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  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有感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是两位教育界的先驱者,他们共同致力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蔡林森提出了问题导向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先学后则提倡个性化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潜能,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他们的教学理念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  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有感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1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就迫不及待的读起来,利用课间读,晚上读,边读边划出让我感动的地方,有时还在旁边写下我的感受。这本书是这位老校长的成长历程,也是这位老校长成功的秘诀,还是我们教师快速提高教学质量的指挥棒。

读完这本书后,一个能吃苦、对工作极端认真、执着的校长形象矗立在我面前。我总结了一下,书中有几个感动与大家分享:

感动一、蔡校长的工作精神

“吃苦是福”这是蔡校长处事原则,小时候做到了“吃苦才能学会学习”;工作时做到了“吃苦才能当好教师”;当校长时做到了“吃苦才能建成名校”;退休时做到了“吃苦才能终身幸福”。他的人生观是:“人活着,就是要吃苦,就是要自学。这样才能成人、成才,才能有所作为,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辈子吃苦,一辈子自学,一辈子创新,就一辈子幸福,一辈子快乐”

蔡校长经过多年的摸索,提出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从江苏洋思到河南永威,异地办学,创造性地实现了永威学校的起死回生,并将其打造成全国名校。从早晨5:00起床到晚上10:30后休息,只要有公开课,每天必听必评。蔡校长这样勤奋、执着对待工作,值得我们学习。我想倘若我们能像蔡校长一样对教育、对学校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爱校如家,视学校的发展为生命,倾力学校的管理,把吃苦当作享福,我

相信将学校办好、办出特色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感动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先学后教”的可贵之处,在于让学生走在“教”的前头让学先探索,先体验,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产生疑惑,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先学”是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先学”环节又是“后教”的依据和重点,这样,教师的教就是有很强的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得“以学定教”的理论和原则落实到实处。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课改的精神,通过听课和听蔡校长评课,切实感悟到永威课堂抓住了课标的实质,是科学的。“当堂训练”既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又避免了有的学生抄作业的现象。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以人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机地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渐养成了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紧张、快节奏的习惯,培养了自信心、责任感、独立自强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严守纪律、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因为学生能够当堂完成作业,就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让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休息时间,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就有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培养特长,达到全面发展。

感动三、转变差生的法宝:“四清”。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针对每一个学生,力求人人过关,学校组织天天检查,天天公布结果,周周统计分数,月月汇报效果。用蔡校长的话就是当校长必须抓“四清”,抓住了四清,其实就

是抓住了质量,抓不好“四清”,就抓不好教学质量!蔡校长每天都听课评课就是为了落实“堂清”,永威学校每天中午对教师的“日清”工作进行检查落实。我反思:我们教师有几个做到了“四清”了?一般都是照顾到优等生和中等生,对学困生没有耐心、细心。这样,怎么能改变差生呢?

总之,我们向蔡校长学习,不仅要学习蔡校长勤劳的精神,还要学习蔡校长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习其治校的内涵,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确实把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重新制定教学目标,修订班级规章制度、坚持抓落实,严字当头,把学校和班级工作做得更好。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2

本假期我认真研读了蔡林森校长《教学革命》一书,研读后,我深受触动。以下是本人在研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后的心得体会。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本书中,蔡校长指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学习,这是教学质量最根本的法宝,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学顺序,把问题暴露在同学们的学习过程中,这一科教学模式,使学生处处靠自己,先自己探索,实践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学习方法,学后再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再当堂训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的先学就是通过学生自己看课本,小组讨论,有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是学生的共性问题,那就是教师需要精读的问题,有效地节省了时间,一句话,也就是我们只讲学生不会的,真正起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效果。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教会差学生,在这过程,加强了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他们的交流能力。

3、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实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践过程,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过程。

4、这一过程,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读书能力,说话能力,自我纠错能力,作业当堂完成,减轻了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

总之,读了蔡林森的先学后教一书后,我受益匪浅,我将会把这一过程灵活地运用在实践中,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3

 教师的原动力

  我是一位语文老师,以下是一位工作一年多的菜鸟教师的某一生活片段。 20xx年初冬的第一场雪,我立在皖西当代中学A楼四楼的窗前看着细小的雪片在空中飞舞,心暖暖的,我打开窗,伸出头,仰面向雪,点点的冰凉轻触脸庞,心中有言传不出的快意,我痴痴地笑,笑完之后走向教室,去驾驭三尺讲台,我说的课是李煜的《虞美人》,也许是婉约词容易被我们这些平常人感知的缘故吧,学生听地很认真。说着说着,我再次提及窗外的雪,感叹心性的差别对命运的决定性作用,嘴里和学生解读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进而牵出诸多文人与之相反的豪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八百里分麾下炙”“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安能吹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感叹这些内化到骨子里的东西,又岂是借助三两点雪花所能苦吟出来的呢。

  由雪及心,现在我慢慢地喜欢上语文教学工作,每天趴在书堆中翻阅资料,细细地体味那些“天成”文章所带来的审美情趣,通过文章去遥想独立寒秋的伟岸;惊叹弯弓射大雕的勇武;仰慕东临碣石,顾盼天下的雄主;怜惜栏杆拍遍,无人会意的落寞;艳羡采菊东篱,身融南山下的旷达。我内心获得诸多喜悦和满足,再将这些领悟和感触清清爽爽地传授给学生,是多么快乐的事。每天早晨,我和学生一起晨读,他们背课文,我也背,背着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文章,我庆幸有这样美好的工作。

