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制度与文化价值观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和矛盾。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逻辑往往与社会公平、公正的文化理念相冲突。这种矛盾表现在商业化对文化的侵蚀、物质主义价值观的蔓延、个人利益至上的竞争等方面。这种矛盾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发展面临着困境,需要寻找平衡点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时推进经济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完整,欢迎大家阅读!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完整1
现代性中的重要部分,不仅仅是痛苦的常态化,更是痛苦的无处躲避。
依据马克思·韦伯之言,痛苦需要有所归属才能驱动社会。神学意义上,痛苦能辨识出的群体将自认为选民,从而深刻地上升。
痛苦属于谁?属于人自身的命运,或是属于历史?曾经的土改,唤醒农民的痛苦与团结改造社会的意识。唤醒痛苦后,不仅需要政治的技术,还需要伦理的驾驭,才能把痛苦的人改变为革命的力量、新社会的新人。
伦理的驱动力回归到人们如何看待他人的痛苦,看待不在自己身上的痛苦。因为对自己的知,扩展到对他人的知上,人们不再为敌友二分论操纵,跳出工具而看到价值,看到价值运动下的未来与过往。
有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有人看到了中国人升学升官都去求神拜佛,便说中国人很功利,并不信仰。从本源看,宗教最初还未成宗教时,是一种生发于创教者身上、自我约束的伦理。随着宗教发展出了规范、仪式、教堂,甚至社会治理技术,它就进一步功利化,借由艰深的教义与神秘的仪式,获取表面的认同并通过实实在在的益处吸引人们。不少华北的基督教徒,都是在饥荒中受到教会赈济而皈依的。
从天主教到新教,有一个从“出世”到“入世”的伦理转变过程。本书作者贝尔也说,不能把思想当做世俗宗教。宗教来自世外,何来世俗的说法呢?或许就像新教伦理那样,移除了人们在现世随时可以遁入的精神净土,陷人于错失救赎、无依无着的巨大不安中,催促人在现世不停歇地积累和上升。如此,新教“溜出中世纪教堂森严的门缝,满世界撒欢去了”。天主教将世俗与宗教分割开,用宗教的净土达成对教徒痛苦的治疗与庇佑。新教将人置于远离天堂的水深火热中,达成鞭策人工作扩张财富,证明自身资格的效用。这一证明自身身份的伦理实践,源自剥离了尘世一切安全和根基,所造成的巨大黑暗和怀疑当中。为了克服这一痛苦,人必须用苦行的痛苦克服痛苦,自觉锻炼对痛苦的感知,以持续对教义的奉行。
这样的教徒因为痛苦而缄默,将痛苦封缄在自己身体中。信仰者的孤独,来源于自己是自身痛苦的唯一克服者和辨认者,不能说给别人听。在沉默中认可了上帝的神秘,也为自己无论多么鄙俗的生活找到了正当理由。
现代性带来的巨大焦虑将神和神的爱从信仰领域驱逐。信仰者变为哲学家,用手造的信仰,将火种引入城邦,独自照亮未来。或许新教伦理的终极意义在于,让人摆脱盲信,在无神的绝望中,依靠自身不断的求知和完美,无限地接近于神,不待赐予而找到自己的幸福。
因痛苦而信仰,又因信仰而更加痛苦的人。为了理解痛苦,探究原因,需要把痛苦的历史当做自己的生命来思考的哲学。面对过痛苦而思考痛苦的归属和改造的人,或许才会获得健全的意志,能够如同但丁面对贝雅特莉丝一般,面对爱和更高的存在。一个肉身能否经历了愁苦之城,仍抱有希望,上到更高,甚至能返回人世?这是现代神学的重要之问。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完整2
介于我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资本主义文化并没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在阅读了贝尔先生的著作《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后,更加觉得自己的知识面太过狭窄,对于书中的许多专业名称,读来觉得苦涩难懂,惭愧的说,在读完后,我并未产生什么大的共鸣,不过,贝尔先生精深的思维和分析能力还是深深的让我折服。
在序言部分,贝尔先生的阐述是十分精彩的,他讲道“与社会统一观相反,我认为较有益的方法是把现代社会看做三个特殊领域组成,每个领域都服从于不同的轴心原则。我把整个社会分成经济技术体系,政治和文化。它们之间并不互相一致,变化节奏亦不相同。它们各有自己的独特模式,并依此形成大相径庭的行为方式。正是这种领域间的冲突决定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在作者看来,这三个领域之间产生的冲突决定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在作者严密的分析下,我们可以看到领域之间的裂缝。
作者感慨道:“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运动,侵犯了宗教领地,并把权威中心从神圣移向亵渎。”对于人们的信仰危机,作为一个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来说,他主张适合保留传统宗教中某些至今仍有意义的内容。我认为,这点在我国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总之,作者试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之间的断裂,造成了全面的紧张,不仅包括个人,就连社会也可能难以对付。我赞同作者关于现代主义的论述,作者关于现代主义及其所带来的影响的独到见解,即便多是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但在如今的中国,它也能解释正在盛行的民众的自私行为,心理的冷漠和腐败现象等等,它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因为在我国,也出现了多方面的矛盾和危机,这些危机如若不能及时发现、解决,便会成为社会
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我们要给予重视,认真对待各类问题。对于我来说,我认为信仰关乎到个人的幸福与平和。在现代社会
里,你可以选择反传统,反智文化,你也可以恪守传统文化,坚守严肃艺术,但是对于个人来说,不管是张扬个性,还是压抑本性,与追求经济上的利益最大化相比,快乐最大化,幸福最大化才是最重要的。而信仰可以让你内心平和,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你都会有坚强的精神支柱。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完整3
这是一本大家写的小书,但是读起来文笔清新,思想隽永。好像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记》一样,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
当今社会中,绝大多数人们都生活在物质化的世界,人们的衣、食、住、行乃至偏好、情感和希望都被资本权力通过物质化的方式控制着。如何理解货币、资本、财富以及货币的历史、资本的逻辑和财富的价值是每个人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不仅仅像19世纪中期,对资本和资本主义的研究,只是社会主义者的责任一样。
