想的产物,不是一种理智事物,而是一个让人们的感性交往得以进行和发展的社会形势。这个形式本身是感性的:在它身上直接体现了感性劳动对于社会的生产。

因此,正是在生产关系这个概念中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洞见:人们在劳动中不仅生产出物质生活资料,而且生产出人与人之间“物质联系”的方式,即生产关系,并且间接地生产出其他一切社会关系。这就是历史运动的本质真相,是历史运动区别于思想运动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历史科学”所要描述和加以理解的对象,就是这种生产出社会关系的历史运动。

5、私有制是自发分工的产物,它处于劳动积累的必然性

生产关系是从现实个人的活动中形成起来,又反过来制约着现实个人的生存条件。与自发分工这种感性交往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必定是所有制的关系。而所谓私有制,即是一部分人使用和支配另一部分人的劳动的权力。

这种权力不是从思想、观念或意志中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奴役和对抗,是从私有制这种生存条件本身中生长出来的。究其实质,人与人之间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的支配欲被支配的关系(即“社会权力”,区别于“政治权力”)是处于在自发分工的前提下的实现劳动积累的必然性,是积累起来的劳动(物质财富)对于现实的活劳动(劳动者)的统治权。因此,统治不是恶的意志或理性迷误的结果。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生产关系之“理性前的”的本质来历的揭示,若对生产关系的感性本质进行超感性的抽象,便会得到财产关系来自理性的“权力”这样一种法哲学的理解,但是,按照事情本身的真相,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6、共产主义是现代历史运动本身的实践趋向

根据历史运动归根到底是感性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运动的原理,人类解放的理想,作为扬弃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理想”,如果没有现实的历史运动提供出感性实践的基础,那就只能是一种存在于观念世界中的“应然”。

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章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证了共产主义是现代资本运动本身所包含的消灭资本原则感性实践趋向。这一趋向体现在两个基本事实中:一是现代生产力的高度社会化(现代生产工具本身的社会性程度及其所必然带来的感性交往的世界化);一是现代劳动者的生存条件(即,被资本主义生产抽取了感性生命的现代无产阶级),一方面是资本的存在基础,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的全球化,正在成为一种对于人的感性生命的“世界历史性”否定。

这两个基本事实都表明:资本的存在基础愈是展开、愈是有力量,就愈是与资本原则本身相矛盾、相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据此写道:“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为,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了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7、历史唯物主义扬弃传统哲学,代之以“实证的”历史科学

马克思关于传统哲学之终结的思想最初表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和第十一条中。在《费尔巴哈》章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思想作了更加明确和深入的阐发。

根据“生活决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哲学在那种凭借意识分析和意识批判来理解世界的理论态度下,就只能产生种种“关于意识的空话”。不同的哲学理论之所以只是不同的空话,是因为它们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的时候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承认了现存的东西。“多少向前迈进了几步”的费尔巴哈也不例外,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说他“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确立对存在的事实的正确的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存在的东西。不过,我们完全承认,费尔巴哈在力图理解这一事实的时候,达到了一般理论家一般所能达到的地步,他还是一位理论家和哲学家。”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用语中,“理论家”和“哲学家”具有贬义,这是耐人寻味的。对现存世界力图达到正确的理解,这仍然只是在思想本身的范围内表达现存的事实,却丝毫没有涉及造成了现存事实,以及必将改变现存事实的历史运动。所谓“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主攻存在的东西”,指的正是要去把握那既造成、又推翻现存的东西的历史运动本身。这就要求突破哲学把现实翻译成意识自身逻辑的那条“思辨路向”,而代之以根据人们的实践活动来把握现实自身的历史性的“历史科学路向”。

所谓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就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要注意,这里讲的“实证科学”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所讲的实证科学根本不是一回事。后者的对象是所谓直接的经验事实,前者的对象则是“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形成”,这是两种不同意义上的“实证”。一种是“实证”给定的现存事实,另一种是“实证”现实的人及其世界的历史性构成。

实证主义的科学需要独立的哲学为其划定事实领域,确立理论前提和目标。而“实证”的历史科学所要把握的,乃是从人们的历史实践中产生的、规定了人们对现存事实的理解和解释的那些前提本身。这种对于一切理论解释之历史前提的把握,是历史科学的真正主题。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这种新型科学的道路。这种科学是对“能动的生活过程”的描绘,它“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的哲学观的明确表达,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悉心领会。

总之,《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费尔巴哈》章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制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源头之作,它在本体论革命的渊源中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本来内涵,对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具有关键的启发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4

看了阿多诺的《本真性的黑话: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后打算再看看他老祖宗的“正本”,翻了一下节选本被删掉的部分,基本上都和神学有关系,但《费尔巴哈》这一章就让我觉得大概率看不到什么精彩的对决,所以就放弃了把全本看完——真的是太无聊了。

 这所谓无聊,在我看来一直是我国研究马克思的优势,毕竟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立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在我们的思维里已经如呼吸般自然,读这种书也就很难看出什么创新的地方,然而确实又很能看出些许不同的地方,比如马克思认为只有一个阶级除了推翻其他阶级外没有其他利益时,这场革命才有可能带来最终的和平;例如在这个阶段马克思就放弃了道德伦理理论,并且认为这些主张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产物。任何一个受到压迫的阶级都会努力改变社会生产关系去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力,这不是一个应该与否的问题,因为生产力的不断扩大是对生产资料的无限细分,也就在不断降低受压迫阶级的生活质量。此时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是必然的。

