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城市意象无处不在。我们在城市中生活、工作,城市的建筑、街道、公园等等都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这些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城市意象的形成和演化有哪些规律和原因?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分享城市意象读后感的内容,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城市意象读后感1
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把城市设计解释为:“城市设计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但事实上,城市设计的重要性远大于此,因为城市是人类历史与文明的一种沉淀形式,城市设计面对的不仅仅是当代,还包括历史和未来。换句话说,城市设计也创造了人类的一种时间秩序。“城市意象”,它不只是空间中静止的表层的“象”,更是获得了时间深度的深邃之“象”。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概念,它表现了人的内心与外界景观水乳交融的和谐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视觉存在。而城市,尤其是现代大都市无疑首先是视觉上的强大存在,通过视觉上的震撼从而令人对城市以及城市所代表的文明产生深刻的敬畏。因此,城市设计首先也应该是一种视觉艺术。这种视觉艺术体现在城市里形形色色的建筑物以及建筑物之间遥相呼应的空间线条之中。大诗人庞德就认为文学性叙事只适合村镇,而大都市天生属于电影。这个说法非常恰切,城市的视觉艺术必定是动态的精彩的电影而非静止的沉思的油画,是一场人类与建筑环境“相看两不厌”的视觉盛宴。建筑在城市里才终于和艺术与永恒站在一起,而不仅仅作为一种实用性的房屋。建筑见证了人类的发展与历史,各种各样的宏伟建筑集聚在一起,更是体现了一种伟大的创造力。这些巨大的艺术品冲破了原本平坦舒缓的地平线,构造了新的视野和新的空间形态以及新的空间意识。因此,城市设计不但改变着城市自身,也塑造着生活在其间的人,它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变迁息息相关。
城市意象读后感2
《城市意象》是一本薄薄的书,一天便可以读完。读完后,最大的感受是,与其说这是一本城市规划的专业书籍,不如说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城市漫步游记,就好像一个懂得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老朋友,带你穿梭于美国上世纪中叶的城市之间,用极富磁性的烟熏嗓给你讲述城市的每一个街道,每一个广场。
凯文·林奇第一次把环境心理学引进城市设计,并通过多年细心观察和群众调查,对美国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三座城市做了分析,将城市景观归纳为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和标志五大组成因素。他认为市民就是通过这五大景观因素去辨认城市的风貌特征,因此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观创作,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并加以组织发挥,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
我凭借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自出生以来对城市的观察和直觉,一直认为对城市的规划要通过平面图,对城市的设计要用人视角度的透视图。一个城市的设计有与建筑设计相同之处,但也有区别,人的参与度更高。人作为城市的发明者和创造者,用自己的生活活动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的气氛与文化。城市如何设计才能更符合人类高度进化的大脑?城市如何刚方便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城市如何才能提升人在其中的生活品质?凯文·林奇以宏大的视野,剖析了在城市的建设中,营造城市意象的重要性与可变性。
可能如今我们经常说栖居在诗意里,在水边安家等等,那些重要的城市意象和街道、边界、标志物一起扮演着角色……我们被亲近或者疏离。似乎我们是天生的对城市意象敏感之人。但是第一个提出城市意象的人——凯文·林奇,才是五十年后这些众人皆知的城市意象的开创者。其中对”公众意象”的发现最令我惊奇。”在此首要阐明的就是‘公众意象’的定义,它应该是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拥有的共同印象,即在单个物质实体、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一种基本生理特征三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希望可以达成一致的领域。”我不禁思考: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公众意象”会怎样?对于一个游客和市民来说,”公众意象”是否相同?我们不难发现,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 ])一个城市与一个城市如何才能区别,是否各具特色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千城一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城市必然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地域、气候、文脉、水文、历史、方言等必然不同,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个字,急。我们太急于求成了。一个城市没有任何思考去规划和建设必然会没有好的”公众意象”,我们不得不反省。
书中所得,”好地方”是通过一些对人以及其文化都非常恰当的方法,使得人能够了解自己的社区、自己的过去、社会网络,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时间和空间的世界。我们对环境的需要并不仅仅是其结构良好,而且它还应该充满诗意和象征性。它应该涉及个体及其复杂的社会,理想和传统,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中复杂的功能和运动。通过一个组织严密的场所,城市为聚集和组织这些意义提供了场地;”不好的地方”混乱、节点不确定、边界模糊、孤立、连续中断、含糊不清、缺乏特征与个性、频繁的改建抹去了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正是我们以往设计所忽略或者因为设计者的臆断所造成的。
所以对于未来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我们要静下心来,寻找每个城市独特的的”公众意象”,建设更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城市。
城市意象读后感3
《城市意象》作者凯文·林奇,美国人,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作为这学期的城市社会学的作业,我认真的拜读了林奇《城市意象》的第一、三章,现将我从本书中得到的一点见解和领会报告如下。
凯文·林奇及其《城市意象》偏重于对城市环境认知的经验研究。他把城市空间的“意象”看作由路径、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种元素构成,企图以此揭示城市空间的本质。在该书中,作者选取了美国的三个城市作为对比研究,分别是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在书中的第一部分,他提出了环境形象、城市形象的可识别性和形象性等概念以及如何建立环境形象等问题。在本书的第三部分则主要是介绍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个部分。
本文意在借助林奇的观点,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其观点在我们现在的环境下能否成立,更多的是对其观点的一种检验。
林奇认为城市中动的因素,尤其是人和人的活动,与静的因素同样重要。我们对于城市的感觉往往是断断续续的。零打碎敲的,还常与其他有兴趣的东西相混淆,几乎每一种感觉都在起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林奇强调城市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及其对于城市中静的因素——建筑、公路、标志等的认识构成了人们心中的城市形象。城市的形象是留存在人的内心里的,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城市、同一地段的城市形象的理解都是各不相同的,只有属于同一群体,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的个体形成的城市形象才是部分相同的,有共通的一面。人们想要融入一个群体中,就必然需要与该群体有着相似的并且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形象,即“公众印象”。林奇认为构成形象的过程是在观察者与被观察物之间的双向过程。作为观察者的我们在观察城市,需找城市的特征和标志,以形成对城市的意象;同时被观察物形成的是易于被我们所掌握的城市的特征和标志,帮助我们建立有关于城市的形象。在这种双向的交流与互动中,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城市。
林奇认为环境形象可以分为三方面:识别、结构和意义。一个有效的形象首要的是目标的可识别性,这就称为“识别”。其次,形象必须包括目标与观察者,与其他目标的空间关系和图形关系,这就形成了“结构”。最后这一目标应对观察者有某种意义,无论是实际的还是感情的,即“意义”。三者总是一齐出现的。书中通过对“出入口”的解释,来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城市的结构和识别共同形成了城市意象的可识别性。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整齐有序的城市结构越有利于城市形象的识别,也不是越混乱的城市越不利于城市形象的识别,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人们对于同一标志的形象看法会各有不同,对于城市特征的意义也是常常变化的,因此林奇建议:把精力集中到形象的清晰性方面,而让“意义”自由的发展是很有明智的。
在《城市意象》这本书的第三章,林奇主要分析的是与城市形象的形成有关的五个物质方面的因素。分别对每一种因素的定义及对城市形象的形成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且以三个美国城市为例。林奇的结论是,意象的形成依赖于城市意象得 以构成的五个基本元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和地标)。这种意向活动的构成机制,带有强烈的现象学意 味。“认知地
图”就是这样一种意向性行为依据五个基本要素构造出来的意向对象和认知结果。现象学备受批判的观点——认识(甚至包括认识对象)都是人类主动地“构建”出来的——在林奇的城市认知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意象是人们依据城市形态基本线索投射出去而得到的“图象”,具有强烈的方向性;而不同认知者的被动或主动认知方式都具有一种当场“构成”的意味。在谈及城市形象的变换问题时,林奇列举了人们画地图的五种不同方式。
下面是我对于武汉市武昌区的城市意象地图。从中可以看出,我更倾向于沿着熟悉的路线向外发展。路线的起点为华中农业大学。作为我生活的地方,是我所最熟悉的。在画图时我一直在犹豫是否应该从荟园开始画,但是感觉画出来的不成比例,对于学校内部过于详细且深刻的印象使我很难想象到学校与外界的比例,所以在起笔话的时候有些迷茫,最后决定将学校以一个点来表示。
从学校向外拓展,主要是按照公路来行进。由于出行主要是靠公共汽车,所以对于道路的了解也大体限于公交线路的了解,当我试图回忆公交车在那一段路向哪个方向行进时,有点不知所措,只能是依靠几个标记或大概记得位置的几个重要地点进行比较,进而大致连接出它们之间的公路走向。在地图上我标明了武汉几所著名的大学,对于他们的位置我是比较了解的,相当于是作为一种标志。光谷广场和街道口至亚贸作为两个繁华的商业地带,是我经常去购物的地方,这里就相当于林奇所说的城市区域。武昌火车站独特的建筑式样以及出行的作用,也成为我描述武汉的重要标志。而长江作为区域的边沿,将武昌区与其他地方分割,形成属于自己的一部分。
从以上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城市地图的描述,并不是完全按照林
奇所说的用一种方式持续的走下去。在沿着城市道路向外拓展的过程中,遇到印象模糊的地方时,我们习惯于先将自己所熟悉的标志或者区域的大概位置在地图上标明,然后再将其与所熟悉的印象通过道路连接起来。在这里只能是大致描述对于公路的走向的印象,对我来说是很难记清楚道路在哪个位置发生转向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在用地图描绘我们对于城市印象的看法时,我们通常并不是仅采用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方式的结合,这样有助于我们将城市各个区域的印象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对于城市的总体意象。
当然,在画图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于公交车没有经过的地方完全不了解,那些地方属于完全的空白,对于一些道路我不清楚它们最后的终点在哪里,地图上大片的空白地段我不知道其中都有些什么,结构是怎样的,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填充的。对于武汉的了解仅限于那几条出行经常经过的道路两侧的建筑的了解,而且还是断断续续、模糊的记忆。
武汉作为一个省会城市,有九省通衢的美誉,但是在这里生活了接近三年的时间,对于它还是很缺乏了解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意象,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记忆组成的。对于一个城市如果缺乏有效的意象,就会对该城市产生生疏感,总感觉自己不属于这个城市,只是城市中一个匆匆的过客。武汉的繁华、灯火通明不过是本地人生活的一种体现,作为一个外来者,始终感觉无法融入其中,游离在这种表象之外。身边的很多人都说自己不喜欢武汉,毕业之后肯定要离开,大家对于武汉的城市印象完全称不上美好,没有很强的归属感,只是将这里作为一个学习的载体,一种跳板。
以上内容就是我对于《城市意象》这本书的一个简单的理解。文中谈及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林奇作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大师,重点研究城市意象,为城市规划、发展提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
城市意象读后感4
第一章 环境的意象
阐述城市与建筑的不同,城市更像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它相比于建筑需要更长时间去感知,而且由于城市中生活的人来自各个不同的阶层,所以,城市设计的规律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完全有可能被倒置、打断、甚至是彻底废弃(总结:城市需要更长时间去感受,城市中不同的人对城市设计出来的城市是千差万别的)
城市中不仅有静态的物质要素,也有移动的物质要素,二者同等重要,我们不仅在观察城市中的某个场景,我们同时也是城市场景的一部分,场景与我们的感官相互作用产生了印象
可读性
可读性即容易认知城市各部分并形成一个凝聚形态的特征(可以理解为辨识度)
清晰和可读性在涉及城市尺度的环境规模、时间和复杂性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此,城市不能仅仅被视为自身存在的事物(物质实体),同时还应该将其理解为由它的市民所感受到的城市(总结:城市应该有两层概念,一个是物质层面的城市环境,另一个是存在于人们脑中的印象中的城市)
环境意象在现代城市的“探路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这个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清晰的意象可以使人方便迅速地转移,好的城市组织结构,有秩序的环境给人们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
一个整体生动的物质环境不仅能够形成清晰的意象,同时又能充当一类社会角色(组成群体交往活动记忆的符号和基本材料),好的环境意象能够使拥有者在感情上产生十分重要的安全感。
从本质上上讲,城市是复杂社会强有力的象征,如果处置得当,它一定会更富表现力。
物质环境可读性的重要意义,即便是在丛林、大海、沙漠,人们也要借助日月星光、海风、潮流等辨识环境,不可能凭空导航,最有经验的冒险家也会有紧张的时候,这反映了在特定环境中的辨向困难。
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只要肯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都能够在一个环境中辨认方向,但是如此以来可读环境的积极意义(情感上的满足、交往或概念组织的框架、每天的新体验就会遗失)(总结:没有可读性的环境是我们丧失了在城市生活中的一部分乐趣)
环境中充满的神秘、离奇和惊喜也有一定的价值,但是这必须基于两个前提:其一是没有迷失等其他风险,即这种惊喜必须在一个可控的整体框架内,使人迷惑的东西只能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其次这种神秘的部分应该是可以被人探索或花时间理解的,而不能是杂乱无章的(该前提即意味着观察者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应扮演能动的角色,换句话讲:他们在形成这种意象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认知加入创造性的内容。)(总结:设计不应当考虑到所有的细枝末节,而应留出让使用者探索和创造的空间)
营造意象
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
环境存在着差异和联系,观察者借助强大的适应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所见事物进行选择,组织并赋予意义。(换句话讲:一个特定的意象在不同观察者眼中可能迥然不同)
意象的几种聚合方式:
真实的物体是无序的或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经过长时间的熟悉之后形成的印象;
第一眼就能确认并形成联系的物体,因为其符合观察者脑中早已形成的模式;
新鲜事物具有明显的物质特征,所以相对较容易吸引人的注意(例如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第一次看到高山)
对于城市规划者,我们关注和操纵的是外部的物质环境,故我们所渴望创造一个可以供众多人使用的环境,即时更加关注绝大多数人达成共识的群体意象。
结构与个性
环境意象有三部分组成:结构、个性和意蕴。
意蕴的问题相当复杂,因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背景是千差万别的,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对于意蕴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着眼于意象的物质清晰性,允许意蕴能够自由发展。
一个可加工的意象必须首先具备的是事物的个性,即与周围事物的可区别性,和它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种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唯一的意义。其次,这个意象必须包括物体与观察者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形态上的关联。最后,这个物体必须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蕴,这种意蕴也是一种关系的,但是并不是空间关系。
太累了,下次再整理…
—————————————————————————————————————
(虚假的分割线)
最近在忙设计课,也没怎么看书,忽然看到有几位同学喜欢看,本着自我复习(bushi)和奉献大众的原则,再往下整理一些
在看书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这里也分享给同时在阅读这本书的同学,在写前面的读书笔记的时候,我很认真的逐字逐句去理解书中的东西,但是进度十分缓慢,尤其是林奇教授写到波士顿以及其他几个城市的案例的时候,由于我本身对这个城市没有明确的“意象”,导致我很难从文字间想象出书中描绘的那种“感觉”,故在后面的阅读中多考虑了一些删繁就简多,内容也显得精炼了不少。
废话就说到这吧……
第二章 三个城市
林奇教授在研究中选择了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新泽西州的泽西城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作为研究城市,这三个城市各有特点
波士顿:美国特色最鲜明的城市,形态生动,但在选址上有许多难处。
泽西城:初次看上去杂乱无章,几乎没有可意象的规律
洛杉矶:新城,中心区是方格网的布局
林奇教授的团队对三个城市做了两个方面的基本分析:
1、让受训的观察者实地考察,并在地图上绘制出各类元素以及他们的可见性、意象的强弱,相互的联系和中断等其他因素(以上这些都是基于对元素的主观判断)
2、对被选择的市民进行较长时间的访问,获取他们对物质环境的自身意象
分析总结:
行走路线或是工作地点的集中,会使得许多个体观察到相同的元素,从而产生一致的群体意象。身份、经历或是其他非视觉背景的联系,能够更进一步地加强这种相似性。
同时,环境自身的形态在形成意象的过程中也起着巨大的作用。
对三个城市的分析相对比较具体,比如在波士顿的分析中提到了有关查尔斯河的景观问题,这个个人感觉属于城市的特征,不具备总结性内容带来的普适性,所以不过多赘述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研究下
共同主题
人们能够适应环境,并从身边的材料中提取出环境的结构和个性。尽管在城市意象中使用的元素类型可能随实际形态的变化所占比重不同,但它们的种类以及使意象或强或弱的特性使十分相似的。
实验说明了空间与景观广度的重要性,一个处置得当的全景景观可以成为城市快乐的源泉。
未经加工的或是无定形的空间可能不会让人高兴,但很可能会十分显眼。然而一旦空间有了一些形状,其空间效果都要更加强烈,特征过目不忘。
道路具有视觉主导地位和作为网络的重要影响力
人们也普遍关注到社会经济阶层
同时人们和普遍关注物质景观体现时间推移的象征方式,即人们会描述城市景观中形成对比的事物,元素及其特征正是在这种整体的环境中变得清晰明了。
城市意象读后感5
《城市意象》作者凯文·林奇是全球顶尖的城市规划学者,麻省理工学院规划系的创始人。这本《城市意象》是他重要的规划理论著作。在书中,林奇提出:城市意象,也可以说是城市印象,就是城市在公众眼中具有的形式特征。他在上世纪60年把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引入到城市设计中,发现大多数人通过城市中的标志物、节点、边界、道路和区域这五种要素来形成城市印象。林奇分析了五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证明了城市印象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并且主张建筑师要在设计城市的时候,合理的安排这些要素,创造出符合人感知,满足人需求的城市环境。
城市意象读后感6
这是一项从实用角度出发的城市形态学研究,perceptual是文章中最常出现的词之一。采用田野调查方法,整挺好(确实是社科书籍,中文版封面这么丑)。
作者理想中的城市(都市)是可被把握又足够多元的。并且很乐观地给城市形态以citizen之visual education之功能。
作为归纳分析,这本书还是没有到足够凝练的地步。尽管提出了著名的5 elements: paths, edges, districts, nodes, and landmarks,这些分析直到metropolitan form一节才真正开始有味。我们要被自己造出来的庞然大物反噬了嘞!那怎么办?我想只能是Homo fabricatus了。作者觉得在专业人士的努力下,我们可以从confusion转到对面的art。但confusion对面可能仍然是confusion,因为the city已经完全out of control了,更不要说the image of it。
城市意象读后感7
一、概述
凯文·林奇师从弗兰克·莱特。《城市意象》是凯文·林奇年轻时期的著作。他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多,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随着城市化不断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速,当代城市空间和城市文化以及城市形象都在不断变化。通过这些研究,我们还可以从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从这里的文化意义以及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对凯文·林奇的观点进行再认识,尤其是高速发展的现代中国,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道路
道路是凯文·林奇所提到的城市意象五要素中的主体要素。如果将一座城市看做一个人体时,那么道路就是这个人体内的骨骼,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意象的绝对主导要素。一个城市的网格形状是与道路的延展性、方向性、可测量性密不可分的,可以给人对城市的感知带来直观的印象,所以书中也提到“特定的道路可以通过许多种方法变成重要的意象特征”。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它道路形式由唐代就开始初现端倪。西安的北大街,宽至双向八车道,沿街控制了建筑高度,更突显了北大街的宽广。行驶在城墙内,穿梭往来于久负盛名的钟鼓楼前,古与今、历史与现代的激烈碰撞,成为西安城市特色特有的意象要素。然而,西安曲江新区的道路就显得不是那么的宽大。曲江,曾经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兴起于秦汉,繁盛于隋唐,历史一千三百年之久,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先河。相比北大街的直来直往,曲江新区的道路特定却显得柔性多了。曲江的道路基本以大唐芙蓉园为中心向外呈不规则弧形散开,道路两旁的景观与西安其他道路相比,显得精心而又优美,这无疑使其曾加了可识别性。
三、边界
边界是每个城市不被视为道路的线型要素,起着分割两个区域的作用。根据不同的线型可以区分不同的边界,隔断、延展、增高、连续等都不同的边界线型可以构成不同的城市意象。当人们进入一个陌生的城市,当来到了边界就意味着已经进入到这个陌生城市的入口。凯文·林奇认为,城市入口就是一种边界。但时至今日,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想要分清城市的入口已经很难了。交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飞机、高铁、高速公路等,都为着越来越的人们服务。现在,当我们进入到一个城市的入口,其实就是来到了这个城市的机场、火车站和汽车站。
我认为,边界的概念在五种意象要素中描述的比较含糊,在我的理解中,边界可能是一条分割了两边区域的路或者水,或者一些其他的带状构筑物。就以西安为例子,最明确的边界就是城墙与护城河了,城门和吊桥充当了这条“边界”的入口。现阶段的西安明城墙,并不是最初的皇城墙。最初的唐长安城的皇城墙是距现在城墙大约有4.5千米的地方。现在城墙已经不复存在了,这条明确的边界意象已经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带状的唐长安城遗址公园,一段在现在明德门小区附近,另一段在曲江。这些遗址公园不仅强调了历史,更是为了加强历史城区边界意象。
四、区域
区域是城市意象基本要素之一。多个区域组合起来就成了城市,从人们不同的社交中可以获得不同的感知:生活在城市的哪个区域?城市属于多重结构的要素存在,一定划分着不同结构功能的区域,正是这些不同的功能,才有了人们对这个城市不同的感知意象。
在西安市中,小寨、大雁塔、高新、钟楼、回民街等就是泛指一个区域,因为一提到它们,就会联想到这个地方的整体性。如果你来到西安,起初听到回民街,一定会联想到可能是由一条干道构成。恰恰相反,它是由不同尺度的街道穿插成一个区域。这个区域里又细化了很多条小街道,比如西羊市、大皮院、北广济街等。各式各样的美食与具有传统民俗风格的小玩意都会呈现在人们面前,它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游客服务,也是为生活在西安市的居民所服务。它所特有的魅力,都是因为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场域,无论游客还是居民都会走进它,感受它特有的一部分。
五、节点
普遍情况中,一个具有魅力的城市都会有让这座城市闪光的节点,甚至一个节点的存在会引来关于这座城市一段美妙的故事。凯文·林奇把节点称为战略性焦点,指出节点如同区域分为内向和外向。城市的节点主要有公园、城市水系、广场等组成,它是人们对一个城市认知意识中的凝聚点和焦点,有的节点甚至就是一个城市与区域的中心。一个优秀的节点在功能和形式上都会有比较完整的表达。
如同西安大雁塔北广场,虽然在周边高楼林立的建筑中,但在道路的汇聚下,开阔的视野,也不禁能够让人过目不忘。每当广场上的喷泉,大雁塔在宽广的广场喷泉陪伴下,显得那么庄严雄伟。此处也成为西安市优美的旅游景点和商业中心,幽久悠长的历史承载着西安市民的记忆。
六、标志物
标志物大家并不陌生,世界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物,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北京的故宫,西安的钟楼。谈及这些标志物,就能联想到它们所在的城市,是这个城市的代表。
一些建筑被认为是意象的标志物时,可识别性还是取决于这个建筑的形态、材料和色彩。建筑群组成了城市,城市又是城市的集合体,也是城市空间的一种组合。不同的标志性建筑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价值也会不同。只有那些具有地域性特色并且是人们公认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构筑物,才能成为货真价实的城市地标。西安市钟楼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代表西安的一种符号,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一座世界有名的古建筑,而是象征着西安的文化内涵,当然还有钟楼旁边的鼓楼、大雁塔、小雁塔、明城墙。它们在形态上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具有较强的识别性,所以它们也是西安城市意象的主要要素。
七、结语
西安城市意象空间绝对的以钟楼为单中心,依顺序以城墙、二环、三环路为圈状,钟楼南北的道路贯穿西安城区。在城市意象要素中,以道路为主导要素,边界、区域、标志物相互渗透,将城市链接为一个整体。
然而,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风貌和特色,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认知感受,这种感受的不同,反映了城市文化的差异。城市意象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城市文明的成长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它与社会的发展,不同的民俗风情,不同的活动休闲是不可分割的。
城市意象读后感8
这是老师们颇爱推荐的一本书,但我觉得实在是没必要过分推崇它。我现在都有些怀疑某些老师是不是只是人云亦云而已,他们真的有用自己的心去认真称一称这本书的推荐价值吗?
现在很多书都已经把它概括得很好了,稍微读过一点点的人都知道它已经被讲烂了。我觉得根本不需要额外细读。它的精华,也就是我在看它之前所了解的它的那些东西而已。
首先它是从三个美国城市案例出发做的研究与分析,如果不是对它们有额外的认知,那么看起来就会觉得非常晦涩,那些陌生的街道和广场的名称对于我们而言毫无感性意义。
其次,翻译者要么是并没有吸收透彻,要么是吸收了却囿于语文水平而表达不佳。翻译看起来非常僵硬,语句逻辑顺序很值得改改,感觉连谷歌翻译的句子的逻辑都比这本书的翻译强!而且为什么非要用这么不便于理解吸收的翻译方式呢?“让我们意象深刻”不就是印象深刻吗?强行意象啊?“环境意象的生动性与连贯性被推举为享有和使用城市的决定性条件。”Excuse me?放开这个句子让谷歌来啊!不过话说回来,附录部分的翻译还是过得去的。
最后,最不能忍的是这本书的颜值!设计类的书颜值这么低的,有几本?!封面特别low。很多分析图都放页面最外侧,特别小,排排坐,显得小气。稍大的城市分析图,感觉也有点费眼睛,特别是图例那一坨尤其严重。字体low和行距不舒服更不能强求了。整个排版感觉还不如我们平时作业论文用心。
当然,我还应该说说其优点。
城市意象读后感9
在城市的喧嚣中,我发现了一个独特的景象——城市的意象。它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缩影,是人们对城市的共同感受。
城市意象中,我看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繁华喧嚣。这些元素构成了城市的基本特征,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征着城市的繁荣和现代化,是人们对城市的直观感受。
然而,在城市意象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同之处。在高楼大厦之间,我感受到了空间的狭窄和拥挤。在车水马龙中,我听到了喧嚣的声音和繁忙的交通。在人来人往中,我看到了人们匆匆赶路的面容和匆忙的脚步。这些元素也代表了城市的压力和快节奏,是人们对城市的另一种感受。
此外,城市意象中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元素。在繁华喧嚣中,我感受到了孤独和隔阂。在狭小的空间里,我感受到了自由和伸展。在匆忙的脚步中,我感受到了生命和时间的宝贵。这些元素代表了人们对城市的不同情感和体验,是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意象是人们对城市的共同感受和体验,是城市的灵魂和的缩影。它代表着城市的繁荣和现代化,也代表着城市的压力和情感。通过对城市意象的理解和感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也可以更好地面对城市的挑战和机遇。
总之,城市意象是一部关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百科全书。它代表着人们对城市的共同感受和体验,是城市的灵魂和的缩影。通过对城市意象的理解和感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也可以更好地面对城市的挑战和机遇。
城市意象读后感10
你可以把这本书认为是在对侠义上城市规划的讨论,讨论的范围包括:如何营造城市中的景观的形态,以期在城市居民以及来访者心中形成尽可能强烈的形态和模式。
本书中,作者把一个城市景观的可读性+可意象性作为评判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标准。当然若干年后,作者也认识到仅仅注重城市的可意象性是一个很片面的想法,由此才有了《城市形态》这本书。不过在这本《城市意象》中,我们也能看到很惹眼的关于城市中五元素的论述。
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是作者归纳出来的城市意象构件中的五类关键元素,书中给出了大量的建议和需要注意的误区。把这本书作为《城市形态》的补充读物是个不错的选择~
城市意象读后感11
《城市意象》作者是凯文·林奇,美国人,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作为这学期的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的作业,我认真的拜读了林奇《城市意象》的第一、三章,现将我从本书中得到的一点见解感受和领会报告如下。凯文·林奇及其《城市意象》偏重于对城市环境认知的经验研究。他把城市空间的“意象”看作由路径、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种元素构成,企图以此揭示城市空间的本质。
在该书中,作者选取了美国的三个城市作为对比研究,分别是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在书中的第一部分,他提出了环境形象、城市形象的可识别性和形象性等概念以及如何建立环境形象等问题。在本书的第三部分则主要是介绍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个部分。
林奇认为城市中动的因素,尤其是人和人的活动,与静的因素同样重要。我们对于城市的感觉往往是断断续续的。零打碎敲的,还常与其他有兴趣的东西相混淆,几乎每一种感觉都在起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林奇强调城市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及其对于城市中静的因素——建筑、公路、标志等的认识构成了人们心中的城市形象。城市的形象是留存在人的内心里的,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城市、同一地段的城市形象的理解都是各不相同的,只有属于同一群体,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的个体形成的城市形象才是部分相同的,有共通的一面。人们想要融入一个群体中,就必然需要与该群体有着相似的并且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形象,即“公众印象”。林奇认为构成形象的过程是在观察者与被观察物之间的双向过程。作为观察者的我们在观察城市,需找城市的特征和标志,以形成对城市的意象;同时被观察物形成的是易于被我们所掌握的城市的特征和标志,帮助我们建立有关于城市的形象。在这种双向的交流与互动中,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城市。
林奇认为环境形象可以分为三方面:识别、结构和意义。一个有效的形象首要的是目标的可识别性,这就称为“识别”。其次,形象必须包括目标与观察者,与其他目标的空间关系和图形关系,这就形成了“结构”。最后这一目标应对观察者有某种意义,无论是实际的还是感情的,即“意义”。三者总是一齐出现的。
书中通过对“出入口”的解释,来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城市的结构和识别共同形成了城市意象的可识别性。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整齐有序的城市结构越有利于城市形象的识别,也不是越混乱的城市越不利于城市形象的识别,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人们对于同一标志的形象看法会各有不同,对于城市特征的意义也是常常变化的,因此林奇建议:把精力集中到形象的清晰性方面,而让“意义”自由的发展是很有明智的。在《城市意象》这本书的第三章,林奇主要分析的是与城市形象的形成有关的五个物质方面的因素。分别对每一种因素的定义及对城市形象的形成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且以三个美国城市为例。林奇的结论是,意象的形成依赖于城市意象得以构成的五个基本元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和地标)。这种意向活动的构成机制,带有强烈的现象学意味。“认知地图”就是这样一种意向性行为依据五个基本要素构造出来的意向对象和认知结果。现象学备受批判的观点——认识(甚至包括认识对象)都是人类主动地“构建”出来的——在林奇的城市认知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意象是人们依据城市形态基本线索投射出去而得到的“图象”,具有强烈的方向性;而不同认知者的被动或主动认知方式都具有一种当场“构成”的意味。在谈及城市形象的变换问题时,林奇列举了人们画地图的五种不同方式。他认为市民就是通过这五大景观因素去辨认城市的风貌特征,因此,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观创作,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并加以组织发挥,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分析这五大因素时,他又引入空间、结构、连续性、可见性、渗透性、主导性等设计特性与之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什么是“城市意象”呢?
在读完《城市意象》之后似乎也很难给城市意象概括总结出一个准确、恰当而又全面的定义。城市本身包含的要素就丰富,意象的概念更加抽象深远,所以在此我只能一个个解读书中所提及的概念。
首先,什么是“意象”呢?加斯东·巴舍拉(法)《空间诗学》如是定义:“意象的发生场域是在灵魂的活动中,它先于思维而出现。”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作为观察者,借助各种各样的线索,诸如对色彩、形状、动态或是光线变化产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动觉,以及对重力场或是电场、磁场的感受。
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汇变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有目的地将其重新排列,变性也许不合逻辑,但这可能会更充分,更好地形成需要的意象。
再而,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公共意象”,它指: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拥有的共同印象,即在单个物质实体、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一种基本生理特征三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希望可能达成一致的领域。
正是因为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所以意象的概念成为观察者主观概念。而城市观察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性情或熟悉城市的程度层次不齐,每一个观察者形成自己的城市意象也就大不相同。城市规划设计所探索的就是创造一个供众多人使用的环境,于是得出“公共意象”概念。
初步了解城市意象概念之后,分析形成城市意象的内容和因素到底是什么。城市意象的内含:城市个性、城市结构、城市意蕴。城市个性:城市与周围事物的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种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惟一的意义。城市结构:城市意象必须包括物体与观察者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城市意蕴:城市必须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蕴,这种意蕴也是一种关系,但完全不同于空间或形态的关系。
城市意象的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不同元素之间可能会互相强化互相呼应,从而提高各自的影响力,也可能互相矛盾,甚至互相破坏。大多数观察者把意象中的元素归类成一种中间组织,也就是一种复合形式。其中,道路是主导因素,边界是线性因素,区域是二维平面,节点具有战略意义,标志物是点状参照物。
城市意象的特点:实用性、安全性、传递性。实用性:要求城市意象能够真实反映城市并具有可实施的特性。安全性:要求城市意象具备基本的现实使用安全保障。传递性:要求城市意象能在某一层面将自身意象潜移默化的感染城市个体。同时,通过三个例证的城市,我们可以发现,在其拥有各自在城市意象上的明显优劣之处外,同时也反映出了共同的主题。
人们能够适应环境,并从身边的材料中提取出环境的结构和个性。尽管在城市意象中使用的元素类型可能随实际形态的变化所占比重不同,但它们的种类以及使意象或强或弱的特性,在这三个城市中仿佛十分相似。不过同时,在这三个不同的物质环境中,人们的方向感和满意度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
1、空间与景观广度的重要性。
2、开敞景观产生感情上的愉悦。
3、未经加工的或是无定形的空间可能不会让人高兴但十分显眼。
4、城市的景观特征,植被或是水面,经常会被欣喜地关注和谈论。
5、社会经济阶层对城市区域意象影响。
6、物质景观体现时间推移的象征方式。
7、环境的巨变和那些反映历史的物质元素的缺失让人又心兴又烦恼。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一个关于城市意象的结论:“好地方”是通过一些对人以及其文化都非常恰当的方法,使得人能够了解自己的社区、自己的过去、社会网络,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时间和空间的世界。我们对环境的需要并不仅仅是其结构良好,而且它还应该充满诗意和象征性。它应该涉及个体及其复杂的社会,涉及他们的理想和传统,涉及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中复杂的功能和运动,清晰的结构和生动的个性将是发展强烈象征符号的第一步。通过一个突出的组织严密的场所,城市为聚集合组织这些意义提供了场地。这种场所感本身将增强在那里发生的每一项人类活动,并激发人们记忆痕迹的沉淀。我们必须通过清晰、协调的形式,满足生动、可懂的外形需要来创造意象。“不好的地方”混乱、节点不确定、边界模糊、孤立、连续中断、含糊不清、缺乏特征与个性、频繁的改建抹去了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虽然人们对美好的城市意象的追求各有不同,但是似乎人们对不另人满意的城市意象的特点大同小异。这些基本特征正是我们以往设计所忽略或者因为设计者的臆断所造成的。
作者在第一章用来详细讨论“环境意象”这个概念时,为此书增加了一个附录“关于定位的参考文献”,这里面主要是讨论人们依照什么方式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即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讨论方位感是通过什么参照物、参照系统来达成的,讨论景观的意义、意象的形成和形式的意义。这是非常有趣味的附录,它告诉我们五花八门的定位参照系统和不同人群的不同方位感,最关键的是,这些都和人类的思维或者是文化联系起来。
第二章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强,但是仍有一些可以摘记,例如描述一个城市设计很劣质时可以用这样一句:“混乱、节点的不确定性、边界模糊、孤立、连续中断、含糊不清、分叉、缺乏特征与个性等等”,另外一个很嘲讽的句子是:“频繁的改建抹去了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元素自身,尽管(有时是因为)它们一遍遍地修饰,试图表现华丽,但在表面上它们常常缺乏特征。”
第三章标题为《城市意象及其元素》,详细介绍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大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它们是怎样构成城市意象的。在介绍元素时候十分细致,给我触动的是在“标志物”里谈到它很容易被识别而且被当作重要事物,这涉及到作者谈过的意象性包含的“象征”意味,因此纽约世贸大厦双子座高楼的摧毁,不仅仅是建筑的消失,而且是象征的消失,人们对城市的认同从此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白,这一方面可以以“城市意象”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纽约以及美国人在911后产生的更为深层次的失落,而且也可以为“重建世贸”增加理由——一个新的标志物的出现,不仅仅会相对摸平创伤,而且在填补空白的同时让建筑蕴涵很多的意味,坚韧?强大?或者其它。作者在这章用了大量篇幅对各个元素进行分析,但是也始终没有忘记,做这种细节的分析是基于经验,同时为了给讨论带来助益,然后在城市设计中需要整体考虑,同样,“城市意象”也是落在人们心里的整体素描。“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照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缩微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
第四章很认真的讨论城市设计中如何应用前面的研究成果,因此专业性较强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但是更为精彩的还是他在第一节里面给我们的城市形态的分析,因为充满了人的存在。一开始就有吸引我的内容:“城市形态首先必须具有它应该表达的最根本功能,即交通、主要用地划分和关键的焦点,普通人的愿望、欢乐和社区的感觉在此都能够表现得有声有色。更重要的是,如果环境组织清晰,个性鲜明,那么市民能够向它传达自己理解的含义和联系,这里因此才能成为一处真正的场所。”上述的句子引我共鸣的是“场所”,与此类似,单纯从建筑本身定义场所远没有引入人以后定义场所有价值。真正的一处场所,应该具备其基本功能,而且能够凝聚普通人的愿望、欢乐,具备交流的可能,而且因为其具有清晰的环境组织和鲜明的个性,能够让人们向它传达自己理解的含义的联系,从而能够承载“生活”。
城市意象读后感12
花了很多时间找书,但是发现依然一无所获。景观类的好书,在卡尔•斯坦尼兹的《景观设计思想发展史》已经一一罗列,我还不满足地去做无用功……
景观设计,南宋的杭州西湖就是很好的案例,可惜到今天,我唯一赞赏的只有中山岐江公园。以前会很倾慕俞孔坚,但现在我更喜欢庞伟~不过后者没有出书~
《城市意象》,1960年的英文原版,离现在,都过去半个世纪了。但对我的启发很大。凯文·林奇首先对“意象”(image)进行初步分析,觉得应由三部分组成:个性、结构、意蕴。然后选择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城市:特色鲜明的波士顿,杂乱无章的新泽西,网状布局的新城洛杉矶。然后通过受训者的实地调查与对当地居民的访谈,了解、分析三城的具体情况。
我觉得,波士顿的中心城区,很像香港的中环一带,景观生动,但道路网迂回复杂。波士顿中心城区在河流拐弯处的凸岸,天际线分明,标志物突出,人行走于其中,往往能借助明确的方向性而到达目的地。而香港维多利亚港湾一侧的中环,毋庸置疑地成为了香港的代表性特征,其引以为傲,高低起伏的天际线,以标志性建筑香港中国银行为中心向两边曼延。同时,中环也拥有着香港最生活化的街区,老港人的点滴,总能在这里被放大。而香港的道路网,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个中心城区,欣欣向荣,形态生动,是绝佳的范例。
而杂乱无章,毫无特色,几乎没有可意象规律的新泽西,则代表了中国千千万万个城市,不提也罢。
以方格网布局为特征的洛杉矶,让我联想到的是北京,但是两者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共性是方格网加大面积,异性是洛杉矶为新城,且城市密度小,中心区不算突出,但北京的方格网是北方城市的共同特征,而城墙拆除前的北京,绝对是世界上意象最鲜明的少数典范之一。今天的北京,依然有着明显的中心——故宫,但次级中心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对于道路系统,只能用一团糟来形容。一个城市,白牌车居然占30%以上,公交系统利用却非常低,不塞车才怪。
书中谈及的最优城市意象,以佛罗伦萨为代表。整个城市以大教堂为中心,城市的任意角落均能把这一标志物看得一清二楚,因此绝对不会有找不着北或迷路的担忧存在。反观中国,也许只有拉萨配得上这一期望。信仰可贵啊……
通过上述三个案例,凯文林奇提炼出了城市意象的五个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及其相互关系。然后是对访谈结果的整理归纳。
这本书,全文没有一个晦涩的理论甚至句子,浅显易懂,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而且分析得不错~很值得学习~
城市意象读后感13
记忆也是累赘,它把各种标记翻来覆去以肯定城市的存在; 看不见的风景决定了看得见的风景。
–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城市意象》是一本薄薄的书,一天便可以读完。读完后,最大的感受是,与其说这是一本城市规划的专业书籍,不如说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城市漫步游记,就好像一个懂得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老朋友,带你穿梭于美国上世纪中叶的城市之间,用极富磁性的烟熏嗓给你讲述城市的每一个街道,每一个广场。
凯文·林奇第一次把环境心理学引进城市设计,并通过多年细心观察和群众调查,对美国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三座城市做了分析,将城市景观归纳为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和标志五大组成因素。他认为市民就是通过这五大景观因素去辨认城市的’风貌特征,因此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观创作,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并加以组织发挥,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
我凭借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自出生以来对城市的观察和直觉,一直认为对城市的规划要通过平面图,对城市的设计要用人视角度的透视图。一个城市的设计有与建筑设计相同之处,但也有区别,人的参与度更高。人作为城市的发明者和创造者,用自己的生活活动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的气氛与文化。城市如何设计才能更符合人类高度进化的大脑?城市如何刚方便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城市如何才能提升人在其中的生活品质?凯文·林奇以宏大的视野,剖析了在城市的建设中,营造城市意象的重要性与可变性。
可能如今我们经常说栖居在诗意里,在水边安家等等,那些重要的城市意象和街道、边界、标志物一起扮演着角色……我们被亲近或者疏离。似乎我们是天生的对城市意象敏感之人。但是第一个提出城市意象的人——凯文·林奇,才是五十年后这些众人皆知的城市意象的开创者。其中对”公众意象”的发现最令我惊奇。”在此首要阐明的就是‘公众意象’的定义,它应该是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拥有的共同印象,即在单个物质实体、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一种基本生理特征三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希望可以达成一致的领域。”我不禁思考: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公众意象”会怎样?对于一个游客和市民来说,”公众意象”是否相同?我们不难发现,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一个城市与一个城市如何才能区别,是否各具特色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千城一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城市必然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地域、气候、文脉、水文、历史、方言等必然不同,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个字,急。我们太急于求成了。一个城市没有任何思考去规划和建设必然会没有好的”公众意象”,我们不得不反省。
书中所得,”好地方”是通过一些对人以及其文化都非常恰当的方法,使得人能够了解自己的社区、自己的过去、社会网络,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时间和空间的世界。我们对环境的需要并不仅仅是其结构良好,而且它还应该充满诗意和象征性。它应该涉及个体及其复杂的社会,理想和传统,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中复杂的功能和运动。通过一个组织严密的场所,城市为聚集和组织这些意义提供了场地;”不好的地方”混乱、节点不确定、边界模糊、孤立、连续中断、含糊不清、缺乏特征与个性、频繁的改建抹去了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正是我们以往设计所忽略或者因为设计者的臆断所造成的。
所以对于未来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我们要静下心来,寻找每个城市独特的的”公众意象”,建设更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城市。
城市意象读后感14
这本书与其说叫做《城市意象》不如称作是“城市印象”更为贴切一些。有人管这本书叫做“如何将城市设计得不令人迷路”,但很明显作者想要展现的城市的概念以及在城市设计中所应该遵循的一些美学意识(在这本书里并未直白地大篇幅讨论)是超出“明确性”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深入探讨了城市的“形式”,并将形式划分为: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第三章:城市意象及其元素)。也就是说,所谓“形式的元素”是作者所定义的城市体验的“音符”。而这些音符要服务于“导向性”(方向)、“节奏性”(漫步/形式体验)、审美等以人为本的功能性和美的需求。这是作者所希望我们拥有的一个基本的概念。
那么在这些形式之下,作者又提出了想要完成我们的“导向性”和体验感的目标,应该使这些形式的要素具有如下的品质:1)单一性/清晰性:指某一个建筑必须在外观、形式、强度、用途、空间位置等方面具有易识别性。 2)形式的简明性。 3)连续性——单独建筑与其他建筑在形式、用途和表面上的类似、相同和协调。4)统治性:一个构成因素成为主体(我想着有助于提高单个建筑或在建筑群体中的一个建筑的清晰性)。5)结合的明确性:连接点可见且清晰明确。6)方向差别(大型结构中的方向差别。我想这个品质主要是为了不迷路这一功能性需求而非审美需求)7)视野:实际的或乡镇的扩大视野宽度和深度的性质 8)运动知觉。9)时间系列、10)名称和意义。这些“形式的品质”无疑是以功能性为主。
但是作者同时也暗示了城市的审美功能以及城市作为一个动态的、一直被居民和行人所体验、改造、观念上进行塑造的一个有机的存在。在这个观念下,城市不再是单纯的钢筋和水泥所建造的物质的存在,同时也成为了具有观念性和精神意义的动态存在。作为城市的设计者,若能够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考虑在内,并且考虑到城市作为一个动态的人的造物,那么城市设计将会给人提供跟美好的生活体验。
城市意象读后感15
《城市意象》采用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凯文.林奇把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和行为学对意象的研究成果之上,并且借鉴了这些学科的各项实验研究方法,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这些都是心理学中的知觉实验、意象实验、记忆实验等一些手段。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书中一共分了五章,分别是第一章环境的意象,第二章三个城市,第三章城市意象及其元素,第四章城市形态,第五章新的尺度。
凯文.林奇引用了苏赞·格兰对建筑的简略定义:一切被创造的可见的环境。在作者讨论“环境意象”时,这个词语是指类似道路、标志物、边界、节点和区域这些东西,作者创造了“可意向性”这个概念来描述他们应该具备唤起观察者强烈意象的特点。作者给出了意象的特性,组成元素等等,从以上两段引文中易发现:1.意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包含了观察者的相当大的主观因素。正是由于这种存在着的不可避免的主观的因素,要研究城市意象的形成就必须从一个研究地区中寻找尽可能多的研究对象,这里的多不仅仅指数量,要尽可能有整体代表性。研究的对象也不仅仅是人,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人与城市的关系。书中强调的是群体的意象。2.意象的抽象,重组和排列方式也十分重要,要我创造一套合理的方式,就目前而言,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基本沿着作者分析的脉络走,收获也不小。“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照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缩微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这是书中的语言,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话,它告诉我们五花八门的定位参照系统和不同人群的不同方位感,最关键的是,这些都和人类的思维或者是文化联系起来。 当然,最重要的我想应该是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五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区域由节点组成,由边界限定范围,通过道路在其间穿行,并四处散布一些标志物,元素之间有规律地互相重叠穿插。
首先道路是观察者移动的路线( 街道、运输线、运河等) 。对许多人而言, 道路是他们想象图象中的主要元素。人们游走在这些路网中, 游览这座城市, 同时将其它的环境元素加以整理, 建立起相互的关系, 形成人们心中的城市意向。当其它要素环绕周围时, 道路通常在人们意向当中处于支配地位。哪里的主要道路缺乏定义或者容易和其它的混淆时, 那里的整体意向就会不那么清晰。道路能成为城市意向中重要的特征是有某些原因的, 包括经常使用、专门使用的集中、特有的空间特性、正面的特征、接近城市中专门的特征、视觉上显著, 或者在全部道路结构或地形学中它们位置的优越性。
其次边界是不同于道路的线性要素, 它既不用来使用, 也不被看做道路, 它通常用来形成区域中的边界或者连续中的线性隔断。它们是横向的参考,而非坐标轴。最强烈的边界是视觉上显著的, 外表上连续的并通常难以逾越的。边界是重要的组织特征,特别当它连接毫无特征的区域时, 就像水域城墙勾勒出了城市的轮廓一样。大多数城市拥有定义非常清晰的边界。伊斯坦布尔的意向, 举个例子来说,是被博斯普鲁斯海峡构成, 它同时为欧洲和亚洲交界城市形成边界。水构成了沿海城市或滨河城市的一个很重要的边界。
区域是城市中的观察者“精神进入”的一个中型到大型的区域, 或者它有可识别的“连续性主题”自然特征, 这是根据肌理、空间、结构、细节、象征、用途、居民、维持费用、地形等得出的。拥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因素, 但并不足够创造一个完整的主题单元, 一个区域仅仅被熟悉城市的人这么认为。创造一个更深刻的意向可能需要更多的线索。区域可能拥有生硬的、精确的分界线, 或者也可能是渐渐消失在周围地域的柔和的不确定的分界线。
节点是点性参考,观察者可以进入的城市中战略性场所,它是人们行进中来去的`强烈的焦距。节点可能是第一个交叉点, 或者仅仅是作为一个专有用途或自然特征的“主题性的集合”。当做出决定和提高注意力时, 交叉点和行进模式的变化是的节点意义功能更加重大。然而当主导性的节点趋向于同时具有“集合”和“交叉”, 就具有双重的功能和自然意义, 譬如公共广场。然而非本质的、有特色的自然形态更能够使得节点记忆深刻。
标识物是作为外部的点参照。一些诸如塔、尖顶、小山——是远方的, 作为一个特色可以在远方的各个角度的小一点的环境中的顶部被看见。相对于它的背景来说, 有明显的外形和显著的空间位置的标识物, 能更容易的被识别, 对观察者来说有更重要的意义。凯文·林奇认为标志物的一个关键的自然特征是单一性,“环境中的一些唯一的难忘的外表”, 通过使它们能从很多地点可视或者与它们附近的要素创造对比度, 那些“显著性空间”能建立标识物元素。一个环境是怎么用的也可能加深一个标识物的重要性, 譬如它的位置在于包括道路节点的交叉处。
这一系列要素没有一个是孤立存在的, 所有的联合起来提供出整体的意向。区域由节点构成, 由边界定义, 被道路穿透以及布满了标识物??元素有规律的交迭并互相渗透。一批批的意向通常相互交迭并在一系列的层面上互相关联, 来反应地域的尺度。这样, 观察者可以通过意向从街道层面到那些临近地段, 到城市以及更远, 就如身临现场一样。文中通过对意向特性的分析和总结,得出“随着联系的不断增加, 结构也就变得有了刚性, 各个部分在各个方向上都有紧密的联系, 所有的变化都发生在内部”的观点。这指出了城市发展的过程与几种发展形式。
一座城市,无论景象多么普通都可以带来欢乐。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然而它与别的时间艺术,比如已掌握的音乐规律完全不同。很显然,不同的条件下,对于不同的人群,城市设计的规律有可能被倒置、打断、甚至是彻底废弃。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希望这篇城市意象读后感的内容能够为大家带来启发,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我们身处的城市,从而更好地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贡献。
原创文章,作者:fengj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ality-surveys.com/zhishi-127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