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凡夫俗子》感悟与收获范文  电影《凡夫俗子》观后感精练

电影凡夫俗子》中,和大部分家庭一样,杰瑞特一家人过着稳定而又平静的生活,卡尔文不仅是一个工作上矜矜业业的正直律师,同时也将父亲和丈夫的角色扮演得十分出色。身为杰瑞特家的大儿子,伯克享受着更多的关心与爱,身为小儿子的康纳德对此却并不在意。一次意外中,伯克溺水身亡,悲痛欲绝的贝丝迁怒于当时和伯克在一起的康纳德,这让后者十分痛苦与自责,好在有卡尔文的陪伴和关心,他内心的创伤才渐渐治愈。然而,当他再次鼓起勇气向母亲索取温暖的时候,贝丝的举动却让他的心再一次坠入了冰窖。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影《凡夫俗子》感悟与收获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电影《凡夫俗子》感悟与收获范文  电影《凡夫俗子》观后感精练

电影《凡夫俗子》感悟与收获范文1

这这类反映普通家庭的片子,我的感觉是好看,但观后感难写,因为故事都发生在每个家庭,每个人身上,那种感觉五味杂陈,不知如何说起。

《普通人》这部片子仍然是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纠纷里,人人破碎的心在无边的痛苦里垂死挣扎苦痛历程。

一个看似美满富足的家庭里,妈妈痛失大儿子,对小儿子漠不关心,小儿子觉得是自己造成哥哥的死,而痛不欲生,面对母亲对自己的恨,导致忧郁自杀,所幸被救回后,艰难地自我救赎,最后摆脱心魔和父母和解。

整个故事无不是一副平淡舒缓的模样。就像涓涓的细流一般,缓缓的流淌着平凡百姓的辛酸苦辣,没有了大场面,没有了放肆张扬的题材,有的只是关乎于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家庭,人们心中的危机和恐惧。

这部影片和导演罗伯特雷福德一样,都是当年的一批黑马。获得了第5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以及最佳改编剧本。影片平缓内敛,就像是平静蜿蜒的河流一般,水底暗藏着汹涌。导火索是家中长子的去世,克制干练的母亲在最爱的孩子死去的那一刻也放逐了自己的心灵。她将爱同孩子一同埋葬进了阴冷的地里。没有了爱,没有了真情,有的只是对一切社会应酬的面对自如,有的只是例行公事一般的对丈夫次子的问候,冰冷虚伪的只剩下一副虚假的平囊。她对外人,对家人都伪装一切正常,甚至无视正在一步步分崩离析的家。次子活在了哥哥死亡和母亲冷漠的阴影中,年轻敏感的他甚至尝试过自杀。父亲,一个家庭中的主心骨,为了平衡维持一个家,他要面对虚伪无情的妻子,出现心理障碍无法沟通的孩子,撑其实只是他不愿承认那些裂痕无法弥补的一种挣扎。

影片格局虽小,却深的很彻底。它深入每一个人物的灵魂,剖析他们的心理状况,赤裸裸的为我们拆解出一个满是伤痕的家庭。影片中的一些情节或是细节甚至会让人脱口而出,对的,这就是我的生活。平稳雅致的格调 ,舒缓的音乐,完美的表演,聪明的深刻让这样一部完全没有王相的影片显得那么动人,以至于让人情不自禁的为他投上自己的一票。罗伯特雷福德对这部影片的指导赢了看似不可征服的马丁,如今看来是那么让人动容

电影《凡夫俗子》感悟与收获范文2

心中有一些触动需要借一个窗口来抒发。这部电影的影评千霈の華山蝶同学写的甚是出色,看过影片之后看了他的文章,让我不住深深地感叹。

可以这么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带着很浓重的时代气息,特别是80年代,美国人在对自由狂放的人生的追求过后,开始重新正视和思考传统和社会的伦理。当时的社会风气趋近于保守,人们开始重视家庭并重新拾起那些传统伦理赋予人们的道德,权利,义务以及枷锁。这个时期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可谓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抛弃了以往对于边缘的聚焦,再一次的对准了每一个在现实中奔波的平凡人。《克莱默夫妇》,《普通人》,《母女情深》,《雨人》,《为黛西小姐开车》无不是一副平淡舒缓的模样。就像涓涓的细流一般,缓缓的流淌着平凡百姓的辛酸苦辣,没有了大场面,没有了放肆张扬的题材,有的只是关乎于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家庭,人们心中的危机和恐惧。

诚然这个时期的影片在艺术性和与时间的对抗能力上是不可能胜过《教父》那般宏大的影片的,但是他们所具备的社会价值以及对当时百姓的抚慰能力或许是要胜过《教父》的。人们开始从电影里看到了自己,从每一个悲伤中看到了自己处境,这样一种贴近内心的共鸣让重新重视家庭,努力适应社会责任所施加的压力的人们来的说,实实在在是一锅心灵鸡汤。

所谓时代造英雄,所以我不难理解《现代启示录》败给了《克莱默夫妇》,《愤怒的公牛》和马丁败给了《普通人》,《母女情深》《雨人》毫无悬念登顶,《为黛西小姐开车》宛如超强黑马一般优雅平和的接过最佳的奖杯。他们都有一个特点,他们拿的奖都不多,有的甚至没有一个技术奖,却大多都把很吃重导演奖,剧本奖以及表演奖收入囊中。或许这就是一部社会剧的最高标准吧,好的导演,好的表演,好的剧本。

