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2000字左右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心得体会

读后感的作用是帮助读者对所阅读的书籍、文章或其他文学作品进行反思和总结,以加深对作品内涵和思想深度的理解。通过撰写读后感,读者能够更好地回顾自己的阅读体验,将自己的感受与作者表达的意图相对照,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2000字左右,仅供大家参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2000字左右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心得体会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后又一次合作著述。根据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回忆,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他们决定共同阐明他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由此也可以看到在这本书包含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新世界观——即后来所说的唯物史观。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自己新的世界观——唯物史观概括为: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就《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具体内容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三个维度

第一个层次是在哲学层面上,可以再细分为两个要点:一是马克思阐明“物质决定意识”是历史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也是批判德国哲学的立足点。二是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始概念。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第二个层次是在政治学层面上,马克思以“交往”的概念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一切其他的社会关系都勾连起来,这里可以再细分为三个维度来解读:

一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与所有制,其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之前也曾提到的,人和动物区分的标志就是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会有一定的产生关系于与之相对应。在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因为人的自然差别决定了分工,由此所确定的生产关系是非自愿的、强加的异己的力量。这就导致劳动和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在马克思看来,所有制的历史阶段包括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时代的所有制。但不管是在哪种时期,所有制的出现都表明在这一段生产关系中少数人掌握生产资料,而多数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分离,劳动被异化,人也被异化,而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时代,资本家聚集生产资料而工人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导致工人几乎一无所有,所有制对人的异化几乎被推到极端处境。这些社会现象体现出物质生产领域里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生产资料所具有的支配性赋予拥有生产资料的人一种支配能力,导致他掌握了权力分配的关键要素,而失去生产资料的人则处于被支配地位。所有制背后可以说是依赖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权力分配机制——一部分人使用和支配另一部分人的劳动的权力

二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市民社会,背后是社会共同体之内的权力关系。马克思在论述生产分工时提到,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它是以简单的家庭和复杂的家庭即所谓部落制度作为自己的前提和基础的,也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个人身上体现的分工在人与人之间随着生产和交往的进一步分离表现为市民社会的不同阶级,个人隶属于阶级。就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来说,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是国家的基础,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就国家和阶级关系来说,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政权掌握在统治阶级那里。由此可以看到,国家只是这个社会共同体背后的权力关系的载体,权力关系中的支配和被支配地位体现在阶级上,归根结底还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三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社会主义,背后是历史上的权力关系演变。之前的分析中,不论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还是社会共同体之内的权力关系,论述的都是离散的、静态的状态。如果从连续的、动态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权力关系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变动的过程。马克思考察人类社会从部落时期到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时代几千年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不论是民族内部的分工,还是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抑或是城乡分离,都表明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在人类历史早期是人与自然的交换,之后开始产生人与人的交换,特别是进入中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城市中经历工场手工业到大工业的快速发展后,马克思看到,就个人来说,在所有制下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对立导致人的异化,要消灭异化就要消灭所有制,这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条件。就阶级来说,在私有制下生产力只获得了片面的发展,对大多数人来说成了破坏的力量,产生了无产阶级,它必须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的福利;它被排斥于社会之外,因而不得不同其他一切阶级发生最激烈的对立。这种阶级形成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最后,当每一民族的资产阶级还保持着它的特殊的民族利益的时候,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也即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共产主义运动的逻辑表明了历史的发展方向,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产生资料将归属每一个人和财产将归属全体个人,也就意味着有人与人之间权利分配和社会共同体之内权力分配导致的支配和被支配的不公现象将消灭。随着权力收回个人,最终社会会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

正因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如此丰富的内涵,这本书毫无疑问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重要的著作,标志着马克思在哲学上彻底破除了黑格尔的体系,创立了新的世界观,实现了对历史的重构。在我看来,就时间长度上来说,马克思的世界观始于对无产阶级的现实关怀,向前溯及人类历史的开端,往后指向人类历史的终结;就空间宽度来说,马克思立足具有特殊性的德意志一个国家,但以之为中心点覆盖世界各国一般性问题。马克思的世界观在时空上具有强大的穿透力,也反映了马克思如何解决时代命题在价值层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2