当然,在这里马克思还没有详细地讨论意识形态对革命的压制问题:大众受到欺骗,以为自己获得了其他利益,或者给予大众一种自己还拥有其他利益、目标的视角来降低革命热情,从而无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这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毕竟马克思对这些他称之为意识形态家的鲍威尔、施蒂纳还有最著名的费尔巴哈仅仅以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换句话说,说明他们的理论来源于某些社会生产关系状况,却没有就其本身的论点进行多少批判。整个节选本大量地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但一并不足够仔细,也就是说要引也应该引《资本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之类的书;其次它也没系统地分析德国当时的具体社会情况,所以甚至没有办法进行准确的意识形态批判。不管怎么说,阿多诺确实学到了这本书的精髓,嬉笑怒骂,文采飞扬,乐于反讽并且绝口不以对方的理论基础反驳对方。 所以此时最好还是多看看马克思的说法里有哪些和我们常识里的马克思的区别吧。最经典的问题在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极大超越是否可以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件事在这本书里还是有一定顾虑的,但由于马克思认为当时的生产力发展还不能够保障可以在突破现有统治阶级后不重蹈覆辙(而够的时候应该如何需要根据具体的社会阶段),所以当务之急并非意识形态批判而是生产力发展和新社会模型的建设。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张力。而马克思或许认为可以靠自己的论著来弥补这个差距——通过自己的著作,革命成功后确实会是无产阶级专政。而今日是否也能如此,这是值得探讨的,既然我们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就算实践才能改变世界我们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今日的经济基础。或许今日的生产力已经大得可怕但无产阶级还是没有进行有效的暴动,此时要做的或许更多是意识形态清扫——这应该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想法,而法国人担心的是这场弥赛亚革命如何可能的问题,怎么才能革出一场消灭压迫的命,而苏联的问题使他们很难认为马克思主义原典可以领导无产阶级不走向其他东西。当然,我国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认识世界在今日重新起来,因为没有一个21世纪的马克思帮人们认识世界来指导实践。不过这不是延宕的理由,马克思明确地说只有革命才能真正让学术的统治阶级的言语流传到全社会,才能够真正让认识和行动相合一。比如阿多诺就是典型的说的好但不做,老德意志意识形态家的作风。他是否真正做到了自己的否定辩证法呢?哈贝马斯又是否真的始终包容来者把所有来者一开始都当作理智的呢? 当然,这并不是说今天急需一场社会革命,但至少对自以为今日只需要意识形态批判的人来说,他们可能还需要对他们在批判时无法触及的外部——社会——进行思考。如果说早期马克思有人本主义是因为生产力还不成问题(或者说认为生产力在今日已经足够),但人却和自己的产品分离,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指出这一分离,从而改变生产关系;而后期马克思则认为生产关系还不成问题(或者说生产力早已足够),但生产力发展不足,所以需要正确认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情况,发展经济学,并且考虑革命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建设。那么现在西马的问题就是我们不知道生产力(和未来建设)够不够到我们只需要意识形态批判,也不知道未来应该如何建设以此为理由落实意识形态批判。不管是哪个都是“两种马克思”中间的问题,因此不管选择人本主义还是非人本主义都是有问题的,当然这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问题而是西马要面临的问题的答案。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5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标志性著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阅读本书之后,我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简要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总结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系统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应贸然激进。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而新时代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终极目标则是实现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为我们今后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当代青年人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去为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二要注重量的积累,进而实现质的飞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思想理论的发展和时代的实质性进步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需要各个时代的人一点一滴地积累,要想实现质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就不能忽略发展过程中量的累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创立的。

三要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多研读马克思的相关理论著作,从文字的本质入手,真正地去吃透摸透。其次,作为和平的一名青年干警,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最后,要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小小宣传员,不断将自己阅读收获的理论知识、工作领悟的经验教训与身边的同事、朋友分享,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带动身边人形成学习知识的良好氛围。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6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次合作著述。根据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回忆,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他们决定共同阐明他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由此也可以看到在这本书包含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新世界观——即后来所说的唯物史观。其中,《费尔巴哈》章是马恩未完成的手稿。

长期以来,这本著作的价值被低估,上世纪90年代初,《读书》杂志上发表了李文的一篇《回到马克思(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手记)》(1990年第3期),被认为是学界学理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开始。这部巨著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通过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三是通过对人类历史的分析,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起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些天才的观点在《资本论》中得到了更加系统完整和清晰地阐述。马恩认为,分工是伴随着意识产生的,要弄清分工的起源,就要弄清意识的起源。马恩认为,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类存在,它就仍然是种产物。”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人与动物相区别,“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所以马恩认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在论述了意识的起源之后,马恩紧接着指出:“与此同时分工也发展起来。”了解了分工的起源之后,就会知道,分工是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的,可以说自有人类始,就有了分工。而“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那么分工是否会消失呢?分工的消失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分工已经不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反地,他起一种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而分工的发展,不仅仅在一个家庭内部,一个社会内部,而是只要人类交往所及的地方都有分工。马恩提出的关键就是消灭私有制以及社会调节生产,这样人类也就驾驭了分工。所以,共产主义的现实性只是在与社会调解生产如何才能达到资本主义社会调节生产所达到的那样的效果?在允许采用分工这种形式的基础上?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只有计划,资本主义社会是否只有市场?从马恩的论证来说,前者是肯定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只有计划。在马某某,私有制是物物交换的基础。“实际上,我只有在有可以出卖的东西的时候才有私有财产”但是,马恩只是提出了一个一般的原则,并没有特别具体的设想。关键是在现实中的可能性的问题。也就是通过计划来调节分工能否达到市场那样的效率。那么如果承认市场的话,就必须容忍私有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