从19世纪中期开始,社会主义学者如蒲鲁东、李扑克内西、马克思等,和资本主义学者韦伯、熊彼特、凯恩斯等,都在积极的探索资本主义的本质。本书很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把马克思和韦伯两人关于资本主义论述从时间上做了区分:马克思关注工业化之后的资本主义;韦伯的研究延伸到了工业化之前,并且是把资本主义的含义从经济、社会制度拓展到一种文化精神。这个区分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与《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不同形态描述的差异。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资本主义既是学术洞察的工具,也是社会批判的手段。这一双重功用是它在某些人眼里显得可疑,对另一批人来说却因此愈发有趣。两者可能也不一定会阻碍彼此。过去几十年里,这一概念强势回归,成为公共讨论和社会科学的热门话题。”资本主义双重概念的建立,增加了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范围和难度,同时也使资本主义的研究更具有包容性和时代性。
第二个特点是作者在选用的资本主义概念时的独具匠心。为了使资本主义的历史延伸到从古希腊开始,作者弃用了企业家和企业这些具有资本主义的具体特征的概念。这样一方面可以论及到中国自汉朝丝绸之路开拓以来,一直到唐、宋、明的海上贸易开发。这些关于中国的商业资本主义的考察,又可衔接到余英时的《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作为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作者没有把企业家和企业组织列入资本主义的概念,但把有关于企业、企业家和资本家之间的这个联系,通过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经理人资本主义和资本家资本主义,做了详细介绍,这对进行企业家精神研究的工作有很大启发。
第三个特点在于本书简洁清晰的结构。先从资本、资本家到资本主义的概念进行梳理,作者列出马克思、韦伯、熊彼特三位思想家关于资本主义经典论述的著作,以及对凯恩斯、布罗代尔等其他对资本主义评述的观点,然后说明本书关于资本主义定义的原则。根据此定义把资本主义划分为不同阶段,并且对1500年以前的中国,阿拉伯帝国和西欧的商业资本主义发展,以及1500年到1800年期间欧洲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做了详细的论述,使读者对大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基础,有一个充分了解。“本书呈现了一段简史,涉及这一概念的起源及其饱受争议的发展历程,概述资本主义从古至今的历史。书中对资本主义的不同形态作了区分,尤其关注商业资本主义、种植园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既是造就创新与进步的引擎,也是带来危机、剥削和异化的源头。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西方占据了中心地位。与此同时,本书也详细勾勒出它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与扩张,全文所述核心议题包括“资本主义中的劳动”“市场与国家”以及金融化,同时也将资本主义及其批判,至于思想史和宗教的长运进行探讨。”对于这本书的内容,作者用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就交待清楚了。
现在市面上很流行各种简史类的书,也看了一些,回想一下、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想起在高中时候,老师送给我的这本书,它把我带入了哲学的思想园地,也希望《资本主义简史》这本书,可以把我带入到一片新的的思想领地。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完整4
作为分工异化的代偿,社会许诺进步,提供广泛的就业选择和流动,促进娱乐。
分工,讲求效率,把人看做螺丝钉而非血肉之躯,最初就产生了问题。科学管理理论的发明者泰勒,就是一个严格的新教徒企业家,最初便是照着提升效率的目的去做的。但是,工人的健康得不到保障,社会的文化支持系统出现失衡。自然,有人要说,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便是这样不近人情,要经过好几百年,积累得差不多了,多少代人流干了血,顶层的精英才慢慢意识到这个事情。对于历史不了解,姑且不论。但现在,社会分工确实达到比较完善的境界,出现了许多新职业,对应的专业培训与学术教育。与科学、文学等领域一样,社会上巨大庞杂的分类系统,满足了更多人在自食其力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特长得到职业。分工过细,问题随之而来:(1)社会需求变动下,一门专业可能失去用武之地。专业影响眼界,假如专业定得太窄,风险就越高。近年来的传统媒体、印刷技术等领域,容纳不下更多的新就业者,而在此之前耗费的教育成本、训练成本全都打了水漂,人也难以短时间内学习另一门知识。(2)专业与专业之间信息不流动,难以沟通,闭门造车,各行其是,造成资源浪费。学术领域有时能发现,适合交流合作的学科之间,没有有效沟通的体系,虽然研究的或许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但鸡同鸭讲,局限于各自的井底,都没法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在被工具化的过程中,人们又在做什么呢?其实这种过程古已有之,只不过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有了政治强力推动和经济利益刺激,更加高速且毫无遗漏。这个过程可以叫自然选择,或是适应。
适应,是主体和环境之间相互交流协调的过程。或受外界冲击而反应,或受主观利益而驱动,有意无意寻求更好的适应方式。适应的结果是找到一种刻板、专门的模式,应对特定的环境。
生存和进化就是寻找适应方式的过程。充分进化、十分适应环境的主体,或可被称为完善。但完善与进化的高低之分关系不大,进化链条上低等的主体,也可以很完善。只要适应了环境,获得完善的状态,有可能忽视进化的需求,在未来的变动中难以适应。
不止生物,一个人、一所企业、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都是如此。高度的适应充分协调了主体和环境的关系,却也限定了主体的属性和能力,中止了发展。
因为人拥有文化,拥有团结协作的能力,所以在进化和适应上比起动物更具优势。动物的行为刻进了基因,人却可以通过文化,柔性、一代代地把最好的适应方式传递下去。但是文化在某些时候并不比基因更加灵活,文化也会僵化固化,成为逃脱不了的陷阱。
贝尔的观点虽然讲的是资本主义文化,对我们的社会制度也有所警示。再怎么有目的的理性规划,比如我们引以为豪的五年计划,科学的经济调控决策机制,都不能穷尽社会的百态,不能宣称自身的全知。总会有意料之外的代价发生,会有不想接受的副产品诞生。
个人而言,选择专业首先需要对自身进行相对全面的了解。其次,一生抱守一个领域是不现实的,人应该始终保持一定的开放,既要学习工匠精神,把手头的事情钻研透,也要拥抱随时而来的各种可能,做好跨领域交流和求生的准备。
说得如此,做得不一定如此,言行不一,更是现代人的痛苦来源之一。假如我们呈现自己的方式能够和自己的本质不冲突,那么我们确实能减少一点无谓的痛苦。因此,行动上激进一点也无不可,因为人的适应能力是强大的,对于新环境的不安和恐惧,能在实际接触后有效地缓解。我们先谦卑承认,自身远远做不到完满意义上的理性决策,我们无往不在非理性的枷锁之中。我们运用老祖宗传给我们的天然的适应能力,运用我们的学习能力,摸着石头过河,探索风险之中的确定性,让自己向着更完备的进化阶段无限靠近,更了解社会,更了解自己。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完整5
从人类历史看,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极其复杂、全新的生活方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定义资本主义,可能大家都能想到一些例子,如公司之间为了获得投资而竞争;顾客为了达到更划算的交易而货比三家。它能带来的好处就是社会不断创新,为顾客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这本书蕴含丰富的理论知识,给我带来很多全新的思考,让人受益匪浅。