这部影片和导演罗伯特雷福德一样,都是当年的一批黑马。获得了第5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以及最佳改编剧本。影片平缓内敛,就像是平静蜿蜒的河流一般,水底暗藏着汹涌。导火索是家中长子的去世,克制干练的母亲在最爱的孩子死去的那一刻也放逐了自己的心灵。她将爱同孩子一同埋葬进了阴冷的地里。没有了爱,没有了真情,有的只是对一切社会应酬的面对自如,有的只是例行公事一般的对丈夫次子的问候,冰冷虚伪的只剩下一副虚假的平囊。她对外人,对家人都伪装一切正常,甚至无视正在一步步分崩离析的家。次子活在了哥哥死亡和母亲冷漠的阴影中,年轻敏感的他甚至尝试过自杀。父亲,一个家庭中的主心骨,为了平衡维持一个家,他要面对虚伪无情的妻子,出现心理障碍无法沟通的孩子,撑其实只是他不愿承认那些裂痕无法弥补的一种挣扎。

影片格局虽小,却深的很彻底。它深入每一个人物的灵魂,剖析他们的心理状况,赤裸裸的为我们拆解出一个满是伤痕的家庭。影片中的一些情节或是细节甚至会让人脱口而出,对的,这就是我的生活。平稳雅致的`格调 ,舒缓的音乐,完美的表演,聪明的深刻让这样一部完全没有王相的影片显得那么动人,以至于让人情不自禁的为他投上自己的一票。罗伯特雷福德对这部影片的指导赢了看似不可征服的马丁,如今看来是那么让人动容。

影片的表演是不得不说的一个方面。影片当年获得了一个最佳女主角,两个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影片中次子,母亲,父亲,次子的心理医生四人都为我们共同送上了毫无疑问可称为精准的表演。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甚至是情到深处的哭泣或是愤怒都被演员处理的克制内敛。这样的表演使得影片真实得极具说服力。

蒂莫西赫顿对次子的诠释让人拍案叫好,细腻,敏感,恐惧,自责,纠结,一切的情绪都在他欲言又止的每一个凝视里得到了完美的释放。只是让人小小意外的是,应该是主角的他却得到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不过想来也是,那一年影帝注定是《愤怒的公牛》中的德尼罗,倘若也将他提名男主,真的是会让人痛惜这样一次完美的表演。

影片的结尾真实的让人叹息,没有什么所谓的破镜重圆。倘若彼此相处会刺伤对方,那么注定要有一方离开。倘若彼此都对对方有亏欠有爱意,那么也许有一天会重新拥抱彼此。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生活,不是么。

影片落幕,生活却仍要继续的过。有些伤痕我们无法弥补,但是当我们正视之后,当我们承认之后,他们或许就真的会成为那些凌乱在心中的碎片。只要还有爱,总有一天,我们会试着忍受彼此带来的痛,热烈的拥抱在肃杀的寒冬中。

生活,叹息过后,继续用爱行走。

电影《凡夫俗子》感悟与收获范文3

一般家庭片总会带着些许说教的意味,有关人生的意义,有关对待亲人的方法,“应当”做和“可以”做的事被各种或感人或励志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却没有哪部电影像《凡夫俗子》这般将巨大的力量蕴育在平淡之中,这只是个平凡的世界,更没有那么多惊涛骇浪的悲伤和曲折离奇的失而复得。

影片在美妙的卡农中开始,绚烂的枫叶和静谧的园景正是很多人追求的岁月安好,似水流年,而一个男孩却在这和谐的景色中在噩梦中满头大汗的惊醒。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无法沟通,孩子的平凡和父母几十年建立的人际光鲜很容易让人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青春期和叛逆期突逢大故的男孩失去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和信任的能力,他将兄长的死以及家庭的不和谐完全归咎在自己身上,独自承受着孤独和自责让他渐渐容易暴怒,为此疏远了关爱他的人,唯一给予帮助的只有他的心理医生。而这一切终于在他旧日的病友自杀告终,男孩狠狠的发泄了一次,决定让自己的人生重新开始,放过自己,放过压抑。而他的父亲却悲哀的发现自己无法继续接近冷漠自私的妻子,在妻子离家出走后,父子紧紧的抱在一起互相依靠。

男孩哥哥的死亡成为被打乱的画面时不时出现在男孩的记忆中,那是一个噩梦也是一个毒瘤。我们知道他迟早可以放下这个包袱,却没想到这并不是一个快乐的结局。母亲对儿子甚至家庭的冷漠是显而易见的,她所渴望的是展现给外人圆满的幸福,可以说她是在苛责家人的前提下快乐的活在别人的眼中,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她便彻底失去存在感,只能采用离家出走这种幼稚的方法,甚至不愿意花精力解决也不愿意在家人面前暴露脆弱。所以丈夫无法再爱她,她将生活的面具带到了家里。

影片中的每一处快乐的笑脸背后都充斥着冷漠和无力深度沟通的痛苦,朋友与朋友、家人与家人,这种跨越年龄的悲伤正如男孩发现看似正常快乐的病友竟然会选择自杀那样令人震撼,每个人都在承受着别人难以理解的巨大压力和痛苦,每个人。

电影《凡夫俗子》感悟与收获范文4

男孩在抗压之后的恢复,灾难之后的创伤,活下来的愧疚,只有框架没有爱的家庭,不听没发现的父亲,欢笑哭泣的母亲,自杀的好友,强大的心理医生,主动示好的美丽女孩,充满水的噩梦,站在门框的对话,原谅与不原谅,谁原谅谁,主动拥抱的少年与震惊的母亲。母亲这个人物是最为复杂的,全程像迫害小儿子的恶魔,然而结局的哭戏流露出内心的悲戚。结局打破了只有责任的框架,走向爱的亲子关系。

电影《凡夫俗子》感悟与收获范文5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家庭伦理剧在电视剧和电影的市场上都占据着一席之地,对家庭关系的讨论也一直从未停止。

也许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或体面或糟糕,但终归都是凡夫俗子,有喜怒哀乐,有难以处理的家庭关系。

电影《凡夫俗子》(1980年)将这个道理说的再明白不过。

01

压抑的气氛充斥了整部电影。影片也大量使用了阴暗的色彩与光线,将这种压抑带给观众本身。

这种压抑来源于母亲贝斯对家庭氛围的操控。

而强烈到变态的控制欲的背后,是贝斯对于自己精致、体面形象的维护。

贝斯究竟有多么在乎面子?