总之,这个问题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在马恩看来,分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性行为的分工阶段。这是动物也具有的,因此,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分工。第二个阶段,是自然形成的分工阶段。“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地’形成的分工。”第三个阶段,是真正的分工阶段。“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分工的扩大导致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劳动对人的异化程度不断提高。第四个阶段,是消灭分工阶段。“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现在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在统治阶级内部表现出来。”“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意识形态家”“而另一些人对于这些思想和幻想则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并且准备接受这些思想和幻想,因为在实际中他们是这个阶级的积极成员。”“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度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反谷物法同盟)。”“在这里,居民第一次划分为两大阶级,这种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在城市中各行会之间的分工还是非常少的,而在行会内部,各劳动者之间则根本没有什么分工。每个劳动者都必须熟悉全部工序,凡是用他的工具能够做的一切,他必须都会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是生产和交往的分离,是商人这一特殊阶级的形成。”“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的直接结果就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即超出行会制度范围的生产部门的产生。”“织布是一种多半不需要很高技能并很快就分化成无数部门的劳动,由于自己的特殊个性,它抵制行会的束缚。”分工与所有制的关系。“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私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儿子是丈夫的奴隶。家庭中这种诚然还非常原始和隐蔽的奴隶制,是最初的所有制,但就是这种所有制也完全符合现代经济学家所下的定义,即所有制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其实,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其次,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国家“特别是在我们以后将要阐明的已经由分工决定的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分工包含的矛盾。“上述三个因素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分工中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一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最后,分工立即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就是说,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这种力量。”“原来,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务局和为一种同志我们、不受我们控制、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这是迄今为止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分工最终引起了人的“异化”,也就是说引起了人们对于自己的劳动产品或创造的生产力的异化关系。共产主义社会消灭分工。这种“异化”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其一,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其二,“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更为重要的是,马恩同时指出,“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马恩在论述这个前提的必要性时,提出了两点:其一,没有物质财富的巨大发展,人类会重新陷入必须品的争夺之中,同时“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会死灰复燃”;其二,“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类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可见马恩在设想共产主义革命的条件的时候,考虑得非常简略,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更没有比较具体的意见。]“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马恩在这里已经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表现为与各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在以前任何一个时期,生产力都没有采取过这种对于作为人的个人的交往完全无关的形式,因为他们的交往本身还是受到限制的。”“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总之,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它进一步发展了《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7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后又一次合作著述。根据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回忆,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他们决定共同阐明他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由此也可以看到在这本书包含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新世界观——即后来所说的唯物史观。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自己新的世界观——唯物史观概括为: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就《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具体内容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三个维度

第一个层次是在哲学层面上,可以再细分为两个要点:一是马克思阐明“物质决定意识”是历史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也是批判德国哲学的立足点。二是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始概念。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第二个层次是在政治学层面上,马克思以“交往”的概念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一切其他的社会关系都勾连起来,这里可以再细分为三个维度来解读:

一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与所有制,其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之前也曾提到的,人和动物区分的标志就是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会有一定的产生关系于与之相对应。在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因为人的自然差别决定了分工,由此所确定的生产关系是非自愿的、强加的异己的力量。这就导致劳动和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在马克思看来,所有制的历史阶段包括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时代的所有制。但不管是在哪种时期,所有制的出现都表明在这一段生产关系中少数人掌握生产资料,而多数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分离,劳动被异化,人也被异化,而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时代,资本家聚集生产资料而工人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导致工人几乎一无所有,所有制对人的异化几乎被推到极端处境。这些社会现象体现出物质生产领域里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生产资料所具有的支配性赋予拥有生产资料的人一种支配能力,导致他掌握了权力分配的关键要素,而失去生产资料的人则处于被支配地位。所有制背后可以说是依赖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权力分配机制——一部分人使用和支配另一部分人的劳动的权力

二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市民社会,背后是社会共同体之内的权力关系。马克思在论述生产分工时提到,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它是以简单的家庭和复杂的家庭即所谓部落制度作为自己的前提和基础的,也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个人身上体现的分工在人与人之间随着生产和交往的进一步分离表现为市民社会的不同阶级,个人隶属于阶级。就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来说,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是国家的基础,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就国家和阶级关系来说,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政权掌握在统治阶级那里。由此可以看到,国家只是这个社会共同体背后的权力关系的载体,权力关系中的支配和被支配地位体现在阶级上,归根结底还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三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社会主义,背后是历史上的权力关系演变。之前的分析中,不论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还是社会共同体之内的权力关系,论述的都是离散的、静态的状态。如果从连续的、动态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权力关系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变动的过程。马克思考察人类社会从部落时期到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时代几千年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不论是民族内部的分工,还是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抑或是城乡分离,都表明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在人类历史早期是人与自然的交换,之后开始产生人与人的交换,特别是进入中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城市中经历工场手工业到大工业的快速发展后,马克思看到,就个人来说,在所有制下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对立导致人的异化,要消灭异化就要消灭所有制,这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条件。就阶级来说,在私有制下生产力只获得了片面的发展,对大多数人来说成了破坏的力量,产生了无产阶级,它必须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的福利;它被排斥于社会之外,因而不得不同其他一切阶级发生最激烈的对立。这种阶级形成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最后,当每一民族的资产阶级还保持着它的特殊的民族利益的时候,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也即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共产主义运动的逻辑表明了历史的发展方向,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产生资料将归属每一个人和财产将归属全体个人,也就意味着有人与人之间权利分配和社会共同体之内权力分配导致的支配和被支配的不公现象将消灭。随着权力收回个人,最终社会会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

正因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如此丰富的内涵,这本书毫无疑问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重要的著作,标志着马克思在哲学上彻底破除了黑格尔的体系,创立了新的世界观,实现了对历史的重构。在我看来,就时间长度上来说,马克思的世界观始于对无产阶级的现实关怀,向前溯及人类历史的开端,往后指向人类历史的终结;就空间宽度来说,马克思立足具有特殊性的德意志一个国家,但以之为中心点覆盖世界各国一般性问题。马克思的世界观在时空上具有强大的穿透力,也反映了马克思如何解决时代命题在价值层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8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开始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初读之时,毫无头绪,再读之后,颇有感触。其中感想最大的就是对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导读。