资本主义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好的事物:令人血脉喷张的豪华轿车、美味的三明治、偏僻而风景秀丽地区的高档酒店……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也造就了我们的焦虑不安。资本主义最重要的驱动力就在于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定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但是生产者却极不愉快。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大部分人可能都在充当“生产者”的角色。经济生产率越高,就业情况就会越严峻和不稳定,我们就会变得更加惶恐焦虑,这确实超出我们的想象。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话的意思是,虽然以前很贫穷,但是比现在更舒适。尤其是在十九世纪,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类开始兴建住房、铁路等,让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以前根本就不存在“工作”这个词,现在却有大量的就业机会。所以很多人很想回到从前平静的生活,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就当今社会而言,资本主义对于我们的生活的影响和意义就在于,人物会将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对生活的基本态度,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紧密相连。我们脑海中经常闪现这样的念头:要是我更聪明,更努力,我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更高的薪水,过更如意的生活。这些想法令人心神荡漾,因为那些奖品一直在眼前晃荡,舒服的商务舱,世界旅游,更高的职位……但是,想要获得这些“礼物”,我们只有奋发图强,努力从竞争中脱颖而出。让我们的身心真正放松的万全之策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总是要在事业和家庭中选择一个或侧重于一个,这确实令人痛苦。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完整6
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研究开始于名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论文,并且继续 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以及《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的社会学》 、 《古犹太教》 里进行探索。 他所完成的那三个主要研究都关注于宗教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 社会阶层与宗 教理想间的关系、以及西方文明的独特特征。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是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第二本主要著作。
韦伯专注于探 索中国社会里那些和西欧不同的地方—尤其是与清教徒的对照, 他并且提出了一个问题: 为 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呢?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的社会学》是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第三本主要著作。在 这本书中他检验了印度社会的架构, 对照了正统的印度教教义与非正统的佛教教义, 以及其 它民间信仰的影响,最后并研究这些宗教思想对于印度社会在现世上的道德观的影响。
《古犹太教》是韦伯对于宗教社会学的第四本着作,韦伯试着解释「各种情况的结合」 导致了早期东方和西方文明的差距。
在政治和政府的社会学上, 韦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便是一篇名为 《政治作为一种职 业》 (Politik als Beruf)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韦伯提出了对国家的定义:亦即国家是一 个「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地位」的实体,这个定义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
他对于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的知名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这本书经典 的对照了宗教在经济发展上产生的影响。 韦伯对于经济学的其它主要贡献 (整体上也是对于 社会科学的贡献)还包括了他在方法学上的研究:他对于解释社会学(Verstehen;此词来自 德语,意为理解)的理论和反实证主义(又称为人文主义社会学))。 韦伯对经济学还有其它一些贡献:包括了经过认真研究的罗马农业历史,和他在《经济 和社会》 一书里述及的唯心主义及唯物主义两者对于资本主义历史的影响, 韦伯也在书中呈 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批评。最后,他在《经济与历史》 (Wirtschaftsgeschichte)中的 仔细研究则可以被视为是经济历史学派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完整7
首先介绍一下著作者艾斯平—安德森,作者艾斯平—安德森是丹麦籍人,1947年生于丹麦。作者艾斯平—安德森的学术生涯比较简单,他毕业于丹麦的Aarhus大学,1973年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得了哲学和科学两个硕士学位之后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78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任助理教授,从2000年至今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PompeuFabra大学人全职教授。
艾斯平—安德森是一位多产的学者,曾经受到十几种基金、奖金、研究基金的资助,用英文、法文撰写的专著或主编和参与撰写的著作近十部,用英、法、西、意、丹麦等语言发表的论文近百篇。
艾斯平—安德森的著述和研究兴趣主要有三个领域:一是集中在社会民主党的研究上,其代表作是政治反对市场;第二个领域是社会政策和福利国家制度的比较研究,艾斯平—安德森在这方面有大量的著述,其代表作是两部著作,即本书和转型中的福利国家;第三个领域涉及就业、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服务经济。最近几年,艾斯平—安德森的学术兴趣转向了欧盟国家低收入就业陷阱、人的生命过程动力学和社会边缘化的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他认为,目前发达国家正在呈现出一种新的后工业社会的生命过程,这是一个大问题,实际上这是人们生活方式机构的一个全新的转变形态。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被称为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并使他一举成名,即使在其出版十几年以后的今天,许多欧洲大学在开设的比较资本主义制度相关的一些课程中,都将此书作为重要的参考书,并将该书中界定的三种福利资本主义制度类型作为学生讨论的基本参照系。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完整8