  以上是我第一年工作的一个片段,因为要上好课,我背掉了三百多首古诗词,并尝试着写些东西,教书不是我的烦恼,它恰是一份快乐。

  蔡林森先生的执教经历更是丰富多彩,五十年的执教生涯。数学专业出身的他带过物理、语文、政治、音乐、美术等,而他却把每一科都教得很成功。并且从中获得快乐。他自述,语文教学让他提高了阅读,写作水平;美术教学让他学会了写美术字,写墙头标语;音乐教学让他学会了编文娱节目,登台演《奇袭白虎团》……

  他解释道,这些成果来源于他最初始的信念:“教,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就逼着自己要学。”,“不停地吃苦、自学,教好了学生,同时自己学到了本领。”

  我想每个教学工作者都有此体验,教学并不只是负担、压力和烦恼,而更多的是一种兴趣,教学中,教师多了学习的途径,学到了本领,领略到知识的乐趣,进而铸就一种情怀,成为一位被学生爱戴的教师。蔡林森的努力启示我们,钻研课本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他人强加的要求,而应是每位教师角色的内驱力,是一位人民教师所有工作中最本真的开始和最恒久的归宿。蔡林森如此,魏书生如此,我们每一位教师更须如此。

  教学之法 有人会因为:“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而一脸茫然,但蔡林森却化繁为简,将所有方法都简化在一个中心阵地——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四十五分钟教法的高低差别,可谓天地之别。现在普遍教法是,教师先领悟知识点,再直接讲给学生听,教师先教,学生后学。这样虽好,但也会造成学生很少突破老师的教学内容,而进一步探究老师讲的以外东西,致使多数学生的发散思维并没有得到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难以得到激发。我曾看到一个生活中的教学实例,它很值得我们深思。

  一个祖父教孙子学习,祖父并不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而仅是初中毕业,更别谈教学的才能了。但祖父每天做的事就是拿起孙子的书,同孙子一起学习。祖父有不明白的地方,就问孙子,孙子给爷爷解答难题,这样,孙子获得了快乐与成就感,从而学得非常认真。遇到自己也不会的问题,孙子第二天带到学校向老师请教,其间必是认真理解,再回去讲题。久而久之,孙子在讲题的过程中开启了学习之门,获得学习的兴趣,树立求学的信心。最终,在爷爷的一路追问之下,孙子考上了清华大学。爷爷的方法恰恰就是颠覆教师讲解在先,学生学习在后的思路。

  爷爷教学方式是个例,蔡林森先生却将这种思路形成理论,带进了课堂,掀起了一场教学革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

  他带领他的教师团队创立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学奇迹,起初洋思中学、永威中学都是默默无闻的小学校,在蔡校长的引领下,都转变为全国名校。

  蔡林森先生自己解说:理念的形成是源于他小时候坎坷的求学经历,因为家境困难,蔡林森小时候无法和其他学生一样正常上学,先自学、再去问老师的无奈之法始终贯穿着蔡林森学习生,而他却在“先学后问”的模式下受益良多,因而他的成绩在学校一直都是出类拔萃的。当他成为教师以后,他也决心将自己的这一方法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教学模式,进而推广到所有学科。

  大家可想而知教学模式的形成过程中,思维的创新,方法的探索,细节的处理,这花去的心血都是难以想象的。下面就是永威中学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指导下形成的一堂成熟的课堂过程,也是永威中学所有课堂中的一堂普通课:

  上午8点,上课铃响过,准时开始。

  不像公开课,没有任何的“热身”,直接进入主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材第15章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老师边说边板书课题。“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随即,多媒体出示:“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2.能够准确地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进行计算。”

  学习目标就是教学目标。

  确认每个学生都看完之后,刘老师没有开讲,而是请大家自学:“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请大家按照自学指导,立即紧张地自学。” 以下是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41页至第142页练习前面的内容,注意: 通过解答第141页“探究”中的问题,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 例1是如何运用这个性质的?

  6分钟后,要检测大家运用这个性质的能力。

  学生们立即全神贯注看起书来。老师轻轻地、慢慢地巡视,偶尔俯身轻声督促个别学生要专心。大约过了5分多钟,自学结束。老师还是没有讲,而是要“考”大家:做课本第142页的4道“练习”——

  (1)b5·b;(2)10×102×103;(3)-a2·a6;(4)y2n·yn+1。

  2个学生(均为后进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错误。

  这是“检测”,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检测他们自学的效果如何。

  果不其然,板演的一个学生暴露了问题:

  -a2·a6=-a2+6=a8

  刘老师也发现下面的学生这道题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a4!她什么也没有说。

  所有的学生都做完了。她还是什么也不讲:“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黑板上板演的题,这两名学生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正确吗?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家帮助他们更正。”

  大家更正的都是第3道题。

  一个学生直接写上答案-a8。

  另一个学生觉得不完全对,进行了补充:-a2·a6=-a2+6=-a8。

  在他们进行更正的时候,老师不做判断.而是鼓动大家:“请同学们积极动脑思考,这两个同学更正得是否正确,他们更正的依据是什么?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

  还真有不同答案。

  又一个学生上黑板更正道:-a2·a6=-a2+6=-a8。

  再也没有人要更正了。

  刘老师引导大家对比观察、讨论两个板演学生每道题的每一个解题步骤是否正确,为什么。

  讨论的焦点在第3题。

  “这3个答案.到底哪个是对的?”刘老师还是没有讲,而是分别请几名学生回答什么是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为什么。