在马克思之前,总是偏向唯心主义的,即使是辩证法的大家黑格尔,也不得不为了维护自己的哲学体系,而在历史观上走向唯心主义。黑格尔认为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一个因果承续性的系列,应该用合理性与现实性的观点去观察历史现象。这符合辩证法的方法原则。他首次提出探究历史发展终极原因的问题,并认为人的需要是推动人们创造历史的动力。黑格尔认为“没有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没有东西是绝对神圣的”。以此推理,历史领域应该是不存在绝对真理的,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之中。但是黑格尔却建立了庞大的体系哲学,为了维护自己哲学体系的正统和合理,他又不得不将此体系设立为一个终点,即哲学发展终点。如此,体系和他的方法便发生了矛盾,这正是黑格尔哲学理论的缺陷。黑格尔哲学的失败宣告了绝对真理的体系哲学的最后破产。哲学体系化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是资产阶级的产物。但我们知道人的认识的无限发展的,所以说不存在终极体系和绝对真理。体系哲学只是对以往哲学的升华总结,目的是维护现时的统治。体系哲学是把历史整体化,但人的认识总归是收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受实践水平的制约,所以我们认识的历史是有空白的,是不全面的。在这种条件下,要想建立体系就必须填补空白,而这些实践暂时无法探究的空白,往往通过人的想象臆造出来。由此必然陷入了唯心主义。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旧哲学走向了破产,但是旧哲学的影响依然左右着哲学研究。如何从从旧哲学的影响下走出来,成为了哲学研究者的一大难题。马克思从研究现实问题出发,在研究演示问题中排除旧哲学的影响。马克思直击哲学研究的目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没有建立哲学体系,而是直面现实问题,希望利用哲学来解决现实问题,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的指导,这就是历史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主义方法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并不是时空概念上的,而是把历史当成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个实体来理解。辩证法的基本观念就是把研究对象放在历史之中研究,从研究对象的产生发展终结再产生的具体过程中加以研究。辩证法是从运动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对每一种即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就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从这一角度看,辩证的观点就是历史的观点。辩证是一个过程,历史也是一个过程。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运动的观点看问题,研究历史亦是如此,切不可陷入一个相对静止的时期来看待历史。黑格尔认为历史是英雄人物创造的,在他看来,“绝对精神”才是唯一的存在,而人类史就是一部“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史,而那些能引导乃至改变历史发展的大人物就是“绝对精神”(“世界精神”)的代表。黑格尔只是在一个相对的时期看到了历史的发展,诚然,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贡献不可抹杀,但是,我们要知道,从发展和运动的观点看,在悠长的历史中,根本推动历史发展的还是人民大众,是劳动人民。虽然黑格尔试图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他最终还是陷入了唯心主义的牢笼。而马克思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一点符合了历史发展的事实和客观规律。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方法论,它用历史辩证法代替了形而上学。同时,它还把哲学从纯粹的理论研究转到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理论研究最终回到实践,指导实践。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成为无产阶级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着无产阶级革命和斗争,以及建设国家。虽然马克思已经离开100多年了,这期间也出现了很多未曾遇到的情况。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永远不会过时,他的方法是从研究资本主义中诞生的,适用于资本主义存在的任何时期,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马克思的思想就适用。其次他提供的是一种大的思路,只要我们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就不会偏离规律。所以,时至今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仍然闪光。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9

接下来,我们先梳理一下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逻辑思路。

人类社会的基础在于生产活动和“交往”——笔者认为这里的“交往”应该等同于政治经济学中的“交换”,但这个小问题没有太大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先搁置——在此基础上,社会发展出了“所有制”,包括奴隶制,封建制和市民社会的金本位制度。在所有制的基础上,产生了统治阶级,统治阶级控制了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统治思想,后者包括道德和法律。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在不断变化。制度的变化是通过革命实现的,这一过程就是人的历史。最终人类将走向“自由的联合体”,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这一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部分的基础,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马克思此时并没有找到人类社会运动的内在规律,他只是简单的将黑格尔学派的概念从意识形态领域移植到社会存在之中,也就是简单的类比。

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后期的代表作《资本论》中,试图补全这块拼图,他觉得自己重构的政治经济学可以将意识形态和社会的物质基础联系起来。

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更关心马克思的早期作品的思维痕迹。下面笔者将说明,为什么笔者认为马克思的早期作品中蕴含着“绝对主义”的思想,以及其与“形而上学”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这里,“绝对主义”的第一层意思是历史发展的绝对性。马克思认为,在原始社会,人类是一个“共同占有财富”的“共同体”,而在之后,人类社会则以“私有制”为主导,最终人类社会会因为物质基础的发展而抛弃“私有制”,再次回归“共同体”。

这一历史的绝对性和黑格尔学派的“集体意识”是同构的。黑格尔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集体意识”“自我觉醒”的过程,奴隶制社会人的意识是被束缚的,而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入,“社会观念”便开始了“进化”,最终在市民社会,人类实现了“平等”。

因而,黑格尔的历史观是绝对的。在黑格尔眼中,历史的发展是存在方向的,社会的变革总是沿着这个方向,最终到达某个终点。而人类只是实现这个过程中的“工具”。

在马克思早期的唯物史观中,同样有这样的色彩。不过在这里,绝对的存在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物质基础”。“物质基础”总是在向一个方向发展,这个方向就是物质的“增殖”。在历史的起点,物质基础几乎是不存在的,因而也处于停滞状态,没有“运动”。而到了历史的终点之后,物质将“极大丰富”,也就不需要再“运动”了。

这么看来,马克思和黑格尔一样,将人类视为了某种存在的载体。只不过黑格尔将人类视为“意识形态”的载体,而马克思则将人类视为“物质基础”的载体。而这种论断是存在问题的。

当马克思和黑格尔将人视为某种存在的载体后,个体的人也就让位于整体的“人类”。这很容易理解,对于一个抽象的人类个体而言,道德准则完全是空中楼阁——因为根本就不能使用。只有当人与人发生关系的时候,道德才有价值。

反过来说,如果物质基础是第一性的,那么个体的人就无足轻重。因为在现实中,个体的物质生产是几乎不可能的,而物质生产是依赖社会组织的。这就导致道德准则只与人类这个整体有关系,而与抽象的人的个体无关。

然而,这种观念依然是形而上学的。因为马克思默认了以下概念——整体的人类社会,整体的社会效率,整体的社会制度。然而这三个整体都不一定是有意义的。

以物理规律为例,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机械的。然而大量分子的热运动却与单个分子的运动规律没有直接联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枚举了若干物质生产的例子,然后指出物质生产与社会意识形态——国家机构,道德和法律——的联系。

但问题在于,马克思的论证过程是采用具体的,局部的,现实的例子,而结论却是抽象的,整体的,理论的规律。如果马克思仅仅是总结过去发生的事,那么这样的抽象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后人想用这套理论去预知未来,或者改变现实,那一定会大失所望。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马克思坚信,社会主义革命会在英法德三国率先发生,然后这一工人联合体将领导世界。然而在十九世纪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反而是东方国家率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这种错觉的来源归根结底就是受“绝对主义”思想的影响。

实际上,“绝对主义”和唯心主义联系紧密。亚里士多德将人的本质归根于“至善”,不同身份的人“至善”的表现不同,最终他们共同确立一种“至善”的制度。黑格尔则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人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载体,社会的发展服从“意识形态”的运动规律。无论他们何人,都默认了“价值观”是绝对的,或者说人类社会存在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普世价值。