去参加大儿子的葬礼,她没有表现出悲伤,却关心丈夫的衣着是否得体。

丈夫想穿一套蓝色西装,她却要求他穿白色西装,换双鞋。丈夫虽然照做了,心里却一直不舒服。

儿子衬衫破了,她立马就注意到了,要求儿子马上脱下来。隔天她就给儿子买了两件新衬衫。

丈夫在聚会上跟朋友谈起儿子的病情,贝斯大怒,口中说着这是家庭隐私,实际上是觉得有失体面。

比起对家人的关爱,她更在意家人是否体面,是否会让她丢面子。

她一直维持着中产阶级的体面,直到大儿子沉船事故的发生,彻底打破了这个平衡。

小儿子进过精神病院,一直被她视为最大的污点。

对于体面的破坏者,贝斯的制裁方式是用一种暴君式的冷暴力。

02

母亲的冷暴力贯穿了整个电影,且无处不在。

她对儿子的冷漠,与其说是怨恨,不如说是划清界限的陌路人。

一天早晨,康尼下楼来到厨房,镜头转到母亲,她生硬地扯起嘴角,挤出一个微笑对儿子说,这是你最爱的烤面包。儿子说自己不饿。母亲变了脸色,二话不说,抄起盘子就倒进了下水道。早餐的氛围瞬间降到了冰点。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餐,父亲谈起网球俱乐部的事情,康尼说一年没玩了。

母亲用一种命令式的口气说,现在不该是开始的时候了吗?

仰拍的视角,挑高的眉头,锐利的眼神,都是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康尼主动提出帮她干活,她却赶儿子去打扫壁橱,咬着牙说,你的壁橱非常脏乱。那嫌弃的表情瞬间让人心凉。

儿子 主动跟她汇报学习情况,只换来她轻蔑一哼。

儿子在花园里主动跟她交流 ,她只顾自说自话,也不让儿子插话,儿子只能学狗叫强硬地打断她。

丈夫想要给母子拍一张合照,贝斯扯着僵硬的微笑,不愿意配合,一直要抢相机。与丈夫拉锯战时,儿子大吼一声,把相机给她。不愿意靠近儿子,是再明显不过的厌恶。

贝斯在外人面前谈笑风生,对亲儿子却连一丝真诚的微笑也欠奉。

贝斯认为儿子是家庭不幸的原因,而她却没意识到,自己才是家庭的最大破坏者。

有人说,母亲的温情决定了整个家庭的温度。

一个不合格的母亲会毁了一个家庭。

贝斯用她的冷暴力,为分崩离析的家庭悲剧埋下了伏笔。

03

与冷暴力相反的是父子二人主动修复关系的努力。

父亲一直充当着家庭关系的调节者,在贝斯向儿子发起刁难时,总是即使转移话题,并鼓励儿子多与朋友互动,一直关心着孩子的状态,是个相当负责的父亲。

他几次试图让妻子反思自己,改变态度,但妻子却大声指责他对儿子太纵容。

贝斯固执己见,拒绝交流。她认为自己没有错,是儿子满口谎言,丈夫盲目相信。

儿子在痛苦中挣扎,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逐渐康复。

他接受了母亲的不完美,并决定原谅她,重新开始新生活。他主动跟度假回来的母亲打招呼,并拥抱了她。但母亲却没有回应他。

父子两人都是积极主动的问题解决者。

但他们的努力打动不了一个理智精明的利己主义者。

04

在贝斯身上有着典型的中产”症候病”。

贝斯的家庭,按照社会学者的理论,应该属于中上阶层家庭。

对于这一阶层,保罗`福赛尔的《格调》一书有着较详细的描述。

中上阶层的人,接近上流社会却没有办法跨越阶层。于是退而求其次,在言行举止,生活方式上尽力模仿、接近。

他们追求体面、精致,喜欢营造一种成功人士的感觉。

贝斯便是这样的一种人。

从她自身的穿着打扮来看,既得体优雅,又细节精致。在社交场合,谈笑风生,是男士圈既备受欢迎的优雅女士。

她之所以喜欢大儿子,是因为他足够优秀。电影里贝斯坐在死去的大儿子房间,她的视角看到的一切,都是儿子过去的荣誉勋章。

她厌恶小儿子,不仅是因为把他看做了失去大儿子的替罪羊,更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污点。

这对一个要求完美的成功形象的体面人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丈夫同样是一个成功者,但他与贝斯的最大区别是他有爱。

也许贝斯与他结婚,不是出于爱,而是因为体面的合适。

她对这个家庭的付出,也只是扮演了一个漂亮优雅的妻子。

贝斯是自私的,所以她无法给予爱,无法去爱别人。

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也让她固执己见,看不到自己的局限性,跨不出改变的第一步。

徒有其表的成功美满,掩盖不了家庭不幸福的事实。

这也是很多中产阶级家庭的写实。

05

在一个暗夜,丈夫独自坐在厨房,一个人流泪。

他终于看清了真相。

“你真漂亮,但你也是如此不可预测。你总是那么警惕,你很坚决,但是你并不坚强。你无法处理变故,你要所有的东西都整洁有序。”

“你也许并不爱任何人,你只爱你自己。”

被揭穿的贝斯无力反驳,在家里也待不下去了,只好离开。

父子俩互相敞开心扉,表达对彼此的爱。

电影在两人相拥的画面中结束。

这样的故事结尾,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个家庭的温度,在于爱,在于相互给予和支持。