《资本主义无资本》一书分析当今经济中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与有形资产相比的特点以及如何加强无形资产的投资。实例不多,数据分析和理论描述很多,可读性趣味性不高。但是书中有些观点新颖清晰,讨论其中三点,一是大城市的溢出性,二是上市公司的股权,三是领导力。
书中说“因为城市存在溢出性,人口密集的地方人们交流,获取,抄袭彼此创意的机会要大得多。纽约的商业复杂性使不同产业间的创意和机会都有正溢出和协同增效效应。”
城市化效应享有溢价加成,北上深广杭的昂贵房价是人口,资源,企业,交通,医疗,教育,政策,环境以及未来发展的全部加成。有形资产是建筑物,数字上的使用面积。无形资产是在土地钢筋水泥土上的加成值。这里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价值比明确清楚。通货膨胀不仅加剧了有形资产的涨价,价格涨得更高的是无形资产。市场上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强大过政策调控。人聚群而生,人气属于协同增效效应,旺地旺铺旺风水,虽无形却能价化。溢价原因一是人们愿意为超出标准价的期望未来付出额外金钱,二是资产竞争中的抬价哄抢。溢价存在即合理。
书中说“拥有上市公司股权的经理更注重满足当年盈利目标,减少研发投资,增加收益。”《从0到1》中说“如果有人愿意拥有你公司的部分所有权而不是现金工作,表明他愿意长期致力于增加公司的价值。股票虽然不是激励员工的最佳方法,却是创始人使公司保持团结一致的最好方法。”
股权激励有利有弊,当经理人不再关注季度报表,年损益表,立足长远规划时,企业更有发展前途。职业经理人只适合管理普通的中小型企业,强大有特色的企业一定有一个掌门人。乔布斯于苹果,扎克伯格于Facebook,马云于阿里巴巴,董明珠于格力,马斯克于特斯拉,马化腾于腾讯,李彦宏于百度。这些掌门人就是企业品牌的价值,领导力与企业同时获得协同增效效应。离开这个掌门,企业估价会降低;离开这个企业,掌门人价值也难以全面发挥。
美国估值$100亿的公司没有专利就会被嘲笑,中国很多$100亿的互联网公司没有专利,没有核心竞争力,这是事实。中国是山寨国,也是事实。但是嘲笑中国的国家哪一个没有靠山寨走过创业初期的路?德国抄袭英法,美国抄袭英国,日本抄袭德国。先发展工业,做出规模;再进行贸易,赚取资金开拓市场;最后有基础有资本再来研发技术。我国有巨大的人口红利,外围有值得学习借鉴的技术经济经验,发展速度自然会让他国眼红。先抄作业再超车。现在宣传的是工匠精神,后面看重的将会是发明家思维。工业——贸易——技术一路前行。
最后,《资本主义无资本》没有细化无形资产的分类,比起互联网,娱乐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毫不逊色,书中并未提及。韩国产业化的演艺制造带领他们走出了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合约苛刻,训练严格,淘汰惨烈的批量“实习生”生产制度造就了一批听话刻苦的明星。其他国家的演艺界是娱乐,韩国的是生产。制造业中机器代替人力。娱乐业中人力可以用机器化制造来培训。这个产业价值的人力加成一定会越来越高。期待韩国演艺的后续发展。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完整9
《绝境》中一对密友,一个是工厂主,一个是画家,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协调而对立的矛盾,正是禁欲和攫取之间的矛盾。但他们和矛盾双方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这对矛盾同时存在于两人身上,只不过画家谢尔盖身上是攫取的贪欲占了主要地位,工厂主扎哈尔身上占上风的是禁欲主义。说清楚一点,谢尔盖是一个唾弃世俗道德与婚姻的唐·璜式人物,一个womenizer,扎哈尔则是清教徒式的禁欲商人。在故事中他们爱上了同一个女人。
以今日眼光看,谢尔盖是一个道德低下之人。与其说他缺乏应有的道德观念,不如说他将对于本能快乐的渴望发挥到了极致。他只爱做引起快乐的事情,尤其追求性快感,迷恋引诱女人和挑战禁忌时的刺激和成就感。然而,道德依旧施与他压力,最终,在女友的死、朋友的指责等刺激下,他精神失常而自杀。
与他相对的扎哈尔,任性、乖戾甚至残暴,但对于自身地位有着与生俱来的自卑。他极具道德和伦理意识,时刻注意到别人的感受和看法,甚至因此而困扰自己。他最戏剧性的矛盾是,他同谢尔盖,同每个人一样,都渴望本能的欢乐。但道德否决了他的渴望,归因于他本性和地位的低劣。灵魂中的优越感、骄傲感,这一害怕被抛弃而无处归属的自我,都让他对自己的渴望产生了强烈的羞耻。他是一个禁欲主义的、自制力非常强的人。
扎哈尔的希望和绝望皆在于他无法到达的天国。作为商人的子弟,无法与谢尔盖一样享誉高雅艺术,或是拥有知识精英的权威。他是一个颇为励精图治的富二代和工厂主,但是新教徒般的工作戒律似乎无法给他足够的安全感。他用放纵豪饮和荒诞怪行伪装自己,却认为谢尔盖引诱别人是可耻的。他认为只有获得永久的承诺和合法的婚姻后,性爱的快乐方才不违背起码的道德,不沾染显而易见的罪恶。他将所有在世希望寄予内莉,他的未婚妻,也是谢尔盖的女友。没有得到内莉唯一和永久的承诺,迫使他放弃了在世的希望,陷入对自己的绝望。
扎哈尔对谢尔盖的压抑的恨,源于其自尊和所有物被侵犯。同样是人之本能与常情,却也在扎哈尔心里造成羞耻和失败感。
作为发小,扎哈尔认为自己对谢尔盖负有责任,负有永久的承诺。在他看来,谢尔盖是一个自己无权模仿的,应当原谅和无条件信任的人。没料想谢尔盖辜负了他的信任。
扎哈尔爱谢尔盖是真,恨谢尔盖也是真,只是责任和承诺还在,无法摆脱而痛痛快快做出抉择。对自己未来的悲观,让他陷入怀疑而未完全放弃希望。他将痛苦封存在心里,用更大的痛苦来抑制痛苦,以实践他对所爱之人的承诺,变成教徒一般的行为。“去修道院”的想法在他口中出现多次,终于在结尾实现。
我的感受是,假如痛苦永远只是攻击他人与菲薄自己的动机,无法引领对自身的探知,痛苦永远无依无着。在脱离了偶像,脱离了应许的爱后,痛苦开始自我思考,转化为信仰重塑的动力。扎哈尔无法脱离道德观的压迫,但他可以看清自己痛苦的根源。走入修道院后,或许他能上升到天国,面对真正的爱。在那之后,还能重返人世。这便是神学生活的理想。而我,没有宗教生活,依然希望我能获得坚定的信念,能够解答自己的疑惑、鼓励自己的行动。
攫取和禁欲,本是围绕着宗教精神的动人矛盾,脱离了宗教后逐渐丧失原本面貌。今日之素食者、动物保护者,还有宗教团体,和过往的宗教,是否已经不一样?我这样习惯了麻木消费和缤纷娱乐的人,是否还能想清楚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道路,参透个体社会化的大谜题?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完整10
首先就是一种研究的视角,一种通过考察现象与制度的历史与社会背景去深入分析它们的形成、变化的方法。比如研究社会福利制度,首要的就要对历史有足够的关注。资本主义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而福利又是何时发展起来的,它们在时间、因果上是否有联系。例如说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于一百多年前的德国,如果继续上溯,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济贫法案》可以看作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门槛时对人类社会安全需求的第一个回应,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工业革命的社会。于是我们逐渐发掘出似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的某种变化促成了福利制度的产生。这时候再深入对比两种社会形态的区别,我们找到内在联系的关键的变量——劳动力商品化。再以此工具去分析,就越加深刻清晰了。