马克思理论的独创性在于,他将“普世价值”与“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社会结构是不同的,而人的价值观也因此不同。

同时,人的价值观也会反过来影响社会结构,从而构成一种“正反合”的运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也就在这种过程中不断对抗和发展。

当然,笔者个人以为,这个“绝对主义”的建构毫无必要。马克思将历史的发展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部分,另一个整体。历史的每个部分是唯物的,而历史的整体则是辩证法的。唯物的部分是相对的,但辩证法的整体则是绝对的。

但是笔者认为,既然历史的每个部分都是唯物的,那么整体的辩证法就是多余的。如果放弃“绝对”这一观念,将每种实在视为“相对独立”的,道德准则的基础反而牢不可破,哲学的难题反而迎刃而解。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10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3—1852年间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该书现在已成为共产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书中,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并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

下面,我将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的看法。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导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事实证明,这一原理是正确的,是伟大的。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舞台上,该原理绽放了耀眼的光芒,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其的正确性。同时,马克思又用它来指导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为它的历史理论提供了科学证明。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无数次实践来检验并丰富它,使之日趋完善。也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卷第一章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文中从历史等方面着手为大家阐述了什么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而人类的存在将二者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得这两个方面相互制约,相互限制。书中具体讲了人类史,而自然史没有太过深入,“在任何时候意识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

随后介绍了德国哲学,有人说,“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意思是说,德国哲学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而不是以从事实际劳动的人为出发点。可见,德国哲学是唯心主义。而马克思,恩格斯强烈的抨击这种错误的唯心史观。他们认为德国的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联系的问题,关于他们所做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物质环境之间的问题。

而说到德国传统思辨哲学,不得不提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因为他们都是唯心史观的突出代表。黑格尔思想体系可分为两派。老年黑格尔派认为,任何事物只要把它归入黑格尔的某种逻辑范畴,就都可以被理解。而青年黑格尔派则认为观念、思想、概念,即被他们变成某种独立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们的真正枷锁。可见黑格尔派的思维是狭隘的。费尔巴哈的观点是:人们是相互需要的,并且过去一直是相互需要的。他希望加强对这一事实的理解。费尔巴哈承认现存的东西又想了解现存的东西,但可惜最终没能了解。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一方面局限于对这一世界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有局限于对这一世界单纯的感觉。他认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是哲学的最高对象,新哲学的任务就是要认识人及其本质。 人的实在只是以他的对象的实在为依据,“人没有对象就不存在”,人是从对象认识自己的本质的,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人的本质的

多样性。这是费尔巴哈理解人及其本质的出发点和原则。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到,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实施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现存的东西。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由于费尔巴哈没有对人的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以上便是我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一些认识。总的来说第一卷第一章就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以及德国传统思辩哲学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彻底批判以往一切错误的唯心史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1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以及著作在当时未能出版的缘故,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这样的概括:“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楚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从马克思的回顾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即已有“我们的见解”,但还未对之作出全面的阐发,因此,在这部著作中,对论敌的批判被用作作者阐述自己见解的方式。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著作的的主题是要“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这就是说,作者认为,他们的新见解与整个德国思想传统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划界。由此可见,这部著作有其独特的价值:新思想是在同旧思想的批判关系中确立的,阐明这种批判关系本身,无论对于新思想的创立者来说,还是对于新思想的学习者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这部著作之前,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文献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后者其实可以看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思想的一个纲要。应当把这两部作品联系起来阅读,它们同时是被命名为“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的开山之作。至于1844年的那部著名手稿,则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在那里,马克思发动了一场哲学上的革命,新世界观是这场哲学革命所结出的果实。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世界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只是一种历史观,不是简单地是一种将唯物主义本体论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去的观点,而是把唯物主义原则和历史原则统一起来的新本体论境域。这个统一的前提是把感性世界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这一重要的本体论思想,发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次明确地表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而后详尽地阐发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费尔巴哈》章中。因此,我们从这部篇幅浩大的著作中选取《费尔巴哈》章研读。这样的选读也有马克思本人的说法作为依据,马克思在该著的序言部分曾有一段话说:“在我们对这个运动的个别代表人物进行专门批判之前,提出一些能进一步阐明他们的共同思想前提的一般意见。这些意见足以表明我们在进行批判时所持的观点,而表明我们的观点对于了解和说明以后各种批评意见是必要的。我们这些意见正是针对费尔巴哈的,因为只有他才多少向前迈进了几步,只有他的著作才可以认真地加以研究。”由此可见,《费尔巴哈》章不仅是针对着费尔巴哈的批评文字,而且主要地具有从正面阐明作者自己的见解的作用,它可以被视为整个《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总论。

《费尔巴哈》章作为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全面阐发新世界观的文献,论题广泛,内容丰富,在其中得到正面论述的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以下试分别简要述之。

1、“生活决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费尔巴哈》章的开头部分同时也是全书的序言,揭示了作者所要批判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整个德意志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前提。这个前提就是“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统治和束缚,是来自意识、观念的,因此,人的解放,就是把人们从意识、观念和词句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但是,事情的真相是,“人从来没有受到过这些词句的奴役。”同意识、观念和词句展开斗争,只是提出了改变意识的要求,并以为意识的改变必然带来世界的改变。这就是在当时的德国思想界继续存留着的黑格尔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因此,重新理解生活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批判德国哲学、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2、“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始概念

如果“生活决定意识”,那么,生活就不是“意识”所过的生活,历史也不是意识自身的一个发展过程。生活是现实个人的生活。

何谓“现实个人”?他们既不是纯粹的“意识主体”,也不是作为单纯的生物个体的生命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个人”表述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个表述有一个在本体论上突破纯粹意识之内在性的新本体论境域作为其深刻的背景,即把人从本源上看做是在世界中存在的。这是以“感性活动”立论的本体论,最初阐发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后概括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现在则凝结在“现实个人”这个概念上。先是个人的“活动”,不是意识在其自身内部的自我活动,而是创造和改变“物质生活条件”的活动,因而它是在外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与此同理,外部世界也不是与感性活动无关的单纯的“物质环境”,而是与“活动”相应的、作为“活动”之“条件”的“世界”,这其实正是“感性世界”之概念。