家人不是为了你的面子而存在的,他们是为了让彼此幸福而存在的。

无论多么成功,我们终究是凡夫俗子。

我们需要家庭的爱和温暖,也需要用心去爱自己的家人,经营自己的幸福。

所有的面子终是表象,随时会离我们而去。只有内心的幸福会一直追随,常伴左右。

愿天下所有家庭以此为鉴,珍惜身边的幸福。

电影《凡夫俗子》感悟与收获范文6

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什么是电影中的形象系统。它是指在影片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的一系列事物形象,这些事物可以是很简单很平常的事物,比如绳子,笑容。但也不是说影片中的每个事物都能构成形象系统,尽管它经常出现。设计形象系统是一种主题策略,它的作用是烘托影片的主题,有时甚至会间接地表达影片的主题,因此也可以说形象系统是一种象征。一套形象系统至少要包含一种事物,有时要多种事物,比如锁链、皮鞭、腰带、电线、栅栏、囚牢等就可能与上面所说的绳子构成一套形象系统,这个形象系统可以用来象征诸如束缚、压迫一类的主题,同时也正是这个主题使这些平常的、各不相同的事物形象具有了相同的象征意义。

根据上面的介绍,可以很容易发现影片中的一套以水为主要事物的形象系统,包括海水、自来水、苏打水、泳池里的水,甚至手腕上的伤口、汗水和泪水。这个发现很容易,但这不是乐趣所在。导演设计形象系统不是为了要告诉你:瞧,这是形象系统,我用它烘托影片的主题。

一个成功设计的形象系统的首要特点是潜移默化,是润物无声。它能够赋予影片以诗意,它使得优秀和平庸得以区分。它在观众的潜意识领域里运行,发挥着微妙的作用,带给观众深刻而复杂的审美体验。在《凡夫俗子》中,另一套形象系统由以门为主的一系列事物组成,包括餐厅、餐桌、房间、车。其中,门在这套形象系统中有着中流砥柱的地位,同时门也是最难发现的形象系统,因为它是如此的平常,如此隐秘地融入场景,如此低调地充当着对白和表演的背景。但门是这套形象系统的“领军人物”。

这两套形象系统,一个比较明显,一个比较隐晦,但二者在象征意义的表现上一点都不含糊。

在第一套形象系统中,水代表着conrad的自责和封闭的内心,也代表着conrad无法挣脱的罪恶对他的束缚。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在影片倒数第二幕中间部分,conrad对pratt讲起自己的割腕自杀的经历的时候说,“我不知道,就像……掉进一个坑里,坑越来越大,你无法脱离,all of a sudden,it’s inside……and you’re the hole.You’re trapped.And it’s all over.”如Conrad所说,最后自己变成了那个越陷越深的坑,无法挣脱。这一段可以说是对水这一形象系统的直接诠释。潜水时,我们透过清澈的海水可以看到同伴模糊的身形,他们说话,却吐出毫无意义的起泡,倘若我们要潜游就必须奋力划动手臂,一切动作都迟缓而消耗,游时间久了我们必须上来透气,否则就会窒息而死,水中的世界是模糊的、无法沟通的,人与人之间似乎有着又近又不可逾越的距离。Conrad面对大量的水时就是这样的心理状态:恐惧、疲倦、悔恨、封闭以及罪恶感。Conrad的游泳速度始终停滞不前,并最终决定退出游泳队,正是这种心理状态的直接结果。conrad和karen在餐馆每人要了一杯苏打水,到karen走时,他们没有喝一口,似乎在隐喻着二人仍然无法对过去的事情释怀,他们都不愿、不敢触及过往的伤口。而karen拒绝谈他俩在精神病医院治疗时候的事情则直接为karen后面的自杀埋下了伏笔。

导演罗伯特•雷德福对这一形象系统的象征意义的处理是层层递进的。在倒数第二幕的高潮,导演才通过conrad断断续续的梦境和回忆让我们见识到事情的全貌和经过。也正是在第二幕的高潮处,conrad完成了自我的超越——从那个看不见的坑里挣脱出来了。看完影片后,我们知道打破家庭关系平衡的事件——长子buck溺水而死,并没有出现在影片的第一幕(这是一个突破常规的做法),而是发生在故事开始之前。影片一开始一个长镜头,从遥远的海面拉回到岸边的树林里,然后第二个镜头,海边的栈桥旁边一只小鸟点水,然后是蜿蜒的林间路上一个女孩在路旁思考,然后是卡农变奏曲伴奏下的唱诗班的歌唱。这些秋景看上去是那么平静,而这些景色是冷色调的,中间透露着一丝孤寂。当我们发现这一切都不过是conrad的梦境时,不难发现这些就是conrad想要挣脱那个坑的心理状态的写照。故事正式开始,影片不断地展现buck溺死的情景片段,conrad不断地与水斗争,也预示着conrad不断地试图正视自己曾经的罪过,从conrad的自杀未遂,到泳池游泳,到退出游泳队,到观看游泳比赛,到与karen喝苏打水,到听闻karen的死讯拧开水龙头再次试图自杀,再到最后回忆全面展现buck的死亡情景,这一系列与水有关的形象不断展现了conrad的内心挣扎。水是conrad的罪恶感,水也能洗脱conrad的罪恶感。这里水拥有着双重的象征意义。

水这一形象系统尽管比较明显,但并没有削弱它的象征能力。罗伯特雷德福的递进处理也为这一形象系统增色不少。如果说这个象征系统还算中规中矩的话,那么以门为代表的形象系统就堪称经典了。