  一个学生说:“正确答案是-a8。因为-a2与a2的相反数相等,所以-a2与a6的底数相同.因此可以运用同底数幂相乘的性质。”

  教师在答案-a8的后边批个 “√”。

  答案是a4的学生很快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那么谁能纠正答案是a8同学的错呢?”老师把更正的权利全部交给学生。

  很简单,一个学生说:“-a2≠(一a)2≠a2,-a2·a6=一(a2)·a6=-a8≠

  a8。”

  一个重点解决了。老师引导到一个被孩子们忽略的问题:“第4小题的指数与前3道题的指数有什么不同??‘最后一道题的指数是多项式.而前边几道题的指数是单项式。”“很好。我们来看下面这道题。”

  这是道引申题:(a+b)2·(a+b)3=?

  “谁会做这道题?请举手。”

  老师叫了一个后进生。“a5+1。”

  “有不同答案的吗?”

  一个学生道:“应该是(a+b)5。”

  “同意的同学请举手。”刷刷刷, 所有同学都举起了手。

  “为什么?”

  “(a+b)是一个整体.所以它的底数是(a+b)。”刚才应答的学生解释。

  “同意的同学请举手。”小手如林。

  刘晓书放心了:如果这个变式绝大部分学生都会了,那说明他们对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理解到位了。

  还有15分钟。.她立刻转入最后一个环节——当堂训练。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会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吗?好。下面老师就要检测大家准确运用这个性质的能力.比一比,谁的作业得满分。”

  课堂作业来自学校为学生订购的唯一一本教辅材料——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的与教材同步的《基础训练》:

  必做题:第89至第90页的第1至第17题;

  选做题:第90页的第18题。

  要求:书写工整,独立完成。

  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每个人都专心致志做自己的作业。教师轻轻走过每个学生,只看,不说。

  下课铃响.所有学生都把作业本交给老师,课结束。

  这样一堂没有花招,没有热闹,没有激动的课堂,却推及了全校,进而改变了永威中学,创造了奇迹,实现了永威中学高考近百分百的本科率,和辉煌的中考成绩。

  时间和成绩证明着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成熟与高效,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都需再去思考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我们要细致地了解,努力地学习,熟练地掌握,再到灵活的运用,提高自身的课堂效率,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4

我们学校为了丰富教师的阅读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关教育的书籍,在办公室老师的推荐下,我选择了这本《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这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蔡林森先生的著作,其中蔡老先生的选择吃苦、乐于吃苦的思想让我震撼。

蔡林森,68岁的他,依然在学校当校长。有人说他是奇人,别人不能办的、办不成的事,他却办好了;他自幼家境贫寒,有人认为他上不成学,当不成、当不好教师,他却成了名教师、名校长;有人以为该撤并的、不该存在的薄弱学校,他却把它变成了名校

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选择了吃苦。在成功时,在辉煌时,在退休后,他始终坚持吃苦,不停地学习,不停地追求,并幸福地生活着。他的事迹告诉我四个字吃苦是福。

吃苦才能学会学习。蔡林森小时家庭极端困难,交不起学费,但在周围的人的帮助下他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完成学业,师范毕业后成为 一名教师。在他求学过程中,就体验到了乐于吃苦、自学成功的甜头,通过先自己学,再请老师教的方法,成绩突飞猛进,苦尽甘来。这正与本书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相一致,以自身的学习经历、经验告诉我们先学后教的效果。

吃苦才能当好教师。蔡林森工作后,教过初中语文、物理、政治,当过体育、音乐、美术老师,当过班主任、学校总务主任、教导主任,什么都干,干什么都行。为什么呢?因为他能吃苦,能不停地学习、思考、创新。当教师的本领都是从实践中靠自己吃苦学来的,教就知道自己的不足,就逼着自己学。不停地吃苦、自学,我们就可以教好学生,成为好老师。

吃苦才能终身幸福。蔡林森一生靠吃苦,靠自学,成为一名好学生,好教师,好校长,成就了自己,没有内疚,没有后悔。人活着就是要吃苦,就是要自学。这样才能成人、成才,才能有所作为,实现人生价值。一辈子吃苦,一辈子自学,一辈子创新,就一辈子幸福,一辈子快乐。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5

最近读了《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阅读完后发现蔡林森校长所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正符合新课程的标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把传统教学中老师手中的“权”——教学目标、学习内容的确定权,学习方法、作业的选择权,学习过程的评价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独立地进行智力操作,让其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主体,极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读后感大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

“先学”不是指让学生泛泛的、单纯的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指导后,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有正确的自学方法后,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后教”不是指教师教,而主要是指学生自学后“兵教兵”,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己见,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学生与学生互动,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也就是教师补充、更正,帮助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首先,指名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尽可能让后进生读,让多数同学都有机会读,每人读一点;同时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指出并更正读错的字音,有错即停,有错就纠,教师仅仅帮助板书正确字音。如学生读错了,其他同学都不能纠正,教师再帮助正音。其次,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指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有学生解答(兵教兵);(如有词语学生都不会或理解有误,教师再做解答;(如无学生提问,教师可提问有关重点词语检测,指名回答,学生评议纠正。注意:一定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在语境中去理解词语,切不可死记硬背。后教不仅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同时,尖子生通过帮助后进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更透彻的理解知识,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合作精神。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是指当堂完成作业,对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达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减轻过重的课外负担,都是极为有利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其课程结构的实质是:全过程学生自学。这种简便的、有效的教学法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会学、好学;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科学习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使用教学方法上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并能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极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学习质量,让每个学生会学习,学好习,真正达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之中。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6

早就听闻蔡林森校长的先学后教模式,这是他几十年心血的结晶,他的这个教学模式不仅在教学质量上得到了验证,在理论方面也进行了论证。拜读他的这本书之后,我在课题中思考的几个问题也找到了答案。以下具体说说我的几点思考:

1.先学应该在课前还是课上?