由此出发,才能发现历史之为历史的本体论根据:“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历史不是思想史,而首先是生产史。

“生产”不是“思想”的外化,而是本来就在世界中的现实个人之生存。现实个人的“生存”不是由自在的自然界所设定的生物行为,而是他们以自身的“感性存在”作用于对象的创造活动:“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地的方式来进行”。这就是“生产”的生存论意义来说“历史”的本体论根据。由此获得理解的历史,就既不是神的历史,或绝对精神的历史,也不是一个生物物种的历史,而是现实个人的生产史。

3、以“历史的自然”取代“抽象的物质自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原则

历史之真正的本体论根据既已确立,就不应当再把历史与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的物质性,若脱离它与现实个人的生产史的联系,就不是自然界之真正的感性存在,而只是一个关于自然界的实在性的理论抽象。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的抽象的感性本体论时,正是指出了他由于不能理解在人的感性活动中建立的“历史的自然”既是自然科学的真正对象与材料,又是人类社会状况演变的真实根源,从而必定重新陷入唯心主义:“他没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依赖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4、以“交往形式”概念揭示生产力是生产关系乃至一切其他的社会关系(包括观念的关系或思想的关系)的感性本源

正是通过《费尔巴哈》章,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本体论内涵:“生产关系”是个人在其中实现其感性劳动的交往形式,亦即它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因此它在本体论上确证了一切社会关系(包括家庭、经济组织、政治国家、宗教共同体等等)的感性本源。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根本原理。

建构感性世界的感性劳动,不是单个人的自然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在感性上彼此创造其社会存在(此即“感性交往”)的活动,这就是劳动的社会本质。因此,生产力既不是单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亦非一般人类理智的物化力量,而是人们之间的感性交往的力量,因而它本质上是社会力量。

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感性基础,它不是思想的产物,不是一种理智事物,而是一个让人们的感性交往得以进行和发展的社会形势。这个形式本身是感性的:在它身上直接体现了感性劳动对于社会的生产。

因此,正是在生产关系这个概念中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洞见:人们在劳动中不仅生产出物质生活资料,而且生产出人与人之间“物质联系”的方式,即生产关系,并且间接地生产出其他一切社会关系。这就是历史运动的本质真相,是历史运动区别于思想运动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历史科学”所要描述和加以理解的对象,就是这种生产出社会关系的历史运动。

5、私有制是自发分工的产物,它处于劳动积累的必然性

生产关系是从现实个人的活动中形成起来,又反过来制约着现实个人的生存条件。与自发分工这种感性交往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必定是所有制的关系。而所谓私有制,即是一部分人使用和支配另一部分人的劳动的权力。

这种权力不是从思想、观念或意志中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奴役和对抗,是从私有制这种生存条件本身中生长出来的。究其实质,人与人之间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的支配欲被支配的关系(即“社会权力”,区别于“政治权力”)是处于在自发分工的前提下的实现劳动积累的必然性,是积累起来的劳动(物质财富)对于现实的活劳动(劳动者)的统治权。因此,统治不是恶的意志或理性迷误的结果。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生产关系之“理性前的”的本质来历的揭示,若对生产关系的感性本质进行超感性的抽象,便会得到财产关系来自理性的“权力”这样一种法哲学的理解,但是,按照事情本身的真相,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6、共产主义是现代历史运动本身的实践趋向

根据历史运动归根到底是感性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运动的原理,人类解放的理想,作为扬弃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理想”,如果没有现实的历史运动提供出感性实践的基础,那就只能是一种存在于观念世界中的“应然”。

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章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证了共产主义是现代资本运动本身所包含的消灭资本原则感性实践趋向。这一趋向体现在两个基本事实中:一是现代生产力的高度社会化(现代生产工具本身的社会性程度及其所必然带来的感性交往的世界化);一是现代劳动者的生存条件(即,被资本主义生产抽取了感性生命的现代无产阶级),一方面是资本的存在基础,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的全球化,正在成为一种对于人的感性生命的“世界历史性”否定。

这两个基本事实都表明:资本的存在基础愈是展开、愈是有力量,就愈是与资本原则本身相矛盾、相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据此写道:“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为,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了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7、历史唯物主义扬弃传统哲学,代之以“实证的”历史科学

马克思关于传统哲学之终结的思想最初表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和第十一条中。在《费尔巴哈》章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思想作了更加明确和深入的阐发。

根据“生活决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哲学在那种凭借意识分析和意识批判来理解世界的理论态度下,就只能产生种种“关于意识的空话”。不同的哲学理论之所以只是不同的空话,是因为它们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的时候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承认了现存的东西。“多少向前迈进了几步”的费尔巴哈也不例外,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说他“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确立对存在的事实的正确的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存在的东西。不过,我们完全承认,费尔巴哈在力图理解这一事实的时候,达到了一般理论家一般所能达到的地步,他还是一位理论家和哲学家。”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用语中,“理论家”和“哲学家”具有贬义,这是耐人寻味的。对现存世界力图达到正确的理解,这仍然只是在思想本身的范围内表达现存的事实,却丝毫没有涉及造成了现存事实,以及必将改变现存事实的历史运动。所谓“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主攻存在的东西”,指的正是要去把握那既造成、又推翻现存的东西的历史运动本身。这就要求突破哲学把现实翻译成意识自身逻辑的那条“思辨路向”,而代之以根据人们的实践活动来把握现实自身的历史性的“历史科学路向”。

所谓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就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要注意,这里讲的“实证科学”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所讲的实证科学根本不是一回事。后者的对象是所谓直接的经验事实,前者的对象则是“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形成”,这是两种不同意义上的“实证”。一种是“实证”给定的现存事实,另一种是“实证”现实的人及其世界的历史性构成。

实证主义的科学需要独立的哲学为其划定事实领域,确立理论前提和目标。而“实证”的历史科学所要把握的,乃是从人们的历史实践中产生的、规定了人们对现存事实的理解和解释的那些前提本身。这种对于一切理论解释之历史前提的把握,是历史科学的真正主题。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这种新型科学的道路。这种科学是对“能动的生活过程”的描绘,它“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的哲学观的明确表达,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悉心领会。