哲学一直都是很矛盾的存在,就像毛泽东哲学著作《矛盾论》中所涉及的一样,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作为哲学也不例外。毕竟,哲学是研究这个世界和社会的,而世界和社会又是离不开矛盾的。那么,那就不难理解在哲学的长河中,一直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比如,唯物和唯心的矛盾。而作为一个在社会大土壤成长的一个青年,我毫不避讳的说,我是一个唯物者,并且对唯心也抱着极度不理解的态度,想来在这一点,我和伟大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是站在统一战线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恐怕是我最赞同的也比较能接受的一本书了。不只是我是一个唯物者,而且这本书在哲学上的意义和对社会历史的探索也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和尊重。他可以说是马克思历史唯物观的一个具体体现,对历史唯物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对这本书,也正如大多人一样,印象最深的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历史唯物基本原理的系统阐述和对唯心的批判。这里我想说说,看了这本书后,我对历史唯物和唯心的理解和历史唯物对中国的影响。

这本书说到,人类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的出发点。确实,现在的社会如此先进,如此进步,可以说是人类物质生产和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难道说,就像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社会就能发展起来,历史就能丰满起来?就好比,中国几千年前就有人想要登月,那么他的思想和观念就和现在航空航天员的思想几乎无二,那么为什么现在就是能够实现的,成为历史的,为什么那时候的人就没有成功,只让这样的想法成为历史,却没有让这事儿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光辉呢?虽然中国有句古话“有心者,事竟成”,并且意志在中国这个民族的心中,也确实发挥着难以言表的作用。拥有坚定的意志也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发挥我们的潜能。那么既然意志这么重要,为什么唯心又为什么受到这么多的抵制和不理解呢?其实,这就要归结到唯心的主张上了,他主张意识的第一位,物质第二位。意志是重要,但是远远没有达到那种意志决定一切的地步,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有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想就能够做到的,历史也不是我们后人可以靠我们的意志就能够改变的。这样想来,也难怪很多人对唯心不理解,认为他们是对社会历史的一种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唯物认为的,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唯心所认为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恰好相反。在这里,我这个忠实的唯物者不得不又要站出来反对唯心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在如今的社会成长中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拿中国社会来说吧,中国男子那种长辫子时代,是在清朝,而如今男子几乎都是短发,而如果现今再由什么长辫子出现,我想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人不正常,甚至说不定会报个警,找个记者上个头版头条也说不定,为什么这在那个社会很正常的现象,如今就成了人们难以理解的行为呢?社会进步了。我想不管是唯心还是唯物,大家都会给出这样的一个解释。但是,这何尝又不是一个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一个很好诠释呢?是啊,社会进步了,社会存在都变了,那么老的一套自然就跟不上社会了,那么观点自然就要变变了。就这样,社会意识就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相类似的也有关于对生产方式和历史之间的认识。每一段历史都是那段时间的生产方式和能力的体现,就好像现在的数字信息化时代不正是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带来的么?就像,那句话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虽然这些原理在如今看来很熟悉很简单,但是,我想这都是马克思在中国广为传播的结果,也是我们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须形成的思想。众所周知,中国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不得不说,马克思在中国发展的历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马克思,尤其是唯物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更是不缺支持和认同。这也就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观的重要和影响了,它影响了不只是一群人,更不是几个人,它影响的是一个国家,是一个民族。它影响的也是哪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也不是昙花一现,它自从马克思的引入就开始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并且极有可能影响了几个世纪。正是它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中国在那个特定的时期,提供了一个救命稻草也是一条明路,在中国人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它的到来不亚于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就像中国早期改革开放一样,改革开放的成功也表明,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不去从物质生活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那样社会是得不到什么发展的。这也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思想也为中国今天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和马克思哲学世界观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结合中国国情,在大的方向和方针上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而在中国,很多人对唯心的嗤之以鼻的现象,估计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他们的唯心的分析^p    和近乎刻薄的批判(个人认为,其实还是很客观的),就可以看出,马克思者对唯心的态度了。其实,想想也对,这两者从本质上就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思想,尽管有的时候,他们在某些方面可能有相似之处,甚至有的时候,唯心能给一些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我想,一个坚定的唯物者在历史唯物基本原理上是不会产生任何倾向唯心的。特别你生在这样一个理性的社会,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在这样的社会存在下,就要接受它的社会意识。