第二套形象系统中,门无处不在,却又那么稀松平常,就像最秘密的秘密都尽在眼前你却发现不了一样。门通过展示距离感象征着一家三口之间的隔阂。我们可以发现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一种人物站位关系:母亲站在门框里或门外,看着父子二人对话,看着自己的丈夫,看着自己的孩子,像一个陌生人一样。父亲站在门框里,和自己的孩子说话,和自己的妻子说话。儿子站在门框里和自己的母亲说话,和自己的父母说话。下面我们从开头到结尾数一数总共出现了多少次这样的人物站位。

5分42分父亲对儿子,20分31秒母亲对父子,27分13秒儿子对母亲,27分49秒母亲对儿子,41分04秒母亲对儿子,43分41秒儿子对母亲,44分17秒母亲对儿子,49分36秒父亲对儿子,49分44秒母亲对儿子,64分49秒开始母亲对父亲,母亲对父子,69分05秒父亲对儿子,79分28秒妻子对丈夫,111分05秒儿子对父母,113分10秒妻子对丈夫。

我们知道,当一个人想要参与另一群人的讨论的时候,会打开门进入室内与他们坐在一起,开始畅谈。倘若你站在门外,或者站在门框内,那将表示两个含意,一个是你不过是一个旁观者、局外人,另一个是你对谈话不耐烦,你想尽快离开。这种人物站位关系反反复复地出现,直到我们习以为常。罗伯特雷德福通过这种微妙的距离感将一家三口之间的隔阂象征得登峰造极。距离如此近,心却那么远。

在影片的结尾处,我们注意到,门打开着,父子二人在坦诚交谈之后,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在这一场景中,门象征着心扉的打开,拥抱象征着父子关系开始以爱来维系而不是责任和规则来维系,同时,此处母亲是不在场的,象征着家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被爱合理解所击溃。然后镜头由近拉远,和影片开始的镜头形成反衬,卡农再次响起,罗伯特雷德福似乎要告诉我们爱、沟通和理解可以融化这世间一切虚伪的客套、冷漠的规则和心灵的冰冷。

看到这里真不敢相信罗伯特•雷德福是初次执导。

这套形象系统里与门相对应的另一种形象则是狭小的空间,比如小屋、餐厅、餐桌、车里。这些形象出现的次数不亚于门。与门不同的是,人在门框里展示自己的漠不关心,当人通过门进入空间内,则毫无例外地发生了争吵和误解。比如影片开始时早餐的餐桌,晚餐时候的餐桌和餐厅,conrad在餐厅要给母亲帮忙时,在院子里母亲试图接近conrad时,父母参加玩party在车里,在游泳教练的小屋里,父母在露天餐馆的餐桌上,父母在飞机上,最后一幕父亲用陌生的眼神看着被conrad的拥抱惊呆的母亲时。人们为了交谈,或者说为了交流信息,沟通心灵,先会拉近距离,但拉近距离还不够,还要建造各种各样的房舍比如客厅、会议室、某某大会堂、甚至法庭、审讯室——为交流创造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然而这些表面的形式却根本解决不了心灵的隔阂和封闭,相互交流的人们穿着体面,举止得体,说着客套话,心里却在怀疑、抱怨、憎恨和咒骂。距离如此近,心却那么远。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母亲beth的举止、表情和衣着。这些似乎构成了另一套形象系统,用以象征着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比如母亲接电话时角色的转换之快,母亲在参加聚会时的乐在其中、悠然自得,还有母亲在打进小鸟球之后的抛球动作,还有母亲在人前始终挂在脸上的像商店门上“OPEN”牌子一样的僵硬笑容。这些都令人印象深刻。母亲深深地陶醉其中,与其说母亲不自觉地受到了这种生活方式的摆布,倒不如说所有的“母亲”共同构筑了这场没有情感的过场戏。人最后也变成了形象系统的一部分。

影片在1980年上映,影片中,导演似乎要告诉大家这种与社会发展相伴生的中产阶级价值观,不仅使我们沦为社会发展的奴隶、生活的傀儡,它更会瓦解我们的家庭乃至亲情、心灵。那时还没有网络,也没有MSN和QQ,更没有微博。今天信息以接近光速传递,两个人可以随时随地当面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拉近,尽管我们的交流如此频繁和快速,但我们却发现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远了,今天隔阂、误解、冷漠、仇恨没有比历史上的任何一天少。其实,没有人不渴望理解、渴望爱,然而沟通、交流的成倍增加却不能使我们的幸福有一点点的增加,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究竟失去或者遗忘了什么?影片开始时的剧院里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点线索。舞台上仍然是一个狭小的空间,那里正上演着中产阶级夫妻的交流障碍和隔阂。台下观众哄堂大笑。可现实生活中,他们难道不就是舞台上的那对夫妻吗?可他们从来不嘲笑自己,他们对此甘之如饴,尽情徜徉在中产阶级价值观的虚伪客套之中喜不自胜。当领略了这种讽刺意味之后,我们难免不从一种局外人的角度审视我们的生活,直到惊出一身冷汗,我们憎恨的、嘲笑的、误解的其实正是我们自己。

电影《凡夫俗子》感悟与收获范文7

故事讲述了一个三口之家互相之间的理解与隔膜。父亲凯尔文慈爱善良,母亲贝思精明能干,在哥哥溺死后,次子康拉德变得内向敏感,常常离群索居,他以为哥哥的死全在自己。父亲试图进入他的生活去理解他,但母亲却自事故后便仇恨康拉德。最后在心理医生和女友的帮助下康拉德走出了阴影,他向母亲表示善意却遭冷遇,这时凯尔文终于明白贝思心中并没有爱。贝思离开了,凯尔文和康拉德终于打破了隔膜拥抱在一起。