总之,《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费尔巴哈》章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制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源头之作,它在本体论革命的渊源中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本来内涵,对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具有关键的启发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1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在这部巨著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种唯心史观思想进行深刻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带着培养哲学思维,提升哲学素养的目的,我通读了这部经典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认为,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起点首先是要准确理解“现实的人”、需要、意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现实的人”是前提,需要是动力,意识是产物,三者交织在一起。

首先,“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在这里,唯物史观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那样,“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这种“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乃至马克思主义整个学说的出发点和前提。“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可见,历史是人的历史,考察历史必须先考察人,而作为历史活动主体与历史考察对象的人是“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而非旧哲学下抽象的、虚幻的“人”。

现实的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构成了历史,所以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和研究不能绕过“现实的人”。因此,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以正确理解“现实的人”为起点,确立这样的基础与前提至关重要。

其次,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需要是“现实的人”的需要,是人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对外部存在的索求,它贯穿于主体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它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即能够生活)的基础和“第一个历史活动”(即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出发点。

他们指出,“我们谈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它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

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因此,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在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基础上,还有更高层次的其他需要,即“新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本身量的增加和提高,以及与原来的物质需要不同的、处于更高层次上的其他需要。人类需要层次的不断提高,标志着社会的运动和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需要是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物质需要)、在此基础上的交往需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所组成的多层次结构。

物质需要和交往需要与生命的生产交织在一起。人类为了生存,“能够生活”,进行着物质资料的生产,这一“第一个历史活动”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吃喝住穿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人们产生交往的需要,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起初,家庭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这种家庭便成为从属的关系了”。

生命的生产可以说内涵了物质需要和交往需要,“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这种活动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则是无关紧要的。

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

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

在此,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内核–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所以,研究需要可以说是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把钥匙。

再次,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现实的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基于需要产生的。这也是唯物史观揭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真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

人具有精神属性,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但人们的任何思想意识现象不可能是凭空从人脑中就能够创造出来的“纯粹的”思想意识,它不过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罢了。

“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的生活过程。”在简单的劳动实践中,人对自己需要的意识和动物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对环境的直观、狭隘、可感知的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这种意识称之为“纯粹的畜群意识”或者“绵羊意识”。

后来,“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这种绵羊意识或部落意识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正因为精神和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所以当“现实的人”开始他们的历史活动时,就必然同时伴随着精神意识现象。

总之,“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哲学前提,需要是“现实的人”的本性,也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的前提,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在“现实的人”的活动中产生、发展,并伴随着人类历史活动的始终。

因此,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把准确理解“现实的人”、需要、意识作为前提或起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13

 早在古希腊时期,德谟克利特等哲学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上万物来自于“原子”。在我们国家,荀子等也提出了朴素的唯物观。这些古代的先贤,在人类的科技发展的早期,观察手段有限的情况下,就通过缜密的逻辑推理,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神明。

  宗教源自于神秘主义和世界的不可知。在古代,科学技术没有发展,人类观察世界的手段有限,人类对世界上的许多规律都无法认知。人类天生就有追问世界本源的渴望,希望了解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世界上生存的目的是什么。由于太多的不可知,所以人类创造了一个对象,认为这个对象创造了万事万物,并维持万事万物的演化。本质上,宗教就是创造了这样的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可以进入人们的心灵和人交互,只要你对这个对象有信仰,就可以在人过世后给予回报。显然宗教正是借助这些不可验证的回报,利用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和本性上的贪婪,来获得了信众的信仰。一直以来,很多人难以理解这个本质,这受限于知识和对世界的认识不够,也来自与本身的愚昧。可见,对客观规律认识的不足,导致了人们产生了宗教信仰,将自己不能理解也无法认知的客观存在交给宗教。

  实际上,在现代的哲学体系中,对世界的起源,有唯心主义观点和唯物主义观点。唯心主义观点又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分为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宗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它认为在物质世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就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这种客观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14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一本重要著作,是他们对于德国社会、意识形态、哲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这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从而对我深入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理论阐述,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其次是分析德国哲学、政治经济学、民族问题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根源;最后是对革命和社会变革进行提倡和呼吁。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邃和广泛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究和总结,它不仅可以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两位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和问题,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都有全面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剥削的现实,号召人民争取民主、平等和自由。

总的来说,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让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让我对当前的社会和现实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以及如何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15

对马克思劳动分工论的反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马克思的劳动分工论   马克思认为,在最初的人类社会中,劳动分工的现象并不明显。例如在原初的家庭和部落中,每个成员都分担着多重的生产生活职能,每个人都是通过共同协作的方式来实现自身和集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分工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逐渐发展成熟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成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多样化。这种状况的出现使得单一的个人再也无法承担多重的生产生活职能,迫使个人必须承担某一具体的劳动分工。这一方面利于个人的专长得到有效发挥,一方面利于集体总效益的增长。   

由此可见,马克思认识到了劳动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当提及劳动分工给个人带来的影响时,马克思却论证到劳动分工使个人成为了劳动的奴隶、成了被异化的工具。马克思的大致解释是这样的:在正常状态下,在个人与劳动之间,个人是主体、劳动是客体,客体的劳动应该只是主体的个人获得一定物质资料的手段。在个人和劳动之间,劳动应该为个人所驾驭,个人应该自由的支配劳动。但在现实社会中,正常状态下的劳动与个人的关系却发生了逆转。即在真实的生活实景中,个人为了获得满足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资料,个人必须迫使自己在绝大多数的时间内从事大量的劳动。而在很多情形下,即使个人付出了极大地辛劳,却仍然无法获得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在这种生存状态下,劳动成为了支配个人的强大动力,个人沦为了社会生产系统中物化的一生产工具。本应为人支配、为人服务的劳动此时却支配着人、让人成为了它的奴隶。   