总的来说,尽管《德意志意识形态》也和其他马克思著作一样,晦涩难懂,道理深刻,但是细读下来,收获还是很大的。最少,它提高了我对历史唯物的理解,引起了我对历史唯物对中国发展作用的反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3

一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完成创作的。众所周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在此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我们认为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

  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恩格斯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还说明了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他们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唯物史观,在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必然要论及社会革命。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

  从上文对中的唯物史观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个方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即: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能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在这里已完全被消除。马克思、恩

  格斯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的形成。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其主要的理论贡献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今天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相互关系、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立场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总之,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它进一步发展了和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4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集中体现唯物史观的经典性著作,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书中对“现实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进行了深刻精辟的论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一、“现实的人”的提出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从“现实的人”这一现实的前提出发的,但这里的现实的人并不是与世隔绝的人,而是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这样的人既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也是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承担者,是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现实的人”这一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包含着三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即“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现实的人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现实的人形成的自然基础;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的必要条件;“现实的人的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等,但其中最根本的内容就是物质生产活动。这三者之中,现实的人的存在以及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又是与他们的活动密切相关的。

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诠释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的论述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才能和志趣以及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的发展,既能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又能从事各种脑力劳动并能自觉按照社会需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其次是指人的一切才能和各种个性品质的充分的发展,能够在众多领域成为行家里手,并进行独立创造;再次是指人的才能和个性的自由的发展,能够驾驭各种影响个人发展的力量,自主地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发展和丰富自己的个性,并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1.根本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不仅可以给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更重要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人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的个性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2.重要条件——消灭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

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为少数人占有,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因为没有生产资料而难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一旦消灭私有制后,个人才能联合起来,全面占有生产力。

3.有效途径——消灭旧式分工

马克思讲人的全面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而人的片面发展又是由旧式分工造成的。

4.现实基础——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和谐发展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个人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来获得他们自己的发展。”个人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可见,这里既讲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也讲了社会物质生产并包括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文化等相对个人来说的“前提和条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地位。

5.关键环节——教育

马克思说:“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②正是教育使人们不断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拥有新的认识能力、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因此,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6.必由之路——普遍交往

按照马恩的观点,人的发展有赖于交往的普遍发展,这里所说的交往,主要是指世界历史性的交往,即“普遍交往”。可以说,普遍交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普遍交往。

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理想和目标,对当代社会发展特别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1.人的全面发展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构

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深层底蕴。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互为前提的,而且是相互作用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质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最终目标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强调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始终以人为中心,以现实的每一个体人的发展为宗旨,把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作为评价和衡量制度、规范和政策措施正确与否的标准,充分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理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质的回归,而且是对现代人本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推动和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构。

2.有助于消除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的错误认识

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目前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还不可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作为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往往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遥远的可望不可及的理想目标,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提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种思想也是错误的。我们应当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社会的经济文化条件不同又区分为不同的实现层次,只有正确地区分这种不同层次性,才能使我们在不同的层次上确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把长远理想与近期目标结合起来,以防在实践中出现避免片面性的、教条式、简单化的理解错误,使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每一层次上的实现都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减少实践中的盲目性,排除思想中“左”和“右”的影响, 这才是我们对待人的全面发展应有的态度。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5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其中,“分工”作为《费尔巴哈》章节中的重要概念,对于正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论述,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章节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考察了分工与生产力、分工与生产关系、分工与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了使每一个人得到全面的自由和发展,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又认为必须消灭分工。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也就是没有了分工。这就是说,共产主义必须以消灭分工为前提。分工表征着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分工的消灭必将表征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分工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因而消灭分工最终将彻底消除私有制,从而消灭阶级利益的矛盾,实现人类平等的社会;分工导致了人的异化,因而只有消灭分工才能打破束缚人的枷锁,实现人的全面的自由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是消除了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所以,消灭了分工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铺平道路。