其次要注重制度背后的思想来源。在三种主要的福利体制背后,我们可以发现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乃至女权主义、生态主义等思想上的支柱。在不同思想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社会制度也因之受到重大(但不唯一)的影响,形成了具体的微观制度细节。一个例子是在福利制度改革中,2002法国政府提出了非常温和的方案,主要内容是将公共部门、国有企业的法定退休年龄与私人部门“拉齐”(将缴费期延长了2.5年)以减轻非常沉重的财政负担,竟然引起2003年举行的近一个月的大罢工,几乎所有的航空、客运和铁路陷入瘫痪,造成重大损失。这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看来则是十分不解的。这个例子中固然有非常多的结构性因素,但很清楚地看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大作用了。
最后要细致地、具体地考察不同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同是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的历史背景、思想来源的影响下形成后,它的结构就对它的功能与作用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我们将福利制度的功能一概而论,只能得到非常笼统、未及重点的结论。而艾斯平-安德森总结的三种福利制度体系既是历史塑造的,又将塑造历史;既来源于工人运动与阶级斗争,又将对社会分层体系造成不同的、相对应的深刻影响;既受到某种思想来源的影响,又成为某种思想的生长与实践的土壤。可见微观结构的差异,将在时间的演进中走上差异非常巨大的道路,因此在一开始分析时,就不能忽略结构与制度上的微小差异。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完整11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最初分两部分发表于《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文 献》 ( 1904-1905 )第七卷和第十一卷。1920 年作为《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的第一部分 被重新出版。在新版本中,韦伯做了许多修改,并在注释中加了不少新的材料,同时 要回答各种批评。在这部著作中韦伯讨论了伴随欧洲宗教改革运动而出现的新教伦理 以及后者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整个西方理性化进程的影响。
本书写作的背景时代是 20 世纪初期的德国。彼时工业文明在德国已经发展到相 当的高度,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都在这场大变革中产生、稳定,成为新兴阶级。资本 家对金钱的追逐,与工人阶级对本职工作的坚守,成为社会的主流现象。社会现象的 背后,是否存在着文化上的联系,而社会现象本身的来源又是什么?韦伯认为宗教的 力量的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到了塑造人类内在精神气质的作用。同时,这也是韦伯的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想要证明的问题。
韦伯在该书中论述宗教观念(新教伦理)与隐藏在资本主义发展背后的某种心理驱力(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生成关系。全书正文分两部分,共五章。除了开头一部分作者引言,第 一部分是“问题” ,分为“宗教派别与社会分层” 、 “资本主义精神” 、 “路德的天职观:本书 的研究任务” ;第二部分是“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的实践伦理观” ,分为“入世禁欲主义的宗 教基础”以及“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 。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完整12
这次拜读的是由丹尼尔贝尔著作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实说实话,在初见“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这个题目时,我有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我之前一点都没有思考过文化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或者矛盾等方面的内容。我一直对资本主义和经济的内容感兴趣,因此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考。
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是严谨。非常严谨。它的前言就细分了7节,作者非常严谨地提前对读者叙述了他对一些名词、概念等方面在这本书中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整本书的主题,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然后作者分了两大部分:现代性的双重羁绊、政治的困境,然后在这两个大主题下再细分小主题,所以整本书的框架思路不可谓不清晰。
我想和多读者都和我一样,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这个内容并没有那么熟悉,所以作者在第一张就首先解释了这个名词:在当今普遍流行的自由主义风气中,文化意象的模本就是现代主义者的冲动,其意识形态原理是将冲动探索作为行为方式。这些词不太容易理解,所以作者用了很多例子来帮助理解:
“中产阶级趣味”文化,假内行的文化批评游戏,被组织和“消费”的生活方式;资产阶级“社会”文化,总是将文化看成商品,并从它的交换中获得势利价值观,在文化和社会之间总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等等。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让我学会了怎么样从现象中思考出背后本质。最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中国*****中出现的“像章交换市场”的诠释。我有从长辈那儿听过很多有关那个时代像章的流行,但我从未想过这样的“交换市场”为何出现,如何发展。
“世俗世界再次闯入意识领域,面对你那难以驾驭的有物质刺激引起的欲望和将权力传给后代的欲望,道德只是抽象观念”,作者的这句话在文革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真正的问题出现在“革命后一天”。从历史现实也可以证明,*****后,社会陷入了一场持久的革命。
第一次知道原来可以把一个现象剖析得那么清晰、那么本质。而借由这样的剖析,作者又回到“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这个大主题上。“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不是需求,而是欲求”,而这样的欲求即使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也有着无处不在的体现,这样鲜活的证据更加有力地征服着读者。
虽然作者讲话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但他对社会主义的一些看法也让我相信。贝尔说,他是一名社会主义者,不认为财富可以在与之无关的领域转化为不适当的特权。也就是说,因为钱而要求医疗机构享有不正当的特权是不对的,因为这也是社会权利,所有人都有平等获取的权利。
进而,对于“平等”这个概念贝尔向我展示了极具创新力的阐释。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如何分配财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这就涉及到“平等”。贝尔又说道:
法律是平等对待众人,但它并不是想“使他们”平等因而从根本上说,人们还是不平等。诸如此类的有趣的论述还有很多,这使得这本书显得生动而耐人寻味。
这本书很厚,我想,我会花些时间仔细读一读。我相信这会对我的想法产生很大的影响。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完整13
摘要: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以美国发达资本主义为分析对象,了解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所出现的各种文化危机,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层出的判断以及阐述。作为美国著名的经济学者,贝尔对工业社会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的成效并且备受推崇,该学者,以传播内容、传播技术接受者和传播者分析为切入点,站在不同的角度深入了解大众传媒背景之下,新教伦理、享乐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之间的过渡关系。
关键词:《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书报告;文化与经济
一、丹尼尔·贝尔的生平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概观
反文化蜕变过程对社会的影响显而易见,这一点有助于深入的剖析文化危机和大众传媒之间的相关性。在对文化危机进行分析以及研究的过程中,贝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研究原则,深入了解大众传媒的载体作用,合理批判大众文化,这一点与美国传播学批判学派所提出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关系。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非常迅速,综合国力较强,成为了世界大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提升,经济实力使得美国在政治上开始寻求新的突破,希望在政治上称霸全球,因此直接发动越南战争。但是在社会主义以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越来越多,美国面临着许多的威胁以及冲突。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资本主义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美国的文化体系产生了明显的变动,覆盖面越来越大,传播速度非常快。但是贝尔则认为,文化与享乐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存在一定的联系,最终会直接侵蚀新教的教化作用以及清教精神,导致中产阶级价值观出现许多的危机及矛盾。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所出现的文化情绪越来越多元,同时无法理解,这一点与人类普遍价值观存在诸多的矛盾。一方面可以将其作为个人思想境界的解放,另一方面也可以视作为个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的丧失自我,这种文化形式反理性、反认识,各种与之相对应的文化形式发展越来越快。
通过对当时文化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过程之中,人们对人性的追求以及个人的空虚思想,这一点也使得经济与文化之间的矛盾非常的突出。在60年代之后,精神危机越来越严重,逐步爆发,人们不仅存在许多的失望情绪,还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直接丧失自我,过于注重感官刺激以及原始欲望的宣泄。
二、现代性的双重羁绊
之所以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文化危机以及社会冲突和矛盾,主要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与文化发展之间存在许多的差距,两者无法实现其乐并进。因此出现了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剧烈矛盾,同时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有何区别。对于文化政治体系以及社会结构来说,运动节奏差异较为明显,因此在对目前的经济与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时,必须要综合考量各种影响因素。
1、《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非常突出,这一问题的出现与领域之间的断裂存在一定的联系,经济领域中所要求的现代文化以及组织文化与自我实现规范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社会经济主体来说,希望民众能够更加努力上进,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始终坚持站在宏观的角度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树立一定的职业忠诚,这一点使得社会公众成为了组织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公司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使得产品以及广告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许多的放纵风气,人们在白天需要在公司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在晚上则不断放纵自己,这一点使得文化发展与经济之间存在许多不相匹配的问题。外加上各种政治因素,导致公众所面临的压力非常大,非政府主义以及反战愿望非常流行,后现代主义逐步诞生。
2、文化话语的断裂
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发展模式有所区别,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社会结构、战略体系以及文化形态也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同时运动节奏差异较为明显,时间长短迥然有别。在对动荡时期的美国社会进行分析和研究时,贝尔对国家政治体系、后工业化、公社制社会进行深入的剖析,了解美国的变革情况,其中文化话语的断裂非常明显。这一点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与时代发展进程密切相关,民众越来越关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分析及研究,无政府主义备受关注,严重影响了后现代主义的稳步发展。民众的审美观产生了明显的变动,出现了艺术之解体等问题,文化话语逐渐断裂,原有的行为准则产生了转变,与资本主义精神以及新教伦理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其中信仰缺失问题比较严重。
3、20世纪60年代文化情结