由上述内容可知,马克思认为劳动分工导致了人的奴役,使人成为了异化的工具。对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例,对其进行了分析。马克思分析到:在劳动分工促使生产发展的同时,生产关系中的分配制度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却并未随之发生变化。具体如下:劳动分工促使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城市和农村、农业和工业的逐渐分离,这极大地利于货物和资本的生产和流通,推促着生产力迅猛的向前发展。但与此同时,生产关系中最为核心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却并未改变。所以,在劳动分工促进生产迅猛发展的形态下,只有少部分的生产资料私有者才真正享受到了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巨大实惠,最明显的莫过于他们的物质财富有了极大的增长。而对于被排除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唯独拥有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劳动力。为了获得满足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他们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恰是无产者的这部分劳动力,成为了资本家一切利润的来源。所以,资本家自然而然的通过雇佣关系让无产者为他们生产,而他们则依照自己唯利是图的本性极力的压榨无产者身上的剩余价值。这种劳资关系促成了资本家和无产者的对立,无产者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链条中被异化的生产工具。归结起来就是:劳动分工促成的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矛盾推促着绝大多数的无产者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中被异化的工具。而在这之间,蕴含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这个矛盾的激化将会造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而消除劳动分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将随之呈现。 从马克思的劳动观理解其劳动分工论   

笔者认为,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一些根本看法是理解劳动分工使人异化这一观点的关键。为此,以下笔者归纳了马克思对劳动的两点看法,并试图从这两点看法中理解劳动分工使人异化这个观点。   

一、如雷蒙·阿隆在《社会学主要思潮》一书中归纳的这样,马克思认为劳动应该是使人成为全能的人、而不是专业化的人。全能的人指个人只把劳动当做生活的一小部分,个人在自由支配劳动的`状态下通过劳动获得生存所需物质资料的同时,还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身的其他特性、例如高尚的精神追求等。专业化的个人是指在个人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劳动支配着个人而非个人支配着劳动,个人被束缚在劳动之上,无法去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其他个性。马克思对劳动的这个看法使得他在观察以往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时,当他看到大多数人都在为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资料而疲于奔命时,他自然就把这些形态下的个人看成是专业化的、被异化的个人。由此也就得出了在阶级社会,劳动分工只会使人异化。   二、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带着这种观点,马克思把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划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前一段时间内的创造出的价值用于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庭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后一段时间内创造出的价值是剩余价值。按照劳动创造价值论,剩余价值本应为劳动者所合法拥有,但事实上这部分价值却被资本家通过虚假的雇佣关系而无偿占有。由此,马克思也对资本进行了分析。他把资本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不变成本指机器、厂房等物质化的固定化的成本,可变成本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不变成本并不创造价值,资本家资本的增长来源于对可变成本的利用。所以,按照劳动创造价值论,马克思认为本应归劳动者所有的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无偿窃取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赤裸裸的剥削关系。而资本家出于他们唯利是图的本性,他们极力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使劳动者成为了被异化的工具。 对马克思劳动观和劳动分工论的反思   

通过对上述可知,马克思关于劳动分工造成人的异化、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这两种观点与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以上两点看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而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上述关于劳动的两点看法其实也是存在缺陷的。为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分析这种缺陷,并由此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分工使人异化、阶级对立、共产主义将消灭劳动分工等观点进行再思考。   

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绝大多数人的无产者确实是成为了资本家剥削的工具,这些无产者也的确是连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他们就是被异化了的工具,无法成为马克思眼中的全能的人。承认这个事实,也就意味着马克思用专业化的人和全能化的人来分析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是十分准确的。但马克思的缺陷在于,他认为可以用改造社会的方式来消解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之间的差别,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全能化的个人。例如,他论述到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人都能成为全面自由的人,劳动变成了个人的一种享受。   

但事实却是,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不可避免的承担者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双重倾向。如贡斯当对古代人和现代人的生活进行比较而得出的分析这样,现代人十分注重世俗生活。也如托克维尔论证到的,在一个日渐民主的历史潮流中,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每个现代人生活的强大动力。所以在现代社会,个人为了获得适度的优良生活,必须在劳动分工中承担某项特殊的生产职能,亦即成为一个带有专业化倾向的个人。而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没有任何人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物质财富的生产中去。正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一书中论述的这样,现代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兼备消费性和娱乐性的社会。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当个人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后,他就会利用一定的物质财富去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由此也就可知,现代人也带有成为全能化个人的倾向。   

所以,笔者认为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个人兼备者专业化个人和全能化个人的两种倾向。在落实到具体的某一历史发展阶段时,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强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弱些;也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弱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强些。具体出现哪种可能性的状态,这和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政治体制、社会风俗等多种因素相关。但可以断定的是,不可能消除个人专业化倾向和全能化个人的倾向,更不能绝对的判定某一低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只能是专业化的个人、而某一高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将成为单一的全能化的人。所以不管在何种形态下的社会,专业化个人倾向和全能化个人倾向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由此,二者是不可能被绝对化的,二者之间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单独存在。   

由此也就可知,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带有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他们的确成为了异化的工具。但这种状况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应该有理由相信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劳动者身上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会慢慢变弱;而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却会逐渐增强。事实上也证明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政治系统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工作的负担减轻了、有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时间去发展全面的自己。由此可以看到,马克思错误的把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状况当成了自始自终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可能会遭遇的生存状态。他由此也就绝对化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者的异化状况,绝对化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绝对化了共产主义给予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可能性。总而言之,马克思分析问题视角的短视导致了他得出的一系列结论都发生了偏差。   

二、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论是他政治经济学建立的根基。为了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不妨假设在原始状态下有一块未开垦的沃土,如果个人依靠自己单纯的体力在这块土地上播种粮食、收获粮食,那么毫无疑问这些粮食是他个人劳动创造出的价值。需要强调的,个人单纯的依靠体力是指个人不借助任何其他形式的劳动工具,仅凭四肢劳作。所以劳动创造出价值论在以上这种特定状态下是说得通的。但在依靠科技进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是否还行得通呢?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熊彼特论述了马克思这种价值观的破产。他解释到:在现代社会中,价值的形成实际上遵循的是边际递增或递减的规律。例如生产某项价值需要A、B、C三种要素,在其中任何两种因素给定的情况下,另外一个元素的增减都会对价值产生变化。所以在现代生产中,多种要素都可能成为价值的来源,劳动只是价值的某一来源,而非马克思所认为的唯一。   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有缺陷的,他据此来分析资本主义制度肯定会产生很多问题。

总的来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话题,它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在今天的世界中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希望本篇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内容对你的疑惑有所启示。

原创文章,作者:fengj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ality-surveys.com/zhishi-127554.html

(0)
fengjun
上一篇 2024年8月31日
下一篇 2024年8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