影片聚焦于一个普通家庭,描写普通人的生活,情节并不曲折但因为细腻平实的刻画使故事足够引人入胜。一次哥哥溺水的事故打破了生活的平衡,贝思深爱长子,把自己所有的爱随哥哥的尸体一起掩埋;康拉德因为哥哥的死而无法原谅自己,他敏感的发现母亲对自己丝毫没有爱;凯尔文夹在两者之间,他想沟通两者却让自己进退维谷。表面的生活平静幸福,但却暗流涌动,如果他们每个人只是甘于同住一个屋檐下吃饭、睡觉、问候的话,那么生活完全可以风平浪静的在谎言下继续。但这不是一个集体宿舍,而是一个家,需要沟通、理解、包容。一切矛盾的症结或许直观来看是在贝思身上,可设想如果没有交流的欲望,那么也不会有互相之间的冲突了吧,故事恰恰是在这样的欲望与冲突的基础上展开的。有人想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去理解他,可另一个人的世界会不会接纳他?这是个问题,而康拉德便是这个问题的核心。

凯尔文是第一个想与康拉德交流的人,他们彼此善意相待,可总会适得其反,影片刚开始饭桌上的谈话便让二人陷入了尴尬,随后凯尔文为康拉德找来了心理医生,这也是康拉德极不情愿的。康拉德回到了学校,他和朋友们在一起,可是在人群中他总是个局外人,朋友们也很难理解他。康拉德是有与人交流的欲望的,当朋友、家人、心理医生都无法帮助他时,他只能去找那个与他的病友——同样患有精神病的女孩,可是康拉德却发现自己与女孩之间竟然产生了隔膜。陷入这样的处境究竟归咎于谁?康拉德甚至自己也无法理解自己,没有人能进入他的世界,他自己也不能,因为首先他不敢去承认让他走到这一步的那个最源头的起因——哥哥的死。

作为影片的另一条线索,凯尔文和贝思两夫妻也常常在自以为的理解和无法掩饰的隔膜之间发生冲突,表面上他们恩爱甜蜜,可作为旁观者却无法感受到那份踏实的幸福。这不是真正的理解,只不过是在忍让迁就,以退一步再退一步的方式来小心维系这座爱情的危楼,直到无路可退。

三个人,父亲试图理解妻子和儿子却屡屡失败,母亲从未在理解上做过努力,她以为自己是理解父亲和儿子的(或许她试图理解儿子但发现自己做不到),儿子想让别人来理解他,可他的作为往往适得其反。于是“理解”时刻在这个家庭中打转却始终无法进入任何一个人的内心。最终儿子解决了问题,他首先打开了自己的世界接纳了别人,他的心理医生,他的女友,他试图接纳母亲,可贝思拒绝了,最后进入他的世界的是那个真正深爱他理解他的父亲。

理解一个人并不困难,难的是让别人来理解你,康拉德做到了,他一直苦于无法与人交流,当他自己终于打开了心结选择主动接纳时,他释然了;而贝思没有做到,她是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带着和善的虚伪面具,直到最后,当儿子和丈夫都向她敞开了怀抱时,她拒绝了,比起处在沟通焦虑中的儿子,这个在人群中开怀大笑的母亲才是真正让人无法理解的。

既是一部关于中产阶级家庭危机的影片,那么我把“理解”归纳为影片的主题。家庭的定义,就像前面说过的,不是几个人聚在一起吃喝拉撒睡,而是生活,必不可少相互之间的交流,心与心交流使人理解,使人温暖,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感到彼此的关爱。所以,理解的意义不是让对话不再显得尴尬,而是爱。

电影《凡夫俗子》感悟与收获范文8

一般家庭片总会带着些许说教的意味,有关人生的意义,有关对待亲人的方法,“应当”做和“可以”做的事被各种或感人或励志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却没有哪部电影像《普通人》这般将巨大的力量蕴育在平淡之中,这只是个平凡的世界,更没有那么多惊涛骇浪的悲伤和曲折离奇的失而复得。

  影片在美妙的卡农中开始,绚烂的枫叶和静谧的园景正是很多人追求的岁月安好,似水流年,而一个男孩却在这和谐的景色中在噩梦中满头大汗的惊醒。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无法沟通,孩子的平凡和父母几十年建立的人际光鲜很容易让人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青春期和叛逆期突逢大故的男孩失去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和信任的能力,他将兄长的死以及家庭的`不和谐完全归咎在自己身上,独自承受着孤独和自责让他渐渐容易暴怒,为此疏远了关爱他的人,唯一给予帮助的只有他的心理医生。而这一切终于在他旧日的病友自杀告终,男孩狠狠的发泄了一次,决定让自己的人生重新开始,放过自己,放过压抑。而他的父亲却悲哀的发现自己无法继续接近冷漠自私的妻子,在妻子离家出走后,父子紧紧的抱在一起互相依靠。

  男孩哥哥的死亡成为被打乱的画面时不时出现在男孩的记忆中,那是一个噩梦也是一个毒瘤。我们知道他迟早可以放下这个包袱,却没想到这并不是一个快乐的结局。母亲对儿子甚至家庭的冷漠是显而易见的,她所渴望的是展现给外人圆满的幸福,可以说她是在苛责家人的前提下快乐的活在别人的眼中,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她便彻底失去存在感,只能采用离家出走这种幼稚的方法,甚至不愿意花精力解决也不愿意在家人面前暴露脆弱。所以丈夫无法再爱她,她将生活的面具带到了家里。

  影片中的每一处快乐的笑脸背后都充斥着冷漠和无力深度沟通的痛苦,朋友与朋友、家人与家人,这种跨越年龄的悲伤正如男孩发现看似正常快乐的病友竟然会选择自杀那样令人震撼,每个人都在承受着别人难以理解的巨大压力和痛苦,每个人。

