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通过写读后感,读者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转化为文字表达,可以更好地梳理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加深对作品的认知,并有助于提取和总结作品中的重要思想和观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汪曾祺《黄油烙饼》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
汪曾祺《黄油烙饼》读后感1
《读者》杂志20xx年3月份刊了篇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黄油烙饼》。汪老是我最喜爱的作家,是在审美意趣上,人生态度上,特别是对美食的认识上都对我产生过深刻影响的作家。他的文集我大都看过,小说,散文的名篇则是读了又读。倒是这篇《黄油烙饼》虽属他的短篇经典,我却是第一次读到,非常意外于它怎么会被之前的多本文集给遗漏。但是于我,却有了再次读到汪老全新作品的机会,很是惊喜,也很有新鲜感。
汪老的文章总是很有韵味,这篇也是一样。行文流畅简白,时代故事自然铺进,让人读起来既有一气呵成的酣畅,又有甘醇久远的回味。只是作为一因喜爱而熟悉其作品,又因熟悉其作品而了解他人生经历的读者,在欣赏这篇美文的同时,却从中读出了不少作者的亲身经历,自然的梳理出他的创作脉络,不禁感叹创作总是源于生活。
小说题为《黄油烙饼》,实际上除了文章最末端有点题外,通篇都没有对烙饼作实质的描述。但作为汪老的忠实粉丝,却从读题那刻开始,仿佛就有股油酥香一直在那飘溢。那是因为汪老在他的散文里曾多次描写过家乡的草炉烧饼,酥软油香,多芝麻,椒盐味,好吃得让他一直念念不忘。特别是他那篇在回到阔别四十多年的家乡,再次吃上草炉烧饼后专门写的一篇散文《吴大和尚和七拳半》,细细回忆起四十多年前做烧饼的吴大和尚一家,从那家店堂的布置,家里几口人的形象性格乃至穿着都一一写来,历历在目之感油然而生。他未用过多笔墨来描写烧饼的味道如何,但从对吴大和尚一家如此点滴不忘,这也是他在写其他美食时所不曾见的,可见草炉烧饼的美味和在他心中留下的特殊位置。
我不禁想,作者在给小说取名的刹那应该是想起了让他萦绕难忘的草炉烧饼吧。作为小说中的主人公小男孩吃到黄油烙饼时的美味体验,则该是还原了当作者还是家乡的那个小男孩,在享用香酥烧饼时的感受吧。小说故事的时代背景很显然是五六十年代,那段特殊时期作者本身也在经历一些身心的磨难。不难理解,某时某刻,作者的思绪很有可能飘忽到伴随着香喷喷烧饼的少年时代。虽然我们不得而知,但还是可以猜想那一刻飘忽的思绪很可能就是作者创作的源泉。
小说中小男孩后半段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口外,沽源,那正是汪老在文革中曾下放劳动过四年的地方,他著有散文《沽源》,《沙岭子》来记录那段生活。对比那两篇散文,可以看出小说中的生活场景是在很大程度上借用了那段生活。特别是小说中小男孩父母的工作被设定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父亲戴草帽和工人一起干活,母亲则负责画马铃薯图谱。显然是还原了汪老在下放过程中的劳动经历,前两年是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参加集体劳动。之后则被派去画了套《中国马铃薯图谱》。一个人一间屋,生上一个牛粪炉子,画完花叶画薯块,画完的薯块则在炉子上现烤了吃。画了七八十种,也吃了七八十种马铃薯。这段经历在他的散文《马铃薯》中有生动详细的述说。