不知道什么时候、怎么形成的观念,认为先学应该在课前,模式大概是老师给学生发一个学习单,学生在家完成预习和学习单,即此处说的先学。了解了蔡林森校长的先学后教模式之后,惭愧于自己的偏见。蔡校长也曾经提倡过课前预习,但是后来他发现,很多学生不能自觉完成课前预习,效果可想而知,那接下来的后教质量更是得不到保障,而且,如果每门学科都课前预习的话,学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这给学生带来了非常大的负担。那把先学放到课上呢?第一,学生一起先学,教师监督,学生像在战场上战斗一样进行紧张的大脑运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先学氛围,解决了学生不自觉的问题,保障了先学的质量。第二,由课前移到课上,解决了学生课下负担重的问题。让学生不仅能学的好,而且能学的轻松。

2.作为老师的我在先学阶段该怎么做?

学习教育学时我们都知道教师是教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显然,教师的地位很重要。在观摩名师课时我们也钦佩于那些名师精彩的设计与引导,精绝了他们的风采,这也是很多教师追求的。但是先学后教模式下的课几乎是没有任何“花样”的课,教师只讲几分钟,甚至有的只讲4分钟。教师极度克制自己,把时间和空间尽量就给学生。具体怎么做的呢?

因为学科、年级、课型的不同,可能略有不同,但大概是在教师用1分钟时间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之后进入先学阶段,学生读书看书并完成检测练习。在先学阶段教师“退居二线”,应该第一,不走出教室;第二,不板书;第三,不东张西望、不打手机等等;第四,不辅导学生;第五,对认真的学生表露满意的神情,对不专心的学生悄悄的提醒一两句。

此外,为了保证先学的质量,教师应该先做好自学指导。第一,明确自学的内容。明确是教材的第几页,教材中有不少旧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看新知识,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重点看。第二,明确自学的方法。一般要求学生独立看书和思考,指导学生在课本上圈划、做记号。第三,明确自学的时间。为了让学生紧张高效的完成自学任务,时间不宜太长,但也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书思考,不能走过场,一般6分钟左右。第四,明确自学的要求。即自学之后完成哪些检测、如何检测。

3.先学后教的模式对小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适用吗?

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学能力不足,我一直认为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效果有限,但是蔡校长经过探索发现,先学后教模式不仅适用于中学,对于小学同样适用。只不过小学6个年级,跨度比较大。对于小学低年级应该多“扶”,而对于高年级则要多“放”。具体操作也做了一些变动。如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改成了儿童化的“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每个环节占用的时间比中学减少了;出示自学指导的时候,不用屏幕显示,而是以口述为主等。

“先学后教”模式的成功也能说明“自主先学”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主动发展意识的提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践行“自主先学”的理念和模式,让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7

近期阅读了《先学后教》这本书,获益匪浅,觉得里面的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

一、课堂作业当堂完成

这种方法不仅克服了教师“满堂灌”的习惯,而且教师上课也不象以前那样累了。并且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了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这样给学生留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当堂完成作业也改变了学生的抄袭严重的现象。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应靠课堂,课上做一道题,也比课外做千道题强。所以我认为当堂完成作业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先学后教的这种教学方法,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示标——导标——测标——补标”目标教学法。目标明确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教学目标”示标后,教材中学生通过自学就会的,就无需再教。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全过程是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习的过程,所有学生都处在主动积极,紧张有序的学习状态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目标。

三、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学会了自学

1、学生自学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自我发展的高级阶段,可以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对于每一个人,外在的教育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内化为自身的东西。(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克服了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而这正是自我教育的体现。

2、学生自学有利于解决学困生问题

学困生问题在学校是个老大难问题,虽然目前很多学校有许多转化学困生的经验,但做到大面积丰收还不容易。但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不一样,学困生的问题解决的很好,并且成绩很显着,证明这种方法是成功的,为什么能成功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学困生。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学困生的过程。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学困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学困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力量就大了。三是学困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例题能做练习题,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四是这种做法培养了学困生的自学能力。一旦自学能力形成了,他们进步的幅度就会加快,就会在较短的时间赶上班内的中游学生。

3、学生自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就像钻山洞一样,老师领着学生钻比学生自己摸索可能更快一些。但是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有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也降低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方法告诉我们学生自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4、学生自学能减轻他们的课下负担

多年来我们就提出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外作业。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把作业完成了,并且每堂课的作业练习就是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四、教学改革也是思想观念的改革

有一些老师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首先不是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而是简单地模仿,往往效果不佳,半途而废。殊不知,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8