电影《凡夫俗子》感悟与收获范文9

 心中有一些触动需要借一个窗口来抒发。这部电影的影评千霈の華山蝶同学写的甚是出色,看过影片之后看了他的文章,让我不住深深地感叹。

  可以这么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带着很浓重的时代气息,特别是80年代,美国人在对自由狂放的人生的追求过后,开始重新正视和思考传统和社会的伦理。当时的社会风气趋近于保守,人们开始重视家庭并重新拾起那些传统伦理赋予人们的道德,权利,义务以及枷锁。这个时期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可谓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抛弃了以往对于边缘的聚焦,再一次的对准了每一个在现实中奔波的平凡人。《克莱默夫妇》,《普通人》,《母女情深》,《雨人》,《为黛西小姐开车》无不是一副平淡舒缓的模样。就像涓涓的细流一般,缓缓的流淌着平凡百姓的辛酸苦辣,没有了大场面,没有了放肆张扬的题材,有的只是关乎于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家庭,人们心中的危机和恐惧。

  诚然这个时期的影片在艺术性和与时间的对抗能力上是不可能胜过《教父》那般宏大的影片的,但是他们所具备的社会价值以及对当时百姓的抚慰能力或许是要胜过《教父》的。人们开始从电影里看到了自己,从每一个悲伤中看到了自己处境,这样一种贴近内心的共鸣让重新重视家庭,努力适应社会责任所施加的压力的人们来的说,实实在在是一锅心灵鸡汤。

  所谓时代造英雄,所以我不难理解《现代启示录》败给了《克莱默夫妇》,《愤怒的公牛》和马丁败给了《普通人》,《母女情深》《雨人》毫无悬念登顶,《为黛西小姐开车》宛如超强黑马一般优雅平和的接过最佳的奖杯。他们都有一个特点,他们拿的奖都不多,有的甚至没有一个技术奖,却大多都把很吃重导演奖,剧本奖以及表演奖收入囊中。或许这就是一部社会剧的`最高标准吧,好的导演,好的表演,好的剧本。

  这部影片和导演罗伯特雷福德一样,都是当年的一批黑马。获得了第5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以及最佳改编剧本。影片平缓内敛,就像是平静蜿蜒的河流一般,水底暗藏着汹涌。导火索是家中长子的去世,克制干练的母亲在最爱的孩子死去的那一刻也放逐了自己的心灵。她将爱同孩子一同埋葬进了阴冷的地里。没有了爱,没有了真情,有的只是对一切社会应酬的面对自如,有的只是例行公事一般的对丈夫次子的问候,冰冷虚伪的只剩下一副虚假的平囊。她对外人,对家人都伪装一切正常,甚至无视正在一步步分崩离析的家。次子活在了哥哥死亡和母亲冷漠的阴影中,年轻敏感的他甚至尝试过自杀。父亲,一个家庭中的主心骨,为了平衡维持一个家,他要面对虚伪无情的妻子,出现心理障碍无法沟通的孩子,撑其实只是他不愿承认那些裂痕无法弥补的一种挣扎。

  影片格局虽小,却深的很彻底。它深入每一个人物的灵魂,剖析他们的心理状况,赤裸裸的为我们拆解出一个满是伤痕的家庭。影片中的一些情节或是细节甚至会让人脱口而出,对的,这就是我的生活。平稳雅致的格调 ,舒缓的音乐,完美的表演,聪明的深刻让这样一部完全没有王相的影片显得那么动人,以至于让人情不自禁的为他投上自己的一票。罗伯特雷福德对这部影片的指导赢了看似不可征服的马丁,如今看来是那么让人动容。

  影片的表演是不得不说的一个方面。影片当年获得了一个最佳女主角,两个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影片中次子,母亲,父亲,次子的心理医生四人都为我们共同送上了毫无疑问可称为精准的表演。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甚至是情到深处的哭泣或是愤怒都被演员处理的克制内敛。这样的表演使得影片真实得极具说服力。

  蒂莫西赫顿对次子的诠释让人拍案叫好,细腻,敏感,恐惧,自责,纠结,一切的情绪都在他欲言又止的每一个凝视里得到了完美的释放。只是让人小小意外的是,应该是主角的他却得到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不过想来也是,那一年影帝注定是《愤怒的公牛》中的德尼罗,倘若也将他提名男主,真的是会让人痛惜这样一次完美的表演。

  影片的结尾真实的让人叹息,没有什么所谓的破镜重圆。倘若彼此相处会刺伤对方,那么注定要有一方离开。倘若彼此都对对方有亏欠有爱意,那么也许有一天会重新拥抱彼此。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生活,不是么。

  影片落幕,生活却仍要继续的过。有些伤痕我们无法弥补,但是当我们正视之后,当我们承认之后,他们或许就真的会成为那些凌乱在心中的碎片。只要还有爱,总有一天,我们会试着忍受彼此带来的痛,热烈的拥抱在肃杀的寒冬中。

  生活,叹息过后,继续用爱行走。

电影《凡夫俗子》感悟与收获范文10

故事讲述了一个三口之家互相之间的理解与隔膜。父亲凯尔文慈爱善良,母亲贝思精明能干,在哥哥溺死后,次子康拉德变得内向敏感,常常离群索居,他以为哥哥的死全在自己。父亲试图进入他的生活去理解他,但母亲却自事故后便仇恨康拉德。最后在心理医生和女友的帮助下康拉德走出了阴影,他向母亲表示善意却遭冷遇,这时凯尔文终于明白贝思心中并没有爱。贝思离开了,凯尔文和康拉德终于打破了隔膜拥抱在一起。