汪曾祺的美食散文被公认为最好,而且他擅长或者是只写日常食物。他小说的一大特点也是会多涉及日常吃食。同样,这篇小说中也有不少和吃有关的段落,像玉米面饼子,甜菜叶子汤,羊肉,口蘑,臊子莜面,蘑菇圈等等,这些元素也都在他不同阶段的散文中出现过。其中小说中小男孩雨后在草地上顺着蘑菇圈采口蘑的那段精彩描写,在其经典散文《菌小谱》一文中有详细完整的内容。《菌小谱》中作者写了历经过的各种菌菇食材,时间跨度几十年,从童年时祖母素席上的香蕈饺子,青年求学云南遇到的干巴菌,牛肝菌,再到文革中下放沙岭子所认识的口蘑,直到老年定居北京时的洋蘑菇一一到来。
从这一短篇小说《黄油烙饼》中,就能读出其中蕴含了汪老很多的人生经历,可见创作总是源于生活,毕竟是生活也只有生活才能给出真正丰富的体验和感悟,才是创作真正的源泉。而我们又何尝有理由或有能力拒绝生活带给我们的种种体验呢。
汪曾祺《黄油烙饼》读后感2
重读汪曾祺先生的小说《黄油烙饼》是由于星期天吃了一次黄油烙饼引发的。女儿的婆婆,我的亲家暑假回海拉尔给我带回一块黄油,一直没舍得动,星期天女儿、女婿、外孙及儿子都回来了,晚饭为了省事,煮馄饨,黄油烙饼。我把黄油在微波炉中化了一下,均匀地摸在面皮上、撒盐、打卷、揪髻、擀饼。放入高压锅一烙(烙饼我一向用高压锅),两面焦黄,十数层,层层如纸,黄油的乳香,弥漫了整个房间,连一向吃饭不省事的外孙也喝了一碗馄饨,吃了两块烙饼。一家人都说好吃,唯有女儿沉默不语。
饭后收拾桌子的空儿女儿问我:爸爸,还记得汪曾祺先生的小说《黄油烙饼》吗?我说:“能忘吗?”女婿是搞软件的对文学不大在行,问起小说。女儿道来:小说写一个少年大约是六十年代和奶奶同住乡下,一次父亲从口外回来给奶奶带回一串蘑菇、两瓶黄油,黄油奶奶一直舍不得吃放在躺柜上,当时粮食已经十分困难,吃不饱,后来奶奶身体慢慢衰弱,久病不起,去世了。少年随着父亲回到口外,一次当队干部大吃黄油烙饼时,孩子问起什么是黄油烙饼,妈妈终于拿出那两瓶黄油给孩子烙了两张饼,当孩子吃着黄油烙饼时泪如雨下,明白了奶奶是饿死的,结尾是“黄油烙饼是甜得,眼泪是咸的。”……
说到此时,女儿的眼圈红了,我赶忙转过身去,掩饰我已经泪流满面。女儿三十六了,初中课外阅读的一篇小说读过之后能记二十多年,并能记住小说的结尾,不是女儿的记忆好,而是汪曾祺先生的小说魔力之大,影响之深。汪先生的小说语言直白,行文流畅,以情取胜,无论他的《受戒》、《大淖记事》还是他的《黄油烙饼》只要读者拿起来就一定放不下,有不读完决不罢休吸引力,他笔下的人物个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真正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读他的小说会误以为他是北京人,对北京语言熟悉至深,驾驭纯熟,其实他是江苏高邮人,他被誉为京派小说家,是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文人(注意是最后一个纯粹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在上海从《新民晚报》上读到汪老的《老夫子自道》非常有趣,幽默,特引用如下,供博友们一读:我自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钻研文学,读书很杂。偶写诗文,幸蒙刊载。百无一用,乃成作家。弄笔半纪,今已华发。成就甚少,无可矜夸。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里,抒情其华。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文俗则雅。与世无争,性情通达。如此而已,实在无啥。
夜深人静我独自重读《黄油烙饼》惭愧至深。犹对一段历史的问责和鞭笞。
写此短文以表对先生的崇敬之情。
汪曾祺《黄油烙饼》读后感3
黄油烙饼的作家是汪曾祺,本文写了萧胜父亲与母亲的工作都不固定,萧胜进八岁了,这些年一直由奶奶照顾,奶奶那儿吃的好点,可最后也不行了,没吃的了,小米面饼也有糠了!