暑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当代着名教育家蔡林森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蔡林森编写的《教学革命》这本书,包括他的成长经历和五个篇章,向读者详细地阐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改革的成功之处,以及它的推广应用。他的教育、教学经验概括为三句话:1、学生能不能成才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他自己学出来的。2、教师进课堂的任务不是去讲,而是组织学生学。3、什么叫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会了才叫完成教学任务。纵观其成功历程,某些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吃苦精神

本文的开篇,作者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其中的关键词便是吃苦。他认为:吃苦是福,吃苦才能学会学习,吃苦才能当好教师,吃苦才能终身幸福。一个人要想有作为,就必须具备能吃苦的精神。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高尔基苦难的童年为人熟知。安徒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验时也说: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的生活才会有成就。

二、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作者进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基本理念是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当堂训练,则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学生的在校时间80%在课堂里,学生在课堂里的生活是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生活。因此,学校课堂生活的质量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成效。如何在35分钟内实现有效的、高效的课堂,这是我们每个老师每天都在研究的课题。

一、真正的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学,但学生虽有自主、合作学习,但有搞形式,走过场之嫌,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观之,在我们的脑海里应来一场转变教学观念的革命,彻底的、真正的转变教学观念,真正的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即树立以生为本,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实现自己潜能的主人的教学观;真正的树立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学习观。在教学中,新课标要求,课堂应是师生互动的课堂,课堂的主体应是学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且真正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服务。

二、优化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手段。

优化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手段,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优化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吃透教材,牢牢抓住教材中重点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有明确的知识追求目标,而不能让学生自学了半天,还不知道应该学什么?学到了什么?丧失了学习信心。洋思中学在规定中明确要求,每周初,备课组组长带领同年级中执教相同科目的教师集体备课。此时,教师们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大家共同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时,主要确定学生的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以及自学要求等。此外,学生自学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设计怎样的当堂检测题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暴露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可以说,教师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围绕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二)、要保证学生在课堂里有充足的时间学和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从不会到学会最后达到会学。学生要具备会学的能力,不通过多练,是难以形成的。因此,要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练的过程,让学生当堂训练、练在课堂。洋思中学在改革的初期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的时间不低于20分钟。其目的不是机械的遵循这个时间规定,而在于真正理解新的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能根据学情活用、变通、创新教学模式,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和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促进了学生的整体提高,这样学生就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带劲,就会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因此,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每节课35分钟教师的教只能在多少时间以内。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灵活把握时间,该长则长,当短则短,抓住教学中的闪光,灵活组织课堂,不断启迪学生思维,不断激发课堂高潮。这样的课堂,更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智能的发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看似简单的8个字20xx,实际上蕴含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这对教师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让我们把目光从自身移向学生,同时,学生是一个个独立、个性化的个体,如何能在课堂内让每一个孩子能充分投入学习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9

根据学校安排,在暑假里读了《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 一本书,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之所以称其为“教育的革命”、富有生命力,就是因为它方法简单,便于操作,富有实效,更在于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坚实的、先进的科学理论基础。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这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扔掉原来的不好的方法和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讲解为主。但有的老师总认为自已不讲讲,学生不会,不自己讲讲,学生总结不全面,这就错了。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就需要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在提问时,提问的对象要因题而异,对于学习差些的同学,我们可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原来不爱学的同学通过自学,能完成这些任务,老师就要及时地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复杂的、容易出错的问题,可以叫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回答完毕后,再让其他同学再评判正确与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自习还是作业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去教好学,工作量是特别繁重的。课前预习你一定要分析清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把引导的内容和过程设计一下,即使在上课时的设计和实际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认真设计好,因为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课上的巡回指导和提问会使感到劳累。课下的辅导和作业更需要的细心和奉献。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内涵就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即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主要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不能到位,就是降低教学要求,也是无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原因所在。只有使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到位,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愉快,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变“苦学”为“乐学”。创自己模式的活动,只要我们勤摸索,多总结,一定有收获。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10

“先学后教”带给我的思考

——有感于《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一书如今,全社会都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可是,许多教师都苦于考试的压力,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一根本目的抛之脑后,每天都用 “填鸭式”教学和强化训练来获取一时的高分,结果学生和老师都苦不堪言,最后,只能将罪魁祸首归结为考试,久而久之,就会理直气壮地搞起应试教育。这样,不但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后,只能让教师感觉学生越来越难教,分数越要越低。

作为一线教师,我也一直被这样的问题困扰,如何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读了蔡林森校长撰写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一书后,我豁然开朗,它让我明白了其实“减负”与“提质”并不矛盾,减轻课业负担亦可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致力于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转变为服务者,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蔡林森先生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正是对新课改理念的大胆诠释,他提出“明确学习目标;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一套教学新程序。

“先学后教”是建立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个现代教育理念基础上的,它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很多老师都曾有这样的抱怨:“这个问题我已经讲过多少遍了,怎么还是不会?”、“这道题目我在黑板上已经写过多少遍了,怎么还是不会做?”?我想,对于这些“辛勤”的教师来说,这的确是个残酷的现实,学生为何总是不能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为何总是不能按照老师的期盼来掌握知识。其实,当这样的问题一再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是不是我们自己出现了问题,是不是由于我们的过于勤劳害了学生。我们总是习惯将新知的探究、解题的方法、应试的技巧一一传授给给学生,把他们当作“电脑”一样接受我们的指令,按照这样的程序快速运转,可是,当他们即使能够给出正确答案时,也许他们并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做”。 以后,当需要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就会无从下手。长期这样“教”下去,教师觉得书越来越不好教,学生越来越不好管;学生认为知识越来越难学,老师越来越苛刻,所以就导致了突出的教学矛盾。