当然我们必须要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消灭分工,是指消灭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人与人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把“人分为不同等级”、“把人看作有高低贵贱之别”的分工,消灭使分工具有对抗性质的私有制,并不是要消灭分工本身。同时,要消灭分工,解决分工导致的社会矛盾,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上,“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也就是通过实践,依靠集体的联合,重新调整分工,消灭人与人之间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到了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体力、需要、偶然性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但是,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的时候,才产生真正意义上分工。对于某些名族而言,名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了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了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如此一来,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的基础之上,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并由商业劳动来流通和交换,人们就很便利的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的兴旺发达,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等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有先进作用的。

分工使人类社会走向了繁荣。在古代,人们群居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利用物品。这虽然有利于人们抵御野兽的攻击,有助于生命的延续,但这没有一种竞争的精神动力。大家都知道,人因为有理想、有目标、有抱负,生命才会更有动力。从而艰苦奋斗、奋勇向前,在标新立异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以便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分工为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分工的出现,奴隶制也随之出现,分工出现了贫富差距,这是社会向前迈进的表现。人们为了让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不得不努力奋斗,成为奴隶主。而那些懒惰、无知、不学无术的人就成为了奴隶。其实,奴隶制的出现,就如“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目标和愿望。奴隶主就是先富起来的人,奴隶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向前,谁不想当奴隶主呢!就如现在这个时代,谁不想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个好的社会地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人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完善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每个人都这样去追求,那么对祖国输入的“新鲜血液”其质量将会是很好的。那社会会不向前发展吗!会不成为世界大国吗!

分工使生产过程更加专业化。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分工的出现,人们各自所从事的活动也就不一样了,生产活动更加专业化。比如,从事农业的人们,就会细心去关注农产品的生长过程,其所适应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从事技术工的人们,会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

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分化组成的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在大的社会实体中,都被分化成细小的部分 ;它们在共同的集体意识的组合下实现社会的良好运转。为此,涂尔干还从社会量、物质的量和精神的量这三个要素分析了社会分工为何会产生。笔者个人是赞同涂尔干的这些观点的。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只会越来越精细,而绝不可能像马克思所预想的那样社会分工会被消灭。即使在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虽然带有统治性的国家消失了,只剩下单独存在的社会。但事实上社会的管理客观上也要求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其实也是一种分工。而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每个人天赋的不同,肯定也会有体力和脑力的分工。而笔者也无法想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工业和农业的差别。所以对于社会分工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而言,由分工所形成的阶层、阶级必定是多样的。对待这些由分工所造成的群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强化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达到群体的共存共荣,而非强化彼此之间的矛盾、用暴力的手段消灭对方。所以分工不可能消灭,由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将消灭分工的论调也就是值得怀疑的了。

我们要理性看待“分工”这一问题,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集结大家的力量,共同为建设我们的祖国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的祖国将会更加的美好,从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6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做了分工及其作用的分析。分工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分工越发达,说明生产力越发达。分工起初是以家庭中的自然产生的分工和社会分裂为单独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同时出现的还有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这就产生了所有制。所以,分工和私有制其实是同义语,分工是就活动而言的,而私有制是活动产品而言的。

因此,在一个民族内部,分工的发展,会引起民族内部成员的差别与分化,导致所有制的出现,最终有的人占有了生产资料,成为统治阶级;有的人被迫依附于生产资料占有者,成为被统治阶级。分工的不同阶段,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文章阐述了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的特点,通过分析他们特点,马克思得出结论,认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而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是现实中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所以,人是不自由的。而人为了获得自由,就要消灭异化,摧毁这种旧式分工,代之以范围更加广泛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摧毁这种异化,要依靠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因为:生产力越发达,分工就越发达。不占有生产资料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他们同有钱的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即和生产资料占有者的统治相对立。其次,只有依靠生产力的发展,才不会出现在极端贫困条件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