文化情节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综合实力较强,资本主义发展非常迅速,很多国家十分注重教育技术,充分体现技术决策的重要作用。但是新的精英层与技术群体之间存在许多的矛盾冲突,这一点使得美国面临着许多的发展困境。之所以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主要在于不同阶层的文化情节有所区别,民众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自由以及民主,美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许多的困境,文化情节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也有所差距。
4、走向伟大复兴:后工业时代的宗教与文化
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十分注重信仰,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信仰缺失问题比较严峻,其中宗教信仰的重塑备受关注,只有充分发挥宗教的重要作用,才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因此西方社会开始结合该阶段的文化情结,以宗教观念的有效回归为基础,进一步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统筹发展,民众意识到了这一发展方案的实践价值。在人的文明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宗教信仰逐步构建,同时构建过程比较漫长,如果出现了文化信仰流失,那么重建难度将会较高,这一点与文化情节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宗教不会受人为的影响,不能够直接进行简单的制造,如果直接人为制造宗教,就会变得非常虚伪和浮夸,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后一阶段的文化发展。
三、政治的困境
1、从文化到政治
文化、政治、经济三者共同作用、互相影响,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形式以及政治模式产生了明显的变动,国家面临着许多的政治困境。文化到政治的转变显而易见,贝尔在对这一社会发展趋势进行的分析及研究时提出,在领域断裂的过程中,文化政治体系以及社会结构产生了明显的转变,运动节奏差异也较为突出。其中,后工业化世界所带来的变革显而易见,对政治的关注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一点也使得许多国家开始在政治上寻求新的突破。其中享乐主义与文化和经济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着眼于国家财政学来对社会的文化欲求和经济欲求进行分析,将需求与欲求相区别,在政治上做出更多的努力。
2、动荡的美国:国家危机中的暂时和永久因素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非常动荡,面临着许多的国家危机,这些危机的出现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快速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其中文化矛盾、经济矛盾和政治矛盾比较凸显,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体现地比较明显。美国需要着眼于国家危机产生的实质原因,对暂时因素和永久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及研究,了解政治自由主义原则的实践要求及策略,在全面改进以及有效借鉴的基础上实现自由与平等的合理分配,确保经济发展成果的有效落实,严格按照不同领域的权利以及特权来进行合理的划分以及宏观统筹,这一点对实现经济的稳步运作以及发展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另外,贝尔也在个人的著作之中也曾明确强调了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逻辑联系,这一点对国家危机的宏观调整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公共家庭:论财政社会学和自由社会
在面对新的时代发展压力时,国家开始以大众哲学的构建为基础,通过对公共家庭运作现状的分析及研究,积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形式。以自由和平等为依据了解这两大问题的解决要求,通过对每一个人所赢得的成就来进行有效分配,关注对不同领域权利以及特权的有效分解,实现公众与私人的有效划分。在政治自由主义原则的指导下,确保财政社会学和自由社会的有效构建。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完整14
我相信,我们正处在西方社会发展史的一座分水岭上:我们目击着资产阶级观念的终结——这些观念对人类行动和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交换都有自己的看法,——过去的二百年中,资产阶级曾经靠着这些观念铸成了现代社会。我相信,我们已面临现代主义创造力和思想统治的尾声。
我想表明,社会不是统一的,而是分裂的。它的不同领域各有不同的模式,按照不同节奏变化,并且由不同的、甚至相反方向的轴心原则加以调节。
与社会统一观相反,我认为较有益的方法是把现代社会(我此刻不管它与以往社会的继承关系)看作由三个特殊领域组成,每个领域都服从于不同的轴心原则。我把整个社会分解成经济-技术体系,政治与文化。它们之间并不相互一致,变化节奏亦不相同。它们各有自己的独特模式,并依此形成大相径庭的行为方式。正是这种领域间的冲突决定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技术-经济体系的任务关系到生产的组织和产品、服务的分配。它构成了社会的职业和科层系统,并涉及技术的工具化运用。在现代社会里,它的轴心原则是功能理性,而它的调节方式是节俭。
政治,作为社会公正和权力的竞技场,它掌管暴力的合法使用,调节冲突(在自由主义社会则通过法律),以便维持社会传统或宪法(有文字或无文字记载的)所体现的公正观念。政治的轴心原则是合法性,在民主政体中它表现为被统治者授权于政府进行管理的原则。
文化,我的第三个领域,其范围略小于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定义……我所谓文化——这里我追随恩斯特·卡西尔的意见——指的是象征形式的领域。
现代文化的特性就是极其自由的搜捡世界文化仓库,贪婪吞食任何一种被抓到手的艺术形式。这种自由来自它的轴心原则,就是要不断表现并再造“自我”,以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注:作者对现代主义文化的看法与詹明信基本一致,就是一个立足于自我实现基础上的“大杂烩”,尽力扩张,不受经验和界限的限制,对各种文化资源的重新排列组合。)
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紧张局势的结构根源:它存在于官僚等级制的社会结构和郑重要求平等参与的政治体系之间,存在于依据角色和专业分工建立的社会结构与迫切希望提高自我和实现个人“完美”的文化之间。从以上矛盾中,我们可以洞察出许多潜伏的社会冲突,它们在意识形态上被称之为异化,非人化,以及“对权威的攻击”,诸如此类。(注:经济、政治与文化三个领域间的矛盾与冲突形成的断裂,是现代社会局势紧张的根源。经济的轴心原则即功能理性与文化的轴心原则即自我实现之间的断裂,引导人们走向相反的方向。)
新教伦理曾被用来规定节俭的积累(虽不是资本的积累)。当新教伦理被资产阶级社会抛弃之后,剩下的便只是享乐主义了。资本主义制度也因此失去了它的超验道德观。……一旦社会失去了超验纽带的维系,或者说当它不能继续为它的品格构造、工作和文化提供某种“终极意义”时,这个制度就会发生动荡。
在自由主义风气流行的今天,文化意象的楷模已同现代主义冲动合二为一,它的意识形态原理就是把冲动追求当成了行为规范。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就在于此。现代主义的双重羁绊也因此产生。(注:自我实现与冲动追求取代了传统的新教伦理即禁欲苦行主义成为今天的文化意象和行为规范,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与自由和平等、效率、知识与思想、幸福等传统价值信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也是作者力图通过本书解决的问题。)