实际上,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自我认知和探究的过程,教师做得越多就越背离学习

的本质。“先学后教”取得如此大的成效,也许就是因为这种方法是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当每个学生都有这种主人的责任感时,就会大大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加之教师的适时、适度的引导、课堂上营造的良好研讨氛围,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另外,“当堂训练”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解决新知中存在的问题、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更加给了学生一种紧迫感,督促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学生在课堂上学懂了,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减轻了课业负担,有了自己的课外时间,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

掩卷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 课堂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我也往往陶醉于自己精确、形象的表述、为了追求教学进

度而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虽然设有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环节,但是时间不足,流于形式。也许正因为老师的疏忽和急于求成,而错过了学生一次次探究的绝好机会。我们越是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就越会收到“揠苗助长”的结果。

2. 对学生自学的指导不够。“先学后教”表面上看是学生自学,教师从课堂中解放出来。

实则不然,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检测题目、营造紧张有序的教学氛围。而我在平时也尝试着对于学生的自学训练,可是经常由于自己准备不足,而让学生陷入盲目的读书中,效果不佳。

3. 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的进步。在每天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仍能保持一颗平静的

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许我们平时的许多做法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可是,往往会由于我们耐心不足而虎头蛇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教育者,就应有敏锐的目光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我们要在等待中欣赏点滴之美,用耐心迎接江海的汇聚。

4. 没有坚定的“吃苦”信念。在这本书的开篇,讲述了蔡校长的成长历程,“吃苦是福”

这四个字一字字地刻在了我的心里。与蔡校长比起来,现在的我们的确没有多少“苦”可吃,优越的物质条件、良好的成长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想想自己在备课、上课、听课、研课?中,常常敷衍了事,就是缺少了这种吃苦的精神,正如蔡校长所说“吃苦才能当好教师”。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更是对于我们传统课堂的一种颠覆:老师要在课堂“沉默”,学生才是发言的主体;课外作

业全部在课堂完成,将课余时间留给学生;不是课堂结束时总结知识目标,而是按照已知目标来自学。这种种形式让我们觉得新颖,但细想下来,每种形式的改变都是为了更好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叶圣陶先生提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其实,只要我们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不一定要如法炮制,只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就减轻了,实施素质教育也就做到了实处。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11

 我校对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真实、有序、紧张”的课堂教学。  下面我主要从环节、优点和注意事项等三个方面来谈一下体会。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环节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环节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先学”,就是我们上课时先把自学指导,它包括学习内容,有时还有重点、难点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带着思考去看书,去学习,去活动,并且围绕本节课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手让学生自学,不要怕他们学不会,也不要怕他们出问题。对照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联想,这也是新的课标新的理念要求我们做到的。  第二步是“后学”,也就是老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例题,找规律,以达到理解应用。  第三步,当堂训练,就是当堂完成练习,完成作业,我认为这正是洋思经验的精华。通过先学后教掌握知识必须要通过训练去强化,通过运用去巩固和提高,这样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形成学生的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和探索、帮助学生在克服 困难上下工夫,这种教学要求有效地制约了习惯于“满堂灌”的老师,这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也不能忽略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有些属于教师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清楚,讲准确,当然老师更应该结合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出一些针对性的训练题,有重点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迅速将缺补上。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先学”的优点: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为通过“先学”,学生至少要将本书的内容看一遍,先熟悉,然后才能要求掌握。   “后教”的优点:有利于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有利于老师点拨。  

    “当堂训练”的优点:(1)促使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起来,使学生自学、听课都认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紧张程度。(2)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动手训练的机会,关键是杜绝了作业的抄袭。 

(三)老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1)在“先学”阶段,教师要注意三点:  1.要求教师备课时要认真细致,不但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以及怎么样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实现因材施教。  明确提出“先学”要求,使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去学习、读书;   2.适时指导学生,使学生不仅愿学而且会学,在自学过程中, 逐步积累学习方法,这一点在起步时尤为重要。   3.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先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查的过程,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迅速把问题分清主次,概括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2)在“后教”阶段,也要注意三点:  1.要知道教什么——教学生不会的地方。   2.要讲清规律或道理。学生遇到问题,关键是对道理、原理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要针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讲清道理和规律,使个别上升为普遍,在揭示规律中让学生举一反三。这时最能体现教师的水平,尽管教学语言不多,只是三言两语,但要能揭示规律,道破原理。(——功夫在课前)   3.要指导如何运用(授之以渔),即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掌握的是活的知识。

 (3)当堂训练阶段      

     这是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课堂教学信息及时得到反馈的重要操作环节。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让所有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师带抽查面批。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促进。关键在于课前教师的选题是否有代表性。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内涵就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即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主要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不能到位,就是降低教学要求,也是无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原因所在。只有使能力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到位,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愉快,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变“苦学”为“乐学”。我校正在进行的先学后教模式,创自己模式的活动,只要我们勤摸索,多总结,一定有收获。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12

 读完《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后,感受颇深,心中涌上一份对蔡林森老师的敬仰之情,《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蔡校长的亲身经历到他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并深入讲解了他在教学上创造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归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留给了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留下了动手的时间,使学生在课堂上学懂了、学会了、同时也练习了、巩固了。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提高了。