  影片聚焦于一个普通家庭,描写普通人的生活,情节并不曲折但因为细腻平实的刻画使故事足够引人入胜。一次哥哥溺水的事故打破了生活的平衡,贝思深爱长子,把自己所有的爱随哥哥的尸体一起掩埋;康拉德因为哥哥的死而无法原谅自己,他敏感的发现母亲对自己丝毫没有爱;凯尔文夹在两者之间,他想沟通两者却让自己进退维谷。表面的生活平静幸福,但却暗流涌动,如果他们每个人只是甘于同住一个屋檐下吃饭、睡觉、问候的话,那么生活完全可以风平浪静的在谎言下继续。但这不是一个集体宿舍,而是一个家,需要沟通、理解、包容。一切矛盾的症结或许直观来看是在贝思身上,可设想如果没有交流的欲望,那么也不会有互相之间的冲突了吧,故事恰恰是在这样的欲望与冲突的基础上展开的。有人想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去理解他,可另一个人的世界会不会接纳他?这是个问题,而康拉德便是这个问题的核心。

  凯尔文是第一个想与康拉德交流的人,他们彼此善意相待,可总会适得其反,影片刚开始饭桌上的谈话便让二人陷入了尴尬,随后凯尔文为康拉德找来了心理医生,这也是康拉德极不情愿的。康拉德回到了学校,他和朋友们在一起,可是在人群中他总是个局外人,朋友们也很难理解他。康拉德是有与人交流的欲望的,当朋友、家人、心理医生都无法帮助他时,他只能去找那个与他的病友——同样患有精神病的女孩,可是康拉德却发现自己与女孩之间竟然产生了隔膜。陷入这样的`处境究竟归咎于谁?康拉德甚至自己也无法理解自己,没有人能进入他的世界,他自己也不能,因为首先他不敢去承认让他走到这一步的那个最源头的起因——哥哥的死。

  作为影片的另一条线索,凯尔文和贝思两夫妻也常常在自以为的理解和无法掩饰的隔膜之间发生冲突,表面上他们恩爱甜蜜,可作为旁观者却无法感受到那份踏实的幸福。这不是真正的理解,只不过是在忍让迁就,以退一步再退一步的方式来小心维系这座爱情的危楼,直到无路可退。

  三个人,父亲试图理解妻子和儿子却屡屡失败,母亲从未在理解上做过努力,她以为自己是理解父亲和儿子的(或许她试图理解儿子但发现自己做不到),儿子想让别人来理解他,可他的作为往往适得其反。于是“理解”时刻在这个家庭中打转却始终无法进入任何一个人的内心。最终儿子解决了问题,他首先打开了自己的世界接纳了别人,他的心理医生,他的女友,他试图接纳母亲,可贝思拒绝了,最后进入他的世界的是那个真正深爱他理解他的父亲。

  理解一个人并不困难,难的是让别人来理解你,康拉德做到了,他一直苦于无法与人交流,当他自己终于打开了心结选择主动接纳时,他释然了;而贝思没有做到,她是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带着和善的虚伪面具,直到最后,当儿子和丈夫都向她敞开了怀抱时,她拒绝了,比起处在沟通焦虑中的儿子,这个在人群中开怀大笑的母亲才是真正让人无法理解的。

  既是一部关于中产阶级家庭危机的影片,那么我把“理解”归纳为影片的主题。家庭的定义,就像前面说过的,不是几个人聚在一起吃喝拉撒睡,而是生活,必不可少相互之间的交流,心与心交流使人理解,使人温暖,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感到彼此的关爱。所以,理解的意义不是让对话不再显得尴尬,而是爱。

电影《凡夫俗子》感悟与收获范文11

一般家庭片总会带着些许说教的意味,有关人生的意义,有关对待亲人的方法,“应当”做和“可以”做的事被各种或感人或励志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却没有哪部电影像《普通人》这般将巨大的力量蕴育在平淡之中,这只是个平凡的世界,更没有那么多惊涛骇浪的悲伤和曲折离奇的失而复得。

影片在美妙的卡农中开始,绚烂的枫叶和静谧的园景正是很多人追求的岁月安好,似水流年,而一个男孩却在这和谐的景色中在噩梦中满头大汗的惊醒。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无法沟通,孩子的平凡和父母几十年建立的人际光鲜很容易让人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青春期和叛逆期突逢大故的男孩失去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和信任的能力,他将兄长的死以及家庭的不和谐完全归咎在自己身上,独自承受着孤独和自责让他渐渐容易暴怒,为此疏远了关爱他的人,唯一给予帮助的只有他的心理医生。而这一切终于在他旧日的病友自杀告终,男孩狠狠的发泄了一次,决定让自己的人生重新开始,放过自己,放过压抑。而他的父亲却悲哀的发现自己无法继续接近冷漠自私的妻子,在妻子离家出走后,父子紧紧的抱在一起互相依靠。

男孩哥哥的死亡成为被打乱的画面时不时出现在男孩的记忆中,那是一个噩梦也是一个毒瘤。我们知道他迟早可以放下这个包袱,却没想到这并不是一个快乐的结局。母亲对儿子甚至家庭的冷漠是显而易见的,她所渴望的是展现给外人圆满的幸福,可以说她是在苛责家人的前提下快乐的活在别人的眼中,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她便彻底失去存在感,只能采用离家出走这种幼稚的方法,甚至不愿意花精力解决也不愿意在家人面前暴露脆弱。所以丈夫无法再爱她,她将生活的面具带到了家里。

影片中的每一处快乐的笑脸背后都充斥着冷漠和无力深度沟通的痛苦,朋友与朋友、家人与家人,这种跨越年龄的悲伤正如男孩发现看似正常快乐的病友竟然会选择自杀那样令人震撼,每个人都在承受着别人难以理解的巨大压力和痛苦,每个人。

以上是关于电影《凡夫俗子》观后感精练的相关内容分享,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感谢您的阅读!

原创文章,作者:fengj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ality-surveys.com/zhishi-124164.html

(0)
fengjun
上一篇 2024年8月26日 下午2:00
下一篇 2024年8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