人们企望从文学艺术中寻求刺激和意义,以此顶替宗教的作用。这种努力已使现代主义变成了当今的文化模式。(注:宗教能够重建代际之间的连接,将我们带出生存的困境,这是人道和友爱的基础;这也是现代主义文化无法实现的功能。作者在此表达了他内心的愿望:“西方社会将重新向着某种宗教观念回归。”这也许是解决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一种可行的路径。)——“导论/领域的断裂:主题绪言”
就社会、团体和个人而言,文化是一种借助内聚力来维护本体身份的连续过程。这种内在聚合力的获得,则靠着前后如一的美学观念、有关自我的道德意识,以及人们在装饰家庭、打扮自己的客观过程中所展示的生活方式和与其观念相关的特殊趣味。文化因此而属于感知范畴,属于情感与道德的范围,属于力图整理这些情感的智识的领域。
我发现今天的社会结构(技术-经济体系)同文化之间有着明显的断裂。前者受制于一种由效益、功能理性和生产组织(它强调秩序,把人当作物件)之类术语表达的经济原则。后者则趋于靡费和混杂,深受反理性和反智情绪影响,这种主宰性情绪将自我视为文化评价的试金石,并把自我感受当作是衡量经验的美学尺度。
欧文·豪认为,要为现代主义下定义,必须用否定性的术语,把它当作一个“包蕴一切的否定词”。他写道,现代主义“存在于对流行方式的反叛之中,它是对正统秩序的永不减退的愤怒攻击。”
我以为,正是现代主义者这种捕捉变化之流的努力,使得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段评语成了名言。她说:“一九一0年十二月前后,人类的本质一举改变了。”
现代人最深刻的本质,它那为现代思辨所揭示的灵魂深处的奥秘,是那种超越自身,无限发展的精神。……现代人的傲慢就表现在拒不承认有限性,坚持不断的扩张;现代世界也就为自己规定了一种永远超越的命运——超越道德,超越悲剧,超越文化。(注:还有一种解释,坚持不断的扩张未必就是否认有限性,只是认同这样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且没有为未来制定必须完成的目标,一直在路上本身就是一种信仰。)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完整15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主要是为了证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而 后者在韦伯的论述中,就是理性
精神。 在论述中,韦伯以加尔文宗的“预定论”为主,围绕这一教义的内在精神阐发宗教对信 徒的影响。预定论要求人们为了上帝的荣耀而工作,并且只为上帝的荣耀而工作。人们在现 世的一切所作所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显示上帝的无上地位与荣耀。 “预定论”认 为,世上的人分为“得永生”和“受永死”两种,并且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在上帝创世之前就 决定好的,上帝不是因为一个人具有多么高尚的德行而让他享受永生,而仅仅是为了“使他 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 。
基于这样残酷的教义,每一个信徒实际上是被孤立了,他们不能 通过什么改变自己的被预定的命运, 不论他的命运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 而其他任何一个人 也不能帮助他们。 在我第一次读到这一段话时,我感觉到,既然对那些已经被上帝拒绝的人来说,他无法 通过任何途径获得救赎,那么信奉上帝又有什么用处呢?上帝既然无法拯救被赐永死的人, 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难道仅仅是在侍奉上帝之后被打落地狱吗?这极度违背现实, 不符合人 的一贯价值取向,同时这样的教义也是难以长久存在的。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了,这个教义的妙处在于,一个人是无法在活着的时候知道自己死后 的命运的。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是上帝的选民是未知的。任何人都可能在死后得到永生。 如果一个人要尊奉这样的信条,必然会扪心自问这样的一个问题:我到底是不是上帝的 选民?对于加尔文宗的创始人,即加尔文本人来说,这个问题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他作为一个宗教领袖,自然对自己被选召的事实深信不疑,所以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含混不明:只要 信徒具有对上帝的终极“笃信” ,那么便可以确定自己的蒙恩状态。这个问题显然不能令广 大的信徒满意,所以衍生出了两种确定方法。 第一点,是从加尔文的话中衍生出来的,即个人坚信自己被选召,任何疑问都是魔鬼的 引诱。
第二点,忙碌的世俗生活是获得这种自信最为合适的途径。而后一点正是鼓励信徒们 入世积极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宗教基础。 除了通过信条鼓励信徒们参加世俗活动, 加尔文宗 同任何宗教一样鼓励信徒行善积德。在韦伯看来,这种善行与积极参与俗世生活一样,并不 是用来购买救赎, 而是一种确凿的证明, 证明一个人从未远离过上帝, 标志着个人的 “选民” 身份。 基于以上的论述, 一个信徒其实就是在终其一生为了天国的信念而努力工作, 行善积德。 而在资本主义时代,这样的信徒都投身于资本主义商业中。同时,这些虔诚信徒具有的那种 不惧困难,极力通过手段敛财(为了使上帝的财产增加)以及心无旁骛地努力经营的理性精 神。 “在现代的经济秩序下,只要是合法地赚钱,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遵守天职美德德的结 果和发挥天职能力的表现。 ” 而所谓的天职, 在韦伯的叙述中也正是过上帝所认可的那种 “履 行个人在现世中所处位置赋予他的义务” 的生活,一切活动都与上帝的旨意与愉悦有关。 所以韦伯就得出一个结论, 新教的伦理确实与现代的资本主义精神有内在的联系, 这种联系 是通过教义建立起来的,并且在教徒的日常生活中持续发生作用。 单单看结论,将一种现代的理性与宗教虚幻的信仰之间建立起一种纽带,实在是令人感 到难以相信。
在一般人看来,宗教总是与神秘主义、虚无的来世与狂热而感性的信仰发生联 系,而与理性的行为毫无关系。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句话,足可以表明大多数人对这个问 题的看法。但是韦伯的话,确实不无道理。 值得指出的是,韦伯所认同的宗教伦理,是“预定论” 。预定论本身就强调的是“入世 禁欲主义” ,要求个人在现世的生活中努力劳动、创造价值,而不是脱离现实一味冥思苦想, 在隐修中感悟上帝的召唤。在中国,道家出世而儒家入世,后者在中国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显 然远远超出于前者。儒家早就已经渗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 文化。 正如儒家文化对塑造社会形态所起的巨大作用一样, 预定论在韦伯的论述中也对当时 的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读《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有感精选的所有内容,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启示。谢谢阅读!
原创文章,作者:fengj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ality-surveys.com/zhishi-123826.html