  作为一种自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成功的。运用这种教学法能够唤醒每个学生的自我改变、主动发展意识,能够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学习力量,真正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成了学习的主人,都有了责任感,都能像竞赛那样紧张地看书、练习、更正讨论,最后又像竞赛那样当堂完成作业,读后感《《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运用这种教学法,能够及时、准确反馈信息,当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堂堂清”,学生不仅理解了知识,当堂完成了作业,做对了,形成学习的能力,而且达到了多元的教学目标。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能够达到“堂堂清”,能够“培优”、“补差”。

  让学生会学、学好,这是蔡林森老师的课堂目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学习,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最根本的法宝。“先学后教”的可贵之外,在于让学生走在教的前头,让学生先探索,先体验,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产生障碍,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对于问题,要让学生先去自己解决,反复给他们时间,一直到答对了,然后再出同样的问题让他们去解决,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这样前面错误的原因在后来通过做题自己去理解,自己知道了为什么,知识也就学到家了。所以,让学生预习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于教师而言,要学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正确地把握教材,精心的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充分的相信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少讲,精练,多检查。对教材中一些学生能看得懂的知识,不作过多反复累赘的讲解,采用让学生自学探讨、自行实践;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或难以理解的内容,则围绕这些基础知识设计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甚至争论,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目的。变讲为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寻找规律;引导学生感悟理解知识,体会知识的逻辑和应用性;引导学生积累,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要做到“三分教,七分管”。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13

 教学革命?一看到书的题目,便足以勾起了我的兴趣。所有的革命都是颠覆一些陈旧的传统,出芽一些新锐的思想。每场革命的胜利都需要实践者付出诸多的实验,最后才能得以推广。当这革命的胜果馨香成一本厚厚的书,在我手心里沉淀成一份思想与实践的结晶时,内心便有了一窥到底的欲望。

  花了三四天的时间,把厚厚的一本书看完。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尤其是对奋战在一线教学的老师,有许多启发之处。全书分五章,开篇介绍蔡林森的成长历程,结语是专家们的评述。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详细地介绍了先学后教的应用价值,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它的操作方法,理论基础等等。书看完了,心里的懵懂变成萌动,有醍醐灌顶之觉,亦有恍然大悟之感。

  看完此书,不禁感慨: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原来书还可以那样教,原来学生可以挖掘那么大的潜力。感慨之余,不禁联想前几日看到的一篇博文:大家都这样,便对吗?联想近几年新课改中涌现的语文课堂观摩课,大家不约而同地走进了一个大同小异的模式。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找出重点句,畅谈感悟,安排一个小练笔或其他的环节对主题进行深化与拓展。大家都这样,便对吗?我想,蔡林森肯定不这样认为,他发明创发先学后教,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在实践中的课堂。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有效性。当老师们还在会“减负”与“提质”纠结的时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已然为我们提供了减负与提质并行的轨道。这种教学法唤醒每个学生的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够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学习力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成了学习的主人,都有了责任感,都能像竞赛那样紧张地看书、练习、更正、讨论,最后又像竞赛那样当堂完成作业。这样课堂上有静有动,静中有动,学习效率就特别高。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能够达到堂堂清,能够“培尖”“补差”。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仅能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达到不教,还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了课堂的有效性,并做到了课前不预习,课后没作业的学生课业减负。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自主性。在一节没有任何花样的课里,“永威人”如是说:课堂要尽量减少老师的讲,只有老师的不讲,学生才能真正地学!

  不教才是教,永远坚信学生学的自觉和能力,时刻警惕老师的教变成越俎代庖,才是教育的真智慧。理解和运用知识都是课堂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没有相当的练习,就很难说理解得多好,更谈不上形成能力。

  这就是蔡林森经过20多年探索实践、在思洋中学开花结果、又在永威不断丰富创新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所呈现的“另类”课堂风景。

  经典的先学后教的模式基本分为4个模块,8个小环节:辅助环节(约一分钟),先学(约15分钟,包括读书看书,检测练习或提问),后教(约10分钟,兵教兵、师生讨论),当堂训练(约20分钟)。从这个教学模式里不难看出,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整堂课教师讲的时间只要短短的几分钟,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便是以学生自学、自己练习为主。试问,长期以往,学生的思维该是得到多大的提升,他们的那种探究的意识得到多大的发展?长期接受此法训练的学生将有着无法估量的前景。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14

 最近读了《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阅读完后发现蔡林森校长所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正符合新课程的标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把传统教学中老师手中的“权”——教学目标、学习内容的确定权,学习方法、作业的选择权,学习过程的评价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独立地进行智力操作,让其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主体,极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

  “先学”不是指让学生泛泛的、单纯的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指导后,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有正确的自学方法后,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后教”不是指教师教,而主要是指学生自学后“兵教兵”,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己见,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学生与学生互动,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也就是教师补充、更正,帮助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首先,指名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尽可能让后进生读,让多数同学都有机会读,每人读一点;同时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指出并更正读错的字音,有错即停,有错就纠,教师仅仅帮助板书正确字音。如学生读错了,其他同学都不能纠正,教师再帮助正音。其次,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指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有学生解答(兵教兵);(如有词语学生都不会或理解有误,教师再做解答;(如无学生提问,教师可提问有关重点词语检测,指名回答,学生评议纠正。注意:一定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在语境中去理解词语,切不可死记硬背。后教不仅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同时,尖子生通过帮助后进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更透彻的理解知识,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合作精神。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是指当堂完成作业,对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达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减轻过重的课外负担,都是极为有利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其课程结构的实质是:全过程学生自学。这种简便的、有效的教学法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会学、好学;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科学习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使用教学方法上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并能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极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学习质量,让每个学生会学习,学好习,真正达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之中。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心得15