这种摧毁异化的运动就是共产主义运动,它不是一种确立的状况,也不是现实应当与之适应的理想,而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里我们可以联想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资本主义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生产的社会化,使得分工也进一步的发展,整个社会的生产的联系也日益紧密、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而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资本家的逐利性会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进一步导致资本主义的相对人口过剩。这就使无产阶级与资本家的矛盾日益尖锐,旧的生产关系一定会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的关于“分工”的理论对于我们分析当今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中国由此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经济开始腾飞。然而,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是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民主法制的不健全…其中,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无疑是最令国人担忧的问题。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

改革开放以后调整了过去相对平均主义的生产关系,把私有制引入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当中,虽然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但它是与当今中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换句话说,当今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能够消灭那种“异化”所要求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水平。因此,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相反,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也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

邓小平说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的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我们要采取消除那些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相信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异化”的分工和私有制的消失,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会随之消失,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7

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对德国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一开始,吸引人的,应该是德国人那紧绷着,严谨的不透风的性格。但是众所周知,德国自从二战之前,便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国家,而二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却在短极短时间里迅速崛起,我想,这与德国独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有莫大的关系。

这本书我并不能说看懂和理解。只表达一下零星破碎的感受。

首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通过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和纯自然的人的批判, 确定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人, 人类历史的源头是物质生产,并以此作为出发点, 研究和探讨了人类历史, 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对着世界发问开始,人就在思考,人到底应该以一种怎样的面貌来生存。书中指出,人类历史是以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为前提的, 但是, 有生命个人的存在和这种存在能持续下去, 始终是以为满足人们生存所需要的物质生产和自身生产为基础的。然而这一切都是遵从历史唯物主义。恩、马两人他们对于历史观的描述是: 我们的“ 历史观就在于: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 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 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 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 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 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几意识形式, 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沿着这一途径, 首先阐述了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第一次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指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很本动力。他们在这里, 用“ 交往形式” 来表达生产关系的含义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更是人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即存在方式。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而历史上各国的改革等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在调整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成功也说明新的生产关系并不适应于当时的生产力。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对于分工及其作用的做了分析。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分工只是草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

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还论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他们指出, 经济基础是“ 整个历史的荃础, 然后必然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 经济基础的活动, 同时从经济基础出发, “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 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他们说: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 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 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失去独立性的外观。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 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德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却是社会主义的鼻祖,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中国。因此,这其中的很多理论,值得处于现在这种状况的中国存在重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学习这些知识,不是只是无聊来打发时间,而希望我们可以学以致用,中国还在长大,而作为中国新一代的我们,应该担负起责任,引领着祖国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中国由此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经济开始腾飞。然而,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是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民主法制的不健全…其中,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无疑是最令国人担忧的问题。

当今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能够消灭那种“异化”所要求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水平。因此,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相反,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也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

  邓小平说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的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我们要采取消除那些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相信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异化”的分工和私有制的消失,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会随之消失,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8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合著的一部伟大巨著,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包含着重要的内容和思想,特别是在“费尔巴哈”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我们开创了新的世界观,即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已经创作了一百多年,人类社会也得到了空前的进步与发展,但是每个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都遵循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直到今天,《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思想依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党对“十二五”时期的期望很大。“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快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建国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国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然而建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选择了将工作重心放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里,希望通过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 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从而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造成了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扩大化。1979年,邓小平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讲话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为新时期的理论建设,乃至整个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于中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同利益阶层和利益集团都正在出现新的分化,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有凝聚力的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应该可以顾及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利益,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恰恰满足这一条件。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它的科学性就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科学地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只有当它处在这一条件下,它才是科学的。另一方面,正因为它是种科学的、革命的和批判的意识形态理论,它才能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合理性中揭示出它必然灭亡的规律。这种意识形态一旦被无产阶级所掌握,才能转变成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这一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果实已经作了证明。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日子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

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中处处闪烁着“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外开放的思想,这些思想都能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探求到其历史渊源。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些思想渊源,不仅能够更加深刻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原理与社会发展规律,定位《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时代意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我们更好的实施“十二五”规划,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人为本”指导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体现