萧胜父亲去年冬天回来看奶奶,带来了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还有两瓶黄油,萧胜父亲说黄油是牛奶炼的,很营养,叫奶奶抹饼吃。奶奶借了锅煮了土豆给萧胜吃,口蘑过年时打一次,黄油就放在躺柜上,时不时拿出来擦擦。
最后,奶奶身体不好了,还是早起去食堂打有糠的小米饼子,自己就掰半块吃了,其余的都给萧胜,每天这样,她最终因为把吃的都给萧胜了身体越来越不好了,最后,浑身都肿了,等萧胜父亲赶回来,奶奶已经咽了气。……
从中,我感受到奶奶对萧胜的关心和照顾,奶奶为了让萧胜吃饱睡好,自己省吃俭用,就是爸爸给她的黄油,都舍不得吃,留给了萧胜,奶奶对萧胜付出了全部,把营养的东西都留给了萧胜,最后奶奶自己饿死了。文中最让我感动的画面:当萧胜妈妈用奶奶的黄油做黄油烙饼给萧胜吃的时候,萧胜都会哭,一边吃一边哭。而文末结尾的这句话:“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的咸的。”更是令我落泪。
汪曾祺《黄油烙饼》读后感4
今天我读了汪曾祺老先生写的《黄油烙饼》。
文中讲述了一个叫萧胜的男孩,从小很可怜,由于爸爸妈妈工作不固定,他三岁开始就跟奶奶在老家住。那是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老家的食物很少,不够吃,奶奶怕孙子挨饿,便总是把大半的吃食让给萧胜,自己只吃很少的一点点,而当时,奶奶身患哮喘,也没有钱吃药治病。爸爸带给奶奶两罐黄油,用来改善生活,可是奶奶一直舍不得吃。后来,奶奶因为疾病和营养不良饿死了,萧胜就跟着爸爸妈妈到了马铃薯研究站生活,那里是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萧胜每天快乐地在田野里玩耍,还学会了采蘑菇。开始的时候,食物还算不错,能吃饱,可是后来,粮食也越来越紧张,吃的越来越差了。有一次,研究站里接待干部们开会,做了黄油烙饼,萧胜闻着真香啊。回去后,妈妈用奶奶一直舍不得吃的黄油也烙了两张饼给萧胜,萧胜吃着吃着就哭了,他想起了奶奶。
文中有三次提到了萧胜的哭,一次是奶奶死后,萧胜穿着奶奶生前给他纳的新鞋,他哭了,突然明白了什么是“死”,他知道“死”就是“没有”了。再也没有奶奶了。第二次是萧胜跟妈妈学会采蘑菇后,在用线穿蘑菇的时候,想起了奶奶,他才明白原来奶奶是饿死的。最后一次就是在吃着用奶奶一直舍不得的黄油做的烙饼时,想起了奶奶,他哭了。每次哭,都是因为想起了奶奶。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让人感觉到奶奶的朴实和伟大,也处处体现了萧胜对奶奶的思念。
汪曾祺《黄油烙饼》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汪曾祺老先生的文章:《黄油烙饼》。内容讲述了一个名叫萧胜的小男孩跟随奶奶在家乡以及后来跟随爸爸妈妈在马铃薯研究站生活的经历。
整篇文章,语言看似苍白,作者好像不带丝毫感情色彩,唯一让我们感动的是奶奶对萧胜无私的爱和萧胜对奶奶的思念,但如果仅仅只是停留于此则显得肤浅。因为“奶奶是饿死的”,作者借由一个七、八岁男孩的口痛斥了那个缺衣衣少食的年代。由此我们终于明白作者在文章里详细描写食物变化的良苦用心。先是小米面饼子、萝卜白菜……后来,办了公共食堂,食物真不赖,人也胖了,猪也肥了;后来就不行了,还是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再后来饼子里都掺了假。
作者还特写了三级干部会,干部在南食堂,吃的是羊肉、炖肉米饭、黄油烙饼;社员在北食堂,吃的`是红高梁饼子,甜菜叶子汤。妈妈看不过去,拿出平常不舍得吃的黄油擀了两张黄油面饼,萧胜吃着就哭了起来,黄油烙饼是甜的,泪是咸的。作者用简短、平淡的语言鞭挞了特殊年代里强权社会下的不公,表达了对那些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人民的深深的同情。
至此,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作者以《黄油烙饼》作为标题的内在含义。
汪曾祺《黄油烙饼》读后感6
或许,那样的年代只是永远尘封在了过去。我不愿提及,留下深深的叹惋。我放下书,将脑海放空,听窗外沙沙风声,什么都不想。
阳光下,我闭上眼睛。《黄油烙饼》中的萧胜与奶奶在那样一个饥荒的时代背景下相依为命,命运无法逃避,但也赋予他们浓厚的亲情关怀,使彼此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才会在关键时刻让出生的机会。
人间大爱莫过于此!
突然想起那一个离我远去的人——太奶奶。每次回老家,当我还欢笑着在巷子口跟熟人打招呼的时候,她就远远地站在门口笑眯眯地望着我招手。即便她背对着阳光,我也能感受到她那唇角上扬的弧度。我紧跟她身后,看她佝偻的身躯移动得飞快。她把我拉进她的房间,然后关上门坐在床沿,从枕头下摸索出一块手帕,颤巍巍地打开看着我笑,是薄荷糖,村口卖的,两元一袋,可能时间过长,糖已化开了一些,沾在手帕上。我迟疑了一下,看她一脸慈祥,我伸出两根手指小心地拈起一块放入嘴里,然后对她甜甜一笑,世界都是清新凉爽的。
午后,太奶奶总张罗着倒茶切瓜,每每遭到拒绝或阻拦时,她总低声地嘟囔着“孩子难得回来一次”,然后自己蹒跚着走向厨房。阳光的暖意充斥着我幼小的心灵,氤氲着每分每秒的幸福感,我贪婪地享受着。
太奶奶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心底静静地保存着,随着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她已离开多年,但那种舐犊情深的情景经常浮现。
风徐徐吹来,拂过脸颊的惬意挡不住心中些许歉意,我远远地望向窗外,似乎有个老人颤巍巍地在阳光下艰难地走着。面对那熟悉的佝偻身躯,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脸上却笑了,笑得很灿烂。
抬头看,天上的云飘啊飘,柔和的风一如往昔,那逝去的亲情也将永恒。
汪曾祺《黄油烙饼》读后感7
或许,那样的年代只是永远尘封在了过去。我不愿提及,留下深深的叹惋。我放下书,将脑海放空,听窗外沙沙风声,什么都不想。
阳光下,我闭上眼睛。《黄油烙饼》中的萧胜与奶奶在那样一个饥荒的时代背景下相依为命,命运无法逃避,但也赋予他们浓厚的亲情关怀,使彼此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才会在关键时刻让出生的机会。
人间大爱莫过于此!
突然想起那一个离我远去的人——太奶奶。每次回老家,当我还欢笑着在巷子口跟熟人打招呼的时候,她就远远地站在门口笑眯眯地望着我招手。即便她背对着阳光,我也能感受到她那唇角上扬的弧度。我紧跟她身后,看她佝偻的身躯移动得飞快。她把我拉进她的房间,然后关上门坐在床沿,从枕头下摸索出一块手帕,颤巍巍地打开看着我笑,是薄荷糖,村口卖的,两元一袋,可能时间过长,糖已化开了一些,沾在手帕上。我迟疑了一下,看她一脸慈祥,我伸出两根手指小心地拈起一块放入嘴里,然后对她甜甜一笑,世界都是清新凉爽的。
午后,太奶奶总张罗着倒茶切瓜,每每遭到拒绝或阻拦时,她总低声地嘟囔着“孩子难得回来一次”,然后自己蹒跚着走向厨房。阳光的暖意充斥着我幼小的心灵,氤氲着每分每秒的幸福感,我贪婪地享受着。
太奶奶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心底静静地保存着,随着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她已离开多年,但那种舐犊情深的情景经常浮现。
风徐徐吹来,拂过脸颊的惬意挡不住心中些许歉意,我远远地望向窗外,似乎有个老人颤巍巍地在阳光下艰难地走着。面对那熟悉的’佝偻身躯,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脸上却笑了,笑得很灿烂。
抬头看,天上的云飘啊飘,柔和的风一如往昔,那逝去的亲情也将永恒。
汪曾祺《黄油烙饼》读后感8
今天无意中拜读了汪曾祺先生写的一篇短篇小说《黄油烙饼》。刚开始阅读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毫无感情色彩的描述,语言过于苍白无力,不像是先生以往的写作风格。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小男孩萧胜跟随奶奶在乡下生活以及后期跟随父母在马铃薯研究所的生活经历。
汪曾祺先生写这部作品的时候,当时的社会处于一个动荡的年代,1960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学习过中国近代史的人应该对这个动荡年代非常熟悉。先生笔下的人物就是在这个动荡年代生活的人民。
整篇文章通读下来都在写“吃”的,先是小米面饼子,萝卜白菜,再到后来办了公共饭堂。正是从“吃”的变化写出了在那个时代的人的生活变化。
文章的前半部分讲述萧胜和奶奶的七年生活情景,后半部分写的是在与父母在马铃薯研究所的生活情景。而在这个短篇小说中出现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时间。
一个事件就是萧胜奶奶的死亡,她是被饿死的。 文中有一句话“人不是一下饿死的,而是慢慢地饿死的”。与其说是饿死,我觉得倒不如说是被这个时代逼死的。
那个年代像萧胜奶奶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都是淳朴,善良和节俭,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可是自从把家里的两口锅交给了食堂了,吃食就渐渐的变差了,人也变瘦了,再到后来死了。即使是这样,那两瓶黄油依然没有吃,萧胜奶奶只是经常拿出布子擦一擦。
另外一个讽刺的事件就是描述了三级干部会的情景,社员们腾出南饭堂给三级干部,各种吃好吃的,吃的是羊肉,炖肉米饭,黄油烙饼,社员在北食堂,吃的是红高粱饼子,甜菜叶子汤。社员们问到南饭堂飘过来的肉香,饭香,就不停地说“好香,好香”。这种“理所当然”实在令人讽刺。
在这篇文章中,汪曾祺先生虽然用的是萧胜的视角来看那个时代,但是却用第三人称来叙事。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可以冷峻地思考萧胜那些不懂的事情,可以写出更多对当时那个社会的揭示和表现。
文章还有一条隐藏的故事线,那就是萧胜自己吃食的变化,从好吃的食物,然后变到吃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再到后来的饼子里面掺了假。正如那个时代,三天两头换着来,一次又一次的掺假。
而黄油烙饼一直到最后才出现,那时候奶奶不舍得吃的两瓶黄油已经放了好几年了。奶奶去世后,萧胜的妈妈讲黄油锁在柜子里,家里人也不舍得吃。最后,萧胜妈妈还是看不过去,拿出锁在柜子里的黄油擀了两张黄油面饼给萧胜吃。萧胜吃着吃着就哭了,我非常懂他为什么哭,因为他吃着黄油烙饼的时候,想起了奶奶,想起那位节俭的老人,不由自主地哭了,那眼泪里包含了对奶奶的思念,以及太多太多不知名的情感。想着要是奶奶能吃着这个黄油烙饼,那该有多好啊!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却是咸的,拌在一起,萧胜依然吃得很香。我想萧胜在吃黄油烙饼落泪的那一刻,仿佛一瞬间长大了不少。
整篇小说,描述的语音看似苍白冷漠,但从先生在文章中详细描写了食物变化的样子,能深深体会到先生的良苦用心,他用简短,平淡的语言鞭挞了那个特殊时代里社会强权下的不公,表达了对那些遭受不公平对待的人民的深深同情。由此,我能深深领悟到先生以《黄油烙饼》作为标题的内在含义。
汪曾祺《黄油烙饼》读后感9
“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这是我读汪曾祺先生这篇文章时,在文章扉页,看到的第一句话,给我的第一感受便是,这篇文章以描写黄油烙饼这一食物,来表达作者想要传达的一些情感,许这黄油烙饼便是老先生抒发情感的窗口了。
老先生所书《黄油烙饼》一文,字数不多,只有寥寥几页文字。字里行间之中,讲述了一位名为“萧胜”的少年与其奶奶之间相处的点滴故事。也从侧面体现了那个年代下的人们,生活状况之窘境与艰难。
文章名为《黄油烙饼》,而真正描写黄油烙饼这一食物之处却着墨甚少,只是轻微地点了几处,而这几处老先生处理的十分巧妙。
文中讲述了萧胜与其奶奶之间的故事,从小萧胜就生活在奶奶家,吃住方面,奶奶也是照顾地十分妥帖。萧胜穿的衣服都是奶奶一针一线地亲手缝制,做衣服之前奶奶也会亲手绘制了图,然后再按照着所绘的图,上针线来缝制。小时候穿的衣服,一针一线都带着奶奶对孙儿的疼爱之心。读文至此,我便想起儿时在外婆家生活之景。
小时候,母亲在外工作,很是忙碌,带着我也不方便,外婆便让母亲把我留在家里。七岁开始,我便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那是个安静的小村子,坐落在大坝下面。坝坡儿又种了很多树,到了春夏季节,坡儿上会长了许多野生的花儿,还有青翠的小草,不能称作小草了,有的草长起来有半人高了,那个时候的我要是蹲在草丛里,保管那大人们是找不见的。也是因了靠近大坝,而这坝坡儿又多种树,还有天然形成的翠绿屏障,显得小村子格外地安静,若是没了孩子们的嬉戏打闹声儿,小村子便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下了。
儿时,我的棉衣棉裤也都是外婆亲手做的,和萧胜的奶奶一样,老辈儿人的手都很是巧的,看起来厚实黝黑的大手,外婆手的骨节儿很大,外婆说是常年干活儿的结果,但拿起针线来,灵巧极了。那五色的线在外婆的手中,就能绣出花儿来,看着那一堆棉花、线、布,感觉凌乱地很,在外婆的手中,两三天就能做成了一件棉衣,穿在身上暖暖的,一点儿不比商店买的差。
看到萧胜和奶奶的相处,便想起来自己在外婆家生活时的情景。其实对于写文来说,技巧掌握和词语积累,或许很重要,但是真情实感更为重要,若作者写的文字里没有情感寄托,只是用文字堆砌,确难以引起读者共鸣了。这也是我喜汪曾祺老先生这篇文章之原因,它引起了我的共鸣,令我读之便入了那故事之中。
汪曾祺《黄油烙饼》读后感10
我将《黄油烙饼》这短篇小说读了三遍,第一遍眼眶泛红,第二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第三遍泪水就从脸颊旁流了下来。
这篇短篇小说讲述了在一个艰难困苦,物质贫乏的时代,一个个像萧胜奶奶的老人被饿死,一个个像萧胜一样的孩子饱受着饥饿的困扰。
萧胜的奶奶是位乡村老人,她缩衣减食,把好吃的,有营养的都留给了孙子。萧胜的爸爸从省城里带来了一瓶黄油,奶奶将它锁在柜子里,不舍得吃。
随着饥荒越来越严重,奶奶的疾病也越来越严重,奶奶没有熬过那年的冬天,主人公萧胜也就永远地失去了奶奶。
让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奶奶是饿死的,人不是一下地饿死的,是慢慢地饿死的。”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们处在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几乎无法想象当时的饥饿状态,饿死,对于生命是一种无言的悲哀。
《黄油烙饼》传递了一种十分浓厚的亲情主题,奶奶与孙子之间深厚的情谊,亲人之间的生死离别,饥饿下对人性的考验,每一个主题都触动了我泪腺的神经,使得我深深地思索其背后所隐藏的深刻内涵,而越思索,便越伤心。而泪水也就这样落了下来。
小说最后结尾是以萧胜大口大口地吃黄油烙饼而结束,他是在替奶奶吃,是在替父母吃,也是在替自己吃,这是一张不平凡十分珍贵的黄油烙饼,也是代表对生命尊重的黄油烙饼。
汪曾祺《黄油烙饼》读后感11
《黄油烙饼》这篇文章内容不多,只有几页文字,也没有说这黄油烙饼有多好吃。写文并非标题怎么写,文就要怎么去铺叙,有些东西未曾流于表却隐于内,关键在于写文想要表达些什么。汪曾祺老先生这篇文章又想要表达些什么呢?
一为萧胜与奶奶共同生活多年,感情深厚,他对奶奶的思念之情;一为奶奶待萧胜之亲厚,不曾亏待了他,为他做衣缝鞋,打饭留菜,在饥难之年,把这饭菜留给孙儿吃,自己最后却一点点饥饿至离世;一为对那一年代的描述,揭示那一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生存之难;南北食堂之两相对比,也揭示了些黑暗与腐朽,表达了些不满之情;从萧胜妈妈做黄油烙饼给孩子吃,让他别问了这段描述中,也可看出当时所处之时代背景。许还有更深之意,我却只能感悟到这些了。
这篇文章以平实普通而简单的语言,平铺直叙,将故事一点点铺开了,让读故事的人能够清晰地看到故事的脉络,感受故事的发展,故事开始到故事的转折再到收笔,每一处都刻画地平实而用心,用最简单的语言讲最真实的故事,引人共鸣,勾人心绪。
近来买了些书,我很喜欢读老先生们所书之文,每读之时,总能从中体会出一些东西,会有所感受,也会有所收获,于自己写文也是有所助益了。文字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看自己如何体会了。于苦难之中走过,人会更为坚强和勇敢。
以上是汪曾祺《黄油烙饼》读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原创文章,作者:fengj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ality-surveys.com/zhishi-12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