寒假期间,我又一次拜读了蔡林森先生的著作《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掩卷沉思,诸多的感受纷至沓来,限于自己的水平,现只能简单地梳理一下,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记下来。

一、悟其人

蔡林森校长被称为“奇人”。有人以为不该办的、不能办的、办不成功的事,他却办好了;有人以为他上不成学,当不成、当不好教师,他却成了名教师、名校长……我觉得这完全归功于他能把“吃苦”当成一种快乐和幸福。用他本人的话说就是:“人活着,就是要吃苦,就是要自学。这样才能成人、成才,才能有所作为,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辈子吃苦,一辈子自学,一辈子创新,就一辈子幸福,一辈子快乐。”“吃苦是福,吃苦才能学会学习,吃苦才能当好教师,吃苦才能建成名校,吃苦才能终身幸福。”可以说是“吃苦”练就、缔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蔡林森”,是“苦”字当头成就了他一生的伟业。我们应该从蔡林森校长的身上受到哪些启示呢?

一要有吃苦劲。吃苦是一种资本,也是一种思想境界,而能吃苦更是一种精神。我们教师拥有这种精神,就意味着具备了一种百折不挠的斗志,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种埋头苦干、勤勤恳恳和踏实苦干的作风。“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种苦包含勇敢,包含智慧,包含奋斗进取的奉献精神,它能苦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明天。

二要有学习劲。作为教师要知不足然后学,自主地学、主动地学、自发地学。要始终相信“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我们还要学习蔡林森校长的“钻劲”。学问,好比深泉,只有深深地钻进去,才能探到路、入得门、摸着脉。学习中只有苦战加奋“钻”,知识的甘泉才会在我们的心头喷涌。

三要有行动力。我们的教师往往想法很多,但缺乏的却是行动力。想法再多、再美没有付诸行动终究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身为教师,要有思想,要怀揣梦想。有了美好的愿景要敢行动常行动并能持之以恒,坚定、执著的走在这条道路上。

老师们,请学会“吃苦”吧,因为“吃苦是幸福、是快乐、是大学问、更是大智慧!”

二、悟其道

现如今,由蔡林森先生带头总结提炼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已在全国广泛流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评说。但在推广学习的过程中难免走入了程式化,我们有些教师就觉得这种教学法不就是让学生先看书自学,然后再做做题吗,他们没有真正去领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精神实质,只是一味地去模仿,徒有其表,最终没有什么明显的教学效果,于是就开始怀疑这种教学法。其实只要我们反复地认真地去读一读这本书的第四部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思想细节”,就不难看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并不是“字面上的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它的门道,必须钻到每个环节的细节后面才能看清楚。”其中有以下观点引起了我的深思。

1、先有学生的学,才有老师的教,学生是主导课堂的一切。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要“以学定教”,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果。但反观我们的教学,却是“以教定学”,老师根本没有去考虑所学的知识中有多少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多少学生还没有掌握,总之就是一个不漏的全讲全教,结果是事倍功半。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将我们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进行了改变,先让学生自学,然后通过检测来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到“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这对教师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我们要在课堂上进行“二次备课”,快速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而不能一味地按照预案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对教材烂熟于心,具备极强的观察力和调控力,就如书中所说“教室里基本上听不到老师的声音,但老师的大脑应该在高速运转:学生的哪些问题是接下来要重点讨论的,叫哪些学生上台更正才更具有代表性,还有哪些内容是要教师加以突出、引导的……一系列的问题考验着教师的学科素养、教育智慧。”所以我觉得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是极高的,并不是简单的学生先学,教师后教,这些正是我们有些老师不愿意采用这种方法的原因。

2、不教才是教,永远坚信学生学的自觉和能力,时刻警惕老师的教变成越俎代庖,才是教育的真智慧。

知识是学生“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教师的课堂语言不是讲知识的,是引导组织学生学习的。所以在书中的一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案例中的“后教”环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老师教学生,而是学生教学生,即所谓的“兵教兵”。正如蔡林森所说“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更正、纠错,同一个问题可以让几个乃至4个人以上更正,这个更正错了,让那个来。”

正如书中所说“把孩子内在的向上发展的欲求激发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比如独立思考、动手试错、自我纠正等等)完全交还给孩子,把孩子扔到知识的海洋中让他自己去吸纳、去搏斗乃至去吃苦,一句话,就是给学生主动求知、自我发展的自由,还会有教不好的学生吗?”

3、理解和运用知识都是课堂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没有相当的练习,就很难说理解得多好,更谈不上形成能力。没有运用,教学就是失败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规定,每节课当堂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细想想看,这样的规定是合乎情理的。记得荀子曾说“不闻若闻之,闻之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学习当中的实践就是要让学生去进行必要的练习,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并不排斥一定的练习,没有反馈练习,又怎么形成能力呢?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还有很多,《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这本书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范式,更多的还需要我们自己在教学中不断的实践,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去不断的调整、完善、改进。

以上是关于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有感的相关内容分享,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感谢您的阅读!

原创文章,作者:fengj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ality-surveys.com/zhishi-124129.html

(0)
fengjun
上一篇 2024年8月26日 下午12:00
下一篇 2024年8月26日 下午2: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