个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发展首先应该是个人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历史的研究,首先就从个人开始。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先提到:“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表述中“现实的个人”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研究的基本前提, 一切历史的发生都必须有人的存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不能脱离人的存

在,历史与未来也不能脱离“现实的个人”,可见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体现

“十二五”规划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相处的,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不能盲目的开发和利用。这些思想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有利于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也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三、对外开放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体现

“十二五”规划强调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制定“十二五”规划,坚持对外开放的思想,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交流思想的体现和实践。实施“十二五”规划,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强调将中国的发展繁荣融入地区和世界的发展繁荣之中,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9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3—1852年间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该书现在已成为共产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书中,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并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

下面,我将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的看法。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导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事实证明,这一原理是正确的,是伟大的。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舞台上,该原理绽放了耀眼的光芒,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其的正确性。同时,马克思又用它来指导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为它的历史理论提供了科学证明。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无数次实践来检验并丰富它,使之日趋完善。也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卷第一章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文中从历史等方面着手为大家阐述了什么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而人类的存在将二者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得这两个方面相互制约,相互限制。书中具体讲了人类史,而自然史没有太过深入,“在任何时候意识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

随后介绍了德国哲学,有人说,“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意思是说,德国哲学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而不是以从事实际劳动的人为出发点。可见,德国哲学是唯心主义。而马克思,恩格斯强烈的抨击这种错误的唯心史观。他们认为德国的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联系的问题,关于他们所做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物质环境之间的问题。

而说到德国传统思辨哲学,不得不提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因为他们都是唯心史观的突出代表。黑格尔思想体系可分为两派。老年黑格尔派认为,任何事物只要把它归入黑格尔的某种逻辑范畴,就都可以被理解。而青年黑格尔派则认为观念、思想、概念,即被他们变成某种独立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们的真正枷锁。可见黑格尔派的思维是狭隘的。费尔巴哈的观点是:人们是相互需要的,并且过去一直是相互需要的。他希望加强对这一事实的理解。费尔巴哈承认现存的东西又想了解现存的东西,但可惜最终没能了解。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一方面局限于对这一世界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有局限于对这一世界单纯的感觉。他认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是哲学的最高对象,新哲学的任务就是要认识人及其本质。 人的实在只是以他的对象的实在为依据,“人没有对象就不存在”,人是从对象认识自己的本质的,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人的本质的

多样性。这是费尔巴哈理解人及其本质的出发点和原则。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到,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实施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现存的东西。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由于费尔巴哈没有对人的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以上便是我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一些认识。总的来说第一卷第一章就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以及德国传统思辩哲学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彻底批判以往一切错误的唯心史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0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长河中,《德意志意识形态》无疑是一座巍峨的里程碑,它深度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其理论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同时也对作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卓越智慧和深刻洞见钦佩不已。

首先,书中最引人深思的一点就是对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论述。这一理论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阐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社会实践在人类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思想打破了旧有观念,提出了新的历史观,为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其次,作者在书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性,预测了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书中对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论述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强调,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非无足轻重,而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思想既突显了人的主体性,又与“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一观点相契合,为我们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当然,书中的精彩之处远不止这些。在理解作者的思想过程中,我深感其逻辑的严谨、论据的充分、语言的犀利,以及视野的开阔。这都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然而,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抽象程度也给阅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感到晦涩难懂,需要反复阅读、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观点和理论。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需要理论的研读,更需要实践的探索和生活的体验。

回顾全书的主题和内容,我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历史唯物主义是理解社会发展的唯一科学方法。这一思想不仅适用于过去的社会,同样适用于现在的社会,对于未来的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无论是在解释历史、分析现实还是在预测未来中,历史唯物主义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的来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洞见的伟大著作,它为我们认识世界、理解社会、改造现实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虽然阅读这本书需要一定的理论储备和思考深度,但只要我们潜心研读、深入挖掘,就一定能够从中汲取到丰富的营养,为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持。我相信,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德意志意识形态》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继续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以上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2000字左右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原创文章,作者:fengj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ality-surveys.com/zhishi-124899.html

(0)
fengjun
上一篇 2024年8月27日 下午2:00
下一篇 2024年8月27日 